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23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3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帖,皇帝陛下要请我共进晚餐,还可以带个女伴,我想让你当我的女伴……”

    “皇,皇帝陛下!”克洛伊突然想到了什么,奶油色的脸颊上浮出诱人的粉红。“路德维希,你要带我去夏洛滕堡宫?你……要让我当你的女伴?”

    赫斯曼说“女伴”而不是“临时女伴”,对精准著称德国人而言,这显然是不同的意思。

    “你愿意吗?”赫斯曼用期待的眼色望了望克洛伊。

    “愿意,当然……当然愿意!”克洛伊的脸颊更红了,仿佛只熟透的苹果,心里怦怦直跳。

    “真是太好了。”赫斯曼突然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她的脸很滑还很香(应该是香水的作用),仿佛奶油一样。和克洛伊相处了几个月,赫斯曼觉得自己有点离不开这个既漂亮而又体贴的女人了。

    实际上,克洛伊的表现是长期贵族教育的结果,在20世纪初的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德意志帝国贵族的圈子里,女权主义基本是不存在,克洛伊这样的女人才是最常见的。

    当然,克洛伊对赫斯曼的倾心也和她所受得教育有关,她这样的女人非常崇拜赫斯曼这种为德意志建立功勋的军人,一个挂着蓝色马克斯勋章的年轻少校,对她来说绝对比一个百万富翁更有吸引力。

    “路德维希,你先坐一会儿,我去换件衣服,待会儿就来……”克洛伊红着脸,一溜烟似的飞奔进了自己的卧室。等到她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换上了一件紧身的蓝色绸缎礼服,长长的脖子和半个雪白圆润的肩膀露了出来。她胳膊上还挂着一件闪着绸缎般光芒的貂皮大衣。

    “怎么样?”克洛伊问,“我这样行吗?”

    “当然,你看来十分漂亮。”

    赫斯曼打量着眼前的女人,的确是个难得的美人儿。无论脸蛋、身段还是气质都是一流的……看来老天爷在狠狠捉弄了一番自己之后,开始降下一些好运了。就不知道今晚上和皇帝的晚餐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赫斯曼和克洛伊两人在威廉街上叫了辆出租马车,就往夏洛滕堡宫而去。在路上,他们又看到了让人担心的场景——几百个穿着劣质衣服,上了年纪的男子正举着破破烂烂的反战标语牌排队走着,齐声呼喊:“要和平,战争是犹太资本家的阴谋!”几个无精打采的柏林警察散在游行队伍四周和他们一起行动,负责监视这场还算平静的示威。

    “怎么又扯上犹太人了?”赫斯曼有些奇怪。在他的印象中,犹太人一直被指责为搞垮了第二帝国的罪魁祸首。现在怎么又成了战争的支持者?

    “有人说是犹太资本家不愿意停战,因为他们还没有赚够利润。”克洛伊皱着眉头解释道。她今天在威廉街的外交部里面听说了许多最近发生在德国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对犹太人的指责——现在是他们反对停战,再过上几年他们就会变成停战的罪魁祸首了。

    “您是赫斯曼先生?这位是……”

    一个穿着花哨制服的高个子宫廷侍从在夏洛滕堡宫的大门外迎接来访的宾客。

    “克洛伊。冯。海因斯贝格女伯爵,我的女伴。”

    “欢迎你们,请跟我来。”

    在10月份有些寒意的微风下,赫斯曼和克洛伊通过夏洛滕堡宫里用石块组成的道路,走进铺着耀眼的大理石的宽敞前厅。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宫廷侍者站在大厅里面,他自称是什么侍从官。“赫斯曼少校,今晚的宴会,皇后陛下和维多利亚。路易斯公主殿下也会出席。公主坐在左首,您坐在她的身边。”

    他说着又瞄了眼克洛伊,那位年轻一点的侍从附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什么。然后他就冲克洛伊点头致意:“女伯爵,皇后坐在皇帝陛下的右首,您坐在她的身边。”

    看来今天晚上的晚宴非常“私人”,只有皇帝、皇后、维多利亚。路易斯公主、克洛伊和自己出席。听完那人报完座次,赫斯曼心想,也许皇帝也有什么不方便公开提出的问题吧?

    赫斯曼跟着年老的侍从,走进了一间金碧辉煌,弧形的天花板上全是壁画,地上铺着有漂亮木纹的地板,涂成金色的墙壁上到处镶嵌着中国青花瓷器的房间。这并不是餐厅,而是一间休息室,里面没有皇帝也没有皇后和公主。

    “女伯爵,请您稍候。”侍从说,“少校,请跟我来。”

    皇帝要和赫斯曼单独见面!在一间挂了海战画的宏伟的办公室里,过去只是在照片和图画上见过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坐在他的书桌后边,正冲着一份文件在皱眉头。

    “皇帝陛下,陆军少校路德维希。冯。赫斯曼向您报到!”

    赫斯曼啪的一个立正,然后毕恭毕敬行了个军礼。

    “哦,来啦。”皇帝抬起头,他的面孔习惯性地绷着,气色很好,容光焕发。他的嗓音给人威严、精力充沛的感觉。“你从彼得格勒发来的电报,我全部都看过。很显然,你是一位英雄,了不起的英雄。如果我们的帝国再多一些你这样的人,胜利就不会来的那样艰难了。”

    皇帝还在奢望胜利!赫斯曼心想,东线的形势乍看上去比历史上要好一点。鲁登道夫的攻势可能提早发动,但是胜利恐怕还是遥不可及。

    “皇帝陛下过奖,东线局势之改观,全赖前线将士奋战。”赫斯曼说了句场面话,随后却话锋一转。“但是这样的改观并不巩固,彼得格勒随时有可能发生第三次革命!”

    德国皇帝抖了抖手中的文件,这是大总参谋部刚刚派人送来的,正是赫斯曼在返回德国的途中所写的报告——他虽然只是一个少校,但却是大总参谋部认为的“俄国和布尔什维克问题专家”。现在德国想要和统治俄国的布尔什维克讲和,当然不能不看赫斯曼写的报告。

    “三次革命?”威廉二世摇摇头,“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又会失去什么?一个彻底陷入混乱的俄国,对我们来说是毫无威胁的。不是吗?”

    ——

    求推荐、求收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八章 还有奥匈这个猪队友呢

    “陛下,我想我们应该首先考虑能从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俄国得到什么……”

    赫斯曼看了一眼皇帝,他猜想今天的晚餐和餐前的单独召见,一定是皇帝想更深入地了解俄国目前的情况。对他而言,这也是一个拯救第二帝国的机会……虽然有点困难,但还是要死马当活马医一下的。

    “得到什么?”威廉二世自问自答,“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我想要就能拿下来,就算是富饶的乌克兰,我也能拿下……只要我想要那里!”

    “黄金,价值二十几亿金马克的黄金!”赫斯曼说,“布尔什维克可以把它们秘密移交给我们。”

    这个消息威廉二世已经知道了,他现在并没有流露出太感兴趣的表情。黄金当然很好,但是对于处于战时的德国也没多大用处。现在德国被英美封锁,需要的东西并不是用黄金就可以买到的。

    “还有粮食……”赫斯曼加重了语气,“乌克兰拥有欧洲最多的黑土地,只要那里的局势恢复平静,农民就可以开始耕种,最晚到明年,乌克兰的粮食就会改善我们国内的供应。陛下,其实沙皇输掉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面包去喂饱彼得堡的人民!”

    “没有面包……”威廉二世冷哼一声,“真是愚蠢!不过这样的事情在德国是不会发生的!”

    实际上面包已经很少了!四月份的时候,德国就发生了一场罢工浪潮,工人要求充分提高廉价的食品和煤!7月,在阿伦,兴登堡、莱比锡等地发生粮食骚动和罢工。而奥匈帝国和土耳其面临的困难,比德国更加严重!

    “陛下,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呢?他们有足够的面包吗?万一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解体……我们怎么办?”

    革命在欧洲是传染病!如果奥匈出问题,那么德意志帝国八成不能幸免!

    赫斯曼缓缓的,一字一顿地说:“我的陛下,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的事实:德意志帝国是不能孤军奋战的,我们的安全有赖于帝国的盟友奥匈帝国。而这奥匈帝国远远比德意志帝国脆弱,他的民族问题很有可能在国内供应恶化的情况下变得致命。如果革命在奥匈帝国境内普遍地发生,那么我们也将面临战败的厄运!”

    实际上,一战中同盟国的迅速崩溃就是从奥匈帝国的解体开始的。

    在1918年9月和10月,陷于困境的奥匈帝国被革命浪潮席卷,境内的许多地区宣布独立。10月14日,内外交困的奥匈帝国末代君主卡尔一世宣布接受“十四点协议”(美国总统伍德罗。约翰逊提出的和平条件)。10月28日,奥匈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捷克宣布独立;10月31日,匈牙利也宣布独立。庞大的帝国土崩瓦解!

    而奥匈的瓦解,也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失去了一个拥有强大工业实力、0万人口和辽阔土地还有几百万军队的盟友——即使奥匈帝国的军队战斗力再不如人意,对于1918年秋的德意志帝国来说,也是绝对不能失去的战友。

    失去了奥匈,德意志帝国的战败就不可避免了!而德国11月革命实际上就是在败局已经铁定的情况下才发生的。

    所谓从背后射来的子弹,如果有的话,打死的也是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不过是给奥匈帝国陪了葬!

    “你居然还能想到奥匈帝国……”威廉二世的心事仿佛被赫斯曼说中,他脸上浮现出了忧虑。

    赫斯曼接着又说:“除了粮食,我们还可以从俄罗斯得到朋友……布尔什维克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布尔什维克?朋友?”威廉二世愣了下。他可没想过要和列宁当朋友——在皇帝陛下看来,布尔什维克就是危险而致命的病毒。

    “陛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赫斯曼说,“布尔什维克所实行的制度使之不容于英国、美国和法国。在布尔什维克同我们和谈之后,英、美、法三国肯定会支持布尔什维克的敌人和布尔什维克作战!”

    “一场内战?”德皇问。

    “的确会有一场内战!”赫斯曼道,“就目前俄国内部的情况而言,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布尔什维克力量有限,列宁等人只是借助俄国人民极度厌战的机会暴起成事,而他们的敌人正在等待机会。”

    “陷于内战的布尔什维克还能向我们提供粮食?”威廉二世反问。

    “陛下,在俄国粮食出自乌克兰。我们如果能促成乌克兰中央拉达和布尔什维克控制的苏维埃达成自治协议,那么乌克兰就能成为俄国内战中一个比较太平的地方。那样我们就能从乌克兰得到粮食和煤炭了……”

    赫斯曼向德国皇帝推销起了“乌克兰自治”的计划。因为他知道乌克兰会成为一个焦点——这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不仅是俄罗斯的粮仓还是俄国的重工业基地——如果乌克兰独立,那么列宁的政权就真没法下台了,而乌克兰也很可能陷入混乱!

    而且德国如果提出让布尔什维克无法承受的条件,和谈就会拖延下去。德国甚至还需要在东线发动新的进攻以迫使布尔什维克屈服,这将会推迟西线行动的时间。而时间对德国而言,是异常宝贵的!

    历史上,德国人在东线和布尔什维克纠缠到了1918年3月才签订条约。此时距离美国参加战争已经有11个月了,足够美国动员和武装起数量庞大的军队。

    现在赫斯曼已经给德国争取到了2个月——十月革命变成了八月革命——如果再能尽快促成和约签订,那么又能给德国再争取到宝贵的一两个月。这样或许就能替第二帝国争取到一个体面的和平了……

    “另外,我们还能从俄罗斯得到几十万说德语的人口。”赫斯曼看到皇帝沉默不语,接着又提出了一个列宁没有说过的条件。

    “几十万人口?是俄国的德裔吗?”威廉二世问。

    “是的,几十万德裔,都是过去从德国的土地上迁移到俄国的移民后代。如果我们能把他们集中到里加湾附近,将有助于波罗的公国的建立。”

    “波罗的公国……你也知道这个计划了?”威廉二世摸了摸自己胡子,然后站了起来。“好了,今天我听到了不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不过现在,我有些饿了。少校,我们去吃饭吧。”

    说完话,皇帝就昂首挺胸出了自己的办公室,赫斯曼连忙跟了上去。心里琢磨着他刚才说的那一番话,到底能有多大的效用……如果真的能够拯救第二帝国就好了。不过考虑到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的顽固程度,事情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

    今天又是四更啊,罗罗那么努力,大家就不投几张推荐票鼓励一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九章 能拯救沙皇吗?

    就在赫斯曼以为今晚的重要谈话都已经结束,接下去就是享受一顿丰盛晚宴的时候,事情又起了一些波折。不,不是一些波折,而是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在未来几乎让赫斯曼陷入困境的事情。

    而事情的起源竟然是因为克洛伊。冯。海因斯贝格女士的多嘴。当赫斯曼跟着威廉二世走进一间金色墙壁上挂满油画的餐厅时,克洛伊正在和两位女士交谈,其中一位非常高大,上了点年纪,有着一张不太好看的长方形面孔,鼻子和嘴都很大。另一位则年轻美貌,长得有点像威廉二世——这位德国皇帝长相不错,年轻时一定是个帅哥。

    三个女人看到皇帝走了进来,全部都起身行了屈膝礼。皇帝冲她们点点头,然后目光就被克洛伊吸引了过去。

    “尊敬的陛下,我是海因斯贝格女伯爵克洛伊。玛丽亚(克洛伊的中间名)。”克洛伊连忙自我介绍,“我是赫斯曼少校的女伴。”

    “原来是海因斯贝格伯爵的女儿,我见过你。”威廉二世笑了笑,用手比划了一下,“那时你才那么点大。”他回头打量了一下赫斯曼,仿佛在说:你小子运气不错,居然勾搭上了一个女伯爵。

    “这位是我的妻子,奥古斯塔。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