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422部分

吉诺弯刀-第422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瞪大眼睛看着他,我说:“开什么玩笑!飞机上不让带兔子的。”

    沈先生忍不住笑了。

    他说:“好了,不逗你玩了,跟我来吧。”

    (四)

    沈先生带我来到了林子的边缘。

    我们离开了林间的小路,走到一处人迹罕至的空地上。

    沈先生对我点头。

    我弯下腰,把兔子从怀里放下来。

    这时,我发现兔子的爪子正紧紧抓住我的棉袄,不肯松开。

    我抚摸它的背,我安慰它说:“好了,一切危险都过去了。你现在安全了,回林子里去吧,以后不要再到镇子上来了。”

    我轻轻地在它耳边叫着它的新名字。我说:“兰陵王,认识你很高兴。希望你平安快乐。”

    我看到它的耳朵转动了一下。

    它的眼睛有几秒钟时间在注视着我。

    然后,我再次尝试把它从怀里放下去。

    这一次,它松开了我的棉袄,从我怀里一蹬腿,就跳到了空地的边缘。

    它在那里辨别了一下方向,站起来四下张望了一下,就飞快地跑进林子的深处去了。

    远远地,我只看到它白白的短尾巴在林间晃动了一下,就没了踪影。

    我心里觉得略略有一点失落。它跑得这么快,都没有再回头看一下我们。

    看着兔子白尾巴的影子,沈先生对我说:“兰陵王?”

    我看着沈先生,我说:“没想到你说它是我宠物,情急之下想不起来合适的名字。”

    沈先生笑着说:“很霸气的名字。”

    他看着密林的深处,再次玩味了一下这个名字:“兰陵王。”

    (五)

    我向两位先生解释说,兰陵王是中国唐朝末期一个藩王的世子。他皮肤白皙,身材匀称高挑,长相非常清秀俊美,又很年轻,作战十分勇敢。

    他担心自己长得过于年轻俊美,在战场上无法震慑到敌人,所以上阵厮杀的时候,特别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看上去非常狰狞的金属面具。

    他总是戴着这张面具冲锋陷阵。

    但是,在最后决定胜负的一场攻城战中,他摘下了面具,以本来面目往返冲杀,最后攻陷了巨大的坚城,从此,世人才知道兰陵王原来是个美男子。

    逸晨先生很熟悉这个情节。因为它现在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剧本,并且已经获得投资,在外景地开拍了。

    (六)

    自从那天说了兰陵王的故事后,我在营地度假期间,就有意无意地注意着营地周围到处都是的野兔。我希望能再次遇到兰陵王。不知道一年过去了,它现在是否还平安地活着,会不会再次遇到危险呢。

    可是,所有的兔子长得差不多都是一个模样,行动又鬼祟而迅速,匆匆一瞥之间,实在是难以分辩兔子的面貌。

    几天后,我差不多已经放弃再次遇到兰陵王的想法了。我觉得自己也真是太执念了。这种小而又小的事情还一直搁在心里放舍不掉。

    暴风雪过后,有几天天气回暖了,阳光很好。

    我总算得到一个机会能够离开度假木屋,独自到林子里去散了一会儿步,想要多呼吸一下林子里甜美清新的空气,把充满乌烟瘴气的城市肺部清洗一下。

    由于地形不是很熟悉,也怕遇到大型野生动物,我按照沈先生的建议,谨慎地沿着镇子的边缘走,信步来到了乡间的田野上。

    这片田野在秋天种植着黑麦。黑麦早已经收割过了。但还留着不少种子落在地里,被随后而来的降雪掩埋和保存下来了。

    一些鸟雀正在积雪下仔细地翻寻着农人遗落的种子。

    在田地里,我忽然看到一只吃得肚子滚圆的白色野兔,四肢放松地躺在那里,神情怡然而悠闲。

    现在田野都被积雪覆盖,一片洁白,白色的兔子终于有了充分的保护色,可以浑然一体地融合在环境中,不会轻易被天敌发现了。所以,它可以出来稍微放松一下自己。

    兔子显然在这麦地里大有收获,吃得十分肥硕,简直教人难以相信!

    它体内的脂肪像葡萄似的挂着。

    看来,这个冬天它的生存是有着落的了。

    我觉得它有一点像兰陵王,但是隔得远,不敢肯定。我也不敢走得太近,怕惊吓了它,搅扰了它这段难得的放松时光。

    我想了想,尝试着对着兔子的方向,轻轻地叫了一声:“兰陵王。”

    我期待地看着兔子。

    令我惊喜的是,兔子竟然有了反应。我远远地看到它长长的耳朵顺着声音的方向转动了一下。

    然后它朝我这边看过来。

    它眯着眼睛一直朝我所在的方向看。它躺着没有动弹,并没有因为看到人而觉得受到惊吓。

    它就那样安静地趴在那里看着我。

    我尝试着又叫了一声“兰陵王”。

    它的耳朵再次转动了一下。

    我大胆起来,轻手轻脚地慢慢靠近了它。

    看着我一步一步地走近,它依然悠闲地躺在那里,没有表现出任何紧张和戒备。

    我终于走到了兔子的身边。我蹲了下来。它还是看着我,没有动弹。

    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在它柔软的背上抚摸了一下。

    它竟然眯起了眼睛,露出很享受的神情。

    然后,它伸出了圆圆的、干燥的小舌头,一下一下地舔起来我的手心。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非常幸福。

    兰陵王的记忆和信任,是我在营地度假期间所获得的最高奖赏。

第九百五十三章 破冰时刻

    (一)

    我们到达营地的当天夜里,果然下了暴风雪。

    狂风在窗外号叫了一整夜。但是我们都没有听到。

    两个男人是因为喝了酒,又聊得太晚而沉沉睡去。而我则是因为和他们聊天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又在电脑上写完了《太平》的第一个镜头。

    文字并不很多,但是,我写得并不顺畅。回忆和痛苦从意识深处滚涌上来,堵塞了我的文思,也堵塞了我的咽喉。

    我一句一句地坚持着写下去,就像赤足跋涉在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上。

    我全身心都贯注在过去岁月里的宝镜湖。我根本感觉不到当前的时空。

    写完了最后一行字以后,我精疲力竭地倒在枕头上,立刻就进入了无梦的深沉黑暗。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发现窗外天色阴暗,但却满地泛着一片银色的月光。

    随后我明白了那并不是月光,而是新落的积雪的反光。

    隔着长满冰花的窗玻璃,我们看到小木屋前已经积了一大堆雪,在阳光映照下,晶莹娟洁,宛若天鹅不曾揉乱的胸脯。

    一夜暴雪,度假屋的房门已经完全被雪堵住了。

    男人们好不容易将门打开,爬到室外,然后从库房拿出铁锹,动手清除茸茸的雪和雪下久积的沉重冰层,花了半个上午,才勉强清扫出了一条通道。

    我们就这样开始了在营地的度假生活。

    (二)

    天寒地冻的日子,真是写作的黄金时刻。

    这时候,一切**都随着大雪和降温而并封冻凝固。活动范围如此狭窄,哪儿也去不了,什么想法也无法实现。每天只能守在木屋里,除了彼此聊聊天、喝喝茶,写作就是唯一可选的精神活动了。

    那段日子,我的写作虽然依然艰难而阻涩,但却每天都有新的进展。

    我无法按照正常的顺序写作,我东鳞西爪、随心所欲地写着浮现在脑子里的场景,在所有的篇章里毫无次序地来回跳荡。

    我写了在飞机上看到无字幕碑图片的时刻,写了关在自己的小楼上等待出嫁的夜晚,写了你来拜访我们新婚夫妇时的马蹄声,写了悬崖上向我伸过来的手臂,写了我在博物馆看到了你的遗骨,却不得不含恨离开,写了我没有上靶的子弹。

    我知道一切都是杂乱无章的,支离破碎的。但我也知道,只要这样坚持下去,总有一天,痛苦的坚冰会被打破,大量多年郁积在内心的文字会像春天的潮水一样,冲破冰层流淌出来。当春潮浩荡,摧枯拉朽的时候,文字的顺序和行文的条理,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保持一直写,一直写,不要停。

    我长时间地对着屏幕呆坐无法动弹。

    我时常泪流满面。

    我不想开门与人交谈,不想出去吃饭。

    当我越来越多地深入到过去的世界中时,我就越来越想封闭自己,和这个现实的世界完全隔绝。

    身心同时存在于两个时空的感觉,非常痛苦。

    就像被人用一把长长的锯子,生生从头到脚分开。

    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无法体会到这样的感觉。

    我被轻轻的敲门声从神思恍惚中惊醒。我用了几分钟时间才回到当前的时空,找到自己的身份,记起应有的行为。

    我站起来打开门,看到逸晨先生端着一把茶壶和一个木盘子站在门前。

    他说:“早上起来你一直都没有出来,早饭也没有吃。怕你在写东西,不想我们打扰,就没有惊动你。现在快要中午了。想不想吃两片面包?我们在炉子里给你烤了一点。脆脆的。是你喜欢吃的类型。这是黄油和果酱。这是你喜欢喝的水蜜桃味道的红茶。茶是温的,加了一小杯奶。现在喝,刚刚好。”

    我机械地从逸晨手里接过茶壶和木盘子。我闻到面包的麦香,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很饿了。

    我低头说:“谢谢。”

    逸晨拍着我的肩膀说:“我们都是写东西的人。我很明白你的感觉。如实写出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绝非轻而易举。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此路根本不通而退却回来。”

    我看着逸晨,眼里有了眼泪。

    他说:“没关系。等我们力量充盈的时候,还可以再试。把这些吃了,你会感觉暖和一点,会更有力量。”

    (三)

    我把写完的打印稿递给逸晨先生。

    他接过文稿,说:“我可以看吗?”

    我默然点头。

    他低头翻看我写完的东西。我看到他翻了一页,然后又是一页,然后是第三页。他看得很认真。

    我说:“没头没尾,是吧?”

    他看着我。

    我说:“语无伦次,是吧?”

    他说:“心心,谁会嘲笑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的步态不优美呢?”

    他说:“你显然不会,我也不会。人们,一般来说,也都不会。比步态更重要的是,婴儿在奋力地用自己的脚行走。”

    他对我说:“从痛苦中站起来,最初迈出的那几步,和婴儿最初的学步并没有两样。”

    他说:“你已经在写,你在持续不断地坚持着写,这是最重要的。”

    他说:“你做得很好。我自问若有这样的记忆,和这样的经历,未必能如你一般,在这个年纪就这样做到。”

    没有逸晨的鼓励,这一次的尝试,我不知道会不会又再次半途而废,能不能最后坚持到底。

    这本书最后终于能够写成现在这种完整的样子,有很多良师益友都是功不可没的。其中,起到最关键的鼓励作用的,就是逸晨。

    可以说,若没有他的一路鼓舞,这本书,永远也不会诞生到这个世界上来。

    (四)

    在键盘上打字如飞了几个小时,我有时候会停下来,看看窗外,调节一下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的视线。

    我忽然间发现,不知不觉中,天气正在缓慢地回暖。阳光不再病态地惨白,而变得光芒刺眼。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也比我们来的时候升高了一些。

    窗下地面的冰还很硬,但和煦的阳光照一会儿,挂在屋檐的冰锥便缓慢地滴下水来。

    每一滴水在落地时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它的生命从形成到落地,只有一刹那的工夫。

    这有节奏的滴答声,倾诉着它们在生死之间的迷惑和无奈。

    就像是我们人类所有的文字一样。

第九百五十四章 墓地与罗盘葵(上)

    (一)

    没想到,到达当天的那一场暴风雪,就是这个冬季最后的严寒肆虐。风停雪住之后,天空晴朗得有如水洗一般湛蓝,阳光变得越来越温暖。

    春天不知不觉地露出了最初的萌芽。

    伴随天气的好转和气温的迅速回升,我们也就有了较多的机会外出游玩。

    沈先生问我们最想去看什么地方。

    逸晨说:“我无所谓,哪里先看都可以,女士优先吧。”

    于是,沈先生就看着我。

    我想了想,说:“冬湖镇的居民有墓地吗?我想去看看这里的墓地。”

    沈先生惊讶地看着我。他又看了看逸晨。逸晨微笑了一下,表示这完全在他的意料当中。日日夜夜,我那么接近故事中你的反复死亡、无数人的死亡,我想要看看墓地,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沈先生耸耸肩,说:“好吧。这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

    一个人的眼光应该总是盯住终点,唯有这样,他在前行的道路上,才不容易偏离目标。我是这样认为的。

    (二)

    这是一处极为普通的墓地,位于小镇的西北角,教堂的后面。处在隆冬时节寒风最猛烈的地方。

    墓园的面积不大,小镇的居民本来就不多,人口结构也相对年轻,去世的人,数量并不是太多,而且很多并不是终其天年,而是死于狩猎中的受伤,或者各种意外事故。

    在墓地的周围,种植着一大圈普通的云杉,粉色花岗岩或白色大理石的墓碑星星点点地装饰着墓地。

    在星期天,这些墓碑前都会照例放上一束束红色或粉红色的天竺葵,寄托着遗属们的哀思。

    我们经过一座座的墓碑。逸晨先生逐一合掌,对死者表示敬意和祝福。沈先生则在胸前划着十字。我跟着逸晨合掌低头,心中默祷他们都能往生善处,开始更好的生命旅程。

    如果说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整个墓园是三角形的而不是常见的方形。

    沈先生对我解释说,修成三角形就意味着这里的死者死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