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11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11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藩却得到安幑庐州被长毛贼兵攻破,自己的密友、安幑巡抚江忠源战死的消息,顿时没了庆祝的心情。

    他知道,若是困守武昌城,江忠源的今天便是他曾国藩的明天。

    于是,他迅速召集手下大将罗泽南、王錱、刘蓉、李元度、塔齐布、周凤山、鲍超、曾国葆、曾国荃以及水师将领杨载福、邹寿璋、褚汝航、夏銮等人,商议主动出击,趁武昌城外的长毛贼兵分兵把守,又没有将武昌城围死的有利时机,干脆破釜沉舟,一举击溃来攻武昌的长毛贼兵。

    曾国藩命令杨载福、邹寿璋、褚汝航、夏銮四人各率二营水师,驾船冲向北岸,主动向驻守在汉口和汉阳江边的水师发起进攻,缠住水师,令其无法驾船运送北岸驻扎在汉口和汉阳的长毛贼兵到长江南岸。

    尔后,下令城内的一干乡绅组织乡勇和团练守城。他自己亲自率领手下大将,领着城内的五千湘勇,会同糊北巡抚青麟以及武昌府同知劳光泰率领的三千绿营兵,攻向武昌城东六里处的太平军大营。

 第383章 湘勇成军,声势大振

    除了罗泽南和曾国葆、刘蓉三人陪伴着曾国藩,其余的王錱、李元度、塔齐布、周凤山、鲍超、曾国荃六人各率一千湘勇,朝太平军营寨发起猛攻。

    此时,曾国藩的湘勇经过了在长沙、岳州和武昌等地转战,已经可谓是久战沙场,装备比绿营兵来说精良太多。

    并且,由于有曾国藩的费心搜罗钱财,六千湘勇和四千水师中,特别是原本最早的四千湘乡和湘西子弟以及三千水师中的岳州湘阴子弟,最是忠心不过。曾国藩也按时报账分发丰富的兵饷,顿顿管饱,让一干湘勇愿意为之效死命。

    此时的湘勇,每营为五六百人,内含火器队与刀矛队各半,火器主要有抬枪和鸟枪,另外还有劈山炮。

    除了薪饷较高,曾国藩让手下湘勇们平时仿照戚继光练兵之法,刻苦训练。原本,湘勇中大多都为同乡兄弟叔侄等亲戚族人,又是曾国藩的家乡子弟,自然遵从曾国藩的命令。

    而曾国藩,是朝中大人物,大清皇上钦命的团练大臣,深得部下拥戴。

    曾国藩又强调“严刑峻法”,严肃军纪,并建立严密的督战卫队,以申军纪,同时,向一干家乡的湘勇们灌输“忠勇奋发”、“尽忠报效”等绝对服从上级、报效朝廷的思想,与半年前比,湘勇们战力强悍了许多。

    王錱、李元度、塔齐布率领三营在太平军大营正面,周凤山、鲍超、曾国荃率领三营绕道至于太平军大营后侧。

    太平军想不到清妖还敢主动出击,因主将曾天养受伤,无心应战,便准备坚守营寨不出应战,一面抓紧派人在营寨处防备,另一面赶紧派人划船过江请求支援。

    曾国藩亲自擂鼓,号令进攻。

    太平军营寨内枪炮齐发,猛轰冲来的湘勇。

    王錱、李元度、塔齐布三人各令自营兵勇闻炮即伏,炮止即进,直冲太平军营垒。面对湘勇的疯狂进攻,太平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由于士气低沉,加上扎营不够稳固,过于分散,加上湘勇的不畏战死,奋勇向前,太平军大营竟然被层层冲近的湘勇以劈山炮和抬枪打得抬不起头来,火炮也被压制。

    湘勇集中兵力前后夹击,冲击一处,太平军将士很快便挡不住湘勇的进攻,死伤惨重。其后,糊北巡抚青麟以及武昌府同知劳光泰率领的三千绿营兵又会同湘勇炮手,以火炮轰毁寨门。

    湘勇在塔齐布和鲍超、曾国荃三人的率领下,潮水般冲入太平军营寨,竟然一举攻破了曾天养部大营。

    尽管三千从天京出来的太平军老兵拼死厮杀,但其余的三四千太平新兵,本就是这一路上招纳的百姓和流民,根本未经多少训练,武器更是五花八门的缴获品,杂乱无章,加上缺少了主将曾天养的战场上号召,太平军将士节节败退,不多时,便被围杀了上千人。

    重伤在身的曾天养,在亲卫的搀扶下,强撑着爬起来,披上战甲,指挥太平军一干手下冲出营寨,撤往黄州府方向。

    湘勇紧追不舍,在后面一路追击,杀死不少太平军将士。

    塔齐布和鲍超更是带着数十骑湘勇,手舞马刀,逼了过来。

    行至一河面的木桥处,匆促间,不能全部过河。

    曾天养眼见脱不得身,索性不再后退,命令一名军帅率领四千太平军过桥徐徐而退。他自己则亲率二百余名亲卫,带领千余老兵,高呼天国万岁,勇悍地冲向迎面而来的塔齐布和鲍超。

    曾天养虽然已六十四五岁,又身受重伤,但仍是勇不可挡。他面朝冲来的塔齐布就是一矛,塔齐布连忙一闪,却还是慢了半步,正中侧腰,惨叫倒地。曾天养也是因为用力,全身伤口迸裂,血如泉涌。

    鲍超见机猛地挥刀砍来,曾天养竟不管不顾,用力拔出插在塔齐布身上的长矛,顺势戳向鲍超的腹部。鲍超面色大变,侧身躲过,手中的马刀却一刀砍在曾天养肩膀上,曾天养闷哼一声,肩膀血流如注,手中的长矛也无力拿起。

    亲卫被湘勇逼住,连连惨死,无法赶过来支援曾天养。

    鲍超见机又是一刀劈来。而倒地的塔齐布,竟然也强忍住疼痛,一把抱住曾天养的脚。动弹不得的曾天养,被一刀劈中头部,半边脸都血肉翻起。他大叫一声,猛地倒在塔齐布身上,用力扭动身子,牙齿狠狠地咬在塔齐布的手上。

    凶狠的鲍超又是一刀刺中曾天养腹部。

    曾天养感觉浑身的力气一下被抽干了,眼睛也模糊起来,他知道自己今天死在这里,倒也不怎么害怕,只是口中喃喃地道:“南王,您派老曾打探消息,老曾却一直没传什么消息。老曾其实也很矛盾,如今总算不用纠结了。只是,看不到您和建立理想国度的那天了。”

    说罢,倒地吐血而亡。

    一代黄忠式的天国老将,武艺高强,能文能武,竟然大意之下,中了塔齐布的圈套,导致兵败,进而影响整个太平军攻克武昌大计,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见曾天养战死,剩下的一干亲卫和太平军将士,各各发了疯似地猛打猛杀,不惜与身旁的湘勇同归于尽。一时间竟然杀死杀伤不少湘勇,奈何兵力太少,半个多时辰后,千余太平军将士全部战死,无一逃走,尸体将整个木桥过河的通路全部堵死。他们的牺牲,总算没有白费,其余的四千太平军将士顺利撤走。

    曾国藩大喜,连忙派人将曾天养的头颅割下,用石灰和蜡腌制好,和新任的糊北巡抚青麟一同派出八百里加急,将人头和捷报一起发发往京师!

    而这边的湘勇水师,和唐正才水师战得火热,原本逃往武昌段长江上游的唐树义水师残部千余人,悄悄从汉水顺流而下,突然从背后攻击唐正才水师。一时措手不及的太平军水师顿时大败。

    湘勇水师四营在杨载福、邹寿璋俩人的率领下顺长江中间,从大江中路冲击,隔断汉阳和汉口两地的太平军水师。而后,褚汝航、夏銮俩人率千余湘勇水师攻向汉口夹击过来的太平军水师。

    此股太平军水师却是镇守汉口的石祥祯统领,他让三十九指挥古隆贤统领陆兵镇守汉口,他自己亲率水师来迎战湘勇水师。

    两人座船狭路相逢,枪炮齐发,互有损伤。而船身侧身交错之际,石祥祯猛地大喝一声,领着一帮太平军将士,跳上对方船只,便与湘勇展开接舷战。手持三把长矛,猛地一掷,其中一支矛,正中船舱内的褚汝航胸口,再随手一刀,将褚汝航斩杀。

    夏銮督兵驾船来救,石祥祯又是对着夏銮坐船一番厮杀,将夏銮打伤后落入水中。

    石祥祯接连斩杀两名湘勇水师大将。

    不过,也仅此而已。

    湘勇水师每营有营官的座船快蟹船一艘,长龙船十艘和舢板船十艘。而每只长龙船安炮七门,舢板船安炮四门,均为五六百斤的火炮。各船还配有火枪抬枪和刀矛等近战兵器,武器精良。

    见旗舰上的营官被杀,副营哨接过指挥权,率领其他长龙船和舢板船上的湘勇,抓紧开炮,为两人报仇,将石祥祯的水师船队轰得七零八落,损失惨重。

    褚汝航、夏銮只是一支湘勇水师的偏师,而此刻的湘勇水师主力,在杨载福和邹寿璋的率领下围攻汉阳的太平军水师主力唐正才和陆兵韦俊,加上唐树义水师的配合,将汉阳的太平军水师杀得大败。

    而太平军水师全部为渔船和货船改编,只有些许小土炮和缴获的火炮,武器比湘勇差上不小,加上水师一直充当运输船使用,没有湘勇训练精良,精通水战的唐正才又身负重伤,指挥乏力。而湘勇水师却调度有方,有备而来,这一交手,太平军水师便露出不足,一下便遭遇惨败。

    韦俊和唐正才见形势不妙,弃了汉阳,逃往下游的汉口。却见石祥祯也仓惶地逃往长江下游,于是,三人只得率领六千陆兵,三千水师,退守长江下游的黄州府,向驻守九江的张子朋和安庆的曾水源紧急求援。

    而彻底击败围困武昌城外太平军的湘勇,又跨过长江,重新收复汉口和汉阳。并且,曾国藩趁机下令,让邹寿璋率领一营水师,会同武昌府同知劳光泰率领二千绿营兵,赶往北边的孝感和汉川,将太平军占领的这两个地方又全部收复。

    经此一战,湘勇缴获太平军大量辎重和武器,又获得不少渔船改装的战船,声势大振。加上武昌府、汉阳府甚至黄州府一带的地方乡绅害怕太平军继续攻来,纷纷投奔,捐钱捐物,想躲避在武昌城内。

    曾国藩意气风发,趁机组织手下大将在武昌府、汉阳府一带招收勇练,继续练兵。

    此时的湘勇,已然达到万人以上的规模,成为一只纪律严明、势力雄厚的一支地方武装,俨然是一支地方劲旅,一支由曾国藩掌控的军队,湘勇已经蜕变为湘军。

 第384章 占据荆州

    就在湘军冲出武昌,想要解围的时候,远在长江上游,离武昌六百里外的荆州城,也迎来了一波更加激烈的攻城战。

    陈玉成率领甲三师,意气风发。

    前番围困荆州一个来月,轮番攻城,均被荆州将军台涌组织城内的满城旗人老幼一齐上阵抵挡住。

    陈玉成没有大型火炮,又没有多少攻城器械,攻城无力。本想采用老办法,开挖地道炸塌城墙,可荆州四周遍布江湖,稍挖深点便有水涌入,挖浅了又被清妖听了出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地穴之法。

    连续几次攻城之后,都被城内的清妖堪堪挡住。陈玉成想到荆州城上原本惊慌失措的清妖,如今慢慢变得镇静下来,将荆州城守得密不透风,他便是一阵郁闷。

    可如今,不一样了。从岳州运来了一批火器,听说还是圣王特意交代,让总参谋部的后勤处,花了一个月多月时间从广州运到岳州的。

    陈玉成一看才知,原来是一批洋枪和洋炮到了。1841针发火枪一千杆,纸包弹药10万发;三十磅重型架退式火炮40门,炮子2000发。

    这可都是好东西,来得太及时了!

    陈玉成想起上次攻打长沙后,总参谋部从广州运来讨虏军军装时,自己将神气威武的军服发给将士们,一连半个多月,将士们都士气高昂,战意盎然的样子。如今,有了这些新式武器,就更不愁攻不下荆州城了。

    果然,陈玉成将一千杆德莱赛针发火枪,配给特战营二百五十杆,再配给五个主战步兵团各五十把,其余的五百杆,全部配给第一团,让团长石焕之欢喜的合不拢嘴。

    看着配备的新枪,第一团的将士极为兴奋,气势高涨。

    但响应最为热烈的莫过于两个炮兵团。

    原本两个六百人编制的炮兵团,守着数十门小火炮,不痛不痒地轰击着荆州城墙,根本没多大威慑力。可如今,看着那泛着黑亮亮的青光的四十门火炮,看着一米多长的炮管,碗口般粗的炮管,炮兵团轰动了!

    每个团二十门重型火炮,一字排开在荆州城下,将荆州城外的空地都挤满了。

    荆州城头的旗兵,还是得意洋洋地望着四里远的城外讨虏军,蔑视不已:这帮粤贼又来找死了,何必呢?等近一点,便开炮,让他们好看。

    念头刚想起,只听轰地一声,一发实心炮弹撞在城楼上,让整个城楼都震动了一下。城楼旁边的旗兵,脸色煞白,心惊不已:这是什么炮弹,竟如此之远,威力如此之大?

    这却只是城下甲一师炮一团和炮二团的试炮而已,随着炮兵团里的测量员用望远镜观察,测量距离后,高呼:“30度仰角,开始发射!”

    只听见轰轰轰的一阵阵巨响,三十多发实心炮子怒吼般撞击在荆州城墙上,只有几发炮子近了落在城墙外地面,跳起来狠狠地撞在城脚。

    整个城墙一片晃动,犹如地震般地被炮子撞击得凹陷几处。

    而荆州城上,十余门火炮也轰轰地炸响,但由于城外的敌军在可靠射程之外,有些炮子还未到跟前,隔着一里半里路的,便落地不动了,还有些,好不容易炸到跟前,却根本就偏离了目标,无一命中。

    紧接着,随着炮兵团长的一声号响,又是一轮新的炮击。这回炮击更精准,直接撞在一处城墙,城墙被撞击得外面的砖石碎裂,凹陷更深。

    为了节省炮子,炮兵团长只让十五门火炮轰击一处,连续轰击了数十发,直将整个城墙上的旗兵和团勇震得耳朵什么也听不见,说话都是在吼的时候,在又一轮炮击中,城墙轰隆一声巨响,塌了一处数米大的口子。

    陈玉成见状,一声令下,主力步兵团第一团在石焕之的带领下,手持洋枪和大刀,嗷嗷叫着往缺口处冲锋。

    荆州将军台涌连忙召集上千旗兵围堵倒塌处城墙,又让荆州知府唐际盛组织数百勇练拆除城内离得最近的房屋,抬砖石木棒加固封堵。

    不过,讨虏军好不容易花了上千发炮子炸塌的缺口,如何会让清兵轻易堵上?石焕之一声怒吼,第一团的将士们,潮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