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229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229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让高良姜过来饰演一个小角色这种操作,摆在红星剧组,也算是惯例了。以往多部电影中,红星厂就会邀请一些让观众惊喜的人来,作为剧组某个戏份不多的角色出现,相当于是一个彩蛋。

    “你这场子摆得很大呀!”

    眼下,高良姜一眼望去,不由的感慨。在他的眼前,整个战场不时的冒着硝烟,很多刚演完死尸的人,随地而坐,准备着下一场的戏。

    李南池双手抱臂,“待会儿还有大炮仗可以看。”

    大炮仗自然就是战场炮火覆盖的戏码,尽管那些个小钢炮、山炮什么的虽是道具,但爆破组定点埋设的一些炸药可全是真家伙。

    “我这个串场的戏份,不会太难吧,太难了我可整不来。”

    高良姜摩擦着手,他人只在电话里听李南池说是客串一个鬼子军官的角色就过来了,至于具体是个什么戏份,就等着听李南池的吩咐。

    李南池拍拍高良姜的肩膀,“不会,笼统也没有几句台词,就是最后有一场摔酒瓶子的戏,表情到位一下就好。”

    “不难就还行,我这次还学了一句日文过来。”

    “说来听听。”

    高良姜“嗯哼”了一下,清了清嗓子,然后开腔说道:“锅的你洗哇,碗的你洗哇,锅的碗的都你洗哇!怎么样?到时候人物台词能不能用得上?”

    “啧啧”,李南池咂吧着嘴,“估摸着你准备的这句是用不上,得重学几句。不过,瞧你这日语能力,看来平日里锅晚洗了不少。”

    “扯犊子,滚粗”高良姜人前要大男子主义。

    谈笑一阵后,高良姜在剧组把角色练习了三天。而等他这一就位后,也就预示着《番号》这部片子抵达牺牲戏的最后高潮。

 第469章 《番号》杀青

    黄昏时分,沂蒙影视城后山坡战场。

    整个战场上全是刚刚一战过后的硝烟弥漫,鼻腔里也全是烟熏味道。

    李南池拿着大声公,走上一旁的高台,看着浩浩荡荡两百多名群演鬼子。

    “待会儿,你们所有人,跟着前排的脚步,从北向南沿着这一排灌木丛往上冲看到卧地了,就全部卧倒,最后一场了,要整齐划一,流程明白了没有?”

    “明白!”人群众传来尚且整齐的回答,大家伙毕竟都是战场阵亡经验的群演了。

    在李南池这边指挥着群演待会儿的走位时。

    化妆组匆匆上来,趁着这场间空档,给李大本事张六斤石头地瓜以及最后一位幸存龙套,一共五个人上妆。这几个人现在身上全是灰头土脸,一身军装乌漆嘛黑,残留着火烧后的焦棉,脸上的化妆是做出了血迹和焦灰凝聚到一块儿糊着的效果。

    红星影视化妆组专攻抗战妆容的这些年以来,对于这种战场记实的妆容,已经很有心得,经得起镜头聚焦的检验。

    只不过眼下天气太热的原因,这几位演员自身分泌的汗珠很容易就会将脸部这些妆给融化掉一些。因此,这大太阳之下,每拍完一场大汗淋漓过后,化妆组都不得不上来给这最后的五位演员重新补一下妆。

    整装完毕之后,镜头开始对准到坑道之中。

    镜头之外,剧组现有的所有人就站在镜头对不到的地方,准备见证这最后一场戏的杀青。

    “《番号》杀青戏,a!”

    场记板应声落下,摄像组摇动着摇臂,镜头从十米多的半空缓缓而降。

    镜头里聚焦的是一面迎风飘动的红色旗帜,红旗靠着桅杆一侧的白布上写着“九纵独立团”五个大字。

    围绕着这面招展的红旗,李大本事张六斤石头地瓜以及最后一位幸存龙套,五个人围坐着,目光所及的,全是头顶这面带着信仰的旗帜。

    “最后这一哆嗦了。”

    饰演李大本事的田语说着台词,眼中恰到好处的氤氲起一些泪花,脸上带着一些释然的笑容看着身边仅剩的四名战友。

    身边的四人眼睛瞅着李大本事,脸上的“伤疤妆”也阻止着他们去做出更多的表情。

    无需太多言语,一个壕沟的战友,一路拉起队伍壮大又最终走向生命的最后一刻,彼此之间已经无需太多表情去表达了。

    田语目光看向石头和地瓜两位饰演者,轻松说道:

    “石头,打旗。”

    “瓜,冲锋号。”

    两人屁股离地,按着命令分别承担起了旗手和司号员的角色。

    “杀杀杀——啊——”

    当冲锋号响起,五个人从嗓间冒出来的呐喊不是被动而发的,一股从脚底蹿上头的热流激荡下,然后,汇聚成一股呐喊的声音,直冲嗓眼!华夏儿郎,宁愿浴血冲锋而死,绝不引颈跪着而亡!

    这一刻,虽是演戏,但大半年的角色演绎下,也已代入其中

    “好,咔!”

    李南池人从监视器后面站了起来。

    坑道里的人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

    剧组众人的眼睛看向了李南池,等着从他口中听到一句话。

    目光接触中,李南池深吸一口气:“我宣布,《番号》从寒冬到酷暑,现在——杀青了!”

    “噢噢噢——”

    人群中响起了一片欢腾的鹅叫。

    李南池将“大声公”的音量调到最大,朝着几个想混拥抱的主演和剧组成员道:“晚上杀青宴,放在八点钟,每个人回酒店拾缀一下就过来。”

    “得嘞,谢谢李导!”

    大家嘻嘻哈哈,杀青了,压在肩头半年多的事情,终于可以呼出一口气。

    李南池将“大声公”往监视器上一竖,看了眼前的剧组,负着手离开这里,留下剧组的人收拾首尾。

    真成功男人,是重来不回头看欢呼的人群的。

    留给众人的,是一道潇洒的背影

    当晚。

    红星剧组包场了附近一家小酒楼,摆了五桌,拍到最后剩下的这些演员全上席面,多数的还是红星厂的剧组成员。

    李南池不喝酒,但桌面上摆的全是海之蓝。

    他让其他喝酒的人自己倒,李南池不喜欢辣酒入喉的感觉,却喜欢闻酒味儿——开胃!

    菜过五味之后,身为导演的李南池举起盛着香槟的高脚杯,挨个儿敬酒。

    导演上阵敬酒,是感谢演员现场工作人员们在这朝夕相伴日子里所从业的辛苦,还有因为某件事而遭遇过的导演臭口气。

    李南池敬酒的第一个是田语。

    作为一个国家话剧院有编制的演员,能在剧组里听自己指东往西的调整自我一些动作,殊为配合。也十分耗人,这田老师拍了七个多月的《番号》,脸上本有些显胖的地方,已经瘦削了下去。

    “我们的摄影扛把子,碰一个!从《地雷战》就进组了,一直到现在,我们是彼此促进,真好。”

    李南池敬的第二个,是红星影视摄影团队的负责人。

    从自己的这位摄影组长开始,服化道灯光爆破的几位组长,李南池是一个不落。而受到自家老板的敬酒碰杯后,几位组长脸上容光焕发。

    “老周,你们几个,来一杯。”

    李南池走了一圈,最后来到自己的这几位同班同学前。一饮而尽,同班之谊,都在不言之中。

    日照杆头,这些日子以来,耳边第一次没有了敲门叫起床声响。

    李南池一觉顶到阳光洒进窗户里。从床上坐起来,发了一会儿呆,懵逼了一会儿后,起来就开始收拾行李。

    跟剧组这边交代了一下后,李南池拎着行李坐上车,这下一站是:沪都。

    沂蒙这边的摊子就交给剧组,等他们将大部分道具器材打包送回京城后,就会与李南池在沪都汇合。

    包括李南池在内,红星剧组的所有人还不能休假。因为接下来,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红星厂负责的《夺冠》故事片,也需要完成拍摄。

    科技缩短了空间的距离。

    虽然沂蒙所在整个大齐鲁不算长三角,但高铁贯通下回到沪都也很快捷。

    小半天功夫,李南池人就已经出现在虹桥高铁站。

    出口处往来如织,除了游人匆匆,也有接车的欣喜。

    李南池只手推着行李箱,走在人群里,仗着身高优势,远远就看到外面有道熟悉的身影在东张西望。

    心中像顿时注入了什么东西,是归家,是满足

    脚步方向顿时一pia。

    李南池绕了一个方向,从另一侧的门绕到姜苗苗旁边。

    脚步愈轻,行李箱轮子离地。

    直到,上前一把抱起。

    “哎哟!”

    姜苗苗惊呼一声,身体炸毛的挣脱,待闻到熟悉的气息后,俏脸上一瞬间的惊吓才隐没而去。

 第470章 张园康定路

    “放我下来,你是不是故意的?我看了好大一会儿,都没看到你人。”

    “嗯,有好好吃饭,变重了。”

    李南池掂量了一下胳膊箍着身体的重量说道。

    “真的吗,不会啊!呃,不会你家的做饭阿姨的手艺太好,我吃多了吧。”

    闻言,姜苗苗脸色一怔,有些紧张,然后就看到李南池捉狭的脸色,一只手直接拧向李南池的腰间软肉,“二十多天没见,你皮痒痒了是吧。”

    分别后的初见,喜悦如春风拂面,柔和,入微,欣喜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走,回家。”

    “知道你要回来,伯父伯母都很高兴。嗯,我也很高兴。”

    “唔,这二十多天时间没见,姜老板手办卖了多少钱?在剧组,就看见你的手办店上热搜了?”

    要不是虹桥高铁站里的红星品牌店处于候车室,进去要持票,李南池都想现场看看这前段日子因为娃娃机而上热搜的这家直营店。

    “不多不多。”

    听李南池问起自己手办卖了多少钱,姜苗苗满脸笑意的摇了摇头,又一幅“你快问我”的表情。

    “不多是多少?”李南池很配合的问道。

    姜苗苗踮起脚,凑着耳朵说了一个可观的八位数字。

    “要不是我们的做工太慢,那些个盗版商生产速度太快,还能更多呢!”

    说到盗版商,姜苗苗语气中充满不爽。

    在姜苗苗主持红星厂的这三周多的时间里,红星版权法务部已经对五家盗版销量最高的盗版商提起了诉讼。

    杀了鸡也儆了猴,但《植物》内各种造型的角色设计种类繁多,留下的利润空间太大了,依旧挡不住来自盗版商的“热情”。

    尽管这个时空的知识产权保护严格,但相比于影视动画、歌曲旋律等直接知识产权有着成熟的判定和追溯体系,用来干涉实体销售的文化周边产品方面版权保护,存在着一些漏洞和实际溯源方面的困难。

    主要还是国内众多文化生产大户们,还没有像红星厂这样将文化周边销售当成一项正儿八经的盈利点来做,大家还停留在“周边产品是附加物”的认知阶段,大多也就是在影院等场合摆两个吸引影迷,增添一些互动黏度。

    所以,在这上面的相关法律尚有所欠缺,一定意义上,每次红星厂杀鸡儆猴上诉时,都有在推动着这方面相关司法程序上的完善。

    不过,某种程度上,这自然也有昔日红星厂故意纵容、增加红星文化周边品牌影响力的缘故在里面,这些盗版商都自认摸清红星厂的钓鱼套路了。

    “行啊,姜老板这大发啦!这敛钱速度,比《植物》的游戏运营利润都要多了。”

    乍然一听闻姜苗苗说的这数字,李南池很惊讶。

    相比之下,根据红星游戏那边汇报过来的数据,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植物》这款游戏已经突破了一亿下载量的大关,拥有每天六百多万的日活量,平均三个人每天就能产生一块钱的入账利润。

    姜苗苗骄傲的扬起下巴,“这当然,你不是这个圈子的,不懂我们手办圈的消费潜力。”

    李南池双手举起恭维道,“那我以后就要靠姜老板多加关照了。”

    “行了,你不许哄我。”

    姜苗苗知道《植物》周边产品的大卖,根源就是在游戏本身上。随着游戏本身拥趸的增加,周边销售才会有此成绩,顺而引起一股社会潮流的。

    “我要坐行李箱。”

    说着,姜苗苗直接往行李箱上一坐,让李南池推着走。

    “好嘞,走你”

    在家休息了两天后。

    李南池和姜苗苗两人一身休闲装来到张园。

    “还记得昨天,那个夏天,微风吹过的一瞬间,似乎吹翻一切”

    姜苗苗哼着一支暴风乐队尚未发布的歌,拉着李南池的手,身前挂着一只相机,走在两侧都是红色砖墙的石库门弄堂里。姜苗苗把脸上的大蛤蟆镜顶在鸭舌帽檐上,眼睛凑在单反取景孔前,不时的记录下所见的景色。曲调很轻松,透露着她此刻的心情很轻松。

    李南池今天是来考察《夺冠》这个故事拍摄场地的,一共是要考察两个地方,一处是此刻考察的张园,另一处在康定路18号。

    这是目前沪都这座日新月异城市里,石库门弄堂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两处地方,诸多反馈沪都沿革的片子,都会选择在这里取景,《夺冠》这个献礼故事片也不例外。

    以前的时候,这里没人要,里面的住户都想着住进一条马路之隔的南北通透大现代房里;结果其他地方的老宅弄巷拆着拆着,就剩下如今最完整的两处,最后变成了买不起,也是非卖品的建筑文物群。

    “还挺有味道的,这门窗上都掉色了,要刷新一下嘛?”姜苗苗瞅着这弄堂向外打开的木窗都斑驳了。

    “不用,像这些电线杆、水表、电表等物件儿,还有那屋子里面的柜子床铺等摆设,还要恢复到八十年代的样式。”

    “这周年献礼片,你这取景斑斑驳驳的,带着一股八十年代老味道的画面,会喜庆?”

    “原汁原味儿嘛,我有这个信心,用这一片场景展现出一个亮眼的故事出来!”李南池一只手在眼前拂过,言语间全是满满的自信。

    “说起来,《夺冠》这个故事你为什么选这地方拍?以前有个拍女排的片子,就是在津门取的景。”

    姜苗苗时看过《夺冠》这个故事剧本的,作为反应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