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们的洪流 >

第39部分

我们的洪流-第39部分

小说: 我们的洪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美上帝为天圣父!……”    下面的人马上哄然跟上了他的节奏,仿佛是一个声音一般的响了起来:    “赞美上帝为天圣父,    赞美耶酥为救世圣主,    赞美圣神风为圣灵,赞美三位为合一真神。    真道岂与世道相同,能救人灵,享福无穷。    智者踊跃,接之为福。愚者省悟,天堂路通。    天父鸿恩,广大无边,不惜太子,遣降凡间,    捐命代赎吾侪罪孽,人知悔改,魂得升天。    这两千多人的声音回荡在谷底,迂回婉转,也清清楚楚的传到了卢森的耳朵里。    一旁的秦书萍悄悄的告诉卢森,那个带领大家赞颂的就是丛王古大雄,此人是广东人,原来是船上的一个水手,28年前,天王第二次到广州参加科考的时候,这个人和天王成为朋友,当时这个古大雄主动的接济洪天王银两,后来太平军永安建制的时候,古大雄就投奔了太平军,在太平军的水师营干过,身上枪伤炮伤多处,2年前封的王。    跪在地上丛王古大雄抬起头来,泪眼模糊之间,看到临时搭起的台子上站着一个人,红巾包裹着头发,一身明黄色的袍褂,目光炯炯,凝视着台下的人们。    一时之间,大众发出了真挚的欢呼声。    卢森的头略微前倾,“各位亲胞,今天,朕来和你们见面,离开天京城这么多天啦,能又看到你们,朕也很高兴!”    台下的众人就又压抑不住的欢呼起来。    “十一年前,我们攻下了江宁城,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天京城,这期间,我们打退了多少次清妖的围攻啊?破了他们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有多少清妖的王公大臣、总督、巡抚命丧在你们的刀矛之下啊?”    卢森说到这里,看到台下的人们的情绪就开始被带动了起来。    “清妖不能容许我们天朝发达壮大,他们以十八省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调集到江南,妖朝不断的召集人马,合力来围攻我们,他们占据了苏福省,盘踞了上海,占了安庆,又在两淮逞凶,最后,团团的包围了我们的天京城,他们就想把我们所有的、天国最优秀的儿女们集中起来,屠杀在这天京城里!”    台下的众人都屏住呼吸,牙关咬得紧紧地,目不转睛的听着天王的讲话。    “我们从广东、广西一路杀将出来,艰难困苦遇到了无重数,几千人的时候清妖压不服我们,一万人的时候,多少路清妖杀不过我们,现在,我们在各处都有天国的令旗在动,手中有了洋枪快炮,怎么样呢?难道这个时候反倒是要死守住天京城一处,就等死吗?”    下面的人雷鸣般的声音自发的响起:    “不能,不能!”    卢森一手叉住腰,一手指向峰峦的外面。    “我们暂时离开了江南,还有这广大的中原腹地,于此往北走,还有山西、山东,过了山西、山东呢,大家说,我们就会朝向哪里行进?”    大家激动地一起喊叫起来:“北京,北京!杀向北京!”    “是啦,可是,眼下我们就像古代的大隐士们一样,隐在这伏牛山中,我们要练兵,把我们的兵练得一个就能当清妖十个、百个!”    说到这里,卢森举起自己的右拳,挥动在眼前,“我们天国以前的兵少吗?我们动辄就几十万人上阵,是啊,百姓拥护我们天朝,可是,刀枪炮子,兵法运筹呢?这些如果不行,还是乌合之众吗,这些事,朕就不愿意多讲了,你们都晓得,此番用洋兄弟的法度练兵,就是要快速的练出一只以一当百的队伍来,大家如果心里不服,就不妨想想,为啥子洋人百十人,最多千把人,就敢在长江上横行?四千人的洋人就能在众多炮台、几十万人的清妖营垒中横冲直撞?所以,大家都是天国的栋梁,都是老弟兄了,为今之计,一定要放下架子,就苦学这西洋练兵操典,不要就想着我是王,是侯,是什么军帅?这些救不了自己的性命,朕这回就是要彻底的努力,把咱们的军兵练得精准无敌,而且大家记住,不仅仅是我们在练新军,清妖李鸿章的淮军已经练好了几十个营,如果我们还在这里迁延时日,还在想王侯将相的身份,那我们这天朝就危险了!”    卢森看着丛王古大雄,“丛胞,你说现在我们天朝有几多王?”    古大雄一愣,他想了想,“回天王的话,现如今随队而来的不到千人了吧。”    卢森就冲着丛王古大雄摆了摆手,示意他归队坐下。    “你们想想,一只队伍刚刚突围而出,现在呢,四下里的清妖正在聚精会神的寻找着我们,我们修整过后,就是一场恶战。在这样的一支队伍里,有文职官员,有老弱、妇女,然后还有一千个王,我们怎么打仗?    退一步说,我们的形势如果开始好转了,我们又有了天京城一样的站脚之地了,那有怎么样呢?还搞过去的那一套?    从这两年起,天国所有受封为王的,不论等级,不分有职无职,一朝受封,立即修王府、选美人、办仪仗,出门时前呼后拥,把一条街都能堵上。听说侍王出门都要坐54人抬着的大轿子吧?    众多的王爷有了王府,就还要有杂役服侍吧?咋办,就得抓兵拉夫,招降纳叛。    可是,还得有钱粮来养着这王府上下的一干人等啊,于是,就得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了。    店捐、股捐、日捐、月捐、房捐、局捐、灶捐、礼拜捐、门牌捐、人头税、犒师费等。    这些名目都是哪里来的呀?    卢森在这里如数家珍,下面大家就低着头,鸦雀无声。    “各位,你们一定心里要明白,天国现在还没有胜利,难道你们就等不及了?就要享清福?可是,就是朕允准你们享福儿了,清妖会让你们自在吗?队伍如果一散,任何一个乡勇家丁就能要你们的性命的!”    看着大家又有些压抑的神情,卢森就把话头拉回来一些:    “你们要听朕的话,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把兵练好,到时候,精兵快马,战法全新,以一当百,等站住了中原之地,势力平推18省,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再看,天朝会什么样子?”###第五十八章  扶王与遵王
    忠王李秀成这些日子一来一直奔忙在伏牛山谷口这一带,前军这5000多人人数倒是也不算少,可一撒开了看呢,就显得势单力薄了。    于是,他就反复的勘查谷口的地形,在一些地方构筑工事,把炮位安置在居高临下,俯瞰路口的所在,而在山势险要的地段就多布置观察的兵士,安排一些在天京城里就做过望楼瞭望敌情的兵士来守卫这些地方,兵力就不多驻扎。    另外,他已经派出了2个大拨的人马变易形色,出去打粮了。临行前,反复嘱咐,要军士们把重点放置在南来北往的粮帮的车马上面,方法就是:遇到清妖的官运粮车当即拿下,遇到商人粮帮的车马也要截住,按价给银子,十天之内,如果遇不到上述两宗儿,就得去寻大粮户的米仓,晓之以理,市价收买,如果抵抗报官,就要强行砸开米仓,便宜行事了。    就这样,成车的粮米运进了伏牛山中。    忠王李秀成就盘算着,如果再回来两个车队的粮食,就可以让打粮的队伍回来修整20天,毕竟闹的太频繁了也不好,山中的响马也没有这么大的粮食吞吐量的吗?    他正在前军的大帐里思想着呢,就忽然听见帐门前一阵喧嚷,没等他站起身来呢,一个亲兵就贸然的一脚踏进帐里,慌慌张张的报:    “谷口瞭望的发现清妖的马队,”    忠王李秀成拧紧眉头,伸手拨开挡路的小兵,大步走出大帐,飞身上马,双腿一夹,这黄骠马就稳稳的向前奔去。    马背上的李秀成心里还是有一丝紧张的,怎么前面的两道游动哨都没有发现清妖的马队呢?    展眼之间,来到了山砑口,他滚鞍下马,躬身一路小跑,登上了一处山崖,一旁的亲随递过单筒千里镜,他急匆匆的拧开,平了平呼吸,眯起一只眼睛对准远处模糊的山地看去,视野里,隐约看到的是清妖的黄龙旗,再细看,这旗子是黄底黑字,上面一个“僧”字渐渐看的清晰了,啊?难道是清妖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到了?    忠王李秀成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回身,吩咐亲随赶紧喊齐20人,分别飞马通知山谷内各个驻扎的军兵,马上集中起来,赶紧禀报天王。    接着,他又叫人去交待给四个炮台的军兵,要看好他的令旗,他这里令旗一举,炮台就要立即开炮。    这时,他听到身边的人在问讯山口的鹿角丫杈,就接口说,火急派人到谷口再加一段,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住清妖骑兵的冲锋。    估计着清妖的马队快到了大炮的射程之内了,忠王李秀成又平端起千里镜,哎,奇怪的是,前面清妖的马队却还是没有列开冲锋的队形,忽然,视野里出现了一面杏黄旗,旗子不大,自己看不太清晰,可是,忠王李秀成还是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的旗子吗!    又只见前面一个人几乎站在马背上,挥舞着手中清妖将官的花翎帽,单人独骑奔向谷口,忠王李秀成见状,赶紧左手向后举起黑旗,这是传令下去,不得开火的信号,他是怕守卫谷口前沿的太平军兵士见这人来的急切,擅自开枪,因为,他已经敏锐的感到这里面有些良好的气息了。    这马上的人抵近了谷口,站在忠王李秀成身后的一个前军师帅已经认出了那个人,他惊喜的喊道:“哎呀忠王,是咱们派出打粮的人,是咱们的人啊!”    说话间,那人已经是下了马,绕过横挡在谷口的鹿角丫杈的阻拦,身手敏捷的攀着崖壁上的藤条正往上攀登,口中还不断地喊着守卫谷口的什么人的名字,上面的太平军见了就七手八脚的一起把他拽了上去。    这人是派出去打粮的一名两司马,汗流浃背的他站在忠王李秀成的面前,他告诉忠王李秀成,谷口外的骑兵就是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的一小部分队伍。    忠王李秀成赶紧命人快去谷口,用抓勾、套绳火速的把横亘在道路上的鹿角丫杈移走,同时,又飞报天王。    谷口清理完毕,忠王李秀成率领尊王刘庆汉、章王率林绍璋、恤王洪仁政等人迎出山谷之外,这时候,谷口两侧陡然之间响起了鞭炮的炸响声,碎红的纸片蹦飞的尘土飞扬,平添了一份喜气,站在山崖上、谷口边的太平军将士们自发的欢呼着,欢迎着扶王陈得才与遵王赖文光的到来。    见到这个情景,二人都是很感动,扶王陈得才看上去身材瘦削,面容清癯。而遵王赖文光却是个子不高,略微有些发胖。两个人抢步上前,与忠王李秀成等人把臂摇晃,一时无语,都是百感交集啊。    一路寒暄着,忠王李秀成就吩咐多搬出来些椅子、板凳,这次不进大帐,就与两位王爷在凤凰岭上接风洗尘,叙一叙衷肠。    这二位一听连忙摇手,都说使不得。说这好不容易找到咱天朝的根本了,不见到天王的金面,我等是决然不敢吃一口粮米入肚的!    忠王李秀成听了也就哈哈一笑,他也暗自佩服这二人真是个守规矩的人。本来这么做是天王吩咐的,就想先让他们解除乏困,之后,再召见二人,可是,眼见得这二人是真心护主之人啊,咋办?只得再去禀报天王,请天王定夺吧。    不一会的功夫,就有人回来,在忠王李秀成的耳边低语了几句,李秀成就点头一笑,对二人说,二位王兄,天王刚才有旨,说既然扶王、遵王一片赤诚,就着当即来见!    这二人一听,赶紧起身,口中道:“还要烦请忠王导引我二人速去觐见天王吧!”    再说乐山这边的卢森,刚听说是清军僧格林沁的马队来犯,却是吓了他一跳,心说这里刚刚要开始闭山练兵,怎么就有硬踹山门的人了呢?    紧接着,说是扶王陈得才与遵王赖文光到了,这下子卢森可就是高兴起来了,这就是说,从天京城突围出来之后,正式与皖北与中原一带的太平军武装力量会师了呀!    他就喊秦书萍,让她赶紧准备,一起去谷口迎接扶王、遵王他们。    秦书萍就笑了,看着忙乱的卢森,她说不能去迎接,卢森吃了一惊,问为什么?秦书萍就告诉他,天王位居九五,不能随意起身去迎接一个臣下的,不论是清妖的规矩还是天朝的规矩,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只能是他们来拜见天王。    卢森悻悻然的也没什么可说,秦书萍就忙着把这扶王陈得才与遵王赖文光的情况先行和卢森讲了一遍,让他对于这二人有所了解,以至于一会儿接见他们的时候不要出纰漏。    首先,秦书萍告诉卢森,这扶王陈得才是英王陈玉成的堂叔,两年前,奉命带领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祜王蓝成春等将领西征河南。    大军在数月间就逼近了陕西西安。可就在这个时候,陈玉成在庐州形势危急,召陈得才回去庐州,但陈玉成在陈得才回来前已被清军杀害。陈得才在同年再向西进军,打算用两年时间招募更多兵力,然后返回天京解围。    就在去年的二月,陈得才已经攻占了汉中,可是,年底就收到了天京的命令,让他回师救天京,大军在今年春夏之交时抵达湖北安徽交界一带,因天京缺乏粮食而停留不进,这时候到了确山附近,一定是接到了天王的指令,一路打过来的。    而这赖文光呢,最早实际上是太平军中的一名文官,直到8年前才改为军中的战守之职。在二破江南大营的当中,他暂露头角,三年前随英王陈玉成西征湖北黄州的时候被封为遵王。    这里正在叙说当中,外面就有人来报,说忠王引领扶王、遵王来拜见天王了,请天王示下。    卢森就对秦书萍说要在帐外见这二人,秦书萍赶紧吩咐女官帐外安排觐见仪仗。    少顷,忠王李秀成带着这二人就来到了这青鸟岭上的一处所在,这里属于在乐山的侧面,却是一处向阳的地面儿,向下眺望,伏牛山脉恍惚尽在眼底,身后是壁立的青峰,空地上是几座大帐,挨着山坳处,却有流水声潺潺,一个青幽幽的古洞又呈现在面前。    到了一层也分不清是人工雕凿还是自然形成的石阶前,忠王李秀成躬身肃然站立,朗声启奏:“小官李秀成,引带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太平天国尊王赖文光觐见我主天王!”    这时,一个承宣官道:“诸王升阶上前!”    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