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790部分

一品唐侯-第790部分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思源见李治沉思,自己也不敢多言,只能在一旁站着,御书房沉寂的有点可怕,这样不知过了多久,马思源站的腿都有点麻了,可是那李治却还没有开口的意思。

    这可把马思源给弄的够呛,最后思来想去,还是站出来问道:“圣上,不知对这陆敏之,您可满意?”

    李治对于陆敏之是很纠结的,用他吧,肯定要被朝中群臣反对,如此他少不得又要跟朝中打大臣敌对一下。

    而且,他还不清楚陆敏之跟吴王李恪到底是不是一伙的,要是是的话,还怎么用啊?

    可若是不用吧,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那长孙无忌和武昭仪两派,少不得又要争抢个你死我活的,而御史大夫这个位置,让他们那一派的人当,都显然有点不太合适。

    李治考虑了很久,很久之后,才突然问道:“那陆敏之现在何处?”

    “回圣上话,软禁在了他以前在长安城的府上。”

    李治点了点头,正要吩咐人去把他叫来,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于是便对马思源道:“劳烦马爱卿随朕去一趟陆敏之的府上吧。”(未完待续。。)

第1763章 一腔报国志

    陆敏之在京城的府邸不大,甚至根本就称不上府邸,只是一个很小的庭院罢了。

    小小的庭院外面站着两名侍卫,他们并不认识李治,但他们认识马思源,所以李治和马思源两人见陆敏之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进得小院,只见小院残败,雪也未扫,几只麻雀在雪中觅食,叽喳叽喳的叫着。

    客厅,一男子正坐在火炉旁看书,好像完全不被外界所打扰。

    只在听得脚步声后,才微微抬了下头。

    等他看到是李治和马思源,神色勐然一震,手里的书几乎都要落地,紧接着便急匆匆跑了出来,也顾不得地上厚厚的积雪,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罪臣叩见圣上!”

    这个时候,李治才看清楚陆敏之的样貌,他比以前离开京城长安的时候显然憔悴了许多,好像也没有了当初的凌厉之气。

    当年的情况,李治没有亲眼所见,但想到敢弹劾侯君集,敢拦圣驾,他还是脑补了一下那种画面的。

    在他的印象中,陆敏之应该和魏征差不多吧。

    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陆敏之少了些许锐气。

    “起来吧。”

    李治说了一句,然后便径直来到客厅,坐在了火炉旁,陆敏之连忙小步跟着,立在了一旁。

    “不知圣上冒着严寒来此,所为何事?”陆敏之被软禁在家,消息十分闭塞,外面的事情根本不知道,李治的到来,说实话,让他很吃惊。

    李治把手放在火炉上烤着,问道:“朕来是想问你,吴王李恪谋反一事,事先你可知道?”

    陆敏之神色微动,接着扑通一下又跪了去:“臣有罪,臣知道。”

    听到这个,李治顿时一震,甚至有点想要发怒:“你知道?你知道为何不提前通知朝廷?”

    陆敏之道:“臣是知道,可臣没有办法通知朝廷啊,臣在吴王李恪的封地,任何事情都在受着他的控制,臣根本无力向朝廷通禀,若不是臣还有心报国,早就一死了之了……”

    陆敏之声嘶力竭,让听着动容,李治本来还很生气,可是听到他这么说完,倒也觉得情有可原,那吴王李恪隐忍这么多年,又怎么可能会漏掉陆敏之?

    更何况自从他父皇驾崩之后,陆敏之便被朝廷给遗忘了,没有人去在意他,他又被吴王李恪给控制,如此,吴王李恪的消息,又怎么可能透露得出来?

    李治越想越觉得陆敏之的情况可以理解。

    这样觉得之后,李治便点了点头:“好,那朕再来问你,如今你可还有报国之志?”

    陆敏之一阵激动,道:“为了圣上,臣甘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治点点头,道:“好,你若有此心,朕便给你机会,在家等着吧。”

    说完,李治也不多做停留,转身就走。

    上得马车之后,李治道:“马爱卿,陆敏之可以去当御史大夫,只是他这种情况,群臣定不会同意,你可有什么好的主意?”

    李治并没有问陆敏之什么问题,他就只是想知道陆敏之是否跟吴王李恪是一伙的,只要不是,御史大夫这个位置就可以给他。

    他若做的好,那便什么事都没有,可他若是做不好,李治立马也能把他给撤了,所以李治担心的东西不多,也就只有群臣的意见而已。

    马思源多少也猜出了李治的心意,想了想后,道:“圣上,陆敏之的情况,的确不好办,但若有一人保荐,想来朝中群臣应该也无可奈何。”

    “哦,何人保荐?”

    “唐舟唐侯爷。”

    听到马思源说出唐舟的名字,李治心下顿时一喜,道:“对,朕怎么把他给忘了,好,我们现在就去唐侯府。”

    ………

    长安风寒,李治来到唐侯府的时候,唐舟正在陪两个孩子玩耍。

    寒风之中,唐舟的两个孩子好像根本不惧怕任何严寒,在雪地上奔跑着,嬉笑着,本来给人很正经严肃感觉的唐舟,此时却也像个孩子一样,在后面追啊追的,因为要迁就孩子,那摸样真的是好笑极了。

    若是被其他人看到,肯定不会相信,这便是那个名满大唐的唐舟唐小侯爷。

    不过在那一刻,李治最先想到的却是,这样的天伦之乐,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过吧?

    跟自己的孩子一块玩耍?

    别开玩笑了,他可是大唐的天子,他能吗,他有那个时间吗?

    他从来没有过,孩子,只是他大唐血脉的延续罢了,父子之情在他看来是很淡薄的,看到这一幕,他突然有些惭愧。

    而且,他更佩服的还是唐舟两个孩子的身体,竟然这般的健康,李弘的身子就不好,在这样的天气里,只能呆在屋里,吹不得风,更受不得冻。

    他突然有点羡慕唐舟。

    不过,在他进来之后,还是干咳了两声。

    唐舟本正在跟两个孩子玩耍,根本就不知道李治来,听到声音,一扭头见是李治,顿时一震,于是连忙让唐婉带着小宝去找她们母亲,自己则急匆匆跑来行礼。

    “圣上,您怎么来了?”

    李治笑了笑:“怎么让孩子走了,那小宝也算是朕的弟弟了吧。”

    唐舟无语,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要是认同了,自己岂不是要比李治大一辈,不过他娶了丹阳公主,本来就比李治大一辈。

    “小孩子顽皮,怕冲撞了圣上,还是让他们回屋的好。”

    说着,唐舟连忙请李治去客厅坐,客厅有暖壁,所以温度还行,李治坐下后,道:“朕今天来,是有事请唐爱卿帮忙的。”

    唐舟不解,道:“圣上有什么吩咐,直接说就是了,何必这般客气。”

    李治笑了笑:“唐爱卿在长安也闲适了许久,朕想让唐爱卿去兵部当尚书,不知唐爱卿意下如何?”

    “这……兵部不是有尚书吗?”唐舟很奇怪,李治今天到底要做什么,怎么突然要自己去兵部任职?

    “兵部是有尚书,但那是以前,等你去了,那以前的兵部尚书陆洪就是兵部侍郎了,谁都得给你让位不是。”

    唐舟越发觉得疑惑,怎么好端端的,李治突然想起提拔自己,给自己官做了,而且还是兵部这么重要的一个部门。

    “这……怕是有点不太好吧?”唐舟小心谨慎的看了一眼李治,生怕有套。(未完待续。。)

第1764章 第三方势力

    “这……怕是有点不太好吧?”

    唐舟好像对兵部尚书这个位置有点抗拒。

    李治却是说道:“这有什么不太好的?你要同意,朕明天早朝便告之群臣,怎么样?”

    说到这里,李治又道:“唐爱卿是个本事人,要为国出力啊,不能总想着舒服不是?”

    唐舟很无语,李治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要是不同意,那岂不是就跟不爱大唐没什么两样?

    “既然圣上执意如此,那臣便接下了。”

    话里,还是有点小情绪的,不过李治却也不在意,哈哈就笑了起来,旁边的马思源,却是完全搞不懂李治什么意思。

    就算要唐舟帮忙,也不用让他去兵部做尚书吧?

    马思源不懂李治的小心思,李治这个做帝王的,想事情肯定跟其他人不一样,让唐舟去兵部当尚书,有两个目的。

    一,唐舟做了兵部尚书,就不是个闲差了,这样他在朝堂上替陆敏之说话,更有分量,别人也无法诟病,说他怎么样怎么样。

    再者就是,如今朝中长孙无忌和武昭仪两派势力闹的有点不可开交,他李治希望朝堂平衡,但也绝不是这样互相杀伐个不休。

    所以,他极其需要第三方势力进入朝堂,搅乱局势。

    而如今整个朝堂,有这种能力跟长孙无忌和武昭仪对抗,甚至让他有些放心的人,也就只有唐舟了。

    以前,他倒也真怀疑过唐舟,可一直一来唐舟做的事情,都表明他是一心一意为了大唐,而且就算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也绝不抱怨。

    如此,他要还怀疑唐舟,那他还是人吗?

    当然,作为一个帝王,疑心病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只不过现在在唐舟这里,没有发作罢了。

    唐舟应下了此事之后,又问道:“圣上让臣做的事情就是这个?”

    李治摇摇头:“不是,朕想让陆敏之当御史大夫,只是朝中不少人可能会反对,到时怕要唐爱卿帮衬一下。”

    听得李治要陆敏之当御史大夫,唐舟神色微微一动,那个陆敏之,他还是知道的,当年弹劾侯君集,拦圣驾,可是轰动一时。

    后来被侯君集派人刺杀,李世民为了保护他,又为了监视吴王李恪,这便把他给弄到了吴王李恪的封地。

    他记得吴王李恪谋反案结束后,陆敏之好像被带进了长安接受调查。

    有人反对,很正常。

    只是这么一个人当御史大夫,合适吗?

    对于陆敏之,唐舟还是有点了解的,当年举报侯君集在西域屠城一事,他可能是真的觉得侯君集过分了,这才冒死上言,但这又何尝不能说明此人热衷权力,为了能够得到提拔,甘愿冒险?

    这个人可以说十分的精明,而且也十分的危险,不过朝堂官员,每个人都是很复杂的,谁不想往上爬?

    可像陆敏之那样甘愿冒死往上爬的,怕也不多吧?

    而如果圣上提拔了他,他为了继续呆在御史大夫这个位置上,怕也必须兢兢业业才行。

    这是个很不错的提议,至少比让长孙无忌或者武昭仪的人坐上那个位置好。

    唐舟想了想,道:“圣上吩咐的事情,臣必当照办。”

    见唐舟同意了,李治心下顿时好戏起来,又跟唐舟随便说了两句,便急匆匆回宫了,作为大唐天子,可是不能离开皇宫太久的。

    

    却说李治离开唐侯府后,唐舟便去了丹阳公主的房间,将这事跟丹阳公主说了一下。

    不管怎么样,以后他唐舟可就是兵部尚书了,这事跟丹阳公主说一下,有好处。

    丹阳公主本来正在学女红,当然,她只是觉得有意思才学的,其他的倒没有多想。

    听得李治让唐舟去兵部当尚书,又要他推荐陆敏之为御史大夫,丹阳公主神色勐然就凝了一凝。

    丹阳公主神色的变化自然瞒不过唐舟,唐舟见丹阳公主如此,一愣,问道:“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对?”

    丹阳公主摇了摇头,一声轻叹。

    唐舟有点迷惑,这是对还是不对?

    “到底怎么啦?”唐舟有点着急,丹阳公主又是一声轻叹,道:“圣上只怕是想利用你对抗长孙无忌和武昭仪啊。”

    唐舟一愣,丹阳公主继续说道:“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很重要,你去了之后,肯定能很快在朝堂崛起,再加上你推荐了陆敏之,那陆敏之很快也便会成为你的人,圣上这是在平衡朝局啊。”

    丹阳公主把情况说了一下,而她说完,唐舟立马便明白过来,他没有想到李治竟然越来越精明了,把他唐舟都算计进去了。

    让他搅乱局势,只怕少不得要深陷权力的旋涡之中,若是陷的深了,以后想抽身可就难了。

    丹阳公主叹息,自然也是因为看到了这点,本来他们现在过的好好的,那里需要去跟朝中的那些人勾心斗角,可是他们不想去,却也躲不掉,因为大唐的天子要用你,你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两人四目相望,接着都是一声叹息。

    这个时候,丹阳公主也才终于明白,唐舟为何要建百家堂来保护自己了。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啊。

    长安的天气越来越冷。

    李治离开皇宫去了陆敏之那里的事情很快传到了长孙无忌这里。

    长孙无忌听得此事之后,顿时暗觉不好。

    那陆敏之当年弹劾侯君集,拦圣驾,是相当轰动的,当年就有人提议让他去御史台供职,只是碍于侯君集,这才没有成。

    如今侯君集谋反被杀,陆敏之当年的事情就显得越发的辉煌和耀眼了,要是李治想让他当御史大夫,只怕也不是什么问题。

    可御史大夫这个位置,他长孙无忌是势在必得的,张空不行,他就再推一个人出来,但是绝对不能让这个位置让给其他人。

    长孙无忌思索片刻,觉得李治想让陆敏之当御史大夫,也绝非容易的事情,陆敏之如今牵扯到了吴王李恪谋反的案子当中,案子不清不楚的,李治就想让他当御史大夫,那里是容易的事情?

    这样想好之后,长孙无忌随即吩咐下去,只要明天早朝李治提议让陆敏之当御史大夫,他的人就必须用尽一切办法阻止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让陆敏之当上御史大夫。(未完待续。。)

第1765章 唐舟当官

    李治出宫的事情,也很快传到了干祥宫。

    武昭仪听闻李治去找了陆敏之,顿时就料到了什么事情。

    而这个时候,她也开始紧张起来。

    御史大夫这个位置对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