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

第11部分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第11部分

小说: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特别是 1932—1933年苏联的大饥荒,对斯大林推行的路线并非心悦 诚服。他们对强制集体化以来的许多政策有看法,反对无情的党内斗争,主 张实行有利于团结和稳定的政策,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正确 路线的代表人物是在党内享有崇高威信,在1934年 1月党的十六大上得票最 多的基洛夫,以及古比雪夫、奥尔忠尼启则、叶努基泽、波斯蒂舍夫、丘巴 尔、柯秀尔等党的领导人。在党外最有影响的人是高尔基。      因此,要肃清党内的原反对派和新的反对势力,就必须清除党内尤其是 党的领导机构中反对恐怖政策的势力。于是,以基洛夫事件为借口镇压原反 对派,又以消除镇压反对派的阻力为借口,清除 “包庇”反对派和反对恐怖 政策的势力。再以清除反对恐怖政策的势力为保障和动力,加强对原反对派 和新反对派势力的镇压,形成了一条互为因果关系的锁链。在这条锁链中, 基洛夫事件不是最初的环节,消灭反对派也不是最后的环节。1935年:月审 判后,对党内反对恐怖的力量的打击接瞳而至,主要表现为古比雪夫的神秘 去世、克鲁普斯卡姬受到压制、叶努基泽的下台和高尔基的去世,以及老布 尔什维克协会和前苦役流放犯人协会的被解散。      卅努基泽是斯大林的老朋友和老同事。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回忆 说:“我父母常和朋友们一起到南方去度假,有时和我母亲的教父阿·素·叶 努基泽同行,他是我们全家的好友。有时和阿·伊·米高扬、伏罗希洛夫或 莫洛托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一同去。”②叶努基泽与斯大林的友谊和他在 党内的地位可以从十六大期间的一幅照片看出来。这幅照片上共有8 个人。 前排从左至右是奥尔忠尼启则、斯大林、莫洛托夫和基洛夫,后排从左至右 是叶努基泽、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和古比雪夫。可是,正是这位斯大林 的好友和19世纪90 年代就参加革命运动的老革命家叶努基泽,成了斯大林 继基洛夫事件后第一个打击对象。斯大林不能容忍对他的路线、政策和意志 的抵制和反对,即使是最亲近的朋友也不例外。他被迫进行了自我批评。1935 年 1月16 日,他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占据半个版面的文章,对自己在百科 全书等书籍中有关格鲁吉亚布尔什维克活动的提法进行了自我批判,承认夸 大了他个人在外高加索革命运动中的作用。      老一代革命家都知道,叶努基泽是外高加索最早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之 一,是了位忠诚、谦虚的不计个人名利的人。他在自己的回忆录 《布尔什维 克的地下印刷所》一书中,如实地记述了外高加索一些早期革命事件。但是, 从当时官方的观点看,这样的如实记载则是亵读神明,败坏领袖名誉。比如, 他在书中说,19 世纪 90 年代梯弗里斯 (第比利斯的旧称)社会民主组织的 领导人是西尔韦斯特尔·吉布拉泽。这个人后来成为一个顽固的孟什维克, 而斯大林不过曾是此人的一个普通助手。这样叙述当然损伤作为 “领袖”的 斯大林的尊严。叶努基泽在压力之下所作的自我批评采取了回避事实、谴责 自己的方式。这样的自我批评等于承认贬低了党的领袖斯大林在外高加索革 
… Page 48…

命运动中的作用。似乎是一种巧合,即叶努基泽自我批判的文章与对季诺维 也夫等人的判决发生在同一天。这种巧合给人一种明显的印象,即叶努基泽 虽未被作为反对派予以打倒,但在政治上已被打入了另册。      接着是古比雪夫 1g35年、月25 日的淬然去世。古比雪夫之死当时说是 自然死亡。三年之后,当举行莫斯科第三次公开审判时,自然死亡的说法换 成了被谋害的说法。公开审判的被告雅哥达供称,古比雪夫是接受了雅哥达 命令实施的医疗方案的治疗而死的。雅哥达同时还供称,按他的命令用错误 医疗方法促成其死亡的还有高尔基、前国家保安总局局长明仁斯基和高尔基 的儿子佩什科大。另外,他交待说,是他命令扎波罗热茨协助尼古拉耶夫杀 害了基洛夫,而向他发出罪恶指示的是叶努基泽和以布哈林为首的 “右派托 洛茨基中心”。雅哥达的交待中有许多内容是荒谬的,给人留下了不少疑问。      古比雪夫去世第二天,官方就正式宣布他死于心脏病的发作、医生的鉴 定是由卫生人民委员卡明斯基、霍多罗夫斯基和莱温签署的。后来奥尔忠尼 启则 “因心脏病突然去世”的医生鉴定也是由他们三个人签署的,这个鉴定 已知是奉命伪造的。古比雪夫心脏不好,从 1934年8 月开始治疗。但在1935 年:月他的健康状况良好。在死前一个多小时,他还在苏联人民委员会自己 的办公室里主持会议,听取汇报。下午2 时,他感到不舒服,由他的秘书马 克西莫夫送出了办公室,步行回家。他的家就在克里姆林宫,只需5 分钟就 可到达。他自己登上三楼自己的家,便躺下休息。他的私人秘书坚持给他请 医生;但当3 时20 分医生到来时,他停止了呼吸。@上面的说法如果属实的 话,召 p 么古比雪夫的死是与医生元关的。但是,1938年3 月莫斯科第三次 公开审判时,法庭说古比雪夫之死是由于明显错误的医疗方案。医生懂得这 种病应采用静卧法,但是并没有这样做。医生和古比雪夫的秘书马克西莫夫 被控接受了雅哥达的指示,故意采取错误疗法。从雅哥达方面看,他这样做 是可能的,因为他刚刚策划暗杀了恐怖政策的反对者基洛夫,但是他是否像 法庭所说的那样通过医生和古比雪夫的秘书去实施阴谋,并不是唯一的可 能。1988年2 月,苏联最高法院正式宣布给布哈林平反时,同时给莫斯科第 三次公开审判的除雅哥达以外的所有被告全部平反,其中包括给莱温、马克 西莫大等平反,并且说当时的医疗方案是正确的。      苏联最高法院的决定说明医生和秘书是元罪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古比雪 夫是正常死亡,也没有说明雅哥达是否在古比雪夫之死中起过作用和起到什 么作用。在古比雪夫的死因还没有完全弄清的情况下,完全有理由作出各种 分析和推测。如果把古比雪夫的突然去世放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去考察,也 许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古比雪夫是当时最有威望的坚持温和路线的三名政 治局委员之一。基洛夫公开抵制斯大林的恐怖镇压政策,已经遇害;另一名 公开抵制这一路线的奥尔忠尼启则的死期也已不远。二者之死都不是正常死 亡,真正的死因都被掩盖起来。另外,在古比雪夫去世之时,高尔基和叶努 基泽已受到了攻击。高尔基死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处决之前,其死因 还有待于考查,叶努基泽 1937年 12月被秘密处决。另外,还有9名政治局 委员和 10名前政治局委员先后于 1934年至 1940年死于迫害和镇压。古比雪 夫很可能由于心脏病的突发而与上述情况不同,形成一种例外,但也完全有 可能也是政治阴谋的链条中的一个重要受害者。还有一个情况可以说明这一 点,即古比雪夫死后,他领导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大多数干部,包括计委副 主任奥萨奇教授,都被解职,理由是他们反对30 年代初实行的加速工业化的 
… Page 49…

方针。      高尔基一直激烈反对迫害反对派,力促党与知识分子的和解,主张把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十月革命初期,高尔基因不 理解暴力革命而流亡国外。后来,由于列宁的劝说,信念逐渐改变,认为苏 维埃制度与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并不矛盾,才于 1928年从意大利回国,并且 对国外诬蔑苏维埃制度的宣传进行了批驳。高尔基曾试图使斯大林与加米涅 夫和解,1934年初他甚至使二人举行了一次私人会见。后来,斯大林让加米 涅夫到科学院出版社工作。1934年8 月,高尔基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 上,谈到了现实生活中 “领袖至上主义的脓厄”,把它形容为“庸人想高出 同志一头的浸透了个人主义的意图”。④鼓吹个人迷信和暴力镇压政策的人, 非常喜欢引用高尔基N30 年 11月在 《真理报》提出的个口号: “敌人不投 降,就让他灭亡]”他们这种作法完全违反了高尔基的本意,因为他们把这 样的口号用来对付根本不是敌人的同志。因此,高尔基本人在自己生活的最 后几年完全放弃了这一提法。⑤基洛大被害事件极大地刺激了高尔基,他对 反党反革命的罪犯充满了仇恨。可是,没过多久,当他看到基洛夫事件后中 央的恐怖镇压行动变本加厉时,他又回到了温和路线的立场。高尔基的所谓 自由主义的立场引起了斯大林的愤怒。由斯大林授意。报刊上出现了对高尔 基进行尖锐批评的文章。高尔基回国后受到普遍欢迎和赞扬的状况转变为一 种客气的礼遇和尊敬,他的行动在有计划的热情安排中受到了限制。但他并 没有退缩,而元视政治气氛的剧烈变化,我行我素。当内务部和检察院秉承 上司旨意,力求把反对派置于死地之时,他仍在促使斯大林与反对派和解。 1935年春,当局制造了所谓以谋杀斯大林为目的的 “克里姆林宫案件”,许 多人元端被捕,其中有加米涅夫的弟弟罗森菲尔德的前妻,她在克里姆林宫 当医生。当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的叶若夫竭力利用这点关系诬陷加米涅 夫。甚至企图把加米涅夫处死。他的意图受到高尔基等人的坚决抵制。由于 高尔基刚直不阿的品质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他实际上已袂视为恐怖镇压政策 的障碍。他的言论和行动受到内务部的严密监视。根据托洛茨基的说法,雅 哥达对高尔基的秘书克留奇科夫说, “有必要减少高尔基的活动,因为他妨 碍了 ‘高级领导人’”。②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姬具有与高尔基、叶努基 泽同样的观点和立场。1924年,她曾站在加米涅夫一边。1925年 12月,克 鲁普斯卡姬在党的十四大上发言,在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等问题上捍卫列宁 的原则。她立即被当权者划人反对派分子一类的人,受到了伏罗希洛夫、彼 得罗夫斯基、雅罗斯拉夫斯基的恶毒攻击。当时她感到,她似乎已被排斥于 党的总路线之外,但是,她仍不气馁,在党的中央监委会议上谈起了 “书记 处过大的权力”/在二三十年代苏联党内斗争中,克鲁普斯卡姚对斯大林来说 是一个精神上的威胁。因为她与列宁的特殊关系,她在党内的特殊地位,她 的话是有相当的份量的。但是,仙不像高尔基,她是一个党员,必须服从党 的纪律。斯大林就是使用党的纪律这一武器,迫使克鲁普斯卡姬向党隐瞒了 列宁的遗嘱,使得党还有力量的时候未把斯大林搬开。历史已经证明,当列 宁去世后,斯大林欺骗政治局和克鲁普斯卡姬,向党隐瞒列宁的遗嘱,给党 和革命以及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广大党员和人民完 全有理由责备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布哈林、李可夫等列宁的 战支,他们竟然屈从于总书记斯大林的纪律,而不懂得这样做对整个革命事 业的损害,让列宁临终前要搬开的斯大林继续留在总书记的位置上。不管如 
… Page 50…

何评价列宁的诸多战友的功过是非,也不管像克鲁普斯卡姬这样的人的个人 品德是如何地完美,但作为领袖人物,他们都缺乏列宁的洞察当前与未来的 眼光与本领,都缺乏列宁的坚持革命原则的坚定意志,而这种缺点给革命事 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克鲁普斯卡姬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的私人友谊,她对季诺维也夫反 对派的同情,在党内是尽人皆知的。因为这种关系,她得到了广大无权党员 的同情,却失去了她过去在党的上层所享有的威信。斯大林到底如何迫使克 鲁普斯卡姬沉默,人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斯大林 “有一次居然威胁克 鲁普斯卡姬说,如果她不停止 ‘批判地对待他’,那么,党就要宣布,列宁 夫人不是她,而是叶列娜·斯塔索娃                        ‘是的,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③总之,到 30 年代中期,由于克鲁普斯卡虹威信和影响的降低,而更重要的 是她远远不像斯大林那样手中握有党权。所以,她对斯大林在基洛夫事件后 的影响是有限的。斯大林可以再次使用党的纪律这件武器,使她无法向舆论 界和人民讲话,可以使她无法与外国人接触,可以用内务部的人员充斥她的 左右。据说,她当时甚至惧怕被暗杀。当然,从表面上看,斯大林对克鲁普 斯卡姬态度不错,还没有使用对待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大的手段,因为她毕 竟是列宁的夫人。      基洛夫和古比雪夫死后,党中央的领导机构按斯大林的意志进行了充实 和改组。1935年2 月: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米高扬和丘巴尔进入政 治局,选举日丹诺夫和埃赫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我们知道,米高扬和日丹诺 夫是斯大林镇压政策的支持者。在中央的组织和镇压机构中,最突出的安排 是以残酷无情、心狠手辣著称的叶若夫,他被安插为中央委员会的书记,后 来又于2 月28 日被安排为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主席。另一位年轻的斯大林主义 者赫鲁晓夫被任命力莫斯科州委书记。6 月,维辛斯基被任命为总检察长。8 月,马林科夫担任中央委员会干部处副处长,处长为叶若夫。这个干部处是 直接听命于斯大林,掌握全党组织大权的实权机构。      这样,基洛夫死后半年的时间内,列宁格勒、莫斯科都完全掌握在斯大 林主义者手中。斯大林的一只鹰犬贝利亚已经晋升为外高加索党的最高领 导。党中央书记处,中央监察委员会、最高检察院、内务人民委员部等都完 全听命于斯大林。但是,形式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构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 局,还没有形成铁板一块,许多州委会也并非完全听话,尤其是乌克兰党的 领导仍与斯大林离心离德。 
… Page 5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