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象 >

第381部分

龙象-第381部分

小说: 龙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他们看向柴鸿云手中米粥的目光写满了垂涎,可碍于柴鸿云那强壮的体魄,却不敢冒进,只能可怜巴巴的看着他。

    意兴阑珊的柴鸿云此刻已心生死志,他苦笑一声,将手中的米粥递了上去。

    接过碗的一群人,在那时就好似换了模样一般,一群人趴在了地上宛如野狗一般抢食着碗里的米粥,整个过程中,免不了相互厮打,也免不了彼此怒骂。

    柴鸿云看着眼前的情形,他觉得可笑,觉得滑稽。

    这些人哪里还有半点人的模样。

    他这样想着,却又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立场去这样说他们,毕竟自己也曾如此在那施粥的地方为了些许米粥与人大打出手……

    可究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他本来是武馆的教习,有着不菲的收入,有漂亮的妻子,有聪慧的孩子,有平凡却美好的一切……

    可为什么会忽然变成这样……

    他在心底这样问自己,他多希望这只是一场真实的噩梦,一觉醒来,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模样。

    但现实却不给他半点遐想的空间,耳畔在这时忽然传来阵阵轻吟的琴声。

    他有些茫然的转过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那里是武阳城。

    高耸的城门中,还是轻歌曼舞,还是醉生梦死,哪怕是到了深夜,他也偶尔能听见城里酒楼中的轻吟浅唱。

    一墙之隔,却恍如两个世界!

    可是……

    这又凭什么!

    凭什么自己在这里食不果腹,自己的妻儿一个个惨死,武阳城里的达官贵人们还是可以轻歌曼舞!

    他们的铁骑呢?

    他们的大军呢?

    他们的圣山武君呢?

    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又为什么要待在这里等死?

    一切疑惑在这时涌上了柴鸿云的心头。

    他想不答案。

    而想不出答案,就意味着,这不公平。

    于是,这股不忿化为了怒火。

    他豁然站起身子,走到了那群正低头在碗里抢食的流民身旁。

    他伸手抓起了一位流民的衣袖,将之重重提起,然后一脚将那装着米粥的瓷碗踢开。

    “这样下去!我们都得死!”

    “你们看看,这些日子到底有多少人被饿死,被病死!”

    “可谁曾管过我们,过问过我们?”

    “他们可以在这高墙之后,大快朵颐,歌舞升平,凭什么我们就要这里为了一碗稀粥而打得头破血流!”

    “今天我们能吃到的是米汤,明天就是米糠,在后来,说不定就是一碗水就想把我打发了!”

    流民们愣在了原地,直愣愣的看着这忽然暴起的柴鸿云,神情迷茫。

    “我们要入城!城里面有的是果腹的米肉!只有那样我们才能活下去!”

    “你们要在这里像饿狗一样饿死在这儿,为了一碗寻不到几粒米的粥饭大打出手,就留在这里,想要吃肉,想要好好活着的,跟我一起,我们一起撞开那城门!”

    “入城!做人!”柴鸿云大声的怒吼道。

    或许是感同身受,或许是绝望之中所孕育出的愤怒积压已久。

    又或者只是因为想要填饱肚子。

    在短暂的迷茫后,人群中忽然有人站起,举起了自己的手,大声的吼道:“入城!”

    于是更多的人站起身子,他们大吼着:“入城!入城!”

    已过百万的流民,终于愤怒,终于汇集在一起,决定让武阳城里的大人物们,看看他们这些蝼蚁的命,够不够撞开这武阳城的大门!

 第二百零二章 条件

    李丹青是被连夜召入宫中的。

    流民生变,已经开始在武阳城外闹事,守城的甲士靠着官威阻拦了几次,却只是短暂的喝退,大批的流民依然汇集在武阳城外,随时可能真的冲入城中。

    驻扎在城外的五万赤龙军已经被调往那处,随时准备阻拦民怨滔天的难民。

    李丹青入宫之时天才蒙蒙亮。

    一入那相封殿,便见殿中文武百官齐至。

    李丹青的到来让殿中的所有人都在这时转眸看向李世子。

    “李丹青!你看看你干的好事!”李丹青还未来得及说些什么,陆沉戟便率先发难,朝着李丹青怒斥道。

    李丹青皱了皱眉头错愕的看向这位圭玉府的府主,眨了眨眼睛,问道:“陆府主这是哪来的这么大的火气,怎么一见面就叫叫嚷嚷的,传扬出去,岂不是有辱斯文!”

    “还有辱斯文!这个节骨眼上了,你以为老夫还在乎这些!?”陆沉戟愤怒说道。

    “这个节骨眼是指哪个节骨眼啊?”李丹青困惑问道。

    见李丹青揣着明白装糊涂,陆沉戟显然愈发的气恼,他说道:“李丹青!武阳城外,流民作乱,此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你别给老夫说,对于此事,你一概不知!”

    “哦?”李丹青闻言,眉头一挑旋即看向对方说道:“原来陆府主说的是这事啊!”

    他这样说着话锋一转,旋即问道:“可这事与我李丹青有什么关系?”

    “李丹青!你倒是健忘得很啊!”陆沉戟在那时冷笑一声如此说道:“当初是谁在这朝堂之上信誓旦旦的说要领兵迎敌,要与辽人决一死战的?”

    “这前前后后,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李世子迎的敌呢?”

    “晃晃悠悠的还在这武阳城中带着,怎么?怯战了?不敢去了?”

    高台上的姬师妃听见这番话,眉头一皱,几乎就要起身为李丹青说些什么,但李丹青却在这时伸出手,阻拦了就要起身的姬师妃,然后看向陆沉戟道:“老府主说的这些,对错我现且不论,只问老府主一句,这些事,与武阳城外此刻的流民叛乱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世子是又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这时一旁的项略文上前说道:“这些流民从哪里来的?无非就是西洲、望山以及邛来三郡,他们身受辽人之祸,对辽人恨之入骨,本来是盼着朝廷的大军为他们排忧解难,夺回失地!”

    “可这么久的时间李世子却依然蜗居在武阳城中,这些流民岂能不心生怨愤,又岂能不闹事!?”

    “我知道二位恨不得杀了我,但这样的说辞,你们信吗?”李丹青见这二人一唱一和,顿觉好笑。

    “说辞!这难道不是事实吗?”陆沉戟被李丹青当面戳穿,不免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沉声道:“李丹青,我劝你不要仗着长公主的爱护,就得寸进尺,以为这朝堂上无人奈何得了你!既然今日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你也就给我好好解释解释,顾全是由何而死?白甲军与赤龙军一大批将领又为何被你卸去官职!”

    “他们的官职都是朝廷下封的,没有朝廷的允许,你是什么职位,凭什么能夺取他们的官衔!”

    “怎么?世子当着不过瘾,世子还想着更大的权柄?”

    李丹青闻言脸上的笑意更甚,他言道:“我还正奇怪呢。”

    “杀了你们一条狗,又把你们那些安插我身边的狗崽子们都撵了出去,你们这么这么久时间都没有个动静,还以为诸位学聪明了,闹半天原来是在这儿算计我呢。”

    李丹青的话,可谓给众人不留半点情面,放在以往,陆沉戟与项略文二人定然会勃然大怒,但此刻他们显然长了记性,虽然看向李丹青的目光不善,但却强忍着并未发作。

    李丹青倒也并不在意,继续言道:“那城外确实有流民不假,可诸位谁敢说那些流民是本世子造成的?”

    李丹青这样说罢,也不给众人反驳的机会,目光一转便看向人群中站在角落的姬玉植与姬瑶。

    如今长公主监国,名义皇位的继承人尚且未有定论,姬权姬斐也好,姬瑶玉植也罢,自然从理论上而言,都有监国的权利。

    故而这些日子以来,每次朝会,姬玉植与姬瑶都到场听政。

    只是这个过场对于姐弟二人而言,都有些像是累赘。

    毕竟小麋鹿对于一大群人站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事情多少有些难以理解,在她看来与其这样浪费时间倒不如大家坐在一起胡吃海喝一顿来得实在。

    至于对于姬玉植而言,那这些争吵又未免太过无趣,而他碍于身份又不能说些什么,故而无聊得紧。

    此刻李丹青忽的朝他投来目光,姬玉植一愣,有些奇怪李丹青的举动。

    毕竟在他看来,李丹青这家伙虽然不太聪明,但不至于这点事情就让他束手无策。

    这样想着,李丹青的声音忽然传来:“不如让咱们的三皇子来说说,到底哪些流民是为何生变吧?”

    这话出口在场所有人都楞在了原地,神情困惑的看向姬玉植。

    姬玉植倒是并不习惯被这么多人注视,他愈发的困惑李丹青为何要在这时将他推到这个风口浪尖。

    而面对他疑惑的目光,李丹青却只是朝着他眨了眨眼睛。

    姬玉植一愣,顿时反应了过来——

    在李丹青摆脱了弑君的罪名,同时接手大军准备前往西境前,李丹青曾经寻到过姬玉植。

    他说:“你想要夺嫡,机会就在眼前。”

    “从现在起,你可以参与朝政,但记住你只能听,不能说。”

    “直到某一天,我认为时机成熟,自然会让你上场,但你得记住,是我让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

    姬玉植皱起了眉头,他看向李丹青问道:“你想挟持我,做权臣?”

    那时的李丹青只是笑了笑,并未解释:“听话,就行。”

    ……

    姬玉植回过了神来。

    他沉了沉自己的心神,看了李丹青一眼,旋即挺直了自己的脊梁道:“城外的流民几日前便已过百万之数,可朝廷发放的赈灾米粮,却始终是按着二十万流民的数量计算的。”

    “这么下去,必然会有人饿着肚子,穷则生变,流民之乱恐怕与李世子的出兵与否并无关系,只是因为那些流民活不下去了……”

    这是在场文武百官第一次听闻这位于此之前几乎快被人忘却的三皇子的言论。

    虽说这些话倒是算不得什么太过深奥的推论,事实上他们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们惊讶的是,这位三皇子毕竟才十二岁,此刻所表现出来的从容淡定,却是让人不免啧啧称奇。

    这样的心思方才升起,却又听对方继续说道:“当然,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东西。”

    “陆府主与项府主主持朝政多年,这些事情,你们肯定比玉植清楚,可饶是如此,你们依然在每次朝会之上以武阳城国库空虚为由拒绝姑姑增加赈灾米粮的提议。”

    “这背后有什么算计,想来二位比我更清楚吧。”

    本来方才那番话,姬玉植表现出来的仪态已经让众人有些惊讶,此刻这番话出口,更是让众人的心头一惊。

    “算计?三皇子!你尚且年幼,老朽不想与你争辩,朝堂之事复杂万分,牵扯颇多,皇子愿意为长公主分忧是好事,但眼界学识都还需要在磨炼一番。”项略文在这时沉神言道,虽然极力克制,但在场众人都在这时听出了这位府主大人语气中的不善。

    “是啊,皇弟,朝堂的事情很复杂的,你尚且年幼,有些事只看到表面,不过你有这份心意是好事,日后可以来我府上,我可以多教教你。”二皇子姬斐再这时上前言道。

    姬斐的心思活络,这事关乎皇族,虽说姬玉植这个皇子的身份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只是个摆设,但名头摆在那里,自然由他出面劝解最为合适。

    “没什么复杂不复杂的。”但姬玉植却并不领情,在那时皱起眉头道:“我武阳城的国库尚且充盈,完全有能力应付城外的流民,但项府主与陆府主却屡次刁难,说到底是为了私欲,而非公利,更与他们口口声声所说的社稷无关。”

    “无非就是等着流民生变,然后重提迁都之事,顺便再把这罪责扔到李丹青的身上,一石二鸟,一举两得而已。”

    姬玉植的话,说得是毫不留情,而这样的话,也只有姬玉植这般年纪,同时也是皇子身份的他说出来,才能让项略文与陆沉戟哑口无言。

    李丹青很满意的点了点头,也不愿意给二人反应的时间在那时伸出手轻轻的拍了起来。

    那啪啪啪的掌声响彻在相封殿中,落入项略文与陆沉戟的耳中,却显得那般刺耳。

    “玉植皇子倒是分析得头头是道,就是不知道二位府主对此作何感想?”李丹青眯着眼睛看向二人问道。

    “李丹青!你教唆皇子,污蔑我等,是何居心!?”项略文回过神来,看向李丹青便怒斥道。

    “这些话都是玉植皇子自己想到的,怎么能说是我教唆的呢?”李丹青闻言甚是委屈的反问道,末了,话锋一转,又收敛起了脸上的委屈之色,然后唏嘘言道:“更何况,难道玉植皇子说的不是真话吗?这想来也算不上污蔑吧?”

    这话出口,在场众人的心头一惊,错愕的看向李丹青,他们当然知道李丹青代表着是长公主的势力,与无论是太子党还是二皇子一党,都不对付。

    但长公主在朝中根基尚浅,除了在民间的些许威望,以及朱紫甲的支持外,几乎没有任何党羽的存在,故而在大多数时候,李丹青也都是与双方周旋,但今日从来到这相封殿时,李丹青的便一反常态的锋芒毕露,此刻更是将矛头指向项略文与陆沉戟二人,似乎是真的要与双方撕破脸皮!

    相封殿中的气氛在这一瞬间彻底紧张了起来。

    项略文与陆沉戟也是脸色一变,一时间摸不准李丹青这么做到底是何居心。

    “李丹青,你可知污蔑朝廷重臣是何罪责!?”陆沉戟如此言道。

    “污蔑吗?那如此说来,二位今日是没有迁都的打算了?”李丹青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笑意,他如此问道。

    这话一出口,陆沉戟与项略文顿时回过了味来。

    原来李丹青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是在这儿算计他们。

    在那日被李丹青威逼利诱,白白送给李丹青二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