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702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702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并不傻,如果现在不行动,那么德国迟早也会对意大利动手。知道为什么吗?”托洛茨基故作神秘的问道。
    “因为意大利对德国不再言听计从?如果意大利选择中立或者和英法走到一起的话,那么对地中海局势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同盟国将从优势转化为劣势。甚至于连西班牙都要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如果因为这样的话,德国确实有对意大利动手的理由。”布柳赫尔眉头微微一皱说道。“但是我一直搞明白,在1战德国劣势的情况下,意大利都坚定地站在了同盟国一边,而现在,德奥比原来更加强大。意大利为何要背弃德奥呢?”
    “因为我们东面的那个大国!那个领土从东亚一直延伸到欧洲,覆盖了从西伯利亚到赤道的庞大国家!因为他从德国的盟友变成了德国的敌人。双方的冲突变的无可避免。而意大利并不看好德国,所以他们想选择中立。但是可惜的是德国不能容忍这样一个意大利,所以这场战争是注定要爆发的!无可避免。”托洛茨基抱着肩膀说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文明的浩劫,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东方的那条巨龙。他们吃掉了整个西伯利亚,俄罗斯民族开拓了几百年所获得的土地就这样在几个月之内丢得一干二净!我们曾经在太平洋拥有不冻港的,而现在,我们在波罗的海连一个出海口都没有!”布柳赫尔言语中充满了愤怒。
    “忘掉过去的仇恨吧,仇恨只能蒙蔽你的眼睛,有这个功夫你还不如考虑一下怎样才能让俄国从下一次战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其实每一个欧亚大陆上的国家都存在这样一个抉择,是加入协约国呢。还是加入同盟国!意大利已经做出了选择,第谷宁可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都要和同盟国决裂。那么我们呢?是梦想着挥师东进收复西伯利亚,还是选择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托洛茨基平静的说道。语气中看不出一丝的倾向。
    “从国力上来看,华夏和协约国要比德奥两国更强。即使威廉获得了意大利,而且可以从我国获得大量的初级产品和矿产,但是在国力方面还是不如对手。如果论及军事力量的话,这次战争中陆军的表现并不多,而在空军方面协约国似乎要比德国强一些。协约国在海军方面则是压倒性优势。”布柳赫尔想了想说道。不过似乎觉得有些不够,于是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对于俄国来说。必须跟随一个陆军优势国家,因为美英空军距离我们太远了,无论是华夏还是德国,他们都是陆权国家。他们的陆军都不是我们可以抵挡的!
    “不错,永远站在胜利者一边,这个想法很现实。”托洛茨基点点头表示赞同:“但是即使是失败者。也足够让我们万劫不复!要知道,在上一次战争中俄罗斯失去了几乎所有亚洲的领土以及一半左右的人口和工业。虽然俄国的面积和人口按照欧洲标准依然是一个大国。但是我们缺乏纵深和人口以及工业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的时候两只大象打架。最惨的不是失败者,而是旁边被波及的树木。”
    “所以我们要等,尽量拖延参战的时间,一方面是我们的国力有限,如果进入漫长的消耗战的话,即使最终挂一个胜利者的头衔,也绝对得不偿失。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判断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有的时候国力和战斗力并不一定等同。虽然同盟国失去了华夏的支持,但是他们在欧洲更有优势,而且华夏的燃油进口还受到德奥的制约。华夏的决心也不好下。”布柳赫尔说道。
    “我现在一直有一个担心,如果德国发动进攻并且征调俄国海军参战怎么办?现在的俄国几乎就是德国的半殖民地,我们所有重要物资都受到德国的限制,在失去乌克兰后,我们连粮食供给都无法自给。而要依靠华夏?先不说几千万人的粮食如何筹措,单纯一个运输以及购买所需要的资金就不是我们能承担的。或者说超出了华夏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能力。德国人一方面限制我们的工业规模和种类,另外一方面对各种机械的进出口做了严格的限制。我们几乎没有余力建立一个可以支撑一支强大军队的工业体系。”布柳赫尔的话语中透出了一股深深的无力和愤懑。
    “这种情况会改变的,同盟国的战略边界已经到达了亚洲。德国需要我们挡住东面的华夏。所以他们需要对我们适当的松绑。当然,具体能送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德国在伊朗的行动是否顺利。至于你说的海军吗?我也没有办法。那本来就是一支挂着俄旗的德国舰队,无论从人员选拔到战舰的建造和后续的保养都处于德国人的控制之中。德国人只不过用俄罗斯的名义争夺更多的海军战舰吨位而已。不要去想它了。”托洛茨基说道。
    “其实我们还需要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托洛茨基故作神秘的一笑:“双方谁能给出我们最丰厚的报酬!”
    “报酬吗?自然越多越好。”布柳赫尔不以为然的说道。“那可未必,吃相太难看或者吃太多了可是会出事的!”托洛茨基摇了摇头说道。就在托洛茨基说这段话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徐杰也正在考虑着曾经北面那个庞大帝国的遗民应该在战争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现在的俄国除了人力之外,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论及工业体系的完整性,还不如当年的沙俄。至关重要的航空工业更是几乎空白。目前也就是给德国人当修理工。德国人控制的很严格。沙俄对于华夏来说,最好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盟友,最差不过是一个没有威胁的敌人。”一直镇守西部边疆的彭毅曾经在信中这样评价现在的俄国。话语中充满了不肖。
    “能有人也好啊,打起陆战来,死伤几百万人,能有人帮忙分担这些伤亡自然是好的。德国的力量也必须削弱了,西面有个法国并不保险,东面还必须有一个较强的俄国,只有这样欧洲的局势才能平衡。”徐杰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支铅笔,在墙上的地图随后一划,一条黑线出现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画完后,徐杰满意的点点了头。“就这样吧,白俄罗斯和东乌克兰归俄国,这个开价俄国人应该无法拒绝了吧。”
    这看似随手一划,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历史上原有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乌克兰不仅仅是整个苏联的粮仓,同时也是苏联国内工业能力第二强,地位十分重要,以至于历史上有些评论家认为,自从俄国失去了乌克兰后再也无法成为那只一头盯着欧洲,而另一头遥望亚洲的超级帝国。所以乌克兰可以给俄罗斯一部分,但是绝对不能都给了。另外一半徐杰打算送给另外一个可能出现的东欧国家,或者自己独立成为一国。俄国和德国固然是死敌,但是和华夏也绝对没有什么善缘。别到最后德国打倒了,俄国人又反过头来找华夏的麻烦。至于白俄罗斯吗?无论从民族还是从地缘上来看,如果俄国站在华夏一边,这个地方最终都会落到俄国人手中,至于是全部还是一部分,那就看情况了!
    战争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各国的战备工作却没有放松,在德国拿下意大利之后,只要等到德国公海舰队大局进驻地中海,那么德国在欧洲的优势将在短时间内无法被撼动。无论是同盟国和协约国都知道,在未来数年内,伊朗将成为新的战场,而这个战场原理双方本土,而且是海陆军齐上阵。这场战争可以看成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东战场的预演。而且陆军参战规模肯定会比较大。而徐杰也想看看这个位面的德国陆军到底是什么成色!说到陆战,那么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那就是伊朗怎么办?为了抵抗德国的进攻,一个脆弱的伊朗可不符合华夏和协约国的利益!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ranky、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伊朗攻略
    虽然因为徐杰的穿越和随后一系列的改变让历史面目全非。但是在一些角落里,这个世界和历史上还是有相同之处的,比如说现在的伊朗,依然是有利萨汗国王统治着这个国家,而他依然有一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儿子,他就是历史上的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同时和历史上一样的是,这个国家非常的脆弱和无助。历史上在1941年苏联和英国向伊朗发起进攻的时候,这个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居然只有12万陆军,下辖十个师和6个旅。空军只有400架飞机,分成8个大队。至于海军则连一艘驱逐舰都没有!而这个位面上,伊朗有多少陆军徐杰没问过,但是依然弱的可以!
    对于未来伊朗的问题,华夏和协约国之间进行过多次讨论。英国人的意思是在德国动手之前,将伊朗占领或者扶持一个傀儡政府。现在德国刚刚结束了在欧洲的战争。强大的公海舰队依然停留在北海。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立即插手伊朗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伊朗就挨着英属印度。面对伊朗不到10万的陆军,英国人自信从印度抽调3个师再加上从澳大利亚调集的一些部队就可以轻易的控制整个国家。然后用3到5年的时间将伊朗经营成一个防御同盟国进攻的桥头堡。
    当外交部的官员将英国人的这份计划送到徐杰面前后,徐杰就看了一下目录,随后翻了几页就扔到了一边!并且指示外交部在回应英国人时直接拒绝这个计划。而在私下里,徐杰不止一次咒骂英国人的贪婪和天真!贪婪很好解释。伊朗的油田每年至少可以出产500万吨以上的原油。英国人这个计划中有一半的原因落在了石油问题上。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英国现在的殖民地中没有一个是产油地。所以英国人继续伊朗的石油。至于说天真吗?那就是即使德国人不动手,控制着两河流域的土耳其帝国难道会袖手旁观吗?英国在南亚才有多少军队?历史上英国人能几乎兵不血刃的收拾伊朗的根本原因在两点。一是伊朗没有外援,第二就是英国人和苏联同时动手。而伊朗对两国还抱有幻想!至于这个位面吗?第一条显然不成立,至于第二条。也许伊朗的脆弱不堪确实无法抵御英国,但是英国人单干的话,肯定不会很快。足够给同盟国反应时间了!而且就算英国人抢先一步,难道在德奥支持下的土耳其不会夺回来?看现在的情况,法国人是不会搀和这摊浑水了,华夏又不支持,美国人态度不定。英国自己单干能有什么结果?徐杰认为对方的建议天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即使退一万步。英国人在上帝的保佑下成功占领并且保住了伊朗全境。这个结果也绝对不是华夏愿意看到的!笑话,徐杰之所以和协约国站到一边就是为了中东的原油,打到最后还让英国人在中东埋下一个钉子,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所以不管是本着自身的利益,还是现实情况来看,华夏都不可能支持英国人的建议。而且华夏还必须表明态度,敲打一下这个已经开始落山的帝国!
    在提议被拒绝后,英国人也意识到自己单独实施这个计划的成功率可以用悲催来形容。随即暂时放弃了用武力解决伊朗问题的想法。但是华夏和协约国在如何处理伊朗问题上一直没法取得一致,因为伊朗太弱了。他和意大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意大利自己还有点力量,可以崩掉对方几颗牙。伊朗面对同盟国的战刀就如同一张破布一样。而中央政权被宗教和地方实力严重架空。伊朗中央政府缺乏足够的力量来改变这个情况,当然。他们也缺乏时间,毕竟留给他们的世界少则3年多则6年。这么短的世界对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来说能做什么?
    随后,美国人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提议。这份计划是由历史上相当出名,这个位面也比较出名的马歇尔将军提出的。“我们可以考虑让伊朗成为我们的保护国。我们可以说服英国放弃在伊朗的特权。并且为德黑兰政府提供他们需要的资金和物资援助。美国甚至可以负担其中的6成以上资金。但是伊朗必须和我们结成同盟关系。我们负责为伊朗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训练,同时为了阻挡同盟国的入侵。以及防御一些特殊事件的发生,我们还要在伊朗部署一些部队。他们将阻挡对方的第一波攻击,为我们集中力量进行反击争取时间。”马歇尔将军在面见徐杰的时候这样说道,并且表示,如果华夏支持这个计划的话,华夏可以购买伊朗所产原油的5成,用来弥补本国石油产量的不足。这个计划同时兼顾了可行性与各方利益。比英国人的计划实际多了。
    “如果我只看前面几页的话,我说不定都要同意这个计划了。美国不愧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你们比他们要精明很多,在算计朋友的时候也更加隐蔽,不容易让人察觉。”三天后,徐杰再次召见马歇尔的时候说出了这番内容非常不善的话。
    “按照这个计划,由美国为伊朗提供资金支持。并且美国石油公司逐渐控制伊朗各大油田。而且伊朗只能向美国购买燃油开采和冶炼设备。阁下不觉得想要的太多了吗?一个依靠美国经济维持到政权,一个依靠美国工业设备来运作的石油工业体系。这把华夏放到了一个什么位置?我们派出了大量的陆军,难道就是给美国石油公司看场子的?”徐杰笑着问道。
    “我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走到了一起,任何付出都是要回报的,美利坚合众国为了伊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绝对不可能打水漂。贵国虽然提供了军事保障,但是其所包含的价值远远小于我们的资金支持。更何况,贵国已经获得了最为需要的石油供应,难道这还不行吗?”马歇尔脸色微微一变随后说道。
    “你们能提供的,我们都可以提供,而我们能提供的,你们未必能提供,要不咱们换换,我们提供资金,你们提供驻伊朗的陆军。至于原油供应吗?时代在变化,不要老拿旧眼光去看待一个泱泱大国。也许明天我们一觉醒来,华夏已经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呢?华夏不缺乏资金,伊朗的各种工业项目和运作必须有华夏参与。而且所签署的条约不能因为战争而中断。在战争结束后,我们将继续我们今天签下的合同。我们当然不怕伊朗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