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象 >

第395部分

龙象-第395部分

小说: 龙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你一道吧。”李丹青却这般言道。

    说罢这话,他便站起了身子,又看向议事厅中的众人,言道:“你们先再琢磨琢磨,等我回来时,再定夺。”

    旋即,李丹青也不管众人此刻那古怪的脸色,站起身子,便出了府门,带着公孙止一道走向院外。

    “世子为什么如此在意,那些辽人的死因?”在去往仵作们所在的大营的过程中,公孙止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藏在心底的困惑。

    李丹青在这时侧头看了他一眼,说道:“辽人一直都是我武阳的心头大患,他们可不是传闻中那般,只有一身蛮力的莽夫。”

    “辽人此次入侵武阳,一路上可谓顺风顺水,不说的别的,单是这四郡之地囤积的物资都足以他们度过数月的时间,辽人怎么会就这样被冻死在风来镇?”

    “当然,你也可以说辽人并非冻死,而是有其他的死因,可无论是什么,都不是辽人把百来具辽人尸首放在这进入陆屋郡要道的风来镇的理由。”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不认为这一切只是巧合,亦或者辽人自己的失误……”

    公孙止闻言点了点头,多少理解了李丹青的担忧,但这样的理解却并不是全部,他继续问道:“可是这些辽人都已经死了,这是事实,而风来镇方圆数十里地我也派人仔细搜查过了,并没有半点辽人活动的轨迹,我在想会不会这就是辽人布下的疑阵,让我们在这风来镇中迟疑不前呢?”

    公孙止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李丹青闻言点了点头言道:“都有可能,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仅摸不清辽人此番入侵的目的是什么,同时也摸不清辽人到底有些什么手段。”

    “但这风来镇终究是陆屋郡去往武阳城的要道,我们将大军囤积于此,至少可以防备辽人从别处袭击武阳城……”

    李丹青的心底多少有些无奈,一路走来,他也面对过不少对手。

    哪怕是当初那龙拓阎牙,同样也栽在了李丹青的手上,但唯独此刻的辽人,让李丹青难以去琢磨他们的意图。

    这世上最难对付的对手,永远是那些,你无法弄清他们所求之人……

    这时李牧林曾经与李丹青说过的话,而此刻的李世子对此深有感触。

    二人说话间已经走到了仵作所在的营帐,守在帐外的甲士见李丹青到来,赶忙在那时朝着李丹青与公孙止行礼。

    公孙止摆了摆手,上前便问道:“仵作们还没有得出结论?”

    那甲士答道:“此事事关重大,世子交待了要让仵作们尽快查出此事,我们又不懂此道,哪敢叨扰,只是一直在外面候着,但仵作们没有交代我们做其他事情,我们也就不敢去多问。”

    听闻这话的李丹青,倒是没有多想,他点了点头,言道:“嗯,那我自己进去看看。”

    甲士们闻言不敢怠慢,赶忙在这时拉起了营帐前的幔布。

    “世子请……”

    那个悬在嘴边的“进”字还未出口,便忽的顿住……

    只因随着幔布打开,营帐中的景象也旋即浮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此刻的营帐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气,四五位仵作早已倒在了血泊中一动不动,而那几具辽人的尸体却直挺挺的躺在木板上,亦是一动不动。

    “保护世子!”

    这样的场面甚是骇人,同时也大大出乎众人的预料,以至于哪怕是李丹青在第一时间也有些发愣。

    公孙止最先反应过来,他大喝一声,如此说道,提刀便走到了李丹青的跟前,身旁的甲士闻言也反应过来,赶忙围拢到了李丹青的两侧。

    众人都在这时,目光警惕的盯着那营帐中惨烈景象。

    这营帐一直被人守着,依照着甲士们所报告的情况而言,既没有人进入也没有人出去过,为什么这些仵作会这样死在这营

    帐中,就在帐外距离他们不过咫尺之遥的众人,对此却毫无知觉?

    难不成是这些辽人的尸体暴起杀人?

    可是他们分明已经死了……

    无数疑惑都在这时涌向他们的心头,让他们的脑海宛如一团浆糊一般,一时间根本想不出头绪。

    而李丹青却在这时伸出手,将拦在他身前试图保护他的甲士们推开,然后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下,迈步朝着那营帐中走去。

    “世子!”公孙止见状,赶忙伸手想要阻拦。

    但李丹青却在这时言道:“无碍。”

    听闻这话的公孙止虽然依旧放心不下,但还是将伸出的手放了下来。他紧跟在李丹青的身后,随着他走入了帐篷中。

    帐篷内的血腥气更重了几分,李丹青侧头看了看,发现那些死去的仵作身上的伤口就像是被什么野兽咬过的一般,参差不齐,地上流淌的血液也有些凝固的趋势,可见这些仵作的死亡时间恐怕是在一两个时辰之前,也就是说,这些仵作方才回到营帐便已经遇害。

    死来想去,虽然匪夷所思,但凶手最有可能的人选,似乎就是眼前这些躺在木板上的辽人尸首。

    只是死人为什么为活过来呢?

    难不成,这辽人与永生殿也有关系?

    想到这里的李丹青不由得一阵头大,总觉得那永生殿就像是附骨之蛆一般,无出不在,摆不脱,也甩不掉。

    抱着这些疑虑,李丹青还是走到了其中一具辽人的尸首前,他低头看着那尸首,尸首依然如同之前一般,安静的躺在那处,与寻常的尸体没有半点区别。

    既没有心跳,也感受不到半点灵力亦或者血气之力流转的气机。

    李丹青伸出手,想要进一步查看这尸体的异状时,忽然那具尸体的双眼却猛然睁开。

    血红色的光芒从他的双眸中爆射而出!

    “小心!”李丹青本能的后退一步,同时朝着身旁的公孙止等人大喝道。

    公孙止等人本就对这些辽人的尸体报有警惕,并未松懈半分,故而在此刻的反应可谓极为及时,纷纷退去数步,与那尸首拉开了距离。

    而那辽人的尸体则在这时,直挺挺的坐了起来,他的动作极为僵硬的转过头看向李丹青,然后站起身子。这个过程也极为缓慢,就像是一具被牵线的木偶一般,被某种看不见的意志所操控。

    那辽人的目光空洞的在众人的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李丹青的身上。

    下一刻,就在李丹青等人以为这东西会暴起伤人之时,辽人的嘴里却忽然吐出了一道声音。

    “你就是李丹青吧?”

    “李牧林之子,久仰大名。”

 第二百二十二章 联合

    一个死人忽然坐起,与你说上这样一番话,这样的场景怎么看,怎么透着诡异。

    换作寻常人说不得当场就要被吓得失声尖叫。

    好在李世子多少曾在永生殿的手里,见过这种诡异的场景,他在原地愣了一会,很快回过了神来。

    然后他沉眸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辽人,对方的目光空洞,脸上没有半点血色,坐在那处身子一动不动,李丹青几乎可以断定这家伙,根本不是生人。

    而这个与自己对话的之人,应该是某位掌握了秘法的强者,正通过那法门,将自己的意志降临在这具尸体之上,与自己对话,而那些仵作的死,也很有可能是对方通过此法,而造就的“杰作”。

    “阁下是辽人部中的哪位将领?”李丹青想明白了这其中就里,心思也冷静了不少,在那时出言问道。

    眼前坐起的辽人士卒空洞的眸中闪过一丝异色。

    随即他那张死气沉沉的脸上忽然裂开一抹笑意。

    那笑容显得僵硬,没有丝毫美感可言,配上那张死气弥漫的脸,显得格外诡异,甚至让人心底生寒。

    “早就听闻李世子大智若愚,在武阳城蛰伏十余年,今日一见,单是这心性,便确实已经胜出常人良多。”那辽人士卒如此感叹道。

    李丹青闻言并不答话,只是直直的盯着他,等着对方的下文。

    那辽人士卒,或者说背后控制那士卒之人似乎也没有卖关子的性子,在那时便言道:“在下大辽国,黑绝部统领,完颜冕。”

    “完颜冕?”李丹青叨念着这个名字,在脑海中仔细的思索着关于对方的讯息。

    当年他爹李牧林,人生的后半段,大都居于龙武关上,负责对抗辽人,白狼军自然也收集了许多关于辽人的信息,对于这些事情,李牧林并未对李丹青隐瞒,李丹青自然也记下许多关于辽人的情报。

    这倒并非什么秘密,李丹青很快便从脑海尘封的记忆中找到了关于这个名字的一切。

    大辽国的地域广袤,在这一点上,比起武阳朝也不遑多让。

    但相比于武阳疆域的富饶肥沃,辽人所处的地界,却荒凉无比,广袤的土地上,就连圣山也只有十六座,比起武阳朝最鼎盛时期的二十八座圣山,足足少了近一倍。由此也可见辽人的地界上,灵力匮乏程度。

    大抵也是因为如此,辽人数量一直不算太多,并且都集中在几座圣山的周围,因此也形成了以部族为中心的国家体制。

    其中便以黑绝、青狼、隆曲以及苍鹰四大部族为首。

    而此番入侵武阳的大军之中,便也是以这四大部族为中心,集结的四个曲部大军。

    而这完颜冕,便是黑绝部的大军的首领,同时也是黑绝部族的族长,更是黑绝圣山的山主。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以往的情报而言,这位完颜冕的修为,在七八年前,就应该已经抵达了武君之境!

    ……

    毫无疑问,眼前这家伙会

    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而更可怕的是,在李丹青即将面对的诸多对手中,他还算不上是最可怕的那一个……

    李丹青沉下了目光盯着对方,问道:“所以,完颜族长装神弄鬼,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不会只是为了与我认识认识吧?”

    眼前的辽人士卒嘴角的笑意绽开,他笑得越是灿烂,这场面就莫名越是叫李丹青心底发寒。

    “虽然这确实是我最重要的目的,但也确实不是全部。”那辽人士卒这样言道。

    “相比于见面,我倒是更想给世子殿下一个不错的提议。”

    李丹青闻言,眉头一挑,双手抱负在胸前,饶有兴致的言道:“说说看。”

    “武阳朝发生的事情,我们也听过不少,李将军当年可是让我们大辽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我们本想着等到李牧林死后,或许大辽国才有机会再次夺回这武阳朝肥沃的土地,但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武阳朝竟然能干出这自毁长城的事情。”

    “这样昏庸的朝廷,世子殿下难道就没有想过,它到底值不值你为他效命吗?”

    李丹青听到这里,大抵也猜出了对方化外的意思,他挑了挑眉头言道:“所以,你是来劝降的?”

    “劝降?”辽人士卒笑了笑:“这样的说法可不妥当,我认为,我是带来足够的诚意,寻找世子合作的。”

    “怎么个合作法呢?”李丹青再问道。

    “当初世子在应水郡时,那般恶劣的情况,就连武阳朝廷都抛弃了世子,可世子依然选择留在了那里,带着手里几万号人与幽云的四十万大军叫板,此番我大辽出兵亦是如此,是世子在朝堂上力排众议,领兵出城,就连那武阳城外的百万难民也是世子想办法救助的。”

    “我以为世子的内心其实是忧国忧民,是装着大义的。”那辽人士卒这样说道,空洞的双眸中在某一瞬间似乎有光芒亮起,就好似将李丹青从里自外看得透彻一般。

    “可是这样的武阳朝廷,且不说世子没有可能能战胜我们大辽国,而就算世子真的赢了,这武阳朝廷的昏庸与腐败早已被写入了他们的骨子里,世子得不来你想要的盛世。”

    “与其这样不如世子与我们合作,只要你能拿下武阳城,这武阳天下以西境四郡之地为界,从此以后,四郡之地归我大辽,四郡之外大片肥沃的土地,就由世子来管理,世子是武阳的新王,我大辽国也愿意与这样的明主互通有无,永世修好,不动兵戈,与民休息,天下太平。”

    “世子觉得,何如?”

    辽人士卒的这番话出口,李丹青还未做出回应,他身旁的公孙止便是心头一跳。

    他也算是在武阳朝廷里摸爬滚打的许多年,虽然从来未有进入武阳朝廷的权利中心,但已经是很接近那个层次的一小撮人。

    他当然听闻过关于李牧林的死的种种疑云。

    这在武阳朝中,几乎已经是一个不能说,但却被认定的秘密。

    是先帝姬齐设计害死了李牧林。

    同时,李丹青还被迫流亡阳山,在阳山崩塌后

    ,朝廷不仅没有帮助,还多有落井下石之举。

    此番种种,公孙止若是设身处地的想,自己若是李丹青,怕是早已对武阳朝廷心生不满,当面辽人这样丰厚的条件时,他很难保证自己不心动。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担忧的看向李丹青。

    但见这位李世子却始终面色如常,并未表露出半点欣喜亦或者不悦之色。

    他只是盯着这辽人士卒,再次问道:“可我凭什么相信你说的话?这我要是调转马头,打下了武阳城,不对损失惨重,你们却反悔食言,再将我一并杀了,我岂不是得不偿失?”

    李丹青话里的疑问让一旁本就有些担忧的公孙止心头一颤,李丹青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已经意动,不然又怎么会去考量这背后的隐患呢?

    而被完颜冕所控制的辽人士卒闻言却言道:“世子要明白的一点是,我大辽国虽然疆域辽阔,但人丁稀少,就算真的要统治整个武阳朝,凭我们的人手只能短时间内靠着武力镇压,一旦时间久了,就定然会出现纰漏,帝国崩塌的反噬足以摧毁大辽国,我们的国主对此早有定论,故而此番前来,所谋图也就只有这西境四郡之地。”

    “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帮助我们稳定武阳疆域的人,而世子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