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16部分

天下豪商-第216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商英和张叔夜都是在京任职的朝官,面圣的机会很多。特别是张商英官拜中书舍人,是可以参加崇政殿召对的,多半明后天他一上朝,赵煦就要在崇政殿询问清州之会的情况了。

    不过武好古现在理论上是外任的武官,是不参加朝会的,要面圣得先写申状交道中书省,由中书批准了再给皇帝批,皇帝批了以后再由閤门排班。因为皇帝只有一个,一天能见的人有限,所以需要慢慢排队,十天半个月能轮上就不错了,就算等上一两个月也不奇怪。

    到那时赵煦多半已经批准《清州之约》了,所以武好古面圣的时候多半就是说界河商市怎么开张了。

    辞别了张商英和张叔夜后,武好古又在安远门内和阎婆儿、俏金娘二人道了别。

    这两个婆娘现在也算是武好古的人了,一个是武好古的专用人体模特儿兼管事家伎,一个则要替武好古走一趟儋州去勾搭苏东坡。

    当然了,两人都是自由之身,不是武好古的奴婢,而是武好古的合作伙伴。

    “阎娘子,”武好古笑着对阎婆儿道,“这次可多亏你了……一路上花用了多少,明日就把账报到我家的内账房吧。还有金娘子也劳烦你多多照应,再去寻几个广南、福建来的女婢伺候金娘子。”

    “奴婢知道了。”阎婆儿盈盈行了个福礼,口中自称奴婢。

    她虽然是自由身,但是明面上认个下武好古这个的横行官当主人是很有好处的,至少不怕被人欺负了。

    另外她的怡红院是要卖掉的,已经托了几个牙人在找下家了。等到怡红院出了手,她和那些还跟着她的姑娘就得住到武好古的梨花别院去。如果没有一个家伎名分,可就不方便了。

    武好古可是堂堂朝廷命官,家里面怎么能容得下私伎居住?所以在路上武好古就和她说好了,以后在开封府时,她就算是武家的管事家伎,武家的“家伎业务”,也都承包给她了。

    对于武好古这个级别的吏商而言,家伎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家中的庆典,官场的应酬,都需要家伎表演歌舞助兴。

    和阎婆儿、俏金娘告辞后,武好古就带着杜文玉、林万成等人向自家在开封府城西厢的宅子而去了。

    他和杜文玉之间目前还是清白的……不过明眼人都知道,纳杜文玉为妾不过是时间问题了。哦,也不是时间问题,而是武好古家里面的两只母狮子什么时候能批准的问题。

    这事儿仿佛有点难度啊!

    不过武好古在清州的时候已经答应杜文玉了,一定会千方百计给她争取个名分的。

    作为替杜文玉争名分的第一步,武好古准备让她先住进武家大宅……

    就在武好古琢磨着怎么说服两只母狮子接受杜文玉这个乖徒儿的时候,杜文玉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老师,老师,您家门前好像也在放鞭炮,看来二郎君的发解试考得好了!”

    ……

    “范解元,开封府到了!”

    迷迷糊糊的范之进只觉得驴车的车帘让人掀开了,然后便是一阵冷风吹了进来。

    “嗯咳,嗯咳……”

    被冷风一激,范之进又大声咳嗽了起来。这时一个开封府的厢兵往车厢里面张望了一眼,皱着眉头问照顾范之进的一个大名府的差役:“都这样了还来开考进士?还能考得上吗?”

    护送范之进的差役马上回道:“这可是我们大名府的解元!我们大名府的解元怎么会考不上进士?”

    大名府可不是一般的小地方,那可是北宋五京之一,也是人文鼎盛的。历来能在大名府考中解元的举子,基本上都有一个进士。

    所以知大名府事的韩忠彦得知本届解元失足落水(当然不能说想不开投水了)后非常重视,马上把范之进安排到了大名府的馆驿内,还安排了名医给他看病——因为水太凉,所以落水的范之进当晚就病倒在馆驿内了,发了高烧,还咳嗽不止,一连多日也没好转,估计是得了肺炎了。

    不过区区疾病是不可能击倒大名府的解元的,因此在范之进的坚决要求下,韩忠彦决定让他带病赶考,还派了专人沿途护送。

    但是也不知道是因为范之进命该如此还是旅途劳顿,他的病情在途中忽然加重,所以就只能躺在驴车上进开封府了。

    “那,那就赶紧进城吧。”守城门的厢兵还是非常敬畏奄奄一息的范解元的,这几个月可是才子们的好日子,整个开封府没有谁会瞧不起一个举子的。

    哪怕看上去再挫,一旦金榜题名,那可就是人上之人了。

    “一定得熬到进考场!”范之进再次闭上眼睛时,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就是死也要死在科场之上!

    ……

    “十三叔,今年我们家的举子可比三年前少了一半啊!”

    在开封府的另外一处城门口,负责护送范家举子入京的范五郎对背着长剑的范之文说,“我记得三年前有五人,今年只能您和六叔两人了。”

    阳谷义门范的瓦解已经影响到范家子弟的科举前途了,原本范家总能有四五人过郓州解试的,今年却只有两人(其实还有一个范之进)了,一个是范之文,还有一个是范之文的六哥,已经四十多了,是个累试不中的老措大,今科也没什么希望。

    所以阳谷范家的未来,就看范之文的科场表现了!

    “只要能中,一个举子就够了!”范之文深吸了口气儿,昂首阔步地就向开封府城走去。

    ……

    “考了个第二名?行啊,二哥儿,看来你今科是必中了!”

    武好古这个时候已经见到了自家的读书种子武好文了,武好文的发解试考得不错,拿了个开封府第二——这可是不得了的好成绩啊!开封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全天下才子汇聚之地!虽然开封府举人的名额很多,过发解试比较容易,但是想在开封府的发解试中取得好的名次是很难的。

    而且,历来在开封府发解试中拿下好成绩的举子,基本上都能在礼部试中得志!

    所以昨天开封府解场放了榜,今日武家就大摆宴席给武好文庆祝了。不过武好文还是非常低调的,只是淡淡地道:“科场之事,不到名列金榜,谁都不敢说稳拿。对了,大哥儿,你此行清州还算顺利吗?”

    “顺利的,”武好古笑道,“等你金榜题名之后,我大概就要去界河商市赴任了。对了,我在大名府还给你说了一门亲事,是相州韩家的女儿,等你高中了,就该洞房花烛了。”

    “韩大府答应了?”站在武好文身旁的武诚之听到这消息马上就兴奋起来了。

    “答应了!”武好古笑道,“再过不久,我家就是相州韩家的姻亲了,有韩家的提携,二哥儿日后的前程是怎么都不会差的。

    对了,白波来的大爹爹呢?今天怎么不见他的影子?”

    “他和洛阳白波来的三个武家举子一起搬去你在画仙观旁的那个三层宅院去用功了。”武诚之道,“这次白波武家也不容易,一次憋出了四个举人,大有希望啊!”

 第356章 宅斗

    (全本小说网,HTTPS://。)

    不知道是不是武诚之送给白波义门武的五千亩学田起了作用,今年的河南府解试中,白波武家的秀才们表现很好。全本小说网;HTTPS://。m;有一个诚字辈和两个好字辈的秀才顺利通过了发解试。

    当然了,他们和武好文还是不能比的。武好文的成绩那是神童加超级努力加科举秘籍(蔡京给的)的结果。哦,他还是太学生呢!洛阳白波武家的子弟怎么能比?所以白波武家的三个过了发解试的举子在解试中的排名都不高,没有什么必中的把握。

    不过这并不是武忠义把他们带去住“筒子楼”的原因,武忠义是想让三个涉世未深的武家才子避开武好古这个极其负面的榜样。

    武好古很负面吗?

    当然负面了!一个连发解试都没考过的书画商人,现在却富贵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怎么不负面?

    按照富贵界的权威专家晏殊的说法,武好古的富早就过了“腰金重、枕玉凉”的层次,而是到了“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地步。如果让白波武家那些幻想着当年祖宗们阔的时候怎么穿金带银、怎么大鱼大肉的秀才,见到了武好古现在的生活,一定会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而且,武好古不仅富而且还贵呢,他现在从七品的横行官啊!还有个肥得流油的勾当界河市舶司的缺儿,还恁般年轻,照他的官运,将来混到一个“贵官”那是毫无困难的。

    到时候武好古家就变成富贵将门了!

    这样一个富贵奸商,岂不是完全颠覆了“书中自有某某某”的大宋人生观、价值观了?

    既然“不读书”的武好古(其实武好古读的书比谁都多)可以发家致富到如此程度,那大家辛辛苦苦读书考科举还有什么意义?不如跟着武好古去学做生意吧。

    所以武忠义干脆不让自家的三个举人住进武家大宅或梨花别院,而是搬去了简陋的“筒子楼”里用功。

    顺便提一下,武好文并没有把从武好古那里得来的“科举秘籍”给武忠义观看——秘籍就是秘籍,是不能轻易示人的,除非得到蔡京的许可。而蔡京只是将“秘籍”赐给武好古,并没有交给武好文,武好文毕竟还不是蔡氏忠党的一员啊。

    所以武好古根本不会承认将“秘籍”给武好文看过了,否则武好文和蔡京之间就有了那么一些恩义了……宋人可是非常尊师重道的!

    在武好古回到开封府城西武家大宅的当晚,他的大弟子米友仁和三弟子张择端就赶来拜见了。

    米友仁这些日子也在用功读书,还和纪忆一块儿考了国子监别头试——他现在也授了官,不能再享受国子监生的免解待遇,必须要考别头试(锁厅试)了。

    “可中举了?”

    武好古一见到米友仁就问他有没有中举的事儿。

    “中了。”米友仁摇摇头道,“别头试考了个第十二名。”

    开封府的别头试比发解试当然要容易一些,不过和别的地方的别头试是不能比的。因为在开封府考别头试(锁厅试)的人太多,因此竞争也蛮激烈的。米友仁能考个第十二名也不容易了,不过不一定稳中进士——在武好古的印象中,历史上的米友仁并不是进士出身。

    不过话说回来,武好古现在并不希望米友仁高中。因为米友仁一旦高中,就不会为武好古所用了。

    所以还不如落第,这样武好古就能把他拉去界河市舶司做官,有了这个好学生帮衬,界河市舶司的差遣就能做到最好了。

    另外,武好古还打算在米友仁“落榜后”把自己的人体写生绝技也传授给他。然后再给他谋一个出使放洋的机会……

    “纪忆之呢?”武好古又问,“他也考了别头试吧?”

    “考了,第一名。”米友仁说,“今科显然是必中了。”

    纪忆的学问可比米友仁好多了,他虽然是商人出身,但却是个用功读书的“种子”,不像米友仁花了太多的精力在书法、绘画之上。

    “元晖,你也得好好考,”武好古笑道,“若是中了进士,将来总有荐跻两府的日子。”

    米友仁苦苦一笑:“老师,若是不中,你可得给我在界河市舶司谋个差遣。”

    “必中,必中!”武好古摇摇头,“还没考呢,不可说这样的话,更不可以存着这样的心思。”

    “老师教训的是。”

    嘴里这么说,米友仁心里面知道武好古一定会在界河市舶司给自己留个职位的。

    武好古点点头道:“元晖,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家去用功吧。你不像那些寒门子弟可以一考一辈子,科举对你而言就是这一届了,总要尽全力去考好。”

    “学生明白,学生告辞了。”

    送走了米友仁后,武好古又和张择端、杜文玉也没再回宅子,而是一块儿骑马出城,往梨花别院去了。

    原来武好古家里面的两只怀孕的母狮子并不在开封城内的大宅里面,而是住在了城外的梨花别院里面。

    武好古现在急急忙忙赶过去,一来是想看看两个孕妇现在怎么样了?二来自然是想让杜文玉和两位师娘好好拉一拉关系了……

    “正道,”武好古在骑马出城的半道上问张择端道,“你两位师娘可知你师姐跟着我去了清州?”

    “有点知道了……”张择端偷眼儿看了自己的师姐一下,发现她羞红了脸,压低了脑袋骑在马上,“师姐可好久没去给两位师娘请安了。”

    武好古心想:潘巧莲有点粗枝大叶的也许不知道,可是西门青那婆娘心如发丝,怎么会想不到?她们两个联手还真是不好办啊!一定要想办法破了她们的联盟,分而治之才是最好的!

    ……

    “回大夫人、大姐儿的话,郎君的确是用过奴婢的身子了……”

    就在武好古赶往梨花别院的时候,他新收的“管事家伎”阎婆儿已经先一步抵达了,正在向潘巧莲和西门青打小报告。

    “哼!”挺着大肚子坐在一张玫瑰椅子上的潘巧莲哼了一声,“大色狼!”

    男人有钱就变坏果然是真的!

    武好古现在就越来越坏了……

    “姐姐,”西门青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儿,笑吟吟道,“我们让阎娘子陪着郎君,不就是为了不让郎君在旅途上寂寞吗?阎娘子的身子不就是让郎君用来败火的吗?”

    西门青的算盘是很精的,她其实不在乎武好古在外面玩……官当到武好古这个级别,“玩”是正常的,不玩那是圣人和宦官。

    但是和什么样的女人牵手却是个问题!

    用阎婆儿败败火有什么好怕的?武好古还能把她纳进门来做妾?根本不可能,阎婆儿也不会答应。他们俩个就是图一乐儿,根本不会增加宅门里的竞争者。

    况且武大郎如今什么年纪?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而且这些日子还在林万成的指点下打熬力气,身体已经一天比一天壮了,怎么能一直没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