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434部分

大宋将门-第434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封洛阳的大头巾们,他们热衷谈的那些东西,什么仁政啊,王道啊,爱民啊,法度啊,性善啊,性恶啊……在西域,都是太过奢侈的东西,就像是天边的云彩,漂亮而缥缈。

    这里只需要一套简简单单的规矩,哪怕粗糙野蛮,也无所谓。

    当然了,作为王宁安的学生,吕惠卿和章敦不会不理解社会流动的作用。

    他们就制定了文武两套考核标准。

    三等人之间,是可以升格的。

    比如一个回鹘人,他可以参加文试,只要他汉语流利,并且认识500个字,被都护府录取,就可以自动获得汉人的身份,享受和汉人一样的待遇。

    如果不会文也不要紧,他可以参军,野战军是不要回鹘人的,但是他们可以编入民兵,表现突出,或者有斩杀敌人的记录,凭着首级,就可以晋升到汉人。

    至于喀喇汗国的俘虏,在服五年苦役之后,也能自动晋升到回鹘人一级,然后也可以参加文试或者充军,换取上进的资格。

    而且每逢节日,或者战斗胜利,普天同庆,赵宗景就会代表大宋朝廷,在装满了人名的木箱子里,抽出几个幸运儿,直接成为汉人,享受最顶级的优待。

    ……

    这些规定,放在西京,保证被一帮大儒笑话死,根本是小孩子的玩意。

    但是在西域的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就变得神圣而庄严。

    许多回鹘人宁可被征收人头税,宁可忍受高昂的地租,也要跑到蒲昌海,从西域都护府手里拿到一块田地的耕种权。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人自称是于阗的遗民,也纷纷跑过来。

    这里面良莠不齐,有真有假,鱼目混珠。

    什么东西都有,许多明明红头发绿眼睛的家伙,也说他们是于阗人,可笑的是他们连于阗的话都不会讲。

    赵宗景把识别于阗人的权力交给了赵力和尉迟妍。

    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权力。

    只要他们点头,成为于阗人之后,就能登记经商,享受免费特权。

    因此有许多人,拿着金饼子银元宝,来换取于阗人的身份。

    赵力通常会仔细走一遍流程,当价钱差不多的时候,就卖出一张于阗人的身份证明,然后他再把收来的钱,送给赵宗景充作军费。

    王爷亲自特殊的贪污,也真是没谁了!

    ……

    发生在西域的荒唐事情非常多,有些甚至匪夷所思到了极点。

    皇城司的密探都会一点不差,全都记录下来,然后利用飞鸽传书,送到青唐,再从青唐,一路送进西京。

    最快的话,只有十天光景,赵祯就能看到。

    这不,面对一堆奇奇怪怪的事情,赵祯也迷茫了,他不得不把王宁安叫回来。

    “景平,你的两个宝贝学生,就这么治理西域,能行吗?朕看他们都是乱来,就连宗景那孩子也是糊涂,居然怂恿手下贪墨,他要是回来,朕非严办不可!”

    王宁安呵呵一笑,“圣人毋忧,老百姓有一句话,叫恶人自有恶人磨。在西域的那个地方,不先把自己变成坏蛋,是没法生存下去的,毕竟这么多年的战乱杀戮下来,好人早就被淘汰了,剩下的人,他们就吃这一套!”

    “何以见得?”赵大叔黑着脸问道。

    “圣人,臣这里也得到了一份密报,过去的一个月里,为了能换得于阗人的身份,有二十几伙沙盗,主动偷袭了西夏和喀喇汗国。喀喇汗国的国王希志,他最亲信的长老甚至遇刺了。”

    王宁安将密报送给赵祯,然后笑呵呵道:“臣不知道别的,至少现在的西域,汉人的身份不好获得,但是于阗人的身份,却是金贵得很。才两三个月的功夫,已经冒出了上万名自称于阗人的家伙了!”

    赵大叔哼了一声,“里面多半都是假的吧?”

    “陛下圣明,只是此刻去追究真假,似乎没有必要了。”王宁安笑嘻嘻道。

    “是啊!”赵祯难得笑了起来,“朕巴不得所有人都自认于阗遗民呢!”

第666章 龙心大悦

    寒冷的冬天,对于弱小的部族来说,基本上就是鬼门关,草头达靼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七八成的牛羊。

    等到春暖花开,他们迫切需要一场抢劫,来弥补损失。

    就好像冬眠的动物,从洞穴里爬出来,必须赶快填饱肚子,恢复体力,不然就会沦为别人的食物。

    正在他们选择猎物的时候,却不知道,王韶已经探出了利爪。

    山字营先后两次通过草头达靼的领地,已经把他们的情况都摸清楚了。

    这一次山字营打头,他们焚烧了草头达靼最后的牧场,将牛羊全数烧死,又消灭了500名武士。

    草头达靼的精锐消失殆尽。

    接下来完全是一走一过的事情,王宁宏率领5000人马,轻松收服了草头达靼。

    中间几乎没有什么战斗,草头达靼,如同他们的名字一样,就是一群墙头草。

    投降大宋的好处很多。

    河西走廊封闭了,从青唐进入西域,就成了最好的商路。

    强龙不压地头蛇,大宋的商人,士兵,想要进入西域,就离不开后勤保障。

    大量的草头达靼放下了武器,变成了车夫和力巴。

    驱赶马车,搬运粮食和货物。

    虽然他们还不习惯从强盗变成工人,但是相对丰厚的报酬让他们很快甘之如饴。

    解决了草头达靼,剩下就是黄头回纥。

    赵宗景率兵赶到蒲昌海之后,第一个打击的对象就是黄头回纥。

    没有办法,柿子捡软的捏,环顾四周,只有黄头回纥最弱,而且解决了他们,蒲昌海的南部便安全了。

    打仗就像下围棋一样,至少要占住一个边角,这样才好徐徐图之,不至于落得四面皆敌的下场。

    所以当王宁宏打过来的时候,黄头回纥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顺理成章,这两个部落,将近3万人,全数落到了大宋的掌控之中。根据吕惠卿的安排,草头达靼和黄头回纥取得了第二等人的身份,他们很快融入了整个体系当中。

    最为重要的是陇右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终于连成了一片。

    还是路途艰难,赵宗景他们能得到的物资并不多。但是不要紧,王宁安许诺的几百名技术人员进入了西域。

    这帮人到了蒲昌海之后,简直大喜过望。

    西域别看是万里黄沙,印象中十分贫瘠,其实不然,这里风沙大,但是大风也能带来丰富的养分,全都沉积在地面上,加上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是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方。

    只要解决了水源问题,种什么长什么!

    很幸运的是蒲昌海周围有丰富的水源。

    刘彝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规划出五条灌溉水渠,同时开垦出30万亩田地。

    只要到了秋天,30万亩田,至少能收获50万石粮食。扣除农夫的口粮,至少能收上来20万石,而赵宗景的人不过两万,平均每人10石粮,哪怕把肚皮撑破了,也吃不完。

    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农学院的师生,在蒲昌海放养鱼苗,下令休渔,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至少能提供上百万斤的鱼货。

    另外蒲昌海还有牧场,能养殖牛羊,宋人还带来了许多猪仔,也都圈养起来。

    刘彝给王宁安写了一份报告。

    根据他的估算,只要三年时间,没有大规模战乱破坏,他们就能在西域创造一个适合50万人生存的城市,供应5万人马作战之用。

    西域不同大宋,在这里三丁抽一,两丁抽一,是非常普遍的,甚至还有全民皆兵,于阗最惨的时候,甚至要妇人上战场。

    十人出一个兵,算是很厚道的。

    当然了,要想让蒲昌海繁荣昌盛,还是需要大宋的支援。

    比如朝廷需要规定蒲昌海作为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大宋的商人贩运货物,必须在蒲昌海交割。

    这样一来,大宋的商人,西域的商人都会聚集到蒲昌海。

    西域很混乱,可是也练就了所有人野兽一般的本能。当出现一个安稳的区域,有利可图,四面八方的商人都会聚集过来。

    许多于阗人摇身一变,开起了饭馆酒楼。

    昔日不得不为了生存挣扎的妇人都成了老板,回鹘人变成了他们的伙计,西域的美女在他们的酒楼里载歌载舞,取悦八方客人。

    于阗人从地狱爬上天堂的速度,就是他们对大宋忠诚提升的速度……如今的于阗人全都以嫁给大宋士兵为荣。

    如果能促成一桩亲事,所有人都要载歌载舞,大肆庆祝三天三夜,简直比起榜下捉婿,还要热闹狂热。

    西域的变化堪称奇迹,短短几个月的光景,就翻天覆地,改天换日。

    没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赵宗景等人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大宋的全力支持。

    狄青指挥大军,猛攻横山一线,西夏的30万人全都被牵制住了,其中十万擒生军,更是死死托在了大宋这边。

    李谅祚当然想消灭赵宗景,可问题是他根本抽不出一点兵力。

    仅有的两千名铁鹞子都舍不得派去横山对付大宋,只能用来和野利遇乞周旋。

    老狐狸在青唐修整了一年时间,他把人马扩充到了1万5千,而且他靠着通商走私,甚至抢劫,赚了一大笔黑钱。

    这点钱全都送给了王宁安,购买了不少军械。

    说来讽刺,王宁安缴获了铁鹞子的铠甲,其中只有800副归还了李谅祚,剩下的两千多副,都折价卖给了野利遇乞。

    对大宋来说,这是一笔意外之财。

    可是对于老狐狸来说,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铁鹞子的铠甲,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曾经多少次,他带领着铁鹞子,冲破大宋的战阵,斩杀宋军,所向睥睨。

    二十年后,他居然要花钱从大宋手里,购买铁鹞子的铠甲!

    这世上荒唐事还真多!!

    野利遇乞顾不上感慨,他从手下挑出两千精锐,披上铁鹞子的铠甲,拿着从河北购买的马刀,弓箭,去和李谅祚的铁鹞子拼杀。

    事到如今,也分不清谁是谁非,总而言之,杀成了一锅粥。

    西夏有心无力,结果就是赵宗景的东南两面,都高枕无忧。

    至于西州回鹘,他们本就是一盘散沙,欺软怕硬,根本奈何不了宋兵,至于最大的敌人喀喇汗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没有动静。

    不知道是认输了,还是在憋大招。

    赵宗景和他的部下,就像是一颗饱满的种子,落在了一片富饶的土壤。

    阳光雨露,都非常充裕,短短时间,他们就实现了野蛮生长,快速壮大起来。

    进入四五月份,春耕结束之后,赵宗景准备抽调人马,和王韶配合,把沙州拿下来。

    ……

    “圣人请看,如果拿下了沙州,便等于是握住了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向东,可以攻击瓜州,甘州,威胁凉州,即便不打,也能牵制住西夏的兵力,让他们头尾难顾。”

    王宁安给赵大叔讲解着整个战局。

    其实整个西夏,无非是两处最要紧的所在,一个是河西走廊,一个是河套平原,只要能打通河西走廊,攻灭西夏,是迟早的事情。

    当年汉武帝攻击匈奴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景平,你的意思是下一步让狄相公重点攻击杀牛岭一线,断掉西夏的半壁!”

    “陛下圣明。”

    王宁安随手送了一个小小的马屁。

    “臣以为重点是保持强大的压力,西夏国力有限,上一次为了赔款的事情,就弄得国家大乱,这一次全面开战,西夏的负担更重,肯定还要落在老百姓身上。臣已经下令李从简等人,让他们不计代价,派遣人员,去说动横山一线的百姓归降,不出意外,今年会有十万人陆续归顺。”

    “这一场和西夏的大战,不必以夺取多少土地为目标,至少暂时不是。我们耗得起,就把西夏的人马拖在横山一线,拖个一年半载,西夏自然阵脚大乱。”

    王宁安选择的战法绝对是最保守,也最没有创意的,任何一个名将看到,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可这个办法对如今的大宋来说,却是最好的。

    风险小,完全凭实力说话,不给西夏钻空子的机会,也不给大宋犯错的机会。

    在这场战斗当中,目前最大放异彩的武器有两种,一个是神臂弩,一个是猛火油。

    西夏除了铁鹞子之外,山跋子也是凶威赫赫,无人不知,堪称当世最精锐的山地步兵。为了对付他们,西北各军,在半年的时间,就装备了3万支神臂弩。

    这又是个让人发疯的数字,就算大宋财大气粗,你们哪来的那么多工匠,能短时间造出几万支?

    莫非神仙都在帮你们?

    大宋当然没有神仙相助,可是他们有比神仙还厉害的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河北的军械作坊完全能做到标准化生产,所有的零件尺寸,分毫不差。

    每个作坊承包一部分零件,然后进行组装测试,只要验收通过,立刻送到前线。射程超远,数量超多的神臂弩终结了山跋子的神话。

    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神臂弩都能压制住山跋子,然后再由士兵携带猛火油,发起攻击,几乎是无往而不利。

    西夏最引以为傲的步兵,在大火之中,绝望哀嚎,痛苦叫着……赵祯闭上了眼睛,战场的一幕幕,仿佛在眼前闪过。

    半晌他睁开了眼睛,欣慰道:“看起来两三年之内,攻灭西夏,还是有把握的!”

第667章 赵祯搞事情

    赵祯问了许多西北的情况,战争打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就是国力的比拼。以往大宋虽然地广人稠,物产丰饶,但是有一个弊病,那就是交通滞后,山岭重叠,没法集中人力和物力。弄得动员能力甚至不如草原部落。

    在过去的几年之间,尤其是迁都洛阳之后,西北的基建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主要是官、民、军三方在做。

    国舅爷曹佾,苏辙,还有种家和折家,都在大力投资。

    有了水泥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