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黄庭仙道 >

第86部分

黄庭仙道-第86部分

小说: 黄庭仙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油嘴滑舌,说正经的。”潜虚子脸色一正,说道。

    莫闲就把自己所悟说了一遍,潜虚子陷入沉思,过了一会说:“你所说得有道理,我并非修行黄庭大道,黄庭大道是早期的功法,没有相应的法术,是有点不像,你所悟应该是真的,看来古仙人并没有注重神通,事实上,黄庭大道也好,金丹之道也好,守一法,符咒法,修行到高级阶段,本性灵通,自然会有神通,修为是本,而神通为用,神通为降魔护法所用,修为才是根本。”

    “师傅教诲,莫闲紧记心中,师傅刚才说,有事叫我去办,不知何事?”

    “我们所在大安国,只不过是三千莲花大陆的中的一个,我在年轻时,曾经游览过其他莲花大陆,在去的途中,曾与一个女子有缘,她不知在不在人世,你替我去看看她和她的后代。”

    “莲花大陆?”莫闲是第一次听说。

    “这是一个秘密,本来你不能听闻,最起码等你的实力到了相当于元婴层次,宗门才会告诉你,世人不知,我们这个大陆,辐源辽阔,从东到西,大概十二万九千六百里,形似莲台,座落在大香海中,我们所谓东海,实则是内海,在莲花之内,大约相当于莲蓬到花瓣之间,外面才是无尽的混沌之海,人不能渡,在东海的东面,靠近莲瓣的地方,有一处传送阵,通过它,能进入其他大陆,你以为我们的世界是唯一,像我们这样世界,最起码有三千个,每一个大陆上,佛道昌盛。”潜虚子说。

    “原来是这样,不怪一个阎罗殿,各大门派好像看不见,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广大,那么有没有一个大陆,道家很兴旺?”

    “你可知道,我们道家是怎么来的?”

    莫闲摇摇头,潜虚说:“传说这个世界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这本是佛教的天下,但后来道教从天外来了三千客,于是留下传承,又飞升了,这才构成了我们修行界,是道佛两元。”

    “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我虽是你的师傅,只到了其他莲花世界,不曾到过天外世界,也许飞升的前辈明白,但他们一去不回头,你问我,我问谁?”潜虚子笑道。

    “师傅要找的女子是什么地方人?”

    “她住在东海天仙岛,传说当初仙人落脚处,后来才来到大陆,她叫陆婉秋,当时,我是金丹大成,本没有资格过传送阵,我师傅飞升在即,有外功未积,我许下诺言,替师完成三千外功,我师才告诉我,并给了我一个令牌,我才得以成行。”

    “师傅,当时你已金丹圆满,我可是相当于筑基修士啊!”莫闲叫道。

    “你修黄庭之道,哪里是什么筑基修士,你的战力就是遇上金丹修士,也可以一拼,再说,我又不叫你进入其他莲花大陆,只是叫你去天仙岛寻访一个人而已。”潜虚子笑道。

    莫闲问清楚了天仙岛的方位,和陆婉秋的相关情况,陆婉秋是天仙岛一个中型门派天仙门的弟子,当年她筑基有成,外出寻找地煞时,不慎为地煞中妖物所伤,为潜虚子所救,发生一段恋情,而潜虚子那时,过传送阵,在另外世界机缘巧合,悟通了砍柴功,从而进阶元婴,等他回头,偏偏那女子因为采天罡而不在岛中。

    两人就这样一次次错开,今天,正好莫闲悟通了肺神神通,动静不小,潜虚子干脆让莫闲去天仙岛,也算保护莫闲。

    莫闲独自一人,出了天随山,向东而去,非上一日,到了齐国的临缁,由此做海船入海,他不是不能飞行,但据潜虚子说,天仙岛据大陆有四五万里远,已靠近莲瓣,莫闲自己飞行,一方面怕法力不够,另一方面,大海茫茫,怕自己迷路,所以乘海船,海船并不到天仙岛,而是到五千里外的一座大岛崇名岛。

    莫闲从崇名岛再换乘海船,经过三至五趟,才有可能到达天仙岛。

    大海之上,船是齐国富翁吕澄的船,并不是专门为搭人,而是一艘货船,出海一次,大约来回二个多月,风险很大,但利润丰厚,船上除莫闲外,还有三位客人,其中一位是和尚,还有二位,却是中年人。

    莫闲上了船,进入自己的船舱,小心的查看了一番,他不认为有人会对他不利,不过做杀手的习惯依然在,他的眼力却比以前利害得多,发现船已有些老化,不能跑几回了,其他倒没有发现什么隐患。

    那个和尚身上有法力波动,不过相当于炼气高层,也就是初入禅境而矣,其他二人,以莫闲的眼力,就是一个凡人,不过身上有武功。

    在出海的第十天,船遇到了麻烦。

136。海妖现,除妖事罢说华严

    前方海水似乎开了一样,雾气蒸腾,隐约之中,似有大猪,在猪的身旁,密密麻麻的是三足鳖。

    船长一下子船色刹白,水手们也脸色刹白,惊恐地喊道:“大海猪,我们完了!”

    莫闲正在甲板上,也看见了猪,他知道,这不叫猪,应该叫闻獜,白尾白首,浑身黄色,一切符合闻獜的特征,此兽能掀起巨浪,风浪交加,船一遇到它,往往在风浪中沉没。

    它身边的三足鳖,由于尾部像树枝一样,唤作枝尾三足鳖,通常集中在闻獜周围,在闻獜掀起滔天巨浪时,它们推波助澜。

    “慧岸大师,此猪走海人一般称为大海猪,有神通,能掀起数丈高的水墙,船遇到它,十有**会沉没。”那二人中一人说道,莫闲经过几日相处,已知他们三人是一起,一个叫陈志峻,另一个叫刘海。

    “此兽不叫大海猪,它叫闻獜,是一种异兽,身边是枝尾三足鳖,我在华严宗的藏经楼中见过,性喜食人。”慧岸说。

    “大师,你是不是它的对手?”刘海问道。

    “看样子,它还未成年,如果它惹我们,我会出手。”慧岸好像很有把握。

    莫闲望了一眼慧岸,就是没有成年,闻獜也很凶,慧岸应该不是它的对手,何况旁边还有许多枝尾三足鳖,看来,和尚身上有法宝,不然不会说大话。

    他们这番对话,被其他人听见,水手一个个好像有了精神,船长立马改变了脸色,冲着慧岸深深一躬:“求大师救救这一船生灵!”

    “你们开船,绕过去,如果它不动,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如果它掀起巨浪,我来处理。”慧岸豪气地一挥手。

    此时,雾气迅速扩大,将船纳入雾中,雾越发浓了,快到对面不见人,只听得一声惨叫,一个水手被雾气中伸出的大嘴一口咬住,拖下了水,由于距莫闲几人很远,几人救之不及,慧岸怒了。

    “妖孽,尔敢!”慧岸祭起了钵盂,一声响,从水中摄取一物,却是一只三足鳖,钵盂一震,三足鳖化为齑粉,莫闲想看看慧岸的本事,没有下手,水手已然送命,他摇摇头,按理来说,他是一个杀手出身,对他人的死亡无动于衷才对,想不到,水手一死,他心中居然有一丝愧疚,他才摇头。

    既然有愧疚,那就出手,他手诀一掐,虚空中取了一口气喷出,刹那间,狂风大作同,居然将雾气吹散,他一出手,让慧岸一愣,他没有想到,身边居然有一个修士,明显比他高明。

    莫闲没有留意他,手一放,天空中一个落雷,直劈闻獜,闻獜抬头,一声嚎叫,身边黑风起,巨浪墙立而起,包住了闻獜,雷劈下,水汽蒸腾,电光闪闪,闻獜身上出现黄白的光芒,但一些在它身边的三足鳖却已翻白肚。

    闻獜身体一震,壁立而起水墙向海船压了过来,望着高达几丈的水墙,船长和水手脸上灰白,眼中充满了绝望之色。

    莫闲脚下用力,镇住海船,剑已出鞘,默运砍柴功,准备将水墙分开。而慧岸又一次祭起钵盂,口中诵经,钵盂之上,出现了一颗舍利,一尊佛像的虚影出现。佛光下沏,将船整体给护住。

    莫闲剑往前一挥,水墙分开,咆哮着从两侧而过,佛光罩在其上,直擦了一个边,船不稳从分开的缺口之中而过。

    莫闲身体飘起,一剑直取闻獜,闻獜吼了一声,三足鳖立刻密密麻麻挡在它的面前,剑光一到,纷纷崩溃,而剑气却飞速的消耗,到了闻獜面前,已然消散。

    闻獜大嘴一张,带着黄白的光华就咬了过来,就在这时,莫闲把口一张,他近日来所炼的剑气喷薄而出,一下子射入闻獜的口中,黄白灵光立刻,闻獜轰的一声,倒了下去。

    莫闲手中一动,一个符印镇在闻獜的头上,这道符印,是将闻獜的灵魂封在它的体内七日,无间祭坛,需要祭品,而异兽闻獜,应该是上好的祭品,所以莫闲才施展封咒之术,临时封镇它的灵魂。

    随后手一翻,闻獜被收入乾坤袋中,他从飘身而起,直至斩杀闻獜,短短的几个呼吸间,异兽闻獜已然拿下。

    他在空中一个转折,回到了船上,船上水手和船长立刻像欢迎英雄一样,将莫闲和慧岸围了起来,船长语无伦次的表示感谢。

    莫闲摆摆手,他又一次感到那种感激的心念的力量,他手微微一动,将这心念之力引导到左臂之上的缚龙索之中,他暗中以参悟出来的法相之术,祭练这根缚龙索,他要看看,缚龙索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一切都在背后完成,只有慧岸眼中迷惑的光芒一闪,他感到对方状态有些不对劲,好像心不在焉。

    莫闲和慧岸被请到船上好的贵宾房中,两人各占一间,莫闲和慧岸终于宽了一口气,莫闲说:“慧岸大师,有没有时间,到我的房间中?”

    慧岸立刻说:“固所愿,不敢请尔。”

    莫闲一笑,打开属于自己的贵宾房,两人进入,莫闲说:“大师可是华严宗?”

    “不敢,在方家面前,不敢称大师。我是从华严下院而来,到崇名岛的别院去,施主到什么地方?”

    “我去的就远了,想到天仙岛一趟,听说华严宗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我对此很感兴趣,不知能否教我?”莫闲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错,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法是指万事万物;界是指分界、类别。融摄一切万事万物称为‘法界’,法界缘起也就是说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生起,也就是由先天的真如法性所生起,因此也称为性起缘起。”说到佛法,慧岸立刻来了精神。

    “也就是一切唯心了?”莫闲问道。

    “可以这么说,但这里心是自性清净心,而一般人的心,不过为众法所染的妄心,所现一切当然是扭曲的。在佛祖的心中,一切万有无不印现,不仅能现出万事万物,而且连地狱、天堂乃到十方诸佛世界,都能在一时中印现出来。不仅能一切事物的现在状态,也能印现过去和未来的相状。”慧岸说。

    “我明白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世间的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印现了出来。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无限广大又互相包容的,有个体区分又相互贯通,相资相待,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彼即是此,此即是彼,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处于重重无尽的联系之中。”莫闲心有所悟,说道。

    “施主好悟性,这就是法界缘起,施主应该做一位释子。”慧岸说。

    莫闲不说话,陷入一种状态之中,慧岸看他陷入深思中,也不打搅他,悄悄出去,带上了门。

    莫闲陷入沉思中,佛法能自圆其说,唯一条件,你能承认一切唯心,此心是自性清净心,而不是常人的妄心,其中有大道理,甚至佛的威能自在其中,自性清净心是实有,还是无有,还是否定之否定,亦或处于两者之间,对于修行者来说,佛法并不需要灵气,只要心念存在即可,莫闲有些明白当日智通所造的奇迹,那么大的范围的旃檀功德佛光,他身内的封印好像不存在,因为他根本不需要灵气。

    明白归明白,要他重现当日智通的能力,莫闲却做不到,他想到了他所修行的道门,道家不论何法,都讲究一个灵气,更将灵气细分为后天灵气,元气,先天灵气,还有先天祖气等,并由道所派生,但灵气是什么?谁也说不清。

    但灵气的效果却是肉眼可见,道家不论什么功法,都有修命一说,这就涉及气的概念,也不同于空气,甚至有的道书上干脆以炁来代替,炁之一字,可以看成无心二字,唯无心,炁才生成,最初效果,强身健体,以后越发神奇,几乎无存不在,通天下一炁尔。

    然而,到了性功阶段,就不讲气了,而直接讲无,莫闲想到了《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心中恍然,道祖早就讲明,道既然是勉强命名,那由道而生的东西,只不过是人的命名而已,道祖从人本性出发,言自然,说天地,最终归于无。

    而佛家直接跳过这一过程,故佛家不追求**长存,而直面心中根本,寂静涅槃,处于不生不死之中。

    这不是讲佛家更高明,其理论更繁,不如道只言道,守清净,但却在思辨上强于道家,故在世俗传播上,人多言口头禅。

    莫闲将道佛两门优劣作了比较,他虽修行道家,但他却能平等看待两家,的确是一个异数。

137。水火炼,海岛之上试身手

    通过向慧岸请教,莫闲在心中对道佛的优劣作了一个比较,两者都是超脱的途径,一个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明人事,是为大道;一个直面人心,推而广之,涉及宇宙,又回归真心,是为佛,他感到自己的境界在这过程中,缓缓上升。

    怪不得说,一旦悟通,立地成佛,莫闲想到,接下来,该运用无间祭坛了,他杀闻獜,镇其魂魄,就是为了无间祭坛有祭品,无间祭坛,对祭品有要求,最好的上品,是无暇的灵魂,其次是生灵,再次是世间各种天生的宝物,再次是人间污秽之宝,上次用的泥犁珠,就是一例。

    祭品越是上乘,于己越有利,所得反馈于己身伤害越小,闻獜的灵魂,应该算得上较好的祭品。

    他关好房门,布下阵法后,从乾坤袋中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