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电影世界穿梭门 >

第497部分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497部分

小说: 电影世界穿梭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溧阳县虽然不大,却与交州接壤,过往的行商不在少数。

    从这些人身上,不难试出玻璃珠的价值,要是在这里能一炮而红,想来在江南的其他地方,玻璃珠也会让人趋之若附。

    玻璃珠的成本近乎于无,售价五百两一颗,几乎全是赚的。

    一个月放出一万颗,便是五百万两白银的收入,一年就是五千万两。

    这还是因为王家规格小,怕搞大了不好收场,要不然玻璃厂全力运作,一个月能生产十万颗玻璃珠,不用扩大规模,也能一年稳赚五亿两白银。

    毕竟,五百两一颗的玻璃珠,能买得起的大有人在。

    天南海北的散出去,放眼九州天下,一年百万颗玻璃珠,恐怕连个浪花都掀不起来。

    不过在眼下嘛,一年十万颗玻璃珠,绝对不能再多了。

    十万颗玻璃珠,便是五千万两白银的大生意,虽然会让人眼红,以王家的名声跟靠山,还能勉强护住。

    再高,恐怕里面蕴含的利益,就是薛牧山都要为之动容,围观的巨鳄们,绝对能将王家撕碎。

    毕竟,朝廷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六百亿两白银,能拿出上亿两白银的,都可以被称为大家族了,放在一府之地也是拔尖的。

    势力没有扩大之前,王家的生意决不能再大,不然是祸非福。

 第891章 水晶珠

    溧阳县,虽然只是金山府下辖,数百个地方县之一,该有的繁华却不会少。全本小说网,HTTPS://。m;

    按照后世的标准,溧阳县的人口跟规模,不亚于一个市,比较一下,难民没有涌入九泉镇之前,九泉镇的人口都超过了十万,可想而知溧阳县有多少人。

    人多了,自然会繁华,相比江南之地的其他县城,溧阳县可能不算什么。

    但是对王旭来说,溧阳县的规模,足够他打响第一炮了。

    “廖记典当行!”

    进了溧阳县,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王旭找上了一家典当行。

    典当行的名字叫廖记典当行,看来跟县上的廖家有些关系。

    廖家,不是什么豪门,只是有人在县里做刀笔吏。

    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刀笔吏,就在溧阳县繁华的南街上,开一家三进三出的典当行,果然千里做官只为财,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少爷,这里行吗?”

    伙计在路边停下马车,对着王旭小声问道。

    王旭微微点头,开当铺的都是懂行的,跟南来北往的客商都有交集,不然干不了这个。

    玻璃珠的实际价值,王旭也摸不准,如果廖记愿意用五百两买下来,说明八百两也能卖出去。

    王旭是生产商,他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精力,满世界的开店,推销自己的产品,销售方面只能交给销售商。

    还有一点就是,王家的家底太薄,吃独食容易噎死。

    只有从上而下,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才能从小木板船,变成乘风破浪的巨舰,不畏任何风浪。

    为什么江南之地的珍珠业,始终能被大家族把持在手里,就连朝廷都碰不得这里的利益。

    还不是因为这些商人齐心协力,每个人背后都有靠山,所以靠山合在一起,变成了谁也不敢碰的刺猬。

    珍珠如此,玻璃珠为何不行。

    只要将市场做大了,将各地的大家族拉下水,不信没有人为他保驾护航。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朝廷,也得捏着鼻子认了,谁要说卖的贵,绝对有人告诉你贵的道理,就跟后世的钻石营销一样。

    “死当还是活当?”

    “活当。”

    “五十两银子。”

    “掌柜的,我这可是上好的熊皮袄,你看这毛色,你看这皮质,买的时候可是花了六百两,你怎么也得给了一百两吧?”

    “你想得倒是挺美,我这里是当铺,不是慈善坊,你就算是死当,我也最多给你八十两,不行你就去下家吧。”

    王旭进去的时候,正有一位带刀的汉子,与掌柜的争论着什么。

    从外表看,这人应该是从北地过来的游侠,或者去过北地的豪客。

    汉子或许曾经如意过,现在落魄了,宛如卖马的秦琼,连身上的行头都要卖掉。

    这不夸张,天下兴儒,佛道两家都得靠边,饥一顿,饱一顿的,更别说是江湖中人了。

    普通武者,就是上了品级,也就是当个镖师,做个护院的命,得了贵人赏识,或者在北地立下过军功,才能在县上当个捕快,捕头之类的谋生。

    更多人,不是成了守城的兵丁,就是成了乡下的猎户,这种人王旭见的多了。

    “六十两,长则三月,短则半月,我一定过来赎它。”

    “五十两,不当就去下一家,保证你还会回来的。”

    掌柜的兴致缺缺,那副样子不像在做生意,反而像是施舍一样。

    带刀的汉子面红脖子粗,犹豫良久,还是带着熊皮袄走了。

    “慢走,这里是南街廖记,回来还可以找我。”临走的时候,掌柜的目光带笑,那副眼神,分明再说你一定会回来的。

    感觉到王旭目光中的错愕,跟他来的伙计小声道:“县里的当铺数十家,规矩,一直是一个规矩。交还皮袄的时候,掌柜的在袖口里面,会偷偷用指甲做个记号。这个汉子拿东西走了,去了其他当铺,那边的人往袖口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给出的价格不会超过四十五两。

    汉子要是再不当,又走,下一家再看了,就给四十两。除非你真的可以不当,不然去的店铺越多,你这东西越不值钱,袖口上超过六道印子,东西人家干脆就不收了。

    所以,县上的这些当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赚钱的。本地人还好些,听你的口音是外地的,能把你活活宰死。”

    跟王旭进城的伙计,是王家的二管家周生,刘全不在的时候,会由他负责打点上下。

    周生原本是县上酒楼的掌柜,跟东家起了龌蹉才回来,除了进王家的时间比较晚以外,能力还要在刘全之上。

    “小小的当铺,原来还有这么多道道!”

    王旭听得静静有味,这不就跟九十年代,下面的汽车修理铺一样嘛。

    那时候,汽车还没有普及,一个县里,也就七八家修理铺。

    谁的车要是坏了,往修理铺一进,问完价格你要嫌贵,要走。

    那么来吧,不用五分钟,整个县的修理铺,都会知道你这辆车的情况。

    你要是去了别家,不是修不了,就是比那还贵,有本事你就别修,或者去其他地方。

    不然,你就得吃这个哑巴亏。

    后来,车越来越多,修理铺也越来越多,老司机们久病成医,自己就懂点行了,价格才算公道一些。

    “二位,是典当,还是回当啊?”

    带刀的汉子走后,王旭与周生过去了。

    看到来的是一对主仆,王旭穿的又非贵即富,掌柜的终于打起了精神,知道这是大买卖上门了。

    王旭也不说话,对着周生点点头。

    周生上前一步,拿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盒子,往掌柜的身边推了推:“我们是九泉镇王家的人,掌柜的,帮着掌掌眼吧。”

    “王家!”

    掌柜的心中一动,问道:“可是赈灾的王家?”

    周生点点头算是回应,又向王旭侧了侧身子,道:“这是我家少爷。”

    “哎呦,贵客,贵客临门了!”

    王家眼下是溧阳县新贵,掌柜的自然听说过,更知道新上任的宋县令,对王家的态度非比寻常。

    虽然还不知道,王家少爷来典当铺干嘛,可这种阶层的人,绝不是他一个掌柜的能得罪的,赶紧又是让伙计搬椅子,又是让徒弟去沏茶。

    “不用忙乎了,这里有样东西,还请掌柜的掌掌眼。”

    周生在王旭的示意下,将装有玻璃珠的盒子,推到了掌柜的面前。

    掌柜的一看盒子,上好的金丝木,不说里面的东西,光是盒子没有一百两就下不来。

    只是扫上一眼,掌柜的就知道里面的东西非比寻常,甚至没有直接用手去拿,而是先从怀里掏出手帕,用手帕将盒子包起来,才小心翼翼的将盒子开启。

    “嘶!”

    看到里面的东西,掌柜的倒吸了一口气:“这是?”

    王旭开口道:“水晶手链,由十二颗无色无暇,天然水晶珠打磨而成,掌柜的,帮忙估个价吧。”

    掌柜的咽了口吐沫,盒子里的十二颗水晶珠,颗颗晶莹剔透,大小如一,十二颗串成了一个手链,阳光一照犹如无物,直接就从水晶珠上照过去了。

    掌柜的不是没见过宝贝,也不是没见过宝石,只是没见过这么纯的。

    估价,怎么估,将水晶手链看了又看,掌柜的还是难以开口。

    “掌柜的,如果我们将这东西卖给你,你愿意出多少钱?”看到掌柜的久久不言,王旭便知道在没有玻璃的古代,玻璃珠的价值还真难以估量,因为它没有标准。

    比如第一次将玻璃珠,带到北美洲的白人,就曾用一箱玻璃珠,换走了印第安酋长的三箱宝石。

    王旭也不指望,一箱玻璃珠换三箱宝石,可这东西怎么也不能比珍珠便宜吧。

    “一万两!”

    掌柜的小心翼翼的看向王旭,这个价格,绝不是他承受的极限。

    王旭笑了,如果只有一串玻璃珠,别说一万两,十万两他都敢说。

    不过,在他的计划中,类似这样的玻璃珠,一个月少说放出一万颗,东西多了,价值自然要跌一些。

    “这串水晶手链,有十二颗水晶珠,一颗水晶珠我要五百两,一串我要六千两,不知道这生意,掌柜的觉得能不能做?”王旭端着茶,一边说,一边抿了一口。

    “生意?”

    掌柜的看了眼盒子里的水晶手链,轻声道:“还有货?”

    王旭轻轻点头,除此之外什么也没说。

    掌柜的抚摸着盒子,看着在阳光下美轮美奂的水晶珠,重重点头:“能做,绝对能做!”

 第892章 薛牧山归来

    盒子里的水晶珠,一颗就有葡萄大。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品相,这色泽,掌柜的自认为,五百两一颗入手,绝对稳赚。

    唯一忧虑的,反而是王旭这边的产量,要是只有三五十颗,恐怕也算不上大生意。

    “王少爷,不知道这样的水晶珠,你那里能提供多少?”佟掌柜小心发问。

    王旭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晃了晃:“一个月,一百颗!”

    他打算一个月,放出一万颗水晶珠,一年放出十二万,营业额六千万白银上下。

    但是这些水晶珠,不能都交给佟掌柜去做,因为扬州之地有三十六府,县乡无数,除了各府被定为三百颗供货量以外,县城最多能轮到百颗。

    只有这样,才能利益均沾,将玻璃珠生意做的跟珍珠一样,长久的经营下去。

    每一县,每一府,他都会寻找一位代理商。

    眼下时机还不成熟,等到时机成熟之后,王旭还会将每月的产量,从一万提升到十万,业务范围概括九州,乃至南疆之地,极北之地,也不是不可以。

    那时,一年下来,王家的净收入就有数亿两白银,放眼天下,也是有名有姓的豪商。

    到了那个时候,不只是玻璃珠,玻璃杯,玻璃壶,玻璃灯,玻璃镜也可以相继推出。

    王旭有多大声望,就可以堆积出多大家业,二者相辅相成,化为他撬动世界的杠杆。

    现在,不过是万里之行的一小步,他还没用力呢。

    “一百颗!”

    佟掌柜惊喜之余,又有点不甘心。

    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数量太少了,一串水晶手链就要十二颗水晶珠,一百颗水晶珠,满打满算也不过八串零四颗富余。

    六千两一串的水晶手链,就算卖一万两,溧阳县能买得起的也大有人在,根本不够分啊。

    是的,成本价六千两的水晶手链,佟掌柜已经决定定价一万两了。

    王旭要赚钱,他也不可能赔本吆喝,更何况,水晶手链本身就是好东西。

    “王少爷,不知道这水晶珠,到底是怎么来的?”想完了价格问题,佟掌柜又想到了来历上。

    浙江府的珍珠,号称出自百年老贝,不管是外敷还是内服,都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价格自然就会不菲。

    如果水晶珠的来历普通,说不得,就得给加点作料,让水晶珠的来历更传神些。

    “这些水晶珠,是从矿山内挖出来的,乃是一种天然宝石,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打磨成这个样子。因此,受到产量的限制,每月的成品少之又少,能出现在市面上的就更少了。”

    王旭没说玻璃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将它渲染成了天然宝石,以此来衬托价值。

    为了应对这个说法,他连凤溪村北边的大山,也让人开始往下挖了,至于挖什么,当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原来是这样!”听到王旭的解释,佟掌柜一脸的羡慕嫉妒恨。

    至于真假,他没有往深处想,因为相比玻璃珠是制造出来的,他更乐意相信天然矿石的说法。

    君不见,翡翠,白玉,宝石,都是从矿山开采出来的。

    玻璃珠的外表,跟宝石一般无二,谁会认为这东西,不是来自于矿山,而是来自于工厂呢?

    如果以后,有纸包不住火的一天,他也完全可以推脱说,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是无良商家为了炒作自己说的,就像宣传珍珠养颜一样。

    留下一串水晶手链做样板,并承诺下午再送来八十八颗水晶珠,王旭从廖记典当铺中,带走了五万两银票。

    五万两银票不多,却是聚沙成塔的第一步。

    同样,廖记典当行背后,站着的是刀笔吏廖文龙,乃至世代为吏的廖家,对王家在县上站稳脚跟也有所帮助。

    毕竟,有句老话叫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县令,不动的小吏。

    小吏不算官,却负责县衙的正常运转,县令的政令能不能出衙门,全看下面的小吏会不会迎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