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霍桑探案之活尸 - 程小青 >

第12部分

霍桑探案之活尸 - 程小青-第12部分

小说: 霍桑探案之活尸 - 程小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卧室。
    “喂,包先生,昨夜里你们什么时候回寓的?”汪银林问。
    “十二点过后。”
    “霍先生回寓之后有没有单独出去过?”
    “没有——慢,施桂来了,我问一问。”施桂已走到办公室门口,我问他后,
便又向电话中答话。“喂,银林兄,据施桂说,霍桑在今晨六点钟才出去。他一定
是出去运动的,因为这是他风雨不变的早课。你有什么消息?为什么问到他的安全?”
    “唉,这样,我放心了!”汪银林的声音变得缓和了些。“包先生,这件案子
昨夜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哩!”
    “喔?什么变化?”
    “金山路赵律师的屋子前面,打死了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徐之玉也受了枪伤。
事情已经闹大了!”
    消息的确惊人,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领会汪银林所以关怀到霍桑的安
全问题,也许误会了那个被打死的人就是霍桑。
    我说:“银林兄,我相信霍桑完全安好,你放心。但是徐之玉怎样受伤的呀?”
    汪银林道:“我此刻还在家里,厅里面只送来了一份简短的报告,详细情况我
还没有知道。半小时内,你如果能够跟霍先生到答厅里去,我们在那边会集。”
    我瞧瞧壁炉沿上的那只小钟,正指着六点三十六分。因着刚才未醒前的恶梦,
又听到这意外的消息,我竟怀疑自己还在梦中。可是这决不是梦。赵家屋子门前已
经打死了一个人:徐之玉本人也受了枪伤!这消息不断在我的耳朵中盘旋。但是霍
桑既不曾回来,我到哪里去找他?我自己只披着一件衬衫,钮子都没有扣齐,下身
穿一件短裤,棵腿赤足,吸着拖鞋,当然不能就上街去找。我走到窗口站一站,经
冷风一吹,昏乱的脑子略略清醒了一些。我赶紧回到楼上,十分钟后梳洗完毕,穿
好衣服,重新下楼。恰在这时,霍桑态度从容地从外面回来了。
    他瞧着我,问道:“包朗,什么事?又这样慌张?”
    我大声道:“银林来电话,案子有变化哩,徐之玉受了枪伤,他门前死了一个
人!”
    霍桑从容不迫的态度立刻发生了变异。他挺直身子,眼珠在流转,他的鼻尖也
像有些颤动。
    我又说:“详细情况,银林也还没有知道。他在警厅里等我们。”
    我们立即空着肚子赶往警厅里去。汪银林正在他的办公室中打电话,通知发案
地点的第五区巡官到警厅里来谈话。
    他向我们招呼道:“霍先生,包先生,请坐。刚才我在家里得到了一个简短的
报告,一时竟有些神经过敏。因为我知道昨夜里你们两位曾到他那边去,事情发生
在昨天半夜时分,死者又是一个穿西装的男子,我便误会——”
    霍桑接嘴道:“唉,承情得很,你这样子关怀我们!这件案子发生在昨夜什么
时候?”
    汪银林答道:“我只知道发生在半夜过后,还不知道具体时刻。王巡官立刻就
要来了。你们昨夜里的成绩怎么样?”
    霍桑道:“因着意外的阻碍,我们预定的计划没有实施。就我们所瞧见的情况
看,这个变化还不能算怎样出于意外。”
    霍桑让我将夜来的经历向汪银林申说一遍。汪银林敛神地倾听着。
    他露出困惑的神气,自言自语地说:“有两个人既然守伺在徐之玉的门外,徐
之玉的被害是很明显的,但是他门外的人又怎样会给打死的呢?”
    霍桑道:“是啊,这就是我们要解释的疑问。”
    一个穿黄色制服的巡官走进办公室来。他是第五区的王巡官,生得短小精悍。
经过招呼之后,他坐下来开始报告这案子的经过。
    王巡官说:“昨夜两点半钟——应该说今晨两点半钟了——我被值夜的周番从
睡梦中唤醒,据说金山路八八九号屋子里发生了血案,有个姓徐的打电话来报告。
我连忙爬起来,带了两个警士,急急赶往金山路去,到那里时已经三点钟。八八九
号门前有一排装在短墙上的低矮的铁栅。就在这铁栅外面的人行道上,躺着一个穿
西装的少年。那两扇盘花的铁门——”
    霍桑插口道:“王先生,对不起,问一句话。这个人倒地的状态怎么样?”
    “他是俯卧倒的,头部向北,接近铁栅下面的短墙,两足略略卷曲,和短墙距
离两尺光景。”
    “伤在什么地方?”汪银林问。
    “背部和胸部都有血迹,但枪弹怎样打进去,还得等检验了才能知道。”
    “他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我也从旁插一句,“他穿一身糙米色棉质的西装,
足上穿一双树胶底的网球鞋。”
    我记得昨夜里那个等候在赵律师屋外的人也是穿西装的,西装的颜色确和糙米
色相近。
    霍桑点点头:“王先生,请说下去。”
    王巡官继续道:“那时我推推那两扇盘花的铁门,却紧紧地关着。屋子的窗门
也都关闭,窗帘下着,里面的灯却仍亮着。我用拳头在铁门上敲了几下,随即在那
人的鼻孔上摸摸,还有一丝气息,就吩咐警士用黄包车将他送到附近的同仁医院里
去。”
    “这个人没有死吗?”我惊喜地问。
    ,“死了。”王巡官摇摇头。“刚才我打电话问过,据说进医院不到半个钟头
就断气了。”
    “那末,他有没有说过话?”我又问。
    王巡官道:“当警士们把他送上黄包车的时候,他简直像死透了的,没有说话
;进了医院以后有没有开过口,我不知道。”他向汪银林瞅了一眼,接续报告。
“我们把那人送上黄包车时,耽搁了好一会功夫,可是八八九号屋子里仍没有动静,
两扇铁门依旧关着。我第二次叫门,又大声喊叫,声明我们是警区里的人。隔了一
会,一个头发剃得精光的仆人才慢吞吞地出来开门。仆人的模样儿非常慌张,很可
疑。我问他的主人怎么样,他默默地不答,只翘着大拇指向屋子里指一指。
    “我走到里面办公室中,灯光虽亮,却并没有人。光头仆人又用手向着白漆板
壁后面指一指,表示有人在里面的室中。我推开了那扇白漆的洋门,才看见有个人
躺在床上,就是受了伤的徐之玉。”
    汪银林插口道:“伤得怎么样?”
    王巡官道:“我不知道,但瞧上去似乎并不厉害。他的左臂上裹着一块白巾,
他那件白细纱西装衬衫的左袖上有些血迹。他的脸色灰白,说话时声音很低,报告
的话也很简单。据说他坐在外面办公室中的沙发上读晚报,忽听得外面”砰“的‘
响。他还不知道是枪声,仰起身子,正想立起来瞧个究竟。忽然又响了第二次枪声。
枪弹穿过了长窗,从他的左臂上擦过。他知道有人谋害,便奔到白漆板壁后面的卧
室中去躲避。隔了一会,不见动静,他才勉强回到办公室中打电话报告。”
    王巡官的话终了以后,室中静寂了好一会,大家都在咀嚼这故事的内容。末后,
汪银林首先发问。
    “你可曾问过徐之玉,对于那个开枪的凶手,他有没有意见?”
    “问过的,他说完全不知道。当时他并不曾开门出去,故而连门外打死了一个
人,他也不知道。”王巡官顿一顿,又补充说:“他是东华大学的教授,又是个什
么博士,本来是河北人,现在寄寓在他的表兄赵尚平律师寓里。赵律师在四天之前
同他的夫人到南京去了。徐教授正准备打电报请赵律师回来。”
    “好了,趁赵律师还没有回,我们先到徐之玉那里去慰问一下。”霍桑立起身
来,眼光在汪银林和王巡官的脸上掠过。“我还要写个字条给我的朋友谢敬渊。银
林兄,烦劳你打发一个人,把字条立刻送到南门大街去。”

                          第十二节  徐教授的谈话
    走出警厅大门的时候,我们四个人都默默无言。从警厅往金山路,照汽车的速
度,只需十分钟光景,但霍桑的建议,我们又耽搁了一个钟头,方才和徐之玉会面。
汽车经过同仁医院门前时,霍桑向汪银林提议,先到医院里看看那个尸体。我首先
表示赞成,因为我很想知道死者是不是表盖里照片上的少年。
    汪银林先向一个上夜里值班的急症医生说明了来意,那医士便很谦和地接待我
们。医生姓罗,年纪还轻,好像是医校里才毕业出来的实习医生。我们在他的诊室
中坐下来,罗医生便开始介绍情况。
    “今晨三点半光景,警士将受伤人送进来,我立刻吩咐把他抬进手术室。经过
察验,发现他伤势很重,左肺尖和胸肋膜都已破碎,第三根左肋骨也已折断。”
    汪银林问道:“枪弹可是从左胸口打进去的?”
    罗医士摇摇头:“不是,从背部进去的。他的背部左肋骨下面有一个枪洞,约
有五六分大小,肌肉也有皱缩的迹象;但是胸口的伤口却大很多。这是枪弹入口和
出口的明证。”
    “这样说,你大概没有检到致命的枪弹?”霍桑插一句。
    “当真没有。瞧伤势,枪弹一定是从胸口穿出,毫无疑问。”
    霍桑回过脸来。“王巡官,你当时可曾注意到这枪弹的下落?”
    王巡官咬着他的嘴唇,他的眼睛连连眨了眨,摇了摇头。
    霍桑道:“这是很可惜的。但是仓卒之间,又是在黑夜,当然也不能怪你。”
    汪银林接嘴道:“子弹或许就在人行道上,停一回大概还可以找得到。”
    霍桑点点头,又问道:“罗医士,请问除了背部和胸部的伤口以外,他身上有
没有别的伤痕?”
    “我已经仔细查过,完全没有。”
    “有挣扎的迹象吗?”
    “也没有,不过他左手的衣袖上染着不少灰尘,那不像是倒在地上染上的。”
    霍桑把目光凝视在地板上,加深了眉尖间的线纹,仿佛有些困惑,接着,他又
向罗医士点点头,请他继续陈说。
    罗医士又说:“当时我觉得他的内脏部分流血很多,伤势非常危险。我用手术
给他止血,包裹以后,又给他注射过一针强心剂。他的眼帘微微转动,似乎有些转
机,但不到二十分钟,他的呼吸便完全停止了。”
    “这个人进院以后,可是始终不曾开过口?”我问。
    “是,没开过口。”
    “他身上可有什么辨别他真相的东西?譬如:名片或信件之类?”汪银林又问。
    “有的,这些东西我也小心地检出,都包在这里。”
    医士从他的西装裤子背后的袋里,摸出一串钥匙,开了书桌中的一只抽屉,拿
出一个白手巾的小包,放在书桌上。汪银林立起来,把那白巾的结谨慎地解开来。
霍桑和我也走近去瞧。包中首先接触我眼帘的就是一支镀镍的手枪,枪身只有五六
寸长,是旧式莲蓬头的。霍桑用自己的一块白巾裹着手枪,拿起来细瞧。
    他喃喃地说:“枪膛里的子弹已给打去了一粒。”
    包中还有一只皮夹和一只廉价的夜光表,表面已碎,长短针停在一点一刻。霍
桑先将表摇一摇,随即放下,又把皮夹翻开来。皮夹里面有三张一圆的钞票,两张
名片上印着苏祟华三字,左角上还有湖南海陵四字;此外还有一支短细的铅笔和几
根牙签。
    汪银林撇撇嘴,作失望状道:“这些东西只告诉人一个空泛的姓名,别的毫无
用处。”
    霍桑说:“这一支手枪可以指示他有所图谋。”
    “晤,他的图谋是什么性质呢?他自己是被什么人打死的呢?”银林仍有气无
力地嘀咕着。
    “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眼前要侦查解决的。”
    霍桑侧过些脸。“罗医士,我们可能瞧瞧那个尸体?”
    罗医士点头道:“可以,可以,在太平间里,我来领路。这些东西请哪一位保
管好?”
    汪银林将手枪、表和皮夹,重新用白巾包好,放在自己的袋里。我们一块儿跟
罗医生走进了太平间。罗医士将覆在尸体头部的一块白布揭开以后,我又感到失望。
死人的颧骨高耸,嘴阔唇厚,和照片上的文弱少年一点不同。他身上穿的一身糙米
色布的廉价西装也不很整齐。霍桑特地将死人的衣袖轻轻提起来。那肘骨部分果真
染有不少的干灰。我们离开太平间的时候,霍桑附着我耳朵问,死的是不是我们昨
夜里看见的那一个。我也低声回答,身材和服装颜色的确都相像。
    霍桑问王巡官:“你说今晨徐之玉打电话来报告你时,已经是两点半钟?”
    王巡官答:“我被周番叫醒时,钟上恰正指着两点半钟。徐之玉报告的时刻也
许还早一些。因为周番接了报告,将发案的地址、号数和报告人的姓名等在册子上
登记好以后,方才进房间来叫醒我。”
    “登记工作不会超过一刻钟罢?”霍桑沉思了一下,又说:“根据那只碎掉的
表,苏崇华中枪倒地是在一点二刻,这和徐之玉的报告时间还相差一个钟头。”
    汪银林问:“你说那只表是在他倒地时碎掉的?”
    霍桑点点头:“正是。表不但碎掉了玻璃,连机件也损坏了。他倒地时既然是
覆卧的,可见表一定是在他覆倒时压坏的。”
    我们一行人且说且走,又回到了诊室门口。霍桑立定了,向罗医士点点头,表
示辞别。医士举一举手,回进诊室里去。我们四个人就走出医院。
    汽车从同仁医院开到金山路八八九号赵尚平律师的门前停住,只有两分钟功夫。
汪银林首先从汽车上跳下来,楼着身子,向水泥的人行道上检寻子弹。霍桑也走到
铁栅面前去细瞧。我看见装铁栅的短墙上积着厚厚的灰尘,并没有枪弹探打过的痕
迹。王巡官却先去推开那两扇盘花的铁门。一会,汪银林叽叽咕咕咒骂,表示他的
找寻没有效果。于是我们三个人跟着王巡官走进铁门里去。
    王巡官似自居于向导的地位,先在玻璃门上弹一下,便旋动门钮,准备直闯进
去,可是玻璃门闩着。隔了一会,那个光头麻子才开门出来。后来,我知道这麻子
叫杏生,已经在赵尚平那里服务了两年半。这时候他运足了眼力,向我们四个人逐
个端相,尤其对霍桑特别仔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