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471部分

大宋将门-第471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宁安又拿起一个杀良冒功的将领的卷宗,“你们说这个人适合干什么?”

    “我知道!是清理土人,他们敢不让出土地,就派他去杀人!”狗牙儿笑得眼睛弯弯的,十足的小狐狸。

    赵曙被王宁安调教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变化很大,但是听到这些,还是难免凌乱了。我的天啊,西域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他们要去西域干什么啊?

    小太子忍不住抱着脑袋,盯着一份份卷宗,又纠结起来。

    ……

    王宁安觉得凡事潜移默化,没必要逼着赵曙,变成另外一个人,还是那句话,他可以不懂,只要能理解就好!

    人马继续前行,离开繁华的洛阳越来越远。

    西风阵阵,两旁麦浪翻滚,天高云淡,蔚蓝如洗。

    偶尔苍鹰飞过,或是一排排的大雁南下,装点碧空。

    辽阔的西北大地,并不贫瘠,相反,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杨曦在出来的头两天,还装成了一家主母,王妃之尊,一直闷在马车里。可是到了第三天,她再也按捺不住。

    骑着一匹枣红马,在原野驰骋,围着前进的队伍,纵马狂奔,任由狂风拂面,吹得衣襟猎猎作响。

    爽,真是爽!

    一起随行的人员,也都知道这位王妃可是杨家的女儿,端得狠角色!

    杨曦放飞自我,令人惊讶的是苏八娘本是一介才女,竟然也会骑马,这还不算,她居然能打猎。

    休息的时候,就弄到了两只肥硕的野兔,烤得滋滋冒油,几个女眷凑在一起,享受着野炊的乐趣。

    苏轼看得口水老长,跑过去祈求,结果只捞到一颗啃得差不多的兔脑袋。

    “挺大的男子汉,馋了自己打猎去!”

    被姐姐教训了一顿。

    苏轼也狠了心,只好跑出去打猎,结果他最没耐性,大呼小叫,箭术奇差,什么也没捞到,还跑丢了一只靴子。

    最后还是狗牙儿猎了一只野鸡,送给大苏,安抚他受伤的心灵了!

    面对惨兮兮的大苏,王宁安只有一个疑问,就他这个德行,“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他能抓到什么啊?

    也难怪要带着鹰和狗,光靠他自己,只能落得两手空空,对了,还有一只脚也是空的!

    几天下来,许是受到了王家人的感染,文彦博也不是那么沮丧了。

    他好歹还是文官之首,兼着几国宰相的大印,实权在握。

    虽然不及政事堂的威风,但是好歹也比另外一些人强啊!宋庠,梁适,楚建中,王尚恭……这些耆英社的宿老,除了富弼之外,全都要跟着去西域。

    他们没马车坐,也没马骑,每个人发一头驴,就算是照顾老人了,

    吃的也就是粗粝的硬面饼子,划过嗓子,就跟沙子似的,这几位头几天根本吃不下去,结果人马继续往前走,肚子里没食儿,饿得头晕眼花,也没人管他们。

    走出来三天,他们不得不吃。

    而且还学着士兵那样,把饼子放在火堆旁,烤得热了,甚至有那么一点焦糊,吃起来别有滋味。

    “我说诸位老兄,这人啊,就要能享得了福,吃得了苦。不是我嚼舌头根子,你们不服又有什么办法?”文彦博啃着羊腿,大言不惭道。

    这几个老家伙都扭过头,用小眼角瞥着他!

    姓文的,你就不要脸吧!

    别让我们翻身,等我们掌了权,非逼着你吃一辈子硬饼子不可!

    文彦博扫了几个老家伙,故意大口啃着肥嫩的羊肉。

    “有一得就有一失,有一失就有一得……虽然远离京城繁华,但是这塞北西域,也别有一番滋味啊!就拿羊肉来说吧,京城的怎么都赶不上,好吃,真是好吃!”

    你别光说,你也分一点给我们啊!

    姓文的,你就该遭雷劈!

    这几个忍着胃疼,懒得看文彦博,更懒得听他的话。一直走出了一个月,文彦博终于良心发现,发给了他们一只烤全羊原来人马过了常乐镇,已经到了兰州境内。

    这座边城曾经是宋夏反复争夺之地,如今却成了一座商业中心。

    文彦博,宋庠,梁适这些人都觉得河西走廊还在西夏手里,商路断绝,不会有多少商人,结果呢,他们都犯了错。

    常乐镇就有一条商业街,两边全都是最近赶来的商人,各种特产,摆满了摊位……有玛瑙,有白玉,有香料,整块的八角,还有珍贵的皮毛,堆成了小山。

    “多少钱?”文彦博随手指了指一堆白玉。

    “十贯钱。”商人回答。

    文彦博眼前一亮,貌似比京城便宜不少啊!

    “给你钱。”他掏出了一卷交子,递给了小贩。

    小贩很熟悉交子,检查真伪之后,就欣然把玉石装进了一个皮囊,都塞给了文彦博。离开摊位好远,文彦博还跟做梦似的!

    “天啊,老夫要的是一块,不是一袋子啊!!”

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

    王宁安一度很担心,离开了繁荣的京城,家人会过得不习惯,实际上他很快发觉,不习惯的只是自己,杨曦骨子里流着杨家人的血,生来就喜欢策马奔腾。

    没嫁给王宁安之前,那也是京城纨绔子弟的噩梦,动手打架,从来不含糊。这些年不得不相夫教子,装成贵妇人,说实话,过得很累。

    人马越是向西,她就越是放飞自我,在旷野奔驰,射箭打猎,看日出,观红霞,野营烤肉,玩得不亦乐乎。

    苏八娘是个才女,可是她并不喜欢烟雨朦胧的江南,反而对塞外风光,情有独钟。一路上看着大漠孤烟,和兄弟苏轼比拼诗才,同样很快乐。

    至于萧观音,虽然这些年她改变太多,硬生生从契丹的才女,变成了攻于心机的金融女王,但是真正跨马西进,面对着苍凉旷远的土地,她又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如霜似雪的脸上,满是笑容。

    这不,她们到了兰州驻地之后,就约着一起去泡温泉,洗去尘垢,然后再到处转转,欣赏西北的风光。

    王宁安被彻底抛下了,没办法,只能带着狗牙儿和小彘,在街头乱逛。

    “爹,快看,那不是文相公吗?”

    狗牙儿眼尖,果然,文彦博抱着一个袋子,从不远处吭哧吭哧过来,正准备去街边的茶摊歇脚。

    一眼看见了王宁安爷仨。

    “哎呦,景平,快过来,帮帮忙啊,老夫这腰都要断了!”

    狗牙儿和小彘疾步走过来,伸手把皮袋接过来。

    “好重!什么玩意?”

    文彦博扶着老腰,嘿嘿笑道:“好东西,两位贤侄,你们只管挑,就算老夫送你们的礼物了。”

    难得文相公大方,狗牙儿和小彘围在桌子旁,把里面的东西都倒了出来。

    一块块玉石,带着发黄的外皮,狗牙儿抓起一块巴掌大的玉石,迎着太阳光看去,不由得眼前一亮。

    “好东西啊!这种品相的玉石,在西京少说要300贯吧!”

    文彦博含笑,“贤侄好眼力,如果有精巧的工匠,妙手匠心,精雕细琢,能值一千贯!”

    小彘一听这么值钱,也连忙在一堆石头里乱翻,这些都是和田白玉的精华,润泽如羊脂,哪怕什么都不懂,也知道价值不菲。

    “文相公,你从哪里弄来的,不便宜吧?”狗牙儿随口问道。

    王宁安呵呵一笑,“你啊,还是太年轻了,没看文相公跟偷了鸡的老狐狸似的,我看这点东西,最多不会超过50贯,没准他是拿两三贯骗来的!”

    文彦博喘着粗气,怒目而视。

    “你小子太不地道,怎么在孩子面前,诋毁老夫?这些玉石是我花了十贯钱,光明正大买来的!”

    “十贯钱?”

    狗牙儿怪叫道:“那和抢劫有什么区别!文相公,还有吗?”

    “老夫买的那个商贩没了,别地方不知道有没有。”文彦博老实回答,狗牙儿一跃而起,拉着二弟就往市场冲去,捡便宜的好事,可不能错过!

    两个小家伙呼啸着跑了。

    茶摊只剩下王宁安和文彦博两个。

    老文这时候也喘匀了气,微微摇头,“这西北和老夫想得不太一样!怎么说呢……不太好形容……”

    “是商机无限吧?”王宁安替他说了出来。

    文彦博扭过头,很是鄙夷道:“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天下之望,不要把生意人那一套挂在嘴边,很丢人的!”

    批评了王宁安之后,文彦博却主动谈起了生意经。

    “二郎,你说凉州还在西夏人手里,这帮商人是怎么跑到大宋的,真是奇怪啊?”

    王宁安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奇怪的,如果不放商人过来,凉州的西夏兵吃什么?”来的时候,王宁安已经仔细研究过了,随着横山一线落入大宋手里,杨文广上任之后,采取了东守西攻的战略。

    仔细审视宋夏之间的边界,尤其是横山被攻破之后,整个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大体上可以分成三部分,在中部,是700里瀚海,无论大宋还是西夏,都没有跨越瀚海,发动全面战争的能力,故此双方持平。

    在东段,主要是西夏的嘉宁军司本来就实力最强,这一次大宋发动总攻,并没有打破宥州。

    西夏目前为止,还保有宥州,石州,以及夏州和银州,足足有十几万人马驻守,相当强悍,他们不时反攻,袭扰,大宋方面只能以洪州作为根据地,采取守势。

    但是在西线,情况就不同了,西夏对这里的经营不够,势力薄弱,杨文广就从西线发动中等规模攻势,过去了应理,将整个黄河上游都捏在了大宋的手里。

    应理失守,西夏和河西走廊之间的连接已经被切断了,要想从凉州去兴庆府,必须穿越腾格里沙漠。

    别说是在这个时空,哪怕回到了一千年之后的现代,穿越沙漠,依旧是很困难的事情。

    西夏对凉州,仅仅能保持名义上的控制,其余的军粮,军饷,军械,战马,兵器,什么都运不过去!

    人都是最现实的,凉州的人马也忠于李谅祚,也痛恨大宋,也不愿意和大宋做生意……可问题是他们想什么没有用,形势比人强!

    凉州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办法自给自足,他们的牛羊土产需要卖出去,需要换回粮食,丝绸,食盐,布匹,还有更为宝贵的茶叶!

    这些物资只有大宋有!

    所以你会看到很荒唐的一幕,原本紧张对立的两国,私下里生意做得比以前还要大,人员往来更加绵密。

    这也是夺取横山,西夏再也无法维持内部经济运转的必然结果!

    大宋的商人很快发现,他们撞了大运,只要花两贯钱,就能换一头犍牛,香料,玉石,玛瑙,更是便宜得令人发指!

    各地的商人云集,拼了老命扫货。

    像文彦博这样,花十贯钱,买了一袋子玉石,并不稀罕。

    老文觉得他占了便宜,可卖玉石的小贩,却觉得自己赚大了!

    一袋玉石,不过30斤,从西域运到兰州,并不算困难,至少比赶一头牛,一匹马容易多了。

    但是一袋子玉石能换的钱,是牛的五倍!

    十贯钱,在兰州能买到什么呢?

    盐,上好的青盐,20文一斤,十贯钱就是500斤,拿到西域,跟那些部落交换,5斤盐,就能换一头牛,十斤盐换一匹马!

    扣除路费,扣除打点关系,还有几十倍的赚头儿!

    如果嫌弃食盐重,十贯钱,还能换60斤上好的白砂糖。

    糖啊!

    到了西域,简直比黄金还要珍贵!

    就像大宋痴迷香料一样,过了西域,进入大食,那里的人简直把白糖当成命根子!

    做菜用糖,喝水加糖,糕点更是糖堆出来的,大宋人吃了都会得难受,他们却乐此不疲。

    那些心宽体胖的大胡子,几乎每一个都醉心白糖。

    把大宋的白砂糖弄到大食,只要几十斤,就能换来差不多重量的真金白银,各种珍贵珠宝。

    反过来,这些金银珠宝,到了大宋,又能换得无数的物资,光泽绚烂,色彩瑰丽的丝绸,柔韧舒适的棉布,还有茶叶,瓷器……说起来讽刺,王宁安一直以为要打通河西走廊,才能恢复丝绸之路,而实际上,丝绸之路已经提前运行起来。

    两个冤家对头,居然在合力维系丝绸之路的运行,有趣吧?

    京城的那些官老爷,只怕永远也想不到,竟然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情。

    老文也不得不感慨,“二郎,说句实话,老夫也不得不佩服你,果然,支配人们行动的,不是孔孟之道,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王宁安呵呵一笑,揶揄道:“恭喜文相公,您老彻底悟了,大彻大悟,离着立地成圣,已经不远了。”

    “别说没用的。”文彦博烦躁地摆手,没好气道:“老夫被你坑了,跟着你跑到西北吃沙子,我文宽夫不是鼠肚鸡肠的人,咱们的恩怨可以掀过去!但是……”

    “必须给你足够的利益,是吧?”王宁安心中发笑,文彦博这个老货真是无耻,但他并不讨厌,至少能用钱摆平的人,就不用彻底摧毁,这一点,文彦博比富弼活得明白!

    “宽夫兄,你觉得眼下的商业交换,谁占了便宜?”

    “那还用说嘛!”

    文彦博没好气道:“咱们这边拿的是什么,西域商人拿的又是什么?全都是真金白银,玛瑙玉石,牛羊马匹,实打实的好东西!做生意当然是咱们赚得多!而且是多得多!”文彦博随手抓起桌上的玉石,不停把玩。

    “二郎,这赚得虽然不少,可老夫好歹是首相之尊,难不成就满市场收购玉石,然后跑到京城去卖?那也太丢人了吧?”

    王宁安呵呵一笑,“宽夫兄,我当然不会让你赚辛苦钱,要赚咱们就赚最容易的。”

    文彦博眼前一亮,“计将安出?”

    “很简单,你要替西域的商人说话。”

    文彦博不解,“什么意思?不会又坑我吧?”

    “宽夫兄,现在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要想让生意持久,就需要一个好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