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296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296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李南池又阐述了一遍“追梦人”这个词的涵义。

    之所以在这三位记者面前强调一遍,是现在并没有【我们都是追梦人】这首歌,用上这个词李南池感觉说话的格调更高。

    在三位记者面前解释完这个词之后,李南池最后总结道: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成就也是他们达成的因为勇于追寻国家和民族复兴的梦想,这些生活中的人物逐渐变得闪光,渐而成为一段年轮的记忆,我认为,处于泱泱洪流中的我们现代这些人,也应该是追梦人,我们都是追梦人!”

    随着李南池的话音,旁边的记者越听眼睛越亮。李南池此刻提出的“追梦人”这一个新词,让他们觉得耳目一新。

    这一段话也说得真有能量。

    一旁人人日报来的记者感觉,这一下,他就连回去交材料的题目都想好了,就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足够支撑起一篇主题文章出来!

    至于说李南池所言的金陵首映会的讲话,他们自是此前没有关注过,这种线下场合的见面会新闻往往只是流传于一方,这三位记者作为新闻、电影、报社的官面记者,每天需要关注的新闻很多,怎么也注意不到一场尚未流传开来的线下电影发布会。

    采访就此完毕。

    “李导,再次感谢你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不用客气,远亲不如近邻嘛。”

    李南池挨个儿握手,对这每一位上门的记者和摄影师都报以了热情。

    “那就预祝李导新片大卖。”

    “再接再厉,继续成功。”

    记者和摄影师们都报以了笑容和祝福,离开红星厂的脚步显得有些匆匆,迫不及待的想要把采访中的感触化为手下的文字和报道。

    此刻,李南池送走了央视的这一批记者,红星影视的工作人员很有眼力劲儿的送上一杯温水给自家老板润了润嗓子。

    “呼……”

    李南池一口气喝光整个杯子里的水,看着红星厂外伴随着红旗不断飘飞的漫卷天空,心中默默一句:不忘初心,继续加油!

    当天,完成眼下回京的最后一个行程,收视完行李的李南池就直接从红星厂出发,坐上了前往羊城的直航。

    就在李南池在京城机场的商务候车室内打着盹儿之际。

    央视大楼之内,一间椭圆形的办公室内,从红星影视采访回来的三位记者坐在一张椭圆形桌子上,每个人面前摆开一台电脑,彼此合力将采访的录音材料形成文字材料。

    四十余分钟的采访录音资料被分割成三段,三位记者耳朵里各自塞着耳机,将录音转化为屏幕上的文学。眼下,办公室内只听闻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音以及录音器材里的采访声音,三位或年轻或老成的记者,都化身成为面无表情的码字机器。

    耳机里回荡的采访问题都是各有侧重的,虽然是央视小十三新闻频道的记者负责主力采访,但是在长达四十余分钟的采访时间里,是问及了新闻、电影、报社三家各想要侧重的问题。

    都是成熟的文字工作者了,半小时后。

    “啊,终于完成了。”手速最快的电影频道记者率先舒展了胳膊,手指摁得哔吧响。

    不久后。

    “我这边也好了。”

    “我也是。”

    “那我来合并一下吧。”

    “都收到没?”

    “嗯。”

    “那好,下班!”

    三位来自不同系统的记者起身,各自带走一份从头到尾的采访稿。彼此没有对采访稿进行交流,说你写哪一块,我也哪一块。

    因为没有必要。

    电影、新闻、报刊的关注点各有侧重,有通讯版有文章版,反正一篇采访资料足够三家单位写出各自所需的稿子出来

    “啪嗒!”

    回到公寓,人人日报的这位刘记者摁下台桌上开关,晕黄的灯光笼罩在窗户前的一角。

    一路在回来的路上,他已经在脑海中围绕着“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个采访中李南池说出来颇为新颖的短句,构思着向上头提交的文稿,这会儿回到公寓他将背包里的电脑打开。

    在网上一顿搜索,成功在网上找到了李南池在金陵大学城幸福院线首映仪式上的讲话。视频画面是网友上传的,估摸着是手机拍的,画面有些模糊,一共六分钟的时间。

    看完后,这位记者兼撰稿人踅摸着下巴,对于“追梦人”这个李南池个人创造出的新词,乍一看是李南池在影片开播前开场白时灵机一动搞出来的新说法,但这个词是真好。

    要是自己能够想出这样一个词就更好了,官宣口撰稿人的职业敏感性让他意识到,“追梦人”这个词在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会成为一个闪亮的新词,“我们都是追梦人”这句话,也有“官气儿”,大概率会成为官宣口的“口头禅”。

    刘撰稿有些遗憾,要是自己能早一点看到网上李南池这段关于“追梦人”的讲话视频就好了,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受到这个词的灵感,提前写出一篇题目亮眼的文章出来!

    虽然官宣口的文章不兴标题党这一套,但是一个有官气儿、有号召力、又能年轻化的标题,也是职业笔杆子的追求不是?

    撇开这些浮躁的心思。

    眼下。

    刘撰稿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

    然后在面前的稿纸上列了一个大纲,形成思路后,开始以《两个一百年,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开始撰以《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为展开的专栏文章。

 第607章 献礼片后续

    翌日,早上。

    李南池人还没有抵达开平的时候,刘撰稿已经敲开了直属审稿人的办公室门,递上一夜的成果。

    “看你这眼圈,晚上睡了几小时?”

    刘撰稿竖起了四根手指,表示睡了四个小时,干文字这一行当的,素来是昼夜颠倒,爆肝挠头。

    审稿人劝道,“虽然年轻,还是要节制啊,喽,我这杯子里已经是泡上了山参,头顶也是寸草不生,把调息时间固定下来吧。”

    说着,这位审稿人翻开稿件。

    “两个一百年,我们都是追梦人?追梦人?”

    一看这标题,审稿编辑看到这个标题,眉尖就是一挑。

    “这个叫法是谁提的?”

    刘撰稿在他手底下也是带了好几年了,什么样的文风已经是门清,看到这让人耳目一新的标题名,就知道应该是引用。不过,这“追梦人”的提法过于新颖,一时间他也想不起来在哪儿看过,所以才有此一问。

    “李南池。”

    “嘿,这位导演,电影拍得不错,这说文段字也有水平。”

    审稿人这才忽然想到,刘撰稿是领着社里任务,准备去写一篇关于《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献礼片为话题的弘扬爱国精神的文章出来,眼下这就应该是访谈之后的成果了。

    嘴上感慨了一句,审稿人开始浏览起整篇文章。

    “有梦想才有动力,有蓝图才会有目标。过去的岁月,是波澜壮阔的,每一处节点都波澜壮阔,每一处泼墨都新潮澎湃。”

    标准开头,两个对称句倒是写得不错。接着往下看,这篇文章初稿继续写道:

    “正在热播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影片反映了从建国到新时代阅兵整个时代大幕下的奋斗故事,我们先辈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千山万水”

    “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推动再上新台阶,必须向改革奋斗要动力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嗯,一气呵成,能上版面,写得不错,追梦人这个提法很新颖,很好!”

    浏览了一遍,摁下文稿,审稿人表示了赞许。

    从职业素养上来讲,以《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大热电影导入,由此一路往“梦想”、“蓝图”、“奋斗”这样的话题上延展,很符合当下的舆论主基调。

    整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一共六段,很符合放下主流的“六段论”,当然,这眼下这第一遍,只是看个大概,把握一下文章的大体方向有没有问题。

    “好了,接下来我详读一遍,下午的时候把意见反馈给你,修改一下后走流程。”

    “嗯。”

    刘撰稿心满意足的离开,报社发文,尤其是官宣口发文,这都是有着一整套流程的,不是说今天写明天上这么简单。

    所以,相比之下,来自于电视端的新闻和电影频道的报道出来得更快一些。

    就在李南池当天抵达开平,整顿剧组开始准备《让子弹飞》换场拍摄后。

    当夜八点二十分,电影频道率先播出了对总策划、总编剧李南池的独家专访。

    专访时间长达二十分钟,侧重于从电影的角度剖析这部在眼下占据了绝对话题热度的献礼片。

    作为李南池的首次公开露脸采访,一经播出,话题自是并不缺少,采访中的一些话题都成为不少网友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实这些天里,《我和我的祖国》绝对是央视六公主的重点关注对象,七个故事共十四集的幕后纪实片是一连播放有半个月。现在,进入到国庆档结束后的首个工作周,来自于对七位导演的独家专访是开始出现在六公主晚八点二十分后,开始向公众呈现!

    播出之际,虽然李南池不在京城,但是红星影视的宣传团队并没有歇着。红星影视是配合着在自家一众对外发声渠道上,对外放出了《夺冠》这个故事片拍摄时的现场组织花絮,以便让更多人了解这部电影的形成。

    如果有心人能够对比一下以往红星影视的宣传路数,其实就能发现以往红星影视的宣传都一直集中于影片上映之前,而在上映之后就很能看到红星影视去宣传李南池在这部影片中做了多少多少之类的东西。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在已经上映后,红星影视对于后期宣传就显得颇为卖力。

    其实,这原因很简单了。

    这毕竟是在帮上头干活,红星影视贡献了剧本、为后期制作也提供了不小助力,做了这么多工作,默默无闻算是什么道理?

    这样的后期宣传中。

    国庆后的首个双休到来,但可惜的是,星期六要补班。

    所以《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在国庆档结束后的票房在打了折之后依旧没能恢复到国庆档的票房威势。相比于国庆档七天内平均单日超过三亿的全国票房成绩,这工作日基本是维持在八千万的数字水准之上。

    这也并非是《我和我的祖国》这一家电影的形势,国庆档七天的时间,是将一部电影的潜力都极大的释放了出来,国庆档一过,失去了这个票房加速器,各影片发行方的电影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这也算是普遍的正常现象,毕竟像红星影视发行的《钢铁侠》这种现象级电影只是少数,是少数能摆脱档期影响,在大档期过后票房依旧保持坚挺的作品。

    不过即便《我和我的祖国》单日票房从三个亿缩水到八千万,但一个既定的事实已经达成:《我和我的祖国》这部七导演联合片,取代原本榜单前十的《西红柿首富》,正式跨入国内影史前十!

    这项成就达成的次日,晚间。

    新闻《1+1》栏目播出,在旗下新闻栏目中播报了对李南池的专访,并且顺道宣布了献礼片进入国内影史票房前十的消息。

    相比于电影频道的报道专注于电影层面的东西,《1+1》的新闻栏目的报道显得更为全面,采访中李南池更多的回答被公之于众。

    与此同时,伴随着专访的人物对话画面,在电视画面中,还有一幕画面让人触动。

    画面中,有单位组织集体观影,这算是这个十月常见的景象了,但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每个人胸前还戴着一枚国旗,镜头一扫整个播映厅之内,胸前一抹闪闪发亮的红色,就让人心潮涌动!

 第608章 十一月

    戴着国庆勋章开献礼片。

    新闻画面中的这一幕,是发生在沪都某区委影院的一幕。

    《1+1》专访报道播出之后。

    这样一个小举措,直接成为其他地方组织集体观影时所仿效的一幕。

    与此同时。

    与前两日的电影频道专访报道一样,红星影视也是照例在旗下各对外宣传渠道转发了自家老板的专访画面。

    采访对话的内容,也由此被关心李南池的更多粉丝所得知。不过,相比于对李南池说话艺术的欣赏,粉丝的关注点显然是屁股坐歪了。

    这些粉丝,很多是对李南池采访中所言的学生时代听陈导、文导讲课趣闻的好奇:

    “后起之秀,不外如是了。可能当年站在讲座台上的陈导也没想到,台下有一位学生会在数年之后成为同僚。”

    “注意到献礼片已经进入到国内票房前十了么?我查询了一下除池大以外的其他六位导演战绩,可从来没有位列国内影史前十的成绩。”

    “说起来,陈导的儿子与池大还是同一届呢,儿子的同学成了同事,呃,我想此处应该有陈导的表情包的”

    也有对李南池此番言论的挑刺,就有声音道:

    “池大说这话时候的神情,很温文尔雅哈!‘进入影视圈看一看’,这语气轻飘飘的,这要是一开始没钱,呃,还能这么淡然么?”

    “就是诶,池大好歹身后站着一个沪上家族,这个影视向资本看齐的年代,这可就是天然的超级优势。”

    还有对李南池所言的“情感标杆”这一说法的讨论:

    “感觉池大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人心态比较深层,这还是一种谦虚的说法,那是心态深层么?就是自卑呗。”

    “有一点我是承认的,作为一名八零后,女排精神确实如他所言的,给很大一批人以莫大的精神鼓舞。”

    “还记得当年在沪都上大学,半个学校的人挤在小卖部看电视转播比赛,就看女排的比赛”

    当然,作为被《1+1》重点提到的“追梦人”这一新颖说法,自然也成为网友所热议的话题。

    “追梦人,这个说法在公开场合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提法新颖,我们都是追梦人。”

    “那是你孤陋寡闻了,池大在金陵首映会上就提出了这个说法,顺道说一句,我是参加了首映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