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40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40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卧槽,我没看瞎吧,继《为了买房假结婚》之后,实验厂再度出手做慈善么?看来上次教训还不够。”

    “话不多说,直接上公式:抗战片=扑街;京影实验厂=扑街;抗战片+实验厂=超级加倍扑街!”

    “看海报这架势,好像是李南池伙同班里同学整出来的片子。一群毛还没长齐、尚未出道的娃娃捣鼓出来的东西,能看么?”

    有讽刺就有反驳。

    当即下面有人反驳道,“池大和黄导有过《小兵张嘎》的剧本在先,就凭这个,我认为他们在抗战片一道上,是有所建树的,楼上能写出类似剧本才有资格批判!”

    “好嘛,承认《小兵张嘎》的成功,但从电视到电影,中间隔了一条长江不止。再说说实验厂,其实大家都清楚,那就是给京影学生练练手的地方。《假结婚》那部电影一出来,实验厂都变成慈善厂了。”

    不出意料。

    李南池的围脖评论区,看好和不看好的争论声音响成一片。

 第75章 剧宣会

    一觉醒来,作为《地雷战》总导的李南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学院在圈内的影响力。

    围脖热搜上:

    “京影群星众推《地雷战》”

    “李南池既导又演”

    “《小兵张嘎》组合再度合作”

    前十的围脖热搜上,关于《地雷战》的相关字条就有三条。

    庞大的圈内人打卡,一夜之间就将这部电影送到了无数人的面前。

    出于对作品本身的自信,这一次实验厂动用人脉推广得毫无心理压力。

    伴随着巨大的曝光,各类声音自然也就铺面而来。

    “一群表演系新生的实践之作,竟然如此大张旗鼓,呵呵。”

    “目测又是跟《假结婚》那部电影一样,是自娱自乐再自我颁奖之作。”

    “不知者无畏啊,难道不知道抗战电影逢上荧幕必扑已成定律了吗?”

    “京影现在是没人了么?让一个大一新生同时担任编剧、导演、主角。哇哦,三位一体说出来吓死人,以为他是星爷嘛!”

    “”

    关上手机,直接屏蔽各种喧嚣。

    为了避开早高峰,早上六点出头,李南池带着班上参演的21名同学以及叫上姜苗苗、高良姜几个,一同坐上了校车大巴。

    剧宣的地方在华夏科技馆的影院区。

    在主演团队一路往那里赶去的时候,同一时刻,无论是出于京影的情面,还是好奇京影如此大张旗鼓会不会再次摔惨的心思,京城各路娱记也扛着摄像机往那里赶。

    若说上次宣传《为了买房假结婚》那部电影还借助剧里面的当红小生来吸引人群目光的话,这一次实验厂没有请任何与影片不相关的明星过来站台助威,而是邀请了京圈影评人士、京城大院线经理以及一些文化人士过来。

    校车抵达科技馆后。

    直接跟着指示牌的指引,来到科技馆的影院区。

    科技馆的影院区共有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的设置标准直接向“最大、最先进”看齐。

    通往四板块的中间空白地带,一众五一档会上映的电影海报排成了一排排,在众多海报之中,有几枚大号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地雷战》剧宣会”字样。

    顺着指示牌的方向,来到坐落在这十字交叉口一个巨幕影院放映厅,这正是此次《地雷战》剧宣的会场。

    这座放映厅前的海报,除了昨晚八点已经对外公布的海报悬挂着外,其他的海报则卷起来吊在半空中,那是尚未对外公布的海报。

    实验厂的余建宏、院里的高副院长以及张院长的年轻夫人已经开车到了,几个李南池不认识的师兄师姐正带着实验厂的人在门口挂红幅。

    接下来,陆陆续续的有本次邀请的人过来。

    到了九点钟的时候,已经熙熙攘攘,李南池跟着余、高两位大佬后面,不断的跟各路来客混脸熟。

    闻名不如见面,对于李南池这位屡屡做出成绩的京影学生,这些跟京影颇有交情的圈内人显得兴趣盎然。

    “刘先生你好你好,欢迎过来参加剧宣会啊哈哈这位就是我们学院的李南池。小李,这位是《今日影评》的独立撰稿人刘一笔”

    “年轻可畏啊,老高你可是招了一名好学生啊。”

    来一个人,类似的场景就会上演,然后李南池就是陪笑,伸手与其握手。

    李南池感觉自己变成了站在门口的“握手猫”。

    九点四十,剧宣会正式开始。

    趁着进入演播厅的功夫,李南池两只手疯狂揉脸才缓解了酸酸的感觉。

    播映的巨幕下搭建出一米高的戏台。

    文娱记者们在播映的巨幕台下架设上长枪短炮,台下娱记手中的话筒以及设备都带着表明各自身份的标志。李南池在前排的记者中,甚至看到了“CTV电影频道”的字样。

    播映厅内热闹哄哄。

    穿着浅蓝色套裙的张夫人拿着话筒在台上主持,“各位朋友,各位来宾,欢迎大家的远道而来,先请大家观看一段时长三分钟的预告片。”

    预告片没有片头,巨幕亮起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鬼子便衣和伪警察骑着自行车在前,鬼子持枪在后浩浩荡荡沿着土路进发的场面。

    镜头给予二八杠自行车的前车轮一个特写。

    车轮碾压过土面的时候。

    嘭!

    整个播映厅响起了立体环绕的爆炸响声。

    随着爆炸的土浪四溅,二八杠车轮弹起滚滚向前,车上的特务被炸飞到一旁。

    中间被剪辑过渡掉,画面转到鬼子调来了工兵。

    工兵破除了地雷阵,赵家庄陷入了鸡飞狗跳的水深火热之中。

    烧杀抢掠中,孩子被枪杀、老妇人在刺刀捅死、老大爷在火堆中仓惶四转

    预告片的最后,是定格在中野在“侵略者之墓”化为一股扬灰的画面。

    当预告片落幕之后,播映厅内出现了一股寂静。

    神情似在回味。

    又有些意犹未尽。

    预告片镜头并不算连贯,但已清晰的拉出了一条线,这条抗战线有始有终,让观众席的来宾有种要拨开这条线看清来龙去脉的感觉。而后又心中猛然一回神,自己这是被预告片吸引了?

    “好了,介绍完影片的故事背景及人物角色后,接下来一个环节,主创团队揭幕所有宣传海报!”

    李南池等主演人员上台,一人站在一面蒙着的海报之前,随着“一、二、三!”的喊声,大家一齐揭幕。

    里面海报揭幕的一刻,播映厅外面卷着的海报也一同滚落下来。

    这些海报内容都是《地雷战》里面主演人员的局部镜头,选取的都是能抓取眼球的一幕,比如被地雷炸飞的车轮和鬼子、中野魂惊大地雷等等。

    咔嚓咔嚓!

    在台上站满演员之后,舞台之下,瞬间记者的快门响成一片!

    镁光灯闪烁,亮得台上的李南池有些睁不开眼。

    海报揭幕完就来到采访环节,台上众人共用三个话筒,由张院长夫人把持采访节奏。

    最先采访的是CTV电影频道的记者。

    “我想采访一下玉兰的饰演者,我注意到刚才预告片里,玉兰脸部表情和眼神丰富,那么请问你演戏的时候,是喜欢分析角色还是依靠直觉来表达角色感情?”

    饰演玉兰的张慧贤接过人群里递送过来的话筒说道,“我们演戏前,李导特意带着我们开了一周的学习班,就是专门讲解每个角色需要表现出来的特质。而且在拍摄过程中,李导对角色的讲解让我将玉兰这一形象展现出来。”

    记者接着问,“学习班?跟你们在校学习有什么不一样嘛?”

    底下的人都很好奇,剧组拍摄前举办学习班,这已经是半个世纪前剧组拍戏的习惯了。

 第76章 硝烟滚滚的五一前

    张慧贤想了一下说,“应该是更专注于剧本角色的表达吧。”

    “好的,谢谢。那李导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开拍前搞学习班嘛?”

    张慧贤将话筒递向李南池。

    “就是为了确定角色饰演者。《地雷战》的角色不少,通过学习班,可以让每个人在这段时间内尽量理解角色,从而在定角试镜时展现出每个人的角色适配度。”

    记者接着问,“有《小兵张嘎》珠玉在前,李导对《地雷战》有何期待?或者说会不会因为《小兵张嘎》的成绩而感到有压力?”

    “不会。我知道《小兵张嘎》的评价有两极分化,在《地雷战》这部片子里,我是想说体现抗战历史的深度不一定是要拘束死板的,在这部影片里我做了严肃和诙谐两者间的融合。从成片效果来看,我相信会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故事。”

    采访要什么?当然是爆点啊。

    李南池主动给了下面人爆点,当他说出“体现抗战历史的深度不一定是要拘束死板”这句话时,下面的娱记眼前一亮。

    《小兵张嘎》爆红之后,是有一批人看不惯这部剧将严肃抗战历史变得轻挑的做法的,批判声和支持声吵吵嚷嚷时,作为剧本的主创,李南池一直没有回应过。

    现在原主的回应来了!

    心思敏锐的他们已经想好了抓住眼球的标题,类似“李南池驳斥专家:体现抗战历史不应拘束死板!”的标题在脑海中蹦跳出来。

    “李导你好,连续两部抗战剧本,看得出来你很擅长抗战剧本的编写,可以说说你这么年轻,是怎么想到这些故事的嘛?”

    李南池先是正经似思考的样子,然后字正腔圆的严肃说,“这个不能说,这是我以后吃饭的依靠。”

    回答引发了一阵哄笑。

    带有俏皮的回答让底下这些记者猛然意识到,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这个年轻人,也还很年轻,不是固化印象中的导演形象!

    接下来的几个采访除了点名自己的外,李南池将话筒交给了同学来回答。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最后一个采访,请左边第二个朋友采访。”

    “最后我想请问一下李导,从漫画、唱歌到编剧,用网络上的话说,就像是开了挂的人生一样,李导你是如何办到有精力去肩挑数担的?”

    问题一出,不仅是记者饶有兴趣,认识李南池的一旁同学也扭头看了过来。

    李南池一脸淡然,“可能对我而言,没感觉到吃力吧。”

    话音落下,回应的是一群哔了汪的眼神。

    “还有,我补充一下,三毛漫画现在是姜苗苗主笔,我只是提供文案以及故事走向和负责审阅,所以没有肩挑数担。”

    记者群里突然有人问,“那暴风乐队还会回来么?”

    李南池手一指姜苗苗、高良姜他们说,“我们五人不就在台上么?这个问题虽跟影片无关,不过借此场合我也申明一下,暴风乐队一直都在的,我们的吉他手、键盘手和鼓手如今正在深造,提升自我修为。”

    热热闹闹的一场剧宣会落幕后。

    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地雷战》剧宣会的相关消息伴随着新海报和预告片一同散播了开去。

    预告片展现的场景压制掉许多无端猜测,《小兵张嘎》积累起来的粉丝大多认为从《地雷战》的预告片来看,至少讲故事的能力是不差嘎子的。

    但李南池在采访中放的大炮,让本就反对《小兵张嘎》剧本风气的人找到了攻击点。他们下意识的认为,军事片市场一潭死水,凭什么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大一新生能一举做出成绩?

    有人趁此时机蹭热度。

    围脖粉丝三十余万、ID叫做“竹鼠必须死”的就公然立帖:“呵呵,将严肃和诙谐放在一起,大导演都不敢这么吹!这两种极端矛盾的品质放在一起,电影本身不裂开我就XX!”

    效果立竿见影,不少李南池积累起来的死忠粉十分不爽“竹鼠必须死”的口气,刷屏了他的评论区。

    除了这些以外,采访本身也让外界更加关注李南池。

    既有惊讶于李南池消失两个月竟然既导又演出了一部电影,也惊讶于他多面开花的战绩。

    “这个不能说,这是我以后吃饭的依靠,哈哈哈,这个回答可还行?”

    “都说音乐圈十大金牌音乐人的百变少女安歌小姐,不唱歌的时候也演戏。我想说,池大不画三毛的时候就唱歌,两个都不干的时候,就去拍电影!”

    “我就想问,池大到现在都没有经济公司,等继续成长下去,还有经济公司可以签下他么?”

    在这种讨论声中,讨论讨论电影本身的热度就有了。

    不仅仅是《地雷战》一家在发力,有志于在五一档争一争的制片方,都或前或后开始了全国重点城市院线的走穴宣传。

    “《反贪》:监狱内恶人得不到惩戒,廉政公署调查主任锒铛入狱,全港星阵容带你见证正义与邪恶的再一次碰撞!”

    “《悟空捅天》:桀骜悟空再指苍天!”

    “《前任无敌》:在五一,我们一起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

    大量的五一档电影宣传推文不断涌现,点开购票软件,从滚动的海报和评论中,仿佛能够看到五一档电影相互搏杀的滚滚硝烟。

    而已经在距离五一还有五天时就疯狂收割十亿票房的国外进口片《联盟》,也派主演成员从大洋彼岸直飞沪都,开启了华夏市场的剧宣。

    这头国外巨兽想要在华夏五一档的电影市场尽可能割下更多蛋糕,这让有志于在五一档搏一搏的发行方直呼:“狼来了!”

    对于京影实验厂而言,除了剧宣会请圈内人为《地雷战》作背书外,也汲取以往曲高和寡的作风,在五一前的这些天里,大胆向普通影迷朋友作宣传。

    这个时空,军事片都已经成为固定化印象了。不向这些人尽量宣传表示这部片子与他们传统印象的不同,那就等于是在自我放弃。

    李南池并不觉得在剧宣时,自己电影里演员“全是京影表演大一新生”不能吸引观众,不如同档竞技的片子里有当红明星来得有粉丝吸引力。反而是在宣传时,着重的将这一点放大。

    这个年头,有多少追星的,就有多少梦想考入艺校的年轻人。京影作为国内最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