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

第10部分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第10部分

小说: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恐怖。不知有多少人 要失去自由,甚至人头落地。但是,又必须认罪。最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 涅夫同意为基洛大的被害承担道义上的责任,意思是说,他们没有参加领导 和组织谋害基洛夫的活动,但凶手受到了他们这些原反对派领导人政治观点 的影响。在法庭上,季诺维也夫说,由于客观情况,前反对派过去的活动只 能导致后来所发生的罪恶行为的产生。为了党的所谓整体利益,也为了许多 人不致于继续元端受过,他声明他为那些受他蒙蔽的人承担全部责任。最后 他说, “此刻,我看到了我面前的任务,就是在工人阶级的法庭面前,彻底 地、公开地和真诚地,对我现在已经认识到的所有过去的错误和罪过,进行 悔过,而且我有责任这样交待,以使这个集团彻底结束。”④      可见,“莫斯科中心”案的审判,是审判组织者从既定政治目的出发的, 玩弄被告,欺骗社会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审判。这一点的另一个有力 的旁证是:为了配合打击原反对派,在逮捕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后,立即 
… Page 42…

自上而下地组织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声讨阴谋集团的政治运动。各地集会甚至 要求将所有被告判处枪决。这显然是将某些人的政治意志强加于人民,强加 于历史,利用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运动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莫斯科中心”一案的判决为这一场审判作出了符合其性质的结论。尽 管审判的决议中说, “侦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根据足以证明季诺维也夫分子 教唆谋杀谢·米·基洛夫的事实”民但是,1935 年:月 16 日宣判时,季诺 维也夫仍被判处 10年监禁,叶甫多基莫夫和巴卡耶夫8 年,加米涅夫5 年, 其他人5 年到 10年不等。既然法庭宣布被告缺乏犯罪的事实,那么这同一个 法庭为什么对他们和能够对他们施以刑罚呢?而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 77 名被捕者根本没有通过任何法律审理程序,就由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会议予 以处置,施以刑罚。为什么整个社会居然没有约束他们的力量,甚至默认或 承认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呢?从这里可以看出,维护全体人民利益和法律已经 变成特定的政治势力的工具。在当时的苏联,权力决定着法律是否实施和如 何实施,从而也决定着人民的命运。      基洛夫事件牵连的人中还有列宁格勒内务局的人,这里包括真正的罪犯 和上司要借故打击和委之以过的人。为了平息民愤,铲除异己,中央早在1934 年 12月4 日就宣布要审判他们。但是,若要严厉地认真地审判他们,不但有 违把矛头指向原反对派的大方向,而且难免不会暴露真正的罪犯和真正的阴 谋。基洛夫事件的策划者当然不会愚蠢到把斗争矛头指向自己的地步。所以, 他们只能把列宁格勒内务局的问题作为一个玩忽职守的责任事故,如若审 判,也只是摆摆样子。      1q35年 1 月 23 日,列宁格勒内务局的有关干警被召到了审判台前。审 判长是乌尔里赫。被告共 12人,其中包括扎波罗热茨。麦德维基和扎波罗热 茨等被指控犯有玩忽职守罪。他们 “尽管掌握有人图谋暗杀基洛夫的情报, 但不仅麻痹大意,而且对国家保安工作的基本要求玩忽职守,没有采取必要 的防卫措施。”0 判罪很轻。麦德维基被判处 3 年徒刑,其余都是 2 年和 3 年。      除了扎波罗热茨等极少数涉事很深的人以外,大多数知情不多的人当然 懂得,不是他们要玩忽职守,没有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而是上面要他们玩 忽职守,不让他们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他们虽然不太知情,但因为是当事 人,肯定看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让他们担起事件的责任来,代人受过,这是 上下心照不宣的事情。他们本来难以避免谋杀基洛夫的恐怖集团的同谋犯的 罪名,但当时为什么对他们判罪如此之轻呢?其原因恐怕除了上面提到的 外,还有形势不允许对他们采取过分严厉的惩罚,那样做难免会产生杀人灭 口之嫌。再就是雅哥达比起他的后任叶若夫,即人们称之为 “嗜血的株儒” 的叶若夫来,还不是那么凶狠和残忍,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叶若夫那样凶残 的程度。这是一年多以后雅哥达被赶下台的原因之一。      从 1938年3 月莫斯科第三次公开审判透露的情况看,雅哥达对其部下和 同事没有采取杀人灭口的作法。雅哥达的私人秘书布拉诺夫供认,雅哥达曾 吩咐他关照扎波罗热茨和麦德维基的家庭。他们二人服刑前,受到了雅哥达 的召见,前往服刑地点服刑时没有被塞进犯人车厢,而是乘坐专门的车厢, 到站后,受到了劳改营建筑工地首长的款待。到劳改营也没有受到犯人待遇, 甚至没有穿犯人服,而是穿不带标志的内务部制服。为了宽慰他们寂寞的生 活,内务部交通局局长萨宁和负责克里姆林宫警戒任务的保克尔还给他们寄 
… Page 43…

送去唱片和收音机。这在戒律森严,绝对禁止与外界联系的犯人住地,是非 常罕见的现象。扎波罗热茨和麦德维基后来被送到苏联远东地区连佐洛托采 金联合企业的劳改营;扎波罗热茨后来还担任了科雷姆劳改营筑路处的处 长。      很显然,不论是出于策略考虑,还是出于当权者的善意,列宁格勒内务 局涉及基洛大被杀案的人大部披保护下来。这种种情况,自然引起了许多不 知就里的内务部人员的怀疑,他们推测,斯大林即使不是基洛大事件的策划 者,起码也是支持者。内务部系统悄悄地传播着一些小道消息,事情的真相 也逐渐地透露出一些来。原内务部经济局副局长、后被迫隐居美国的奥尔洛 夫在 《斯大林肃反秘史》一书中说,当时他曾被告知说: “事情太险恶,要 想自己平安元事,对此还是少知为妙/②后来,在叶若夫肆虐的 1937年,他 们都被消灭了。21 年后,赫鲁晓夫在其有名的秘密报告中说: “在基洛夫被 暗杀以后,对列宁格勒内务局的高级官员们判刑很轻,但在1937年他们都被 枪决了。我们可以设想,枪决是为了掩盖暗杀基洛大的组织者的踪迹。”③ 注释:      l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苏共中央附属马列主义研究院:《关于所谓“列 宁格勒的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反革命的季诺维也夫集团”案》,载宅苏共 中央公报》1989年第4 期,第39 页。      ②罗伯特·康奎斯特: 《大恐怖》,纽约 1968年英文版,第 112页。      ③该拿后文将有交待。      ④/l ·谢列斯托九《格里戈里·手诺维也夫:生活与斗争》。载 (苏)《星 期周刊》。]H8 年第川期。      ”。季诺地电夭文集》第7 卷弟】册,列宁格勒 1925年版,第444 页。 转引自八·科斯待申:覆手诺统L 大的自传》,载 《苏共历史问题》1990年 第7期,第 63 页。      o “关于所谓·‘列宁格勒的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反革命的季诺维也大 集团”集屠、第扎页。      o鲍甲斯·列维灰基: 《恐怖统治——苏联秘密警察(1917—1970)》, 纽约 1972年英文版。      ③缓关于所谓 “列宁格勒的萨法罗大、扎卢茨基等叵革命的季诺维也夫 集团”案》,第44—47 页。      ·”·      ③稷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 1988年第2 版,第 154页。      o 《关于所谓“列宁格勒的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反革命的季诺维也夫集 团”案》,第54 页。      o 《关于所谓“列宁格勒的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反革命的季诺维也夫集 团”案》,第54—55 页。      o 《关于所谓“列宁格勒的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反革命的季诺维也夫集 团”案》,第54 页。      0 《关于所谓“列宁格勒的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反革命的季诺维也夫集 团”案》,第56 页。      0 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苏共中央附属马列主义研究院: 《关于所谓的  “莫斯科中心”案》,载《苏共中央公报》1989年第 7期,第 70 页。      OO 《关于所谓的“莫斯科中心”案》,第70、68 页。 
… Page 44…

     o科萨列夫当时是联共 (布)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总书记。      0 《关于所谓的“莫斯科中心”案》,第69 页。      0 《关于所谓的“莫斯科中心”案》。第72 页。      O 稷关于所谓的 “莫斯科中心”案》,第74—75 页。      ④哎关于所谓的 “莫斯科中心”案》,第76 页。      o③ 《关于所谓的“莫斯科中心”案》,第77、78 页。      o⑤O 《关于所谓的“莫斯科中心”案》,第81 页。      ③尤里·费臭法诺夫: 《恢复事实真相),载(苏)《消息报》1988年 6 月3 日。      o 《关于所谓的“莫斯科中心”案》,第84 页。      o笆大恐怖》,第 58 页。      @罗·伊·麦德维杰夫: 《让历史来审判》上卷,北京1983 年版,第 263 页。      ① (苏)《真理报)1985年 “月24 日,见 《大恐怖》第58 页。      @亚历山大·奥尔洛夫, 《斯大林市反秘史D,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版,第 6 页。      o 《赫鲁晓夫回忆录》,北京1988年版,第 18页。 
… Page 45…

                             第二章并不平静的一年      共产党人,不愿遭到突然袭击,他们不能期望旧世界会自己离开舞台, 他们看到旧制度是在用暴力保卫自己,因此共产党人向工人阶级说,准备以 暴力回答暴力。                                                                   ——斯大林 
… Page 46…

                                 1。谁是障碍?      1935年:月,审判结束后,基洛夫事件的旋风似乎吹过去了。天空放晴, 春风吹来,田野上的拖拉机声和工厂的机器声重新获得了原来的音韵,人们 似乎可以歇舞升平了。被打成基洛夫事件罪魁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押 到了监狱里,也似乎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归宿。其实,这只是一场更大的风暴 即将来临前的沉静。掀起风暴的一方要积蓄力量,进行准备,将受到风暴摧 残的另一方也并非可以得过且过。      历史已经证明,基洛夫事件是苏联 30 年代推行的恐怖镇压政策的开场 战。藉口这一事件而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行动,确实起到了蒙蔽和鼓动群众, 震慑党内外正确力量的作用。      当时,广大党员群众无限信任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但对某些人借用党 的名义实行错误的甚至是罪恶的政策缺乏警觉,缺乏经验,把对党的信任轻 易地赋予他们。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社会的局限性,党和人民没有去想也没 有想到党的领导中会出现复杂的情况,没有想到也不善于识别真假列宁主 义。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拥护错误和罪恶的政策。 虽然当时人民处于高压政策之下,但依然可以看到党内外公开和隐蔽的反 抗。有普通群众的直觉的不满和反抗,所谓低层次然而反映人民真实意志的 反抗。有党的高层领导中代表正确路线的人反对错误路线的斗争。此外,还 有历次政治运动的受害者阶层的沉默的对抗。      在普通群众对恐怖政策的不满中,表露明显的是青年人。第二次世界大 战德国侵犯苏联时,斯摩棱斯克州的秘密档案被德国人缴获,后来落到了西 方。从档案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情绪。从这种并非全部正确的情绪中,可 以看到人民对镇压反对派的态度。      在一次共青团的讨论基洛夫被害事件的会议上,一个共青团员说: “基 洛夫被杀害后,便允许粮食自由买卖;要是斯大林被杀害,便会解散所有的 集体农庄,”有一个身为校长的共青团员说: “列宁在他的遗嘱中写着,斯 大林不能够作党的领导人。”另外一个教师责备斯大林把党变成了监视人民 的宪兵。档案中还有一份报告谈到一个9 岁的少先队员曾喊过: “我长大了 要杀死斯大林。            还有一个 11岁的学生说:“他们杀害了基洛夫,但愿他们 现在杀掉斯大林。”有的人公开对基洛夫事件后的政策表示怀疑,对反对派 表示同情。有一个工人共青团员说: “对季诺维也大的诽谤已经够了,须知 他为革命做的事是很多的。”有一个做宣传工作的共青团员断然否定季诺维 也夫参与了基洛夫案件,他把季诺维也夫称为 “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一个 有教养的人”,还有一个共青团的指导员 “公开维护季诺维也夫的观点”。  “      在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中,恐怖镇压政策受到了古比雪夫、奥尔忠尼启 则、埃努基泽、克鲁普斯卡姬等党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抵制,也受到 了高尔基等著名的党外人士的异议。这一点明显表露是1934年 12月政治局 研究镇压原反对派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借基洛夫事件一举消灭反对派的 企图受到有力的抵制,从而使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避免了被消灭的命运。 党内一大批高级领导人,虽然在20 年代追随斯大林,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 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皮达可夫等列宁的战友和学生进行过错误 多于正确的批评,参与了斯大林与他们争夺权力的斗争,不适当地给他们扣 
… Page 47…

上了左倾和右倾反对派的帽子,进行了无情的打击,从而在政治和组织上与 斯大林站在一起;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与斯大林完全一样。他们经受过 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考验和列宁主义的教育,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坚 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坦荡的革命胸怀,他们与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反对派 领袖人物的分歧属于党内政治思想分歧,井未掺杂个人恩怨。他们把自己与 反对派成员的关系看成是与党内犯了错误的同志的关系。由于他们把党和人 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忠诚正直,因此经过1929—1933年的强制集体化和加 速工业化特别是 1932—1933年苏联的大饥荒,对斯大林推行的路线并非心悦 诚服。他们对强制集体化以来的许多政策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