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741部分

甲午崛起-第741部分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藤博文有一张照片很有名,他与妻子穿着朝鲜民族服装跟朝鲜人照相,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亚细亚主义思想,他定会觉得日本民族更高尚,又岂会穿韩国衣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249 德皇询问俾斯麦的对华外交策略】

    懂政治的人,明白有实权就好,其实而无需其名,名需要承担过多的义务,伊藤就是有这样的认识。

    华皇从来都认为,伊藤博文是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亚洲这个时代,最厉害,最出色的政治家。

    德皇威廉一世立刻派人招来俾斯麦,询问对日本和华国的外交策略,这些事情,威廉一世通常都会支持俾斯麦的看法。

    俾斯麦在来之前,已经听说伊藤博文去找过德皇的事情,同时判断出,德皇应该私下已经收了日本的好处。

    其实,俾斯麦早就设想过日本和华国,德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态。

    虽然德国在亚洲并没有势力,华国成立之后,取消了所有原先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可以说,也触犯了德国的利益,但是考虑到如果华国被英法克制,英国在亚洲的利益将继续膨胀,所有,对于俾斯麦来说,这也的确是一个难题。

    德皇和俾斯麦两个人之前虽然没有认真讨论过对华国的外交问题,但是整个欧洲列强的主流观点,都是不能让华国起来。

    也许,最绥靖的就是英国人,可偏偏现在华国的对手就是英国人。

    “陛下。”俾斯麦接到召唤,不敢耽搁,半个小时之内便赶到了皇宫。

    德皇威廉一世,一直在大厅没有走开过,指了指沙发,“宰相先生,坐下说吧,相信你应该已经知道我有什么事情要询问你。”

    “是的,陛下大概是要问我对华国和日本的外交政策,我想,我们最好是置身事外为妙,本来我们在亚洲就没有势力范围,这两个国家不管谁起来,谁被打下去,对于德国来说,都没有多少好处,不介入,反而将来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向我们购买装备,一旦介入,很有可能得罪华皇,也得罪日本天皇,还会得罪英法。”俾斯麦简明扼要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德皇威廉一世点点头,以他对俾斯麦的了解,其实在俾斯麦来之前,他就大概想到了俾斯麦可能会这样回答,德皇指了指桌上的红色信封,“这是日本人刚刚给我的一笔钱,500万马克,他们希望我们支持日本。并且拒绝同华国做军火生意。”

    俾斯麦怔了一下,虽然跟自己想的一模一样,但是德皇已经收了钱,也说明了德皇的态度,“既然陛下已经想好了要支持日本,我就不再说什么了,不介入是最好的,支持日本也不会得罪日本,英法这三国,但是陛下要考虑到华国以后会和我们德国外交上交恶。”

    “怕什么?一个东方古国而已,不是说,他们还是农耕社会吗?”威廉一世奇道。

    “不,陛下,据我所掌握的情报,华国虽然推翻原先的清政府,重新统一才两年的时间,但是发展的很快,尤其是华国的陆军,在去年击败了沙俄的远东军队,夺取了海参崴港口,并且夺取了中亚地区,现在听说华国还准备介入正在进行的阿富汗和英国之间的战争,甚至包括非洲的祖鲁战争,以及美洲的南太平洋战争。他们绝对不是没有实力的国家,最关键的是,建立这样一个新兴帝国的,居然是一个9岁的孩子。”俾斯麦提醒道。

    “嗯,这个孩子的事情,我已经听说过很多次了,这真的是世界政坛的一个奇迹,怎么会有这样的小孩,简直是神童,听你这样说,我觉得,我们更加应该遏制华国的发展才对,不管德国是否在亚洲有势力范围,东方崛起一个像是华国这样的大国,对于我们德国来说有什么好处?”威廉一世问道。

    “不介入日本和华国的事务,这是上策,如果一定要介入,最好是同华国打好关系,这是中策,请恕我无理,我认为,帮助日本,或者说在舆论上偏向日本,这是下策。”俾斯麦本来是不想管这事情了的,毕竟德皇已经表态,但是他出于对德意志帝国利益的角度出发,还是觉得自己有责任说出实情的背后。

    “这又是怎么回事?”威廉一世问道。

    “19世纪,中国和日本面对同样的西方文化入侵,同样经历了鸦片输入,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结果为什么天差地别?19世纪初,西方完成工业革命开始对外扩张,中国和日本基本上是同一时间被打开国门,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被英国撬开,日本1853年被美国炸开。结果两个国家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态度,日本人各种乱七八糟的改革、变法、革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学习西方的工业化,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反过来华国才用了两年时间,就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一个拖拖拉拉,绕了一大圈,完成了内部改革,工业化,而且同样是鸦片输入也是天差地别,华国这种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地域广大,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要大,单一的民族,单一的国家,单一的政党,一旦发展起来,速度是很可怕的,陛下有没有想过,即便是整个欧洲国家都封锁华国,也不见得能够阻止他崛起呢?”俾斯麦反问道。

    如果是华皇听到了俾斯麦的这个见解,一定会震惊的吓一跳,可惜,这种话,俾斯麦只会在私下和德皇单独说,不会对任何人说。

    德皇威廉一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俾斯麦对华国的评价居然会这么高,“你真的认为,一个地域这么广大的国家,才刚刚完成工业基础,就有能力跟欧洲列强抗衡,要知道,英法,还有我们德国,哪一个不是经历了上百年的产业革命才有今天的成绩?如果华国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厉害,那么,我觉得,更不能帮助他们。”

    “我们在欧洲,同英法不会保持长久的和平,同沙俄不存在和平的基础,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带上一个盟友,极大的可能就是奥匈帝国,或者更小的意大利王国或者西班牙王国,再要么就是巴尔干半岛的小国,在欧洲,我们始终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我认为,华国这种泱泱大国,一旦崛起,声势会很惊人,但是也诚如陛下所说的,他的发展速度,快不起来,没有个50年,无法赶超我们现在的工业技术,但是,他们自保的问题不大,他们在亚洲保持最大国家的影响力的问题,也不会大!所以,跟华国搞好关系,肯定要比跟日本搞好关系,对于帝国的利益更为有利,当然,两不相帮,置身事外,这是最上等的策略。”俾斯麦肯定的回答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看了看桌上的红色信封,有点舍不得,“既然跟我们的关系不大,我觉得,能吃多少利益,就先吃多少利益,这样比较划算。”

    俾斯麦叹口气,不再说什么,他真的在很多策略方面,和德皇是有分歧的。

    俾斯麦的确是世纪的伟人,看什么事情,尤其是国际事务,都看的特别的准确!

    在国内问题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间的“文化斗争”中,与罗马教廷互相攻击,最后以双方互相妥协结束。

    再在1878年随即开始“围剿左派”,制定《非常法》,以打压社会民主党。

    但同时间,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来进行拢络,虽然很多只属表面性质,但仍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

    可以说,俾斯麦走的每一步,都是相当准确的,最合乎现在的形势的。

    选择奥地利就决定了当时时局的趋势,也就决定了后来欧洲外交政策的方针,包括成立三国联盟在内。

    经过大祸之后,到了今日,许多摇摆与危机,不很吸引德国的注意。

    俾斯麦只要把成立德意志与奥地利联盟里头的许多动机与反对的动机,详细说明:是许多动作、用意、感情、解析的一种结果。

    我们就不必多在这方面讨论,只要略为观察1880年前面几年间的事情就知道了。

    俾斯麦重整中欧,他抛弃了自由选择,他同俄罗斯分开了,他尝试同英国友好,但他却不能办到这件事。

    虽然这件事没成功,但开始时他走了好运,英国不肯加入任何反对法国的联盟,俄国(原是英国的仇敌)就趋向于同德意志的列强友善的新的三帝联盟,它是关于分享巴尔干利益的。

    俄国在近东可以自由反对英国,俾斯麦这样帮助亚历山大,以满足他的愿望,就能够破坏俄国和法国的会谈。

    俾斯麦支持成立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三国联盟,其目的在于阻止意大利与法国联合,俾斯麦却不希望意大利有什么紧要的帮助。

    只要“有一个意大利的鼓手拿着三色旗在阿尔卑斯山顶上出现,他就很满意了。”

    三国联盟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排除意大利与奥地利两国间的仇恨。

    但是他并不认为这几个目的是基本的。

    最要紧的目的是维持和平局面,其余都是次要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250 俾斯麦对于华国的看法】

    当1880年前面几年,许多危机发生时,如同前十年一样,俾斯麦绝不要打仗。

    他三次用尽全力维持和平。他回顾从前,又举出全数使奥地利变弱的内在因素。

    种族复杂、天主教的势力、泛斯拉夫主义,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波兰人问题,捷克人问题,特林提诺问题,他预料无论以上哪一个问题或全部问题都能变成为结晶点。

    不仅使奥地利,而且使全欧洲发生危机,德国所受的影响只是因为德意志与奥地利成立结实的联盟。

    我们如认为三国联盟在无论什么凶恶时期,内部都有一个稳固的基础就未免太不理智了。

    联盟之后,俾斯麦就不肯在巴尔干对奥地利提供德意志的帮助,后来几年有好几次也是这样。

    他却很谨慎的避免同俄罗斯破裂。只有在这样条件之下,能够保全三国联盟,只能由俾斯麦指导。

    当他在的时候,这样松散的结合很少发生危险。

    在他的后任手上,那时候这个联盟就变成致命伤了。

    俾斯麦若遇着欧战前的危机会怎样对付,我们从他当1880年的危机发生时的行为就可以推论而得到了。

    三帝联盟因对保加利亚问题意见不同而破裂俾斯麦与奥地利、意大利、罗马尼亚联合,而俄罗斯人刚要逐出那个巴腾堡元首,要自己管理保加利亚;维也纳人忽然要求德意志帮助他们的巴尔于计划。

    俾斯麦绝对不肯,他只肯作到维持现状。

    倘若奥地利人要夺土地,这是他们的事,他们做这些事自己要冒险的,“倘若因为俄罗斯放肆侵犯或不顾条约而挑衅,我们准备用全力扶助奥地利;倘若因为奥地利未同我们会谈而侵犯塞尔维亚,因而与俄罗斯作战,我们就不准备对德意志说这次要同俄国打仗。”这许多危机重新令俾斯麦不放心。

    他对陆军大臣说道:“我们苦得不到钱用以筹备新军,我就去偷这些钱,我在监狱里比现在睡得更放心!”

    俄国皇帝亚历山大第二次被刺。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虽不反对德意志,却较难说话。

    新的俄国既不肯再发展三国联盟,俾斯麦又改变面目,他先提议要同俄罗斯联盟,俾斯麦在与奥地利会谈之后八年,准备会俄罗斯。

    但是与奥地利联盟仍然不动,对情人来说还是喜欢这样联盟。

    德意志人愿意同奥地利的德意志人结合,这样的行动是很有利,很自然的,他们就无暇顾及帝国南部,只有少数人是日耳曼族,也不顾在奥地利政府办事的文官们,与在奥地利国旗下打仗的军人们,是异族人,语言不同,他们同法国人一样对德意志人充满敌意。

    当时保罗舒瓦罗夫伯爵(这是彼得舒瓦罗夫伯爵之弟)变作俄罗斯的东方政策的局长。

    他告诉俾斯麦,只要俄国能到海峡,德意志就能够派一位镇守出使巴黎。

    俾斯麦现在急于与俄罗斯签订条约,如同八年前安德拉西急于与德意志签订条约一样。

    两次都是再保险,用意却极其不同,这次同俄罗斯新联盟是要保护德意志以抵抗法国。

    他的目的纯粹是保守的。他绝不要使法国变弱了,而不成为一个强国。

    他很不想法国变弱,因为他幻想格拉德斯通有愿与俄罗斯联盟的可能。

    这样一来德意志就不得不投入法兰西怀里。

    无论怎样他必须得到法国或俄罗斯的帮助。

    “假如法国攻打我们,我们绝不应该幻想我们能够破灭这一个民族,这个民族有四千万这样的聪明人。东边半个欧洲的三个大帝国尝试毁灭远不如法国那样强健的波兰民族有一百年了,还是毁灭不了,倘若法国仍然是一个强国或稍微休养之后,又变作强国,使我们常常视它为一个可怕的邻居。假如第二次战争,我们还是获胜,我们必定要体恤它,如同我们在德奥战争之后那样体恤奥地利。假如我在帝国议会有时唱另一个腔调,我不过要恐吓我们的将来的仇敌以保和平的局面。倘若不能免于战争,我们在我们的第一次胜仗之后,必要以容易的方法与法国讲和。倘若我们打败,我们难以确定俄罗斯会喜欢看见一个打胜仗的法兰西共和国前进,更走近俄罗斯的边界。”俾斯麦对德皇道:“不光是华国,日本,英法,之间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沙俄,我们最强劲的敌人,始终是沙俄!”

    “你觉得,华国和德国之间的外交,对于沙俄,有影响,有关系?”威廉一世听俾斯麦这么说,重新紧张起来,德国和沙俄,似乎从来没有办法真的到一起去,似乎整个欧洲国家,都没有办法和沙俄到一起。

    “当然有关系,华国如果处理好这次同日本的事情,很有可能稳固在中亚的防线,这将在沙俄身边埋下一颗炸弹,随时会爆炸的炸弹!同时,华国要是真的介入阿富汗问题,同英国撕破脸,对于遏制英国在亚洲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