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球长 >

第788部分

明末球长-第788部分

小说: 明末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长老会的所谓宅地法,不过是因循旧制而已,作为农民的儿子,朱元璋深深的明白,一个农民要是能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那该有多么幸福。

    这对于政权的稳定也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人亡政息,是非常正常的,对全国有利,对老百姓有利,不一定对掌权权力的儒生有利。

    朱元璋临死前,进行过的土地和人口普查,普查的结果是明朝的耕地总数为800余万顷,以他的手腕,这个数字应该不会错漏太多。

    朱元璋死后,他的宝贝孙子朱允炆只做了四年皇帝,就被他的叔叔朱棣赶下台了,可令朱元璋万万想不到的是,在朱棣上台后,也进行了一次全国土地普查,这次明朝的土地,从账面上看竟然只有700万顷了!土地,在当时的情况不能荒废更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减少,那这100万顷消失的良田,自然是被那些贵族土豪吞并了,土地少了就意味着明朝的税收也会跟着变少。

    一个朝代越是发展,寄生在这个国家身上的害虫越是多,明朝有个规定,地方乡绅和考中科举的读书人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原本是打着少许人才有的权力,但有了规矩,自然就会有钻漏子的人,那些地方高官、豪强,为了钻空子开始大量的兼并土地,还有人数越来越多的皇族子弟也加入了侵占大军,疯狂的把利益据为己有,腐蚀帝国的根基,到了明朝中期,也就是正德年间,明朝耕地账面上的数字只剩380万顷了,连朱元璋时期的一半都没有了。

    土地自然不可能真的消失,只不过是被侵占了而已。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明朝的赋税来源越来越少,而然为了维持帝国的运转,朝廷只能加征农民的赋税,而那些豪强却不用出一毛钱,全部的担子都压在了农民身上,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大量被吞并的现象,一直持续到万历年间,此时的张居正力排众议,进行了清丈土地运动,对全国的土地进行重新清查,最后得出的数字是890万顷,虽然其中还是有不少水分,肯定还有一部分土地没有清查出来,取得这样的成果,张居正已经很满意了。但是在张居正去世后,朝廷里之前被张居正打压的势力开始反扑,废除了张居正的所有新政,结果明朝耕地账面上的数字迅速下滑到了400万。

    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陷入了恶性循环,不断失血的财政,只能把税务要求压在农民身上,而农民支撑不住,逃亡造反,使得更加严重,而越来越被削弱的国家机器,也进一步无法阻止土地被疯狂侵占。

    此时,江阴的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虽然他们不敢与李定国对抗,但是对于各种副食品的买卖,却也是混乱的,而到了周边州府,就更是拿钱也买不到东西的。

    李定国的军纪没问题,但带着钱的士兵,到了一处地主的庄子,却是根本买不到菜和鸡蛋,痒痒然的,但过了一会,发现另外一伙人得意洋洋的拉着车离开,却是满满当当的,这些西北汉子可没有会吃亏的,直接动手,杀了几十个嘴巴上利索,但手上很不利索的家丁,双方顿时便闹得是不可开交了起来。

    李定国得知消息后登时大怒,立即训斥了这些士兵,但听到了具体发生了什么之后,也是叹息一声。

    拉拢当地豪绅重要,但是不能寒了自己人的心,弄成外人比自己人还高贵,最后自己人寒心,外人更加嚣张跋扈,如同旧时空某办造成的问题那样。

    此事发生之后,李定国军是无不破口大骂,他们打下这城后,没杀没抢,可以说比朝廷的兵强吧,这些东西明明是花钱去买,让自己用来和官军打仗的,要知道,比起经过一个地方,就可以让当地的经济下挫的大明官军,他们的军纪已经是好到不可思议了。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之举,而李定国本人却对此事似乎束手无策,周边的敌情太过复杂,时而四面皆敌,时而四面皆友,一些人甚至于同时向十几家输诚表示支持某人当皇帝,李定国知道,在这种乱战的时刻,先出手未必是好选择,特别是北方工业目前活动越来越频繁了。

    幸好李定国为了顾全大局,召集部将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诸将晓以利害,总算是劝服了这些手下军将们,令其弹压住各自麾下的兵将,这才没有在当地闹出大乱子来。

    随着一旦开打,怎么停住的了,偏巧江阴附近,还都是野心勃勃的家伙,长老会几年不动手,确实让一些原本胆小的野心家成长起来,同时来自帝都的大规模武器销售,固然掏空了他们的财富,但也让一群乌合之众看起来好像几分正规军。

    江阴的富庶,倒是大半建立在锡澄运河的繁荣上面。

    锡澄运河是一条连通无锡和江阴之间的运河,理论上,也是从太湖到长江的口岸,不知道多少人以此发财,要知道,那可是太湖,是这个时代最精华的土地!

    李定国虽然采取了开明政策,对于太湖出运河的商船并不为难,但是任谁看着这里,都是眼红的很,只需要在这里收税,就足以养活众人,更别说长老们带来的廉价食盐,也使得大家轻松的很。

    江阴以西是常州府,以南是无锡,以东是常熟,而分别是唐王、潞王和鲁王的小弟,而在各府之间,也各有兵马拉着不知道谁给的圣旨,支持谁当皇帝。

    目前没有大打起来,主要还是没有分清楚主次,鬼知道自己动手打人,会不会下一刻被人包围老家,比起被后世军事小白嘲讽的日本战国的“村长”战争,这个时代的地主们,也高明不了多少。

    李定国占领江阴之后,算是第一次遭遇到了明军顽强的抵抗,哦不,不能说顽强,而是耍赖式的试探与无赖式的赖仗。

 第1011章 武器争夺战

    (全本小说网,HTTPS://。)

    镇守水道的大西军副将正是李定国麾下的一员靠得住的人物,由于始终叫嚣先下手为强,做掉那些反抗者,在陆战时候,天下谁是大西的对手?

    于是他就被发配来看守水关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当然了,此人为人做事仔细,不会马虎大意,三千人加上一些小艇和几门红衣大炮,足够管理那些过往船只了,这也是有给他们找财源的考虑。

    张桓也没有辜负李定国对他的期待,过往船只收的税,也是李定国军队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

    但是,就怕但是,张恒原本就对那几家大明的人很警惕,虽然被隔开,但是命运就是这么奇怪。

    这是北方工业的春天。

    已经开始熟练的工人们,加班加点,三班倒的拼命工作,爆发出的热情让做指导的长老们都暗暗佩服,这当然是劳动得到回报后,最真实的反应,而卖的最多的,自然就是各种刀剑了。

    有销售就要有物流,这方面,大家都是拼命工作,而正如后世的时候,卡车司机超载是一个普遍现象。

    卡车司机也难,开着车昼夜不停,道上过路费不断的缴,想要休息也找不到地方,各路神仙都想要在你身上捞油水。

    如果只运十吨二十吨的标准,那基本上都是要赔钱的,那么,超载是必然的。

    一艘漕运的船,由于漕运停止后,到处抢买卖的人很多,虽然相当多的人,都得到了帝都的海船补贴福利,开始跑海,但也有不少人保守一些。

    在上海装运了整船的刀剑后,启程后,虽然惴惴不安船装的太满了,但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找个活计是多么的艰难,在长江水道还好。

    到了锡澄运河,却有些不对劲了。

    水道之所以纠结,很多时候在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往往很是不同,而流水的力量,也经常可以改变水面下的巨石。

    总之那艘船在拐入锡澄运河的时候,搁浅了。

    自然是有人救助,好在船没有沉没,船上的东西也很安全,至于上面是什么,看看那些熟悉的,来自北方工业的箱子,就可以明白,又是军火!

    张恒觉得自己可以管一管,虽然碍于各方面理由,他收了过路费,就不再搭理,但是现在,既然船搁浅了,那么咱们扣押了这些武器,不就可以了吗。

    于是派船,接触,而对方反应也不慢,虽然都是缺乏战船的,来自常州府和无锡的人却也不是这些百战精锐的对手。

    张恒还没有和李定国表功,常州府的兵马就过来了,沿着锡澄运河展开了一场激战,李定国军上下这个时候也知道他们已经是退无可退,在张恒的率领下,打的少有的勇猛,这一战下来,斩杀了常州府过百人,还伤其近二百余人,缴获来自帝都北方工业的武器无数,还获得了一整船,几千件刀剑武器,成功的取得了一场在张恒看来,算是一场“大捷”的胜利。

    这一战大概也是占领江阴以后很少的几个亮点之一了,虽说张恒很是勇猛,士兵训练充足胆气壮,但是毕竟那些装备很强大的,这场激战下来,李定国军损失同样十分严重,虽然杀伤了近三百人左右,可是他麾下付出的伤亡代价却也有几十人之多。

    这些地方军队,可不像是以前李定国之前打的官军,本土作战,本身士气值就高一些,而无论如何,一群陕西人,在江南还是有些不适应的。

    那种一个突击敌人便会大溃,轻易便可以取得胜利,已经很难再发生。

    南明军队军队建设方面,走的是妥妥的土匪私兵路线,越是烂人越容易招募,几位南明亲王之前却是不知道彼此,但也是本着多多益善的心思,当真是什么私盐贩子,小股的水匪,反正坏人多多,这些人也许顺风战抢劫百姓的时候个个奋勇当先,但一旦实际打起来,不管是韧性上,还是个人战斗力上,都是三分钟热度,所以张恒虽然只有不多的水兵,还并不习惯,但取得的战损比也是相当惊人。

    而取得了这一次小摩擦以后,张恒固然美滋滋的,李定国的全部部队也不得不调动起来与敌人对峙,但李定国既自豪又心痛,自豪的是,只需要少量的陕西老弟兄,带着本地的农民兵,就可以碾压式的殴打南明的军队,痛心的是,陕西老弟兄可是死一个少一个,补充不了的。

    几家自以为投靠了福王潞王鲁王的家伙,在运河吃了一个小亏之后,便开始谨慎了起来,很快不再派出兵马讨要武器,而是开始打滚儿撒泼,声称李定国不顾江湖道义,大家都是绿林道上的,要有江湖道义啊,不如你们招安吧,招安以后,江阴城里的东西,分我们一半,到时候我们在皇上面前给你们美言几句吧。

    这次打着潞王旗号的前锋人马,名字还真是可怕,起码在其被剿灭后,到了长老会记录档案的时候,也的不得不叹息,苟大户。

    苟大户之家是依靠贩卖私盐和贩卖人口起家,这旗下多是地痞流氓和无赖为多,如果不上阵的话,还是看起来一个个膘肥体壮,露出肌肉到处威胁这个,吓唬那个。

    像这样的战斗,一开始就会层层叠叠的波及牵连无数人,事实上,一个州府内,各自有潞王潞王和唐王的人是很正常的。而别人打架,其他人是绝不会放过削弱竞争对手实力的机会的,于是苟大户就与其他几王的小弟也开始了对峙,江南民情的复杂,哪怕是长老会看了看,也是虎着脸不打算搭理,原因很简单。

    张三的舅舅的一个小妾的妹妹嫁给了一位秀才,这位秀才可能有一位恩师为李四工作,而李四的同年进士却是效命于另一位亲王。

    关系网这玩意,看起来挺玄乎,但越是投入其中,消耗的精神越多,反而在本身硬实力上面完全完蛋。

    而此时李定国手下的兵力只有三万多人,毕竟江阴的地盘就这么大,能养活这么多人口,也是李定国本人不追求享受,以身作则的关系,好在背靠长江,虽然长老会的活动不能干涉,长江上却也不会发生有人背后偷袭的情况。

    要防守好江阴和锡澄运河两个节点,李定国手头的兵力就开始捉襟见肘,而这批武器也不可能真的还给这些心怀叵测的邻居,他也比较愤慨帝都为了赚钱而搞的花样,隐隐约约猜到,这也是为了制衡他们的手段,虽然可以让士兵夺取敌人的武器,但是敌人有钱,可以不断武装农民,前来送死,而他的人打一次少一部分,消耗不起。

    当然了,先受不了的,还是李定国的对手。

    到底是打了多少年的老兵,也不是狗大户手下那些刚刚摇身一变成了新朝贵人的汉子不肯卖力,不管是以前贩卖私盐的,还是打家劫舍的抢到人贩子,也都尽了力,奈何他们都属于乌合之众,小规模的欺负老百姓,或者与心不在焉的官军打拼一场,各自率小弟和竞争对手进行了一番血肉战斗抢地盘,但是,战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打仗是一个技术性很高的活动,奖品是所有,失败就意味着失去一切,本身就是给最强大最有素质的人来玩的,苟大户的兵士气本来就不高,虽然兵力比李定国多,甚至依靠各种江湖上的无耻小道,一开始打了李定国一个措手不及,什么石灰粉小胜了一场,但很快,很有经验的李军,就把战斗节奏抓在手里。

    后世的互联网有个问题,电影里小混混打架为什么都是光着膀子,为什么不穿防刺服。

    之所以如此,人家本身干的就是打砸抢收保护费的勾当,跑去被人的场子里扔一袋子蛇,或者用棍棒砸烂那些赌台,吓跑客人,才是人家的本业,机动性要求才是第一!

    哪怕武装起来,他们也是小混混,小混混懂排兵布阵吗,懂如何分配体力吗,懂如何根据战场形势调整队形吗。苟大户的部队很快被李定国大军中一支偏师穿插背后,包围起来,事实上,整个包围圈外,只有苟大户四分之一的人马,但是守住几个要道后,苟大户的人,士气就已经崩溃了。

    虽然他为了保存实力,隐藏了一部分人,让心腹带着回老巢,但很快被看出端倪的李军,利用小股部队不断试探,苟大户在战场上就是一个标准的雏儿,事后如果复盘,人们可以惊讶的发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