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723部分

一世富贵-第723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出人去,刘兼济又派人去请桑怿和曹克明几个主将,商量如何利用这个便利。

    诸般安排完毕,刘兼济和种世衡也不商量战事了,吩咐在帅帐摆下酒筵,等候其他几位主将到来。城中窦维吉早无战心,现在只是死撑,有了他的儿子,这仗就没什么好打。

    明月东升,一片清光扫在山里,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冷。整片大山死寂一片,惟有西寿城前灯火点点,点缀出连绵二三十里的宋军大营。

    桑怿和明镐安排了营中军务,等到右翼的曹克明来,一起骑马前往刘兼济军中。走在夜色中,看着死气沉沉的西寿城,桑怿对曹克明道:“城里的番贼早无斗志,攻破这城只在旦夕之间。只是军情如火,对我们来说现在最宝贵的便是时间。都护一直担心镇戎军那里挡不住昊贼出天都山,让他溜到韦州去,以后的战事又要多费手脚。如果我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攻下这里,再破萧关,就阻住了昊贼前往韦州的大道,这仗就胜一半了。”

    曹克明点了点头:“几番与番贼作战,两军正面对敌,其实就是一日两日间,两军严阵以待几个月的战事还没有过。我们这里早一天破城,战事可能就是另一番天地。”

    张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此次天都山之战,高大全和张亢部为正,我们为奇。他们那里逼死了昊贼,胜势已定,至于如何胜,就只看我们了。”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穿过连绵的军营,到了刘兼济军中。本来按照最初的安排,是刘兼济部配合高大全攻南线。后来因为高大全那里遇到了激烈的抵抗,进展缓慢,便改为了离得最远的张亢部去配合他,提前集结的刘兼济部来了西寿监军司。却没想到这一不经意的改变,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就是如此吧。

第219章 降是不降?

    月亮还高高在天上,地上的影子斑斑驳驳,没有一点人气。清晨的风格外冷冽,吹在身上如小刀割肉一般,好似风里带着无数的冰屑。

    窦维吉披衣出了卧房,一个人坐在胡床上,看着天上的月亮,傻傻发呆。

    西寿监军司肯定守不住,这城里从窦维吉以下,人人心里都清楚。惟一的疑问,是到底能够守多久,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窦维吉是早就不想守了,他想了几天几夜,也想不出为元昊卖命的理由。从叛宋立国,窦家等大族得了一些好处,也曾经热情高涨,可最近半年多的印纸币,强行抑配,元昊已经把曾经的好处全都收上去了。

    既要为元昊打生打死,还要任他抢夺家族财产,凭什么?不只是窦维吉,党项的其他大族也都厌战情绪严重,这仗没人再想打下去了。最近一两个月前线战事连连失利,后方为了支撑战事,对民间的搜刮变本加励。以前刮的是普通百姓的地皮,现在就连这些大族豪酋都不能够幸免,前线统兵的重臣们完全丧失了希望。

    现在的党项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没有出现大的乱子只是依靠惯性,依靠元昊一二十年的积威。只要有一个突破点,可能就会全国大乱,不战自溃了。

    窦维吉看了看天上的月亮,面色灰败,心里叹气。自己就是这样倒霉,在这个时候到了最前线做统兵官,死在大变将来的时候,只觉得窝囊无比。等上几个月,面临这种形势绝对不必死守,便如以前李继迁叛宋,他连战连败的时候,大族豪酋哪个理他?可现在元昊手中还握有数万大军,还牢牢掌控着全国局势,为家族计,窦维吉担不起公然抗命的责任。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要死死守在这里,与这座边关小城共存亡。

    正在窦维吉哀声叹气,对月伤感的时候,一个老仆进来,对他低声道:“大人,十五郎回城了!现正等在外面,说是有急事要见。”

    窦维吉吃一惊:“他不是护着大郎回灵州了吗?因何回城?唤他进来!”

    披衣在月光下踱来踱去,窦维吉心乱如麻。大郎可是自己的命根子,寄托着全族的希望,容不得半点闪失。在这举国大乱的时候,如果自己陷在这里,族里再没有个得力的人守护家业,后果不堪设想。番邦大族可没有温良恭谦让,和平时期还互相攻伐不止呢,自己家族落到那步田地,就是别人眼里的肥肉,谁不想上来咬上一口?

    窦维平一进来,窦维吉便上前握住他的手,焦急地道:“十五郎,大郎在哪里?可是安全到了灵州?你一向谨慎,路上不会出乱子吧?”

    窦维平叹了口气,欲言又止。越是如此,窦维吉越是焦急,握着他的手不由加力,额头的青筋不由爆了出来,眼睛发红。

    “哥哥,我对不住你”窦维平只觉得嘴里发苦,好似含了几个苦胆,连说话都费力。“路上我们中了宋军的奸计,大郎他大郎他”

    窦维吉如中了一个晴天霹雳,放开窦维平的手,连退几步,神色呆滞。

    “哥哥先不着急,听我把话说完。今日出城,我们路上遇到了几个宋军细作,不知道怎么看出了我们的蹊跷。他们派了一个人招集人手,又派一个人假意与我们起冲突,一路上不住辱骂,拖住我们。大郎年少气盛,不愤那厮骂得难听,几次回去与他放对,不知不觉间路上就行得慢了。最后,我们一行,都被赶来的宋军大队捉拿。”

    听到这里,窦维吉的目光突然凌厉起来,盯着窦维平道:“既然被宋军捉拿,因何你又回到城里?现在大郎在哪里?”

    窦维平不由苦笑:“哥哥,我们兄弟之间不必猜疑。事情已经摆明了,宋军扣住了大郎做人质,派我回城劝一劝你,早日开城投降。”

    “投降?”窦维吉双目喷火,“要降我不会早降?还能在大宋那里赚些功劳!现在儿子被人拿住,被逼降敌,以后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地?逆子!废物!”

    窦维平静静站在一那里,等窦维吉骂了几句,发泄了一番心中怒火,才道:“现在说这些无益,哥哥不管是为自己想,还是为大郎想,还是为族里想,都不能意气用事。”

    在月光下来回不停地踱着步,窦维吉一声不发,身上溢出浓烈的杀气。

    不知道过了多久,窦维吉突然停住脚步,到窦维平面前沉声道:“宋军如何说?”

    窦维平道:“城外面是宋军三支大军,宣威、清朔、横塞,他们的六位主将我已经全部见过。回来之前,他们六个人商定,向我作保,只要哥哥开城投降,则以前的一切全都既往不咎,大郎安然返回哥哥身边。”

    “怎么个既往不咎法?”

    “就如大军到来,哥哥主动开城一般。若是哥哥想留在大宋,他们六人联名向朝廷保举,封官赐爵,赏以财货。若是哥哥不愿留在大宋,任哥哥带着亲兵离去,大郎自然随着哥哥一起走。他们不阻拦,再送上值三千贯宋钱的金银,作哥哥的盘缠。”

    窦维吉不假思索,问道:“我人留在大宋,家里的其他人怎么办?党项岂能容我?”

    “此事他们军中会先隐瞒下来,秘而不宣,任哥哥去取了家眷来。归宋之后,一切依归正人成法,献城算作大功,朝廷也有成例,一切俱依规例而行。”

    窦维吉听了,面色阴晴不定。以窦维吉的地位,自然知道大宋所说的归正人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样的待遇。现在两国正是战时,来自党项的归正人和归明人待遇不错,哪怕是普通人,也会给钱给地,生活无忧。身份特殊的,还会封以官职。以窦维吉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山遇惟亮,差得却也不太多,入宋以后封个五品以上闲散官很正常。如果再加上献城的功劳,说不定比山遇惟亮的待遇更好。

    惟一让窦维吉下不了决心的,是阵前的六位大将说话算不算数,他们的话在朝廷里有多大的分量。自己领兵在这里跟宋军对峙了这么久,虽然守的时间长是宋军不攻,但总是阻住了他们东去的道路。如果现在真地开城投降,真会揭过这些不提?

    一边是寄托了家族希望的儿子,一边是整个家族可能遭到的报复,窦维吉一时犹疑不定,迟迟下不了决心。他的心里很清楚,自己一旦选择开城,很可能就成为一个开始,为其他厌战的党项大族做了榜样,元昊非恨死自己不可。

第220章 任福方略

    任福站在张家堡外的小山上,看着北方寒风中的大地,面色阴沉。

    亲兵小校刘进上前道:“大帅,过了此堡,便就算是出了山了。番人多骑兵,最善平地驰突,来去如风,一个不备,便为敌所乘。不如我们在堡里歇息一天半日,派人去前面探明现今态势,再定行止。”

    任福道:“诸寨之中,惟刘堡与定川寨在边地壕外,去探那里就好。”

    刘进应诺,下去安排亲兵前往壕外两寨,确认元昊出山没有。

    镇戎军之所以成为前线,是因为这里处于葫芦川的最上游,南边是崎岖的山路,向北则突然开阔,是平坦的谷地。镇戎军以南的山路,可以设立寨堡堵住要路,沟壑纵横的破碎地形不利于大军行动,更不利于骑兵驰突,便于宋军防守。镇戎军就是伸到向北去的平坦谷地的一个钉子,不打下这里,党项进攻任何一个方向都可能被截断退路。

    这是非常有利的地形,如果让徐平来守这里,必然会围绕着镇戎军构筑防线,一切都以这座城为根基。周边百里之内的蕃落,徐平会动用一切办法迁走,以免影响战事。

    但是现在宋军的防线不是这样的,根子就在周边蕃落上。一直以来,大宋都以沿边蕃落熟户为藩篱,视他们为边境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这是原则问题。要利用蕃落,则就必然会为他们提供保护,从镇戎军沿伸去的寨堡,自然是以占据有利地形为主,但也有一些是纯粹保护边民的。政策影响下,就是位于要地的寨堡,慢慢也演变成了边民的庇护所。

    边境防御与蕃落熟户纠缠在一起,再加上地方上错综复杂的兵制,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格局。各寨寨主与监押等既是军中主将,也是地方长官,互相之间又各不统属。一旦遇到敌人大举进犯,各寨堡都面临一个问题,是以相互配合灭敌为主,还是保卫自己的寨堡为主?寨堡有失,人户财物被劫掠,是地方官的责任,与敌战斗同样是他们的责任。

    这种时候,惟有任福这种一路主帅到来,才能把分散各寨堡的兵力捏合起来,强行组织作战,不然整个防御体系就是一盘散沙。而要在短时间把分驻各寨堡的兵力集结,让他们密切无间地配合,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军情紧急,任福的办法简单粗暴。他打定了主意以自己带来的援兵为主,各寨堡的军队都要参与这个体系中来。到一个地方,带一个地方的兵,一直把全部兵力带到最前线。

    依照任福的计划,是先探明元昊有没有出天都山。如果已经出山,则据要地而守,如果还没有出山,则自怀远城往得胜寨,从山间道路直攻天都山南院。

    参军耿傅留在镇戎军一带,组织各城寨兵马防守,只要措置得当,短时间守住没有问题。元昊敢全力来攻,绕到后面的任福带大军蹑其后,自然可以破敌。如果元昊龟缩在天都山,则攻入山中的任福大军配合高大全,两面夹攻,也让他无处可逃。

    有这样的计划,还是与镇戎军周边的寨堡体系有关。为了把守道路,屏护熟户,宋朝在镇戎军山中有许多寨堡。这些寨堡大多沿河谷而建,天然地形成了道路。只要沿着这些建寨堡的川谷,大军便就可以行进,由寨堡提供补给。

    这种格局听起来不借,但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兵力过于分散。从总兵力看,宋军并不弱于党项军,但这庞大的兵力都分散到各个寨堡上了。在任何一点,宋军在人数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很容易被党项各个击破。而一旦没有大将主持前线战事,各寨各堡又互不统属,各自作战,给了敌人一个一个从容击破各寨堡的机会。

    处处设防,便就相当于处处不设防,在任何一个方向宋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沿着川谷一字排下来的寨堡,每次对敌都是最前边的一个,其他寨堡只能看着。党项只要突破了一点,便就势如破竹,沿着这条道路长驱直入。而寨堡里储备的粮草,又为进攻的党项人提供了补给,让他们肆无忌惮地深入宋境,直到碰上他们攻不破的大城。

    徐平初到秦州,便就大规模地裁撤寨堡,便就是这个原因。本来是防守的战略,却在各条道路上建连绵不绝的补给点,生怕来犯的敌人饿着了。依托要地,手握强大的预备队才是防御的正常做法,撒胡椒面一样处处是基地,相当于帮着敌人打仗。

    不过任福此来是进攻的态势,山中连绵不绝的寨堡就是优势了。他可以选择在镇戎军一带据守,也可以选择一条山中道路,一路攻到天都山去。有寨堡在那里,他甚至都不需要担心补给的问题,只要沿着既定的路线一直前行就好。

    此次北来,他跟参军耿傅兵分两路。耿傅带一小半人马,从瓦亭寨沿着葫芦川河谷的正常道路一直北行,直入镇戎军。任福则带大部分兵马,沿着山间道路,过张家堡、怀远城到得胜寨去。视元昊的行踪,或去石门堡,或直入天都山腹地。

    刘进吩咐了探视军情的亲兵,重新回到任福身边,叉手道:“大帅,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同巡检刘肃,闻兵马到此,特来参见!”

    任福转过身来,道:“好,我便回堡,见一见他们。”

    说完,与刘进一起,下了小山,回到堡里。

    常鼎和刘肃正由任福的儿子任怀亮在官厅用茶,任福进来,忙起身唱诺。

    参见罢了,任福问常鼎:“北边陇右都护府诸军打得好生顺利,天都山中的昊贼已是旦夕可灭,要跑必走镇戎军以北。这一带正是你们所管,番贼可有什么动向?”

    常鼎叉手:“回大帅,这几日壕沟以北番贼的探子多了不少,我们商议,想来是番贼要出山了。镇戎军北边有壕沟和定川寨,番贼往年出山进犯,多不走那里,而是多从刘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