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黄庭仙道 >

第85部分

黄庭仙道-第85部分

小说: 黄庭仙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中和着由释天所引发的地水火风,不是防御,而是中和,在众修之中,只有莫闲隐约有感,这是他开了三千窍穴后,对自然信息更别敏感的原因。

    他隐隐感到另一条路,这种感觉很熟悉,他略一沉思,想了起来,上次太子受季满暗算,他取回了草人,他无意中说了漂亮话,当时觉得很舒服,他寻找无果,今天这种感觉和当日一样,他恍然有悟,是人心,人的心念力,怪不得佛门要香火,佛门修行走上另一条路,与道门不同。

    他凭着自己感觉,心中在推演其法门,他不知道,他这样做,实质是在解析佛门的法门,说出去惊世骇俗。

    推演了一会,并没有解析出旃檀功德佛光的秘密,但却得出了一个法门,借用香火之力,凝聚临时的法相,只是虚有其表,实则不堪一击。

    但莫闲却很高兴,证明这个方法能行,他发现另一个法门,凭他的感觉,能利用天地间的灵信,这看起来很小的一件事,却使莫闲真正从一个自发的修行者向一具自觉的修行者转变,当别的修士将师门传下来的东西当成金科玉律时,莫闲却迈出了自我的一步。

    当天空中地水火风压下来时,玉佛寺的揽玉律师脸色也变了,如此大规模的神通,他只能护住玉佛寺,此时,突然出现旃檀功德佛光,他深深拜了下去。

134。佛光盛,两方走后尘埃落

    揽玉律师深深拜了下去,起身坐起,口中梵唱起,他不知道是什么大德高僧发出了旃檀功德佛光,他心中欢喜生,佛门兴矣!

    先前,他答应妫嗟劝说太子,因为妫嗟给他许诺,如果他当了皇帝,会大兴佛门,但被智通挡住。

    随后便是灭顶之灾,虽然他有把握度过,但城中居民恐怕十不存一,对此城来说,完全是灭世之灾,看这手法,恐怕是阎罗殿的那位神通失控所致。

    全城笼罩在佛光之中,在地水火风一起,阴九幽九幽法相一现,法相垂眼,造成成百上千的人伤亡,见地水火风向城市涌去,他哈哈大笑:“释天,你阎罗殿修佛,却行灭世之举,真不愧为阎罗殿!”

    说完之后,法相一收,身体向后急退,他脱离了与释天的战斗,而九秋仙姑一见,身形一闪,也退出了战场,寻香没有追,黯然叹了一口气。

    “生与死有什么区别,一切都不过是虚幻,无眼耳鼻识身意,无老死亦无老尽,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人生本苦,与其留在世间受苦,不如早日死去。”释天的疯狂不见了,反而冷静得可怕,“你的妫嗟死了,看你还有什么后手?”

    “哈哈,我圣门谁说要立妫嗟为帝,不过是他自己所为,要想得到帝位,就要付得起代价。”阴九幽哈哈大笑,他的目的达到了。

    释天也笑了:“我们四皇子是死了,那又如何,天下之大,我们有的是时间,人间佛国一定会建立,我们走!”

    说完之后,回身就走,寻香深深地看了阴九幽一眼,好像把他记住,随手一个法术往上空一丢,空中绽出一朵美丽的金婆罗花,随即化作光华而去,城市中升起百余道遁光,尾随而去,看样子走得一干二净。

    但莫闲知道,他们没有走尽,大相国寺内还有许多人没有走,他们潜伏下来。

    阎罗殿一走,阴九幽笑道:“我们走!”一纵遁光,九秋仙姑随手发出信号,城市各个角落,又飞射着百余道遁光,齐向空中而去。

    在他们走时,笼罩整座城市的大阵消失,城市又一次完整的出现在军队面前,他们临走时,摆了一道,让剩下的太子势力和南宫鹤势力来一场血拼。

    当军队正要开进国都,一骑飞到:“南宫将军有令,令各回防地!”

    军队一遍哗然,但调军的虎符却正好和领军的相符,轻轻松松,军队退去,在南宫鹤的府中,凌余行却带着一帮人,看守着南宫府的人,观主也一样被俘。

    原来,莫闲早已防范,凌余行来请介子壅时,莫闲就已经和凌余行达成协议,在关键时刻,他会带着一帮人,在莫闲事先用**术布置好的内部人员领路下,轻松控制了将军府,南宫鹤长叹一声,和六皇子一起被凌余行抓住。

    南宫鹤的虎符和将军印也被太子的人收缴,所以,当军队进入安都时,被虎符退去。

    七日后,裕定帝驾崩,太子登基,而孟夏自杀,六皇子圈养,南宫将军府失势,而智通却因为救了安都,被封为护国法师,介子壅和莫闲等人,悄然引退。

    “师叔,你看那个和尚,多么风光,又是护国法师,又是在安都城外选址建古华寺,师叔,你出了那么大力,别人连名字都未提到你。”凌余行嘴里叽叽咕咕。

    介子壅随手给了他一个脑兜,“哎哟!”凌余行喊了起来。

    “就让你多嘴,他佛门借助皇权,看起来很风光,哪有我们来的逍遥,只拜天和地,不拜人间君王与群臣,莫闲那么大的功劳,不也是悄悄的走了,你凡心动了,回山之后,让你师傅给你上上规矩,多炼炼心。”介子壅恶狠狠地说道。

    “师叔,不要啊!”悲嚎声响起。

    莫闲笑了,说:“介前辈,凌兄也是开玩笑。”

    子渊也笑了:“幸亏我们走得快,不然真要陷入红尘中,莫师弟,这次幸亏了你。”

    “多亏师兄提醒,才使我明白,自己用心太巧,修行中人,不得不随时反省自己,这次我准备了许多手段,有些手段并没有用上,我在大相国寺布下了暗手,也在妫嗟府上布下暗手,只有在南宫府上布下暗手,被凌兄运用了,其余的,我一起告诉后来的师兄弟,希望他们也不要用到。”莫闲感概的说。

    在他们身边,走着一个女子,不过白纱蒙面,她就是绿猗,曾经的德妃,她不愿见惠明,莫闲征得子渊同意,便带着她上路。

    皇宫内,皇后苦笑着对皇上说:“南宫嫣出家了,拜在智通门下,古华寺另立一庵,好友一场。”

    “朕知道,要不是看上梓童的份上,杀了南宫鹤都不为过,也好,她既然一心向佛让她出家,也是遂她的愿,但她身边丫环坠儿,我听先生说过,倒是一个忠心的丫头。”

    “皇上对她感兴趣吗?”

    “朕对她没有什么心思,只是想起了先生的话,一时感慨,对了,你跟她保媒,让她嫁一个好人家,不以丫环身份。”

    “明白了,皇上,我会以干妹妹的身份,将她嫁出去,你想起了先生的什么话?”

    “先生说,道佛两门,均不能用之政事,教化民众尚可,朕深以为然,先生是仙人一流,逍遥于世外,我们只能对先生曾经赞赏的人,尽量使他们生活得好一些,先生曾经落脚古槐观,明天我和你去古槐观看看,先生于朕,恩重如山,如果没有先生,也许我已经成了枯骨。”

    莫闲不知道这一切,对他来说,世间的事,则是他无意间所为,也许以后,他再也没有兴致。

    在和介子壅几人分开后,六人一路回到天随山,莫闲见过潜虚子,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并说:“师傅,现在绿猗姑娘没有地方去,徒弟自作主张,带她回山,还请师傅拿一个主张。”

    “你要我拿什么主张,你都将人带回来了,她是天狐一族,你惹了一个麻烦,我知道你,与魔门的绿如相恋,你难道想姐妹齐收?”

    “师傅,不要开玩笑,我是看绿猗姑娘可怜,天下之大,已无她的容身之处,才自作主张,将她留下。”

    “好了,你让她在山中结庐而居,本门修行,入门而守规矩,但到了一定阶段,规矩已化入你心中后,你就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会越过规矩,你这次做得很好,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这是你的无间祭坛,我已经纯化过,你回去好好参悟,它的奥妙很深。”

    “谢师傅!”莫闲接过了无间祭坛,他这次得到不少法器,甚至还有法宝,这些都是战利品,而且和他所学不对路,他心中起了将这些东西作为祭品,看看能不能从无间祭坛中得到什么东西。

    在离他草庐不远的地方,一座新的草庐落成,是绿猗的草庐,绿猗虽然带着面纱,但她婀娜的身姿,还是引来了许多弟子,就在莫闲拜见师傅时,在他们帮忙下,当莫闲回来时,草庐已完工。

    “绿猗姐,你就住下,我们遇仙宗的人很随和,人也很好。”莫闲笑着对她说。

    “又回到山林,还是山林中舒服,过去,我和绿如总幻想有一天能在大仙宗中生活,不想这一天就这么来到,我没事,能不能在这附近,我种些花草之类?”

    “你随意,这一遍山坡,都是我的,不要说花草,就是你把这里翻个底朝天,也没有人问你。”

    莫闲与绿猗比邻而居,他们一起谈谈心,自从绿猗来到,莫闲这里平时根本见不到人影的情况改变了,许多弟子,甚至有真传弟子,隔三岔五便出现在山坡上。

    莫闲知道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遇仙宗不禁止婚嫁,大多数真传弟子保持单身,因为修行者的寿命比常人长得多。

    莫闲心中却没有妒意,这和绿如的情况完全是两回事,莫闲明白了,自己对绿猗只有感激之情,以前的他完全误会了。

    他除了和绿猗说说话,更多的时间却是在修行,肺神七元之子身披黄云带,坐在白虎身上,白虎看起来很温顺,一点也没有当初的样子,但莫闲知道,白虎代表什么意思。

    肺属金,位在西方,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他翻看一本剑诀,《大庚辛白虎剑诀》,对招式他是一目带过,这是他从藏经楼中借出来的,因为这本书上,讲的是如何炼剑成丸。

135。悟神通,莫闲奉命走天涯

    他肺神已觉醒,力气大增,但他有了境界,却无相应的法术,故从藏经楼的第三层中,找了半天,寻找了一本《大庚辛白虎剑诀》,在第三层中,剑诀并不多,并且放在角落里,也没有什么光华,他只看中它能炼剑成丸。

    拿到手之后,他才发现,这是一门古老的剑修法,剑法简单,直来直去,关键在于温养肺金,肺在地为金,吞西方星宿之力,混合肺金,形成剑气,然后合剑而成,是为剑气成,动念之间,剑出鞘,化为剑光,目光所及,皆能斩之。

    然后,凝剑成丸,不像一般剑修,往往用灵药洗剑,目前,莫闲也这样做,是以阴符剑灵性大增,纯粹以心念洗剑。

    古剑法就是古剑法,大概那时,灵药洗剑还没有流行,心念与剑一体,无大无小,剑便化丸化虚,从口入或鼻入,依附肺金,是以剑丸成,后再分念而控,是为剑光分化,随控制越来越完美,甚至做到剑气分为十二万九千六百数,剑细如丝,是为化剑如丝,分合不定,依本性,形成剑意,是为剑意凝,剑意长,与天地一种精神合一,是为剑心成,方为剑仙。

    莫闲看后,犹自苦笑,如果依此,他剑修还没有入门,虽然他和曹光等论剑,自认为已经剑气初成,他的剑气剑光,却不是大庚辛白虎剑诀上所记载的剑,不能扫灭法术,虽能破开宝光,但不是他的剑气,而是他的砍柴功。

    真正剑修,必须炼胸中一口剑气,然后合剑。

    每天傍晚黄昏之时,他一个人冲着天空吐纳,他开始修炼胸中一口剑气,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利用肺神七元之子,肺主忧伤,连带他都有些忧伤,这不是他的本意,在声主哭,在音为商,为此,他专门请教了相关人等,终于弄清楚了,什么为商。

    一日,在修行完采取西方星宿之力后,心中忽有所喊,他冲着空旷的山野,一阵悲凉哀怨的声音从莫闲口中而出,刹那间,天空低垂,落叶纷飞,树木一瞬间变黄,似乎秋天在瞬间降临人间,热闹的山林,变得寂静无声,树上鸟,树下的走兽,嗦嗦发抖。

    绿猗正好在照料花草,陡然间听到这一声,浑身毛发都竖了起来,心中没来由一阵忧伤,想起绿如,也想到了惠明。

    “原来如此!”莫闲自言自语道,他明白了,虽然目前还不成熟,却打开了他的思路他可以做到更强,不过,那会伤到他的肺,怪不得前辈没有留下相应的法诀,人的五脏对应着五行,影响着人的五志,更对应着五方,对应着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原来,人的身神影响着自然,如果用于攻伐,却是天地变色。

    莫闲只是出了一个肺神,他只是初入门,却已这样,如果到了极点,恐怕方圆数十里,数百里,以及数千里内都会出现变化,这种已不是普通的神通,完全可以比拟改天换地的大神通,天地间肯定会有所反应。

    潜虚子坐在云床之上,正在默运元神,体察天地间的变化,突然之间,身体一抖,他睁开了眼睛:“童子,你去莫闲的住处,唤莫闲前来!”

    松寿童子叽咕道:“天色已晚,恐怕师兄已睡下!”

    莫闲刚回来,松寿童子就到了门口,莫闲说:“师兄,这么晚了,怎么光临我这里?”

    “师尊老人家不知发了什么病,大晩上叫你去。”

    莫闲跟着童子,来见潜虚子,洞府之中,没有别人,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华,香炉之中,定神香袅袅升起,莫闲大礼参拜:“师尊在上,有什么事要徒弟是办?”

    “本来没有什么事,现在我想起一事,被你一嗓子把我从静定中惊醒,你试验什么法术神通?”潜虚问道。

    “师傅你老人家真的神通广大,离这么远都知道,我自悟了一种神通,趁晚间没有,试一下手,就被您老人家发觉。”莫闲大拍马屁。

    “不要油嘴滑舌,说正经的。”潜虚子脸色一正,说道。

    莫闲就把自己所悟说了一遍,潜虚子陷入沉思,过了一会说:“你所说得有道理,我并非修行黄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