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象 >

第394部分

龙象-第394部分

小说: 龙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大军携天威已至,尔等还不快快开城献降!”

    刘自在的怒吼中气十足,还特意裹挟灵力其中,为的就是摆出足够的气势。

    但这番高呼出口,城门上却静默一片,鸦雀无声,那些站在城门上的守军只是冷眼看着他,却并无一人给予回应。

    哪怕是素来以脸皮厚著称的刘自在,此刻面对辽人的漠视也暗觉脸上有些挂不住。

    要知道自从昨日定下由他来城头叫阵后,为了让自己能够撑起足够的场子,素来不喜欢这些绉绉的话的刘城主可是破天荒拉着鹿书德斟酌足足半个时辰的用词,为的就是让今日的自己能够足够的威风。

    但显然,辽人并没有体会道刘城主的良苦用心。

    刘自在在那时有些恼羞成怒,他怒声再道:“怎么?你们辽人都是些怕死之辈?知道刘爷爷来了,屁都不敢放一个?”

    城门上站着的辽人甲士手握各自手中的刀枪,低头盯着刘自在,目光依然平静,也依然并无一人回应刘自在。

    就好像,在他们的眼中,刘自在并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的人一般。

    就在刘自在愈发怒不可遏之时

    轰隆。

    眼前的城门忽然发出一声闷响,伴随着阵阵铁索转动的声音,城门竟然在这时缓缓放了下来。

    刘自在的心头一凛看向那城门方向,但此刻大开的城门后却并没有刘自在想象中已经拔出刀剑的大军,城门后空空荡荡,没有半个人影。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孽,这大开的城门让刘自在心底有些发憷。

    咕噜。

    他咽下一口唾沫,一时间也顾不得摆谱和耍威风,只是转过头求助似的看向李丹青。

    毕竟这动脑子的事情,他着实并不在行,让他上阵杀敌,他可以一马当先,可面对这诡异的辽人,刘自在终究还是只能指望自己的少主。

    远处的李丹青也在这时察觉到了这处的异状,他皱了皱眉头,看向身后。

    还未言说些什么,莽窟却在这时排众而出:“让我带三千精兵入城吧。”

    “辽人既然摆开了架势,此刻我们若是不接招,日后必定更是处处被掣肘,既然如此,不如碰一碰,末将愿意做先锋!”

    莽窟与李丹青的不对付,是众人都知晓的。

    李丹青虽然不计前嫌将他招入了军中,甚至让他参与军机,但军队内部对于他不满的声音依然不少,其中不乏一些猜忌之言。

    莽窟为人也极为自傲,他自然渴望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此刻的挺身而出,倒也情理之中。

    可饶是如此,李丹青多少还是有些诧异。

    他本以为这位莽将军只是深明大义,倒是未想到,他还有这等勇气与魄力。

    想到这里的李丹青沉眸看向目光坚决的莽窟,沉默了一会。

    “五千吧。”

    “我给你五千人马。”李丹青言道。

    莽窟闻言心头一震,赶忙言道:“写过将军。”

    说罢他正要翻身上马,却听李丹青又道。

    “莽将军。”

    听闻此言的莽窟回头疑惑的看向李丹青。

    却见李丹青在那时看着他,神情真挚的言道:“一切小心。”

    “若有不妥,随时退出来,我在城外亲自为将军掠阵!”

 第二百二十章 开门之人

    天色昏暗。

    周遭的一切的安静得可怕。

    除了队伍行进入城的声音外,整个风来镇中没有半点声响。

    莽窟抬头看了看天色,心头隐隐有些不安。

    他分明记得此刻应该是正午时分,但这天色却好似已到傍晚。

    “警戒四周!”军队在这时已经穿过了城门落下后的吊桥,渐渐走入了风来镇中,莽窟在这时大喝一声。

    周围的甲士多多少少也受到了这股诡异气氛的影响,纷纷握紧了各自手中的刀剑,警惕看向四周。

    入城之前,有一道长长的甬道,本就昏暗的阳光根本无法照入此间,让这条甬道看上去更加的阴森可怖。

    莽窟带着大军,行走在甬道中,每一次的落足,每一次脚踩在地面铺就的砂石上,发出的轻响,都让莽窟的心头忍不住的发憷。

    终于,他走出了那甬道,来到了风来镇中。

    迈步进入镇中的刹那,大军无需命令直接加快了速度,在镇前的空地上集结摆开架势,刀剑对向四周,紧张的注视城墙以及周围那些可能成为辽人伏军掩体房屋。

    莽窟站在队伍中央,同样紧张的四顾,目光一次次扫过周围的一切。

    但就这样僵持了近半刻钟的光景,周围却没有半点的动静。

    莽窟的心底不免泛起了嘀咕,他的眉头紧皱,暗暗思虑着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身旁的副官抬头看向他:“将军,这……”

    莽窟显然知道他想要说什么,他沉着脸色思虑了一会,旋即道:“留三千人原地待命,剩余人手跟我一起去城门看看。”

    甲士们闻言纷纷应是,莽窟很快就清点出了人马,带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摸上了城门。

    两千甲士一同行走,这动静就算莽窟已经刻意嘱咐众人放低声音,按理来说城门上的辽人守军也不应该毫无察觉,可一路上行的过程中,城门上却也如同城中一般,静默无声。

    终于,待到他们走上了城门。

    莽窟本以为到了这一步,这城门上要么空无一人,要么就是有大批的辽人伏军已经等着他们了。

    可在这时入目的景象,却大大出乎莽窟的预料。

    此刻的城墙之上,外侧稀稀疏疏的站着近百道辽人士卒的身影,他们一动不动的立在那处,与之前刘自在在城下叫阵时的场景没有半点区别。

    见到这副场景的莽窟就要迈步上前,可脚步方才踏出,身旁的副官便伸出了手,拉住了莽窟:“将军,小心!”

    莽窟闻言却并未理会,只是自顾自的又朝前走了几步。

    那副官见状,也不好再阻拦,只能带着甲士们,快步跟上。

    说来也甚是奇怪,这一次,莽窟的脚步再也没有半点刻意压低的意思,但那些站在城门上的辽人甲士,却依然在原地纹丝不动,就好像丝毫没有察觉到半点异样一般。

    就这样莽窟带着一群甲士直直的走到了他们的身后,莽窟伸出手,轻轻的碰了

    碰其中一位甲士,那甲士的身子便在这时直直的栽倒在地,没了声息。

    这样的变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而身旁的副官见状,也在这时走向另一位站在城门上的辽人甲士,伸手一碰,那辽人甲士的身子也随即倒地,于地上一动不动的摊倒。

    他们……死了?

    ……

    大军得了消息,很快就入了城。

    李丹青与众人一道站在风来镇镇中的空地,看着被士卒们一个接着一个搬下来的辽人士卒的尸首,他的眉头紧皱,看向身旁的莽窟问道:“你的意思是,你们上去的时候这些辽人已经死了?”

    莽窟不敢迟疑,在那时点头应道:“是的。”

    李丹青闻言,也不再多问,而是低头看着那些辽人的尸首。

    这些辽人尸首所穿的甲胄上都结着薄冰,脸上也有些霜痕,这陆屋郡的天气寒冷,能结出这些霜冰,对于活人而言的可能性并不大,显然这些辽人的死不是刚刚发生的。

    很有可能在大军到来之前,这些辽人就已经死了。

    “所以……刚刚我不是在对牛弹琴,而是在和死人说话?”一旁的刘自在想到自己在城门下“惺惺作态”的叫阵,顿时觉得有些害臊。

    不过这时的李丹青,却没有调侃他的心思,他蹲下了身子,在那些辽人的尸首上一阵摸索。

    “没有明显的外伤,天气太冷,恐怕也难以从尸体僵硬的程度去辨别他们死去的具体时间,叫仵作来看看,看看能不能查出他们的死因。”

    李丹青很快便下达了命令,几位仵作不敢怠慢,招来甲士便抬走了几具辽人的尸体。

    而后,李丹青站起了身子,身旁的公孙止上前道:“世子,这这事确实有些古怪……”

    “辽人们这到底是闹的哪一处?为什么会丢下这么多辽人的尸首,况且这些辽人看上去也并不像是在战场上被杀的。”

    “辽人这次的行动处处透着诡异,想要弄明白不是一件容易事。”李丹青摇头说道。

    说罢这话,他又转头看向公孙止问道:“对了,除了这百来具尸体外,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公孙止道:“我已经派人在镇中搜查了,到目前为止,除了这些辽人的尸体,镇中还没有发现其他人的踪迹。”

    “那镇里的百姓呢?都不见了吗?”李丹青皱起了眉头问道。

    公孙止摇了摇头:“城中没有活人的痕迹。”

    “那方才的城门是何人所开?”李丹青困惑道。

    公孙止显然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正要说些什么,可就在这时,不远处却忽然传来一声惊呼:“快来这里!”

    那声音传来的方向是风来镇西侧,李丹青等人闻言赶忙带着大军朝那处靠了过去。

    而他们才走出几步,便有甲士前来接应领着众人一路前行,在穿过一条长街之后,便来到一处看上去还算壮观的府门前。

    府门前一块牌匾落在地上,牌匾已经裂开,缺了小半块,上面也沾染了

    一些血污似的东西,但依稀可见镇主府几个字样,想来这处应当便是之前这风来镇镇主的府邸。

    引路的甲士脸色苍白,也不多言,带着众人便走入了府中。

    而府中入门处便是一大片空地,空地上的场景,让所有看清此景之人,在一瞬间,身子一颤,脸色骤然难看。

    那府中的空地上,没有什么凶悍的伏兵,也不是什么众人一直忧心忡忡的阴兵传闻。

    那里有的只是,一叠叠宛如败草一般被堆砌起来,足足数丈高的……

    尸首!

    他们中,有花甲的老人,有嗷嗷待哺的孩童,有面容黝黑的男子,亦有脸上神情停留在惊恐之状的妇人。

    陆屋郡寒冷的天气,让这些尸体并未腐坏,以至于他们脸上的神情似乎还停留在死去的前一刻。

    那份恐惧与悲恸仿佛就是前一刻发生的事情,却又永远凝固在那一刻。

    只有那满地已经泛黑的血迹,在述说着这场屠杀,是一件早已成为定局的惨剧。

    “混账!”刘自在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怒骂。

    这个汉子双拳握得紧紧,额头上青筋暴起。

    “这些辽人,当真是禽兽所化!”他怒声道,那模样看上去,是恨不得现在就杀去辽人大营,砍上个七进七出。

    众人皆是沉默,他们当然不缺乏刘自在的热血,但只是这样的话,落在眼前成千上万的冤魂场景终究显得苍白,也终究……

    “终究是我们来晚了一步。”李丹青抬头看着这群被辽人像是败草一般堆起尸山,如此言道。

    他没有选择逃离,他的目光在那些尸体的身上一一扫过,试图记住这每一张脸的模样,连同着,将他们的冤屈、他们的不甘都一一消化,都铭记于心。

    “派人把他们安葬吧,用从万册司带来的户籍名单,一一核对,能分辨出来的,就立碑而葬,若是不能分辨,就合葬吧。”李丹青这样说道。

    公孙止点头应是,赶忙叫来一大群甲士开始着手此事。

    旋即他又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胸中的闷气平复些许,然后又才走到李丹青的身旁言道。

    “可是方才开门之人我们依然没有找到,这镇里上上下下搜查了一遍,依然没有寻到活人的踪迹,属下怕这背后还藏着古怪,尤其是那些辽人为何会死在城门上,不查清楚,属下心中不安。”公孙止这样言道。

    辽人好不容易占据了这陆屋郡,风来镇虽然不算是城高池深,但好歹也属于陆屋郡的要地,辽人这般轻易的就拱手相让确实是一件很没有道理的事情,公孙止的担忧也决计不是杞人忧天。

    李丹青明白他的顾虑,他点了点头,旋即道:“将辽人的尸首放在一处,让重兵看管,同时要让仵作们加快进度,好好查一查那些尸体有没有什么古怪之处,至于,打开城门的事情……”

    说到这里的李丹青忽然一顿,回头看了一眼那满地百姓尸骸,这才又言道。

    “我想,就不用查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尸变

    “从风来镇再往陆屋郡前进,接壤的就是铁鹿、白湖、山君三座城池。”

    “其中铁鹿与白湖只是小城,规模比起风来镇还要差上些许,山君城地处要道,是通往枯月山的必经之地。辽人如果有心镇守陆屋郡的话,那山君城确实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风来镇的镇主府中,众人聚集在被清理出来的大殿中,正在筹划着下一步进军的方向。

    公孙止在那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旁的刘自在闻言一拍桌板言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去这山君城,让那些畜生们,看看咱们的手段!”

    刘自在显然还沉浸在今日的见闻之余的怒火中,他此刻恨不得立马杀到那些辽人面前,让他们尝一尝血债血偿的滋味。

    大抵是受到今日那些枉死百姓的感染,众人闻言,虽然没有如公孙止那般,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情绪波动,但观他们脸上的神情,显然对此都颇为意动。

    唯有李丹青的眉头紧皱,目光阴沉的盯着沙盘,他并未去回应众人的提议,只是在沉默了一会后问道:“那些辽人的死因还没有查出结果?”

    一旁的公孙止闻言,眉头一皱,言道:“确实还未收到消息,要不我去问问?”

    距离辽人的尸首被仵作们带走已经有快两个时辰,但众人却没有收到半点仵作那边传来的消息,这确实有些古怪。

    “要不我去问问。”公孙止这样言道。

    他多少是能够看出李丹青对于这事的在意程度的,虽然他有些不理解,但出于对李丹青的信任,还是两这事记挂在心上。

    “我和你一道吧。”李丹青却这般言道。

    说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