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10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10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轮到她了!

    一个宽大温暖的手,握住了她的小手,虽然皮肤有些粗糙,甚至有些扎手,但傅善祥却仿佛飘到云端,头重脚轻得几乎要摔倒。她一下觉得自己柔软的小手,就要化掉,融入在圣王的大手里。

    温文尔雅的面容,脸上堆着笑,眉间却有些微皱,似乎在思考着重要的问题。傅善祥盯着眼前的圣王,呆了,甚至忘记了松手。

    从圣王的手握上她之后,她便似活在梦里,一颗芳心,早顺着接触的手掌,离开了她自己。

    冯云山有些奇怪地盯着面前这位英姿飒爽,长相俊俏的女学员,旁边跟随的李善兰介绍道:“圣王,这是政治科里的唯一的女学员傅善祥,全科成绩第一。”

    这便是傅善祥?果然俏丽无比。不过,她是政治科里成绩第一?这么说来,岂不是,要让她给自己当工作秘书了?

    冯云山心神一动,不由手中握得更紧了。

    冯云山早在黄埔军校开科之后便提起过,从政治科中选拔前三名,第一名在王府办差,直接给自己当宣传文书,第二三名去讨虏军中的总参谋部当宣传参谋。没想到这第一名却是傅善祥。

    一阵少女特有的体香飘入冯云山的鼻孔,他这才醒悟过来,看着面前的傅善祥一脸崇拜地盯着自己,对着傅善祥友善地一笑,连忙松开握着的小手,走向旁边的救护科学员代表。

    而傅善祥,犹自未觉。

 第381章 坚守武昌的曾国藩

    咸丰四年农历二月上旬。

    天气阴冷,虽未飘雪,但冻雨绵绵,让武昌城内外,一片萧瑟悲凉。

    站立在武昌城头的曾国藩,眼中布满血丝,疲惫不堪。他已经二天没合眼了。

    “军门,有卑职在这便可,您老还是回府歇息一下吧!”站在曾国藩一旁的罗泽南和李元度两人劝道。

    “是啊,大哥,您得歇歇了,否则,身体怎么熬得住?这里有我们把守,长毛贼兵休想打进来。”下首的曾国荃也附和着劝道。

    曾国藩摇摇头,任凭冻雨沾在眉毛和胡须上,半响,才用低沉的嗓音缓缓言道:“曾某一败再败,衡州丢了,长沙城也失陷了,岳州也丢了,皇上虽有责怪,但一直没过多降罪于我,反而勉励曾某,皇恩浩荡,难以为报!如今,客居糊北,退守武昌,若再不守住,我等均死无葬身之地也!如今战事糜烂,我等更要舍身忘己,报效朝廷。”

    “上月,制台吴大人在黄州兵败战死,七千精兵全军覆没。长毛贼军的西征大军更是率兵数万,气势汹汹地接连攻克黄州、蕲州、汉口、汉阳,如今更是将武昌省城团团围困。贼兵的水师也是逆流而上,不日便会抵达武昌,届时,将更为凶险。这几日,我见城外贼兵连番调动,想必是有所图谋。危急之时,曾某哪有心思去城中安歇?也罢,既然兄弟们关心,曾某便在藏兵洞中眯一会。你们给盯紧点,有事需急唤醒我!”曾国藩总算松了口,答应就在城楼歇息一会。

    其实,他明白,就算自己闭上眼睛,一时间也难以入睡。大清兵败如山倒!他又如何睡得着?

    他想不通,为何这粤贼和长毛贼兵越闹越大,越战越猛,而这大清的官兵,反而畏惧如虎,烂到了根里。

    他更是痛恨,那粤贼狡诈如斯,不给他练兵的机会。若是再过上一年二年的,让他好好编练那些湘勇,带出二三万的家乡子弟兵,他曾国藩又岂会如此不堪一战,接连败逃,竟然被从老家一路赶到这糊北的武昌!

    “奈何时运不济啊!时也,命也!”曾国藩喃喃地叹息道,躺在藏兵洞中早安排妥当的软草席之上,眼角两颗浊泪不禁滚落。

    ……

    武昌城外,城东六里外的一处山坡上,太平军几路大军的首领,在此处集会商议攻武昌对策。

    殿左九指挥曾天养、国宗石祥祯、国宗韦俊、典水匠唐正才四人,席地而坐。

    “二位国宗,唐大人,如今我水陆天兵近三万,围困武昌已经半个多月,虽武昌城内才不到一万多清妖,但攻打数次,毫无破城迹象,为之奈何?”曾天养率先挑起话题。

    石祥祯瓮声瓮气地道:“若是清妖敢出城决战,石某必杀得他们屁滚尿流。可清妖总当缩头乌龟,石某却是没办法了。”

    韦俊皱着眉头,想了下,忽道:“清妖将附近州府的兵力全部龟缩在武昌城内,加上城内有新任湖北巡抚的妖头青麟和湖广两省帮办团练大臣的妖头曾国藩两人指挥镇守,一时间难以攻克啊!小弟却是有一想法,不若我等分出一万兵力,继续朝鄂北鄂西进攻,断绝清妖在鄂地的根基补给,时间一长,武昌必然粮食不济,自然不攻自破!”

    曾天养皱皱眉头,刚想说话,唐正才抢过话道:“韦国宗的方法好是好,不过,却需要多长时间难以把握,有可能要个半年一年的,会不会太长,东王可是让我等西征大军尽快占领武昌,再回师击破清妖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

    曾天养道:“国宗可能还不了解,老曾听探子报,鄂西的荆州城已被南王的粤兵围困,此刻我们赶去,却是晚了,说不定还会造成天国与南王的纷争。不过,鄂北却是可以,不过,孤军深入,清妖从陕西调兵会正好碰上。不如将大军全部压上,猛攻几次,说不定清妖便溃散了。”

    唐正才却道:“全军压上,要是一旦攻不下武昌城,势必对将士们的士气造成严重打击。还需慎重考虑。不若先将此军情,报与西征主将天官又正丞相曾水源曾丞相,由他定夺再行计较。不过,韦国宗的办法也可一试,便由韦国宗和石国宗各领兵五千,占领鄂北等地。”

    唐正才却是东王的亲信,官职堪比丞相,他这样一说,综合了大家的意见,众人纷纷点头。

    于是便这样决定下来。

    韦俊和石祥祯两人领着一万太平军,在唐正才水师的护卫下过了长江,赶往孝感。

    太平军分兵一天后,有探子来报,有清妖头率领三千妖兵竟然出城东门外列队,看样子是准备突围的模样。

    曾天养闻报大喜,连忙点起六千太平军,展开攻势阵型,朝城东门扑去。

    清军带兵将领是塔齐布,手持大旗,将二千湘勇布置在前,后面列一千绿营兵,亲自带领着一干湘勇冲阵,攻入太平军中,一时间太平军竟然被冲乱了阵形。

    曾天养大怒,见塔齐布在阵前冲锋,杀戮手下太平军将士,怒从心头起,忍不住一时的愤恨,单身冲入敌阵,直取塔齐布,大声叱说:“妖头!拿命来!”

    挺矛直刺,正中塔齐布坐马。马吃痛一跳,将塔齐布摔下马。曾天养抽矛再刺,准备一举将塔齐布刺死,不料清兵拥至,将塔齐布救起。

    塔齐布下令清军往回撤逃。

    清军不加抵抗,连忙往城门跑。曾天养领兵紧追不舍,来到城东门下,忽地一声炮响,城门内又冲出两队清兵。

    与此同时,城楼上枪炮齐鸣,千枪百炮一齐开火,曾天养身旁的太平军纷纷中弹倒地。原来是清兵在此埋伏,塔齐布出城故意装作突围模样,然后失败撤退,却是引诱太平军来攻。只不过,是曾天养太过勇猛,一个回合便将塔齐布挑下马。塔齐布便趁机下令撤逃,将太平军引至城门下。

    想明白了关节,曾天养大惊,急忙下令勿要追赶,退后回营。但此时哪里还来得及?

    之间城墙上的鸟枪射出的铅弹,和如雨般箭支,集中射向曾天养。虽然有十余名亲卫奋不顾身地想上前挡住曾天养,但高大魁梧的又自傲无比的他,又如何会要手下兄弟的保护?

    曾天养猛呼让弟兄们撤退,他刚想抄手抓起一具清妖的尸体,放在自己背上挡住身后城墙射来的铅弹和箭支,但却迟了半拍,只听噗噗几声,数粒铅弹射中他后背,他都听见了入肉的声音,便觉一阵剧痛传来,紧接着便栽倒在地。

    一旁的太平军亲卫连忙将曾天养抬起,冒着危险将之抢回太平军大营。

    因主将曾天养受伤生死不知,加上被清兵伏击,太平军士气低迷,被湘勇带领绿营兵一阵冲杀,惨败而回,损失惨重。

    清军随后猛追,杀声震天。

    太平军一退再退,直到离城墙六里处的营寨处,才止住溃散的势头,依靠着营寨,加上留守营寨的数千太平军将士出营救援,才将追击而来的湘勇抵挡住。

    经此一战,太平军损失三千余人,没了主将,再也无力围困武昌城。

 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

    而这边,刚护送两位国宗渡过长江,准备返回武昌城外长江水面的太平军水师,却被从一直藏身在武昌南边嘉鱼境内斧头湖内的湘勇水师,顺长江而下,趁夜突袭,唐正才被杨载福的旗舰上排枪击中,身负重伤。

    黑夜中,太平军被杀散,大败。杨载福、邹寿璋、褚汝航、夏銮四人率领四千水师,趁机猛追。

    唐正才见太平军水师士气皆无,率领水师退守汉口,依托水寨据守。

    杨载福、邹寿璋、褚汝航、夏銮四人率水师在武昌和汉口上游的白沙洲扎下水寨,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与太平军水师隔江相对。

    身受重伤的曾天养,被亲卫抢回大营,虽不至危及性命,但却一两个月无法再领兵作战了。

    而韦俊和石祥祯两人率兵刚占领孝感和汉川,便得知曾天养部和唐正才水师大败的消息,大吃一惊。顾不得再进攻鄂北,当下撤兵回援,又双双匆忙地赶回汉口和汉阳,将武昌城隔江防卫着。

    ……。

    早前,春官正丞相胡以晄率部七千余人,一路向安徽北部进军,于12月底,攻克占桐城和舒城,阵斩督办安徽团练、工部侍郎吕贤基,威逼庐州。

    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后,满清指定庐州为安幑临时省府治所之地。东王杨秀清下令,胡以晄必须要攻下庐州城。庐州,不仅是天京的西部屏障,而且可以通过庐州北上汕东,西进糊北,南援安庆。

    庐州城垣周长三十余里,守城清军不满五百,城内乡勇也只有三千。正当此时,新被任命安幑巡抚的江忠源,率兵二千余人从南昌败逃,一路经安幑六安,急驰庐州,收集逃散的清兵,终于赶在胡以晄包围庐州之前,抵达庐州城。

    江忠源见庐州城内兵少,便向朝廷求救。咸丰此刻正被北伐的太平军闹得心烦意乱,本欲不理会,但见是江忠源的请求,便咬咬牙,从河南陈州、江苏徐州两地调兵勇五千余人,前来增援。

    江忠源督促城内兵勇和百姓,加强防御工事的修建,做好了与庐州城共存亡的打算。

    正月中旬,胡以晄将庐州团团围困,并立即攻城,连攻数日,均未得手。

    从菏南、茳苏赶来的清军援兵陆续到来。寿春镇总兵玉山等部二千余人接近庐州。太平军迎击于威武门外,阵斩玉山,并歼其所部大半。次日,又击溃由六安出援的总兵音德布等所部清军三千余人。这下,其他清兵均吓得不敢上前。

    自陈州出援的陕甘总督舒兴阿所部四千余人,二月上旬才敢进抵庐州西北的冈子集;而徐州出援的新任江南提督和春帐下一部千余人,也是二月初才赶到庐州东北的梁园。各路援兵均胆颤不已,不敢过于靠近城墙,一副生怕自己的士兵团勇受损的模样,各自惜命。

    而胡以晄亲率太平军将士,以城外民房为掩护,挖掘地道。江忠源却精明异常,领兵从城内对挖,先后将太平军攻城地道破坏九处。胡以晄虽曾两次炸塌城墙,但均未能攻入。

    胡以晄便想了个新办法,在城门旁边的地下,挖掘数处,分上下两层,填充好火药。

    二月初十的这天清晨,大雾迷漫,咫尺不辨。胡以晄命人点燃引火线,上层炸药轰发,炸毁城墙五六丈。

    守城的江忠源见状,命城内清军连忙蜂拥抢着冲上来堵住缺口,不久,下层炸药被点爆,清军被炸死大堆,伤亡惨重。而城内的乡勇,见城墙已被炸开缺口,在一些太平军内应和北方捻军的蛊惑下,争相下城,投奔太平军,清军惊恐大乱。

    胡以晄赤着胳膊,亲自率领太平军将士乘势从缺口冲入,江忠源率手下的楚勇拼命抵挡,但奈何楚勇数量太少,大部分还是惊恐怕死的绿营兵,加上太平军将士在胡以晄的带领下,已经杀红了眼,战意如潮,清军守军纷纷溃退。

    而这时,其他方向的太平军也缘梯而上,翻过城墙,攻入城内,与城内的清军展开巷战。

    绿营兵和城内的团勇不是投降,便是逃走。

    到中午,庐州守城的清军全部被歼。庐州知府胡元炜领着数百绿营兵向胡以晄投降。只剩下新任安幑巡抚没几个月的江忠源,率领一帮家乡子弟组成的楚勇奋力厮杀,但寡不敌众,江忠源眼看身边的楚勇越战越少,无奈之下,便想率兵突围,却被太平军团团围住。

    胡以晄见满身是伤犹自奋战不已的江忠源,也是异常的钦佩。叫上投降庐州知府胡元炜,陪同自己,亲自劝说被围困在知府衙门后花园内的江忠源投降。

    江忠源怒目以对,痛骂投降的胡元炜贪生怕死,没读书人的节气,该诛灭九族,将胡元炜骂得羞愧以对。胡以晄再次以汉人是一家人,应该一起推翻满清的说辞劝其投降,江忠源充耳不闻。

    他长叹一声:江某守城不力,有负皇恩,今日唯有以死报国!

    说完,纵身一跃,跳入花园的水井之中,投水而死。

    这位自从廣西永安城中,便与太平天国一直对战的生死敌人;三年功夫,便从正七品知县升迁至从二品巡抚大员的剿匪猛将;治军有方,后世历史上的湘军元老,江忠源便这样屈辱而悲壮地死去。

    ……。。

    武昌城中,正准备为陆师的塔齐布、鲍超、王錱、曾国荃等人和水师的杨载福、邹寿璋、褚汝航、夏銮等人庆祝接连的两次大捷,解除长毛贼兵对武昌的围城攻势,曾国藩却得到安幑庐州被长毛贼兵攻破,自己的密友、安幑巡抚江忠源战死的消息,顿时没了庆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