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41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41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年头,有多少追星的,就有多少梦想考入艺校的年轻人。京影作为国内最顶尖的明星造梦厂,这里本科表演班的同学弄出来的片子,总能吸引住向往这座学校的年轻人目光。

    李南池干脆示意黄飞组织的宣传团队打出诸如此类的推文:

    “京影表演学院新生力作,年轻明星梦是这样实现的!”

    “想要考入京影嘛,想要知道师哥师姐的作品是什么样子吗?快来看《地雷战》吧!”

 第77章 零点首映

    李南池的宣传策略正中靶心。

    “京影新生代本科生集体参演的电影”营造出极大的噱头!

    很多人好奇由国内顶尖象牙塔的学生集体参演的影片究竟是什么面貌。

    这种好奇心反映在“汪眼”这家电影门户网站的最受期待榜单上,是《地雷战》在即将上映的九部五一档影片中位列第三。而排在《地雷战》前面的,是港星云集的《反贪》以及悟空系列电影《悟空捅天》。

    在这份榜单上,数据显示是有35万人想看《地雷战》。

    点开热门短评区,除了李南池的粉丝出力颇多外,评论语气多是一些对“京影表演学院新生集体出演”这个噱头的好奇。

    网上,各家上档电影的宣传是你追我赶,大卫星和猛料漫天飞。

    漫天的宣传中,对于李南池而言,其实他心里比实验厂的领导和同学都要轻松。

    不是期待不大,而是投资成本不高。

    去掉杂七杂八的花费和红包支出,整部影片从前到后的制作成本一百六十万,可以说是在五一档上映电影中投资成本最低的,连他们投资成本的零头都不到。

    低投资之下,哪怕就按照35万人想看,按照最低特价票15元、最高票价28元折算出平均票价20元来计算,也能有700万元入账的。在这种最低估算下,都不担心做了慈善。

    所以李南池的心态很稳,稳得一批的他,还在电影将要在零点首映的当天,在寝室和室友一路开黑。

    开黑的语音交流中。

    “李导,零点电影就要首映了,请问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稳得就跟现在的走位一样。”

    “风骚叛逆?”

    “不!是入泉水之中,取对方狗头,如探囊取物。”

    “池子,我家老子已经在金陵城的院线安排上了,跟上京这边同步,都是晚上零点首映。”

    “多谢啊。”

    “没事儿,他看过《地雷战》,很看好。”

    “晚上零点首映,班群有人号召一起去看,池子你跟我们一起去?”

    “不,我就不跟你们去了,有人。”

    “靠!”

    4月29号,晚上十一点四十五分,明月高悬,周围缠绕着一点残云。

    千达广场的影院区。

    这样的深夜,国外进口片《联盟》拍片依旧密集,选择在今夜首映的《地雷战》和《前任无敌》在这座影院则各自有一个播映厅。

    首映不等于全国上线,《地雷战》四月三十号下午三点才会全国公映。

    《地雷战》的首映选择上京和金陵两个地方,一南一北相互联动。

    通过检票、经过同场打擂的播放厅时,抱着爆米花桶的姜苗苗哧溜一下溜到过道口,探头朝里面看了一圈又缩头回来。

    进入《地雷战》的播映厅,戴着鸭舌帽的李南池和姜苗苗在边角的位置坐下。

    这个零点首映的演播厅里,上座率勉强过半,这还没到五一节放假,能有这些人深夜过来捧场,李南池已经挺满意了。

    坐在边角,还能听到找座位观影人之间的交谈声:

    “哈喽,你是池大的粉丝吗?”

    “是啊,我是漫迷粉,你也是?”

    “我是歌粉,我要给京城池大歌迷声援圈过来探点。”

    “哈哈,我也是前哨过来探点的。”

    李南池耳朵竖起来听,越听嘴巴越翘,高兴与得意兼有。

    “行啦,别翘了,看你得意的。”姜苗苗看不下去,直接几颗爆米花塞进了李南池的嘴里。

    “艾,你刚才溜到隔壁看什么呢?”

    姜苗苗抱着爆米花桶说:“刚刚我溜着看了一下跟我们同时首映的《前任无敌》上座率,踅摸着估计有七成呢,看来是我们的大敌啊,他们零点首映的上座率为什么这么高?汪眼最受期待榜单上,他们排名不是不如我们么?”

    李南池将一颗爆米花弹入口中问,“你刚才在前任那个播映厅里,看到观影人数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差不多吧,看上去不少情侣的样子。”

    “那不就得了?”李南池往椅子上一靠,伸手进爆米花桶,一把抓走上面一层。

    “什么意思?”姜苗苗不解。

    李南池解释着说,“还不明白?对方是有着深夜优势的。深夜看完分手又复合的情感戏码,情感充沛之下,又是深夜,自然牵着手一起去往小旅馆了。”

    姜苗苗闻言翻了个白眼,然后往旁边挪了挪身体,“嘁,你这个人思想不健康,不要坐姐旁边,离我远点。”

    “从幼小到三年级,咱俩都是同班上的。你不过就是因为出国跳了级,回到国内才比我快了一级,凭什么自称姐?”

    “嘿嘿,这个你说了不算,现在的事实就是我会比你早一年大学毕业,所以快点叫声学姐来听听!凭什么小时候都是你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现在我要翻身农奴把歌唱,我以后要做大!”

    李南池在姜苗苗面前打了个响指,“别做梦的,看屏幕吧,灯光暗淡下来了。”

    影片正式播放前的广告进入尾声,当屏幕暗淡后,影片正式播映前的龙标出现。

    龙标过去后,作为发行方之一的京影实验厂logo伴随着轻扬的背景音出现,五秒后隐退。

    紧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一枚大红的五角星以及居于五角星下面的一行“红星影视制片厂”大字,四周流光扑面而来,同时还有在交响乐团现场录制的【红星放光芒】雄壮背景音。

    过来观影的人,很多都是在正片开始才习惯抬眼看荧幕。当雄壮旋律响起时,他们以为是正片来了,抬眼看向大屏幕时,却是一幅红星放光芒的景象。

    不明觉厉!

    还有,雄赳赳的气势磅薄而来。

    座位在第十排中间最佳观影区的《今日影评》独立撰稿人刘一笔眼前一亮。

    他的一双眼睛看了那么多电影,那么多发行方片头都只是在眼前一闪而过,可是眼前这片头的背景音,啧啧。

    就这旋律里不断磅礴向前向前的气势,刘一笔在脑中回想了一下诸多影片发行公司的片头,还真没有与之相提并论的。

    片头时间比他想象的还有长,雄壮旋律收尾之后,屏幕上直接出现了一面大字,开头就是旁白声音响起,“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

    “卧槽!”

    刘一笔手一抖差点将手机抖掉到地上。

    哪有影片一上来,就将太祖搬上来的,这片子的基调逼格一下子就坐上火箭啊。

    《地雷战》这片子究竟要搞什么?

    本来是出于人情过来捧场看一看、再写一篇的影评的刘一笔心中来了一些兴趣。

 第78章 观众笑声

    随着字幕网上滚动以及旁边的声音,《地雷战》一开始就交代了本部影片的发生地、发生背景。

    当字幕隐退之后,没有惯常导演、主演等等字幕,而是一幅朝阳从远处地平线出现、近处一颗硕大树冠形成一幅辽阔景象随之而来。

    虽然是朝阳从地平线出现,但是整个画面却是暗淡阴霾的。

    这就直接进入正片了吗?刘一笔心中暗道,这开场画面倒也符合京影出身的导演风格:都喜欢用一些寓意性特别强的镜头。他们的院长是这样,学生也是这样。

    刘一笔并不反感这种寓意性的镜头,但是这种寓意性的镜头用好了,自然加深影片深度;用差了,就只能让观众觉得不知所谓了。就像当初京影表演学院的那位院长不甘寂寞亲自下场拍出的《假结婚》,用了那么多寓意性的镜头,可效果呢,扑到姥姥家了。

    荧幕上,树冠在风中抖动时,旁白声音响起:“1942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最艰苦的年月”

    嗯?用这个风吹树冠动、朝阳阴云斜的画面来寓意那个艰难的峥嵘岁月,倒也贴切。

    旁白声音落下,正片随即开始。

    刘一笔彻底将自己的视角拉到旁边着的角色,站在专业影评人角度开始一边审视电影本身。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出场之时,叉腰前探的这个举动,刘一笔下意识的摸了摸下巴上的小胡须。

    不得不承认,英雄叉腰这个动作,体现出来的时代质感太好了。

    开篇就是一个小高潮,在军区学了地雷使用本领的赵虎,在路上跟扫荡的鬼子展开了一场机智勇敢的搏斗。

    山野之间随着爆炸掀起了一层土浪,村民前拥后夹拖家带口的往山上撤离,硝烟滚滚中,赵虎同志手脚麻利的在一颗歪脖子小树旁安置一枚挂在身上的地雷,挂弦拉绳,动作那是相当流畅。

    扫荡的鬼子一部分在开阔地架上“野鸡脖子”和掷弹筒,另一部分循着村民足迹一路往山上追。

    机枪和掷弹筒压制,步兵负责前冲,“野鸡脖子”后还有主副射手,“鬼子”的持枪进攻姿势也很自然

    刘一笔暗暗叫好,什么是专业?这就是专业!

    荧幕上,鬼子从山路上进击上来,石头旁边,两腿作弓步状的赵虎两手拉绳,只待鬼子溜上来,双手猛的一拉绳,“嘭”的一声响,地雷周遭鬼子顿时从山崖上旋转滚落下来。

    就这一个开篇小高潮,就让刘一笔满篇看到两个字:专业!

    想到剧宣会那天,打个照面的那个年轻人,咝!京影的新一代人都这么厉害了?

    人物动作设计充满时代质感不说,于平凡之处见细节,虽然只看了开头,刘一笔已预感这部片子,在口碑上定然差不了。一部片子能把属于的时代质感和专业做好,口碑怎么可能扑?

    尽管心中有了一点定论,但刘一笔依旧饶有兴趣的看下去。

    剧宣会那个年轻人在采访的时候,可是说过“抗战历史深度的呈现不一定要拘束死板,严肃和诙谐两者也能融合”这句话的。

    现在,严肃他看见了。

    开篇体现的专业和细节把控,已经体现了那个年轻人对待抗战历史的严肃,不再同于《小兵张嘎》那个剧本里的嬉笑,但是这部电影的诙谐会如何体现呢?

    刘一笔想要在接下来的播映中找到诙谐这个元素。

    他倒要看看,这个京影年轻人是在放空炮,还是真能将这两种极端冲突的元素给结合起来。

    刘一笔没想到诙谐的元素来的这么快!

    雷主任、赵虎等人在山里探讨赵家庄该如何面对鬼子的机枪大炮时,赵虎搬出了地雷。

    旁边幼童惊喜的一声“铁西瓜”,让播映厅内的观众都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

    尤其是这个小孩被自己老爹训斥不要乱动之后,歪头在膝盖前的委屈表情让人看着只想乐呵。

    观众席的边角位置。

    “喀次!喀次!喀次!”姜苗苗嘴里嚼着爆米花,转头漆亮的眸子看向李南池说,“拍摄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坐在观众席上再看这部片子,你可以嘛。”

    “一句话评价一下这部片子?”

    姜苗苗看着眼前播映的画面,想了想说,“不虚浮,真实感十足!”

    “哈哈,那就行了。”

    姜苗苗翻了一个白眼,“瞧你得意的,真不知道你脑子里哪来这么多门道的。”

    “看电影吧,该是央音录制的【民兵都是英雄汉】这首歌上场了。”

    大屏幕上,配合着剧情来到赵家庄民兵自给自足、自己造地雷配火药的场面,【民兵都是英雄汉】这首在央音现场录制的歌,在这一刻激昂向上的响起在这座演播厅内。

    在这首歌响起之前,刘一笔就在关注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因为李南池本身在音乐上的造诣就经过春晚舞台的验证。

    贯穿电影的背景音乐果然没让自己失望,这些背景音或紧张或轻快,跟片子本身情节走向相当契合。

    而【民兵都是英雄汉】这首歌随着赵家庄集体造地雷的场面响起时,刘一笔心中感叹:后浪真特么高。

    歌曲之后,地雷实战说来就来。

    旁边声音再次响起,交代黄村鬼子出动目的:想要消灭赵家庄民兵,以此打开通往根据地的路。纠集了很多鬼子伪军便衣后,鬼子小队长龟田带队负责侧面迂回,中队长中野则是带队从大路正面进攻,两个鬼子兵分两路合击赵家庄。

    看着鬼子工兵用探雷器扫出地下的地雷,又是插旗又是用白灰画圈的,坐在李南池左上角隔一排座位的朋友就下意识的抱怨说,“这地雷不都被鬼子扫雷器探出来了嘛?这还有什么用!”

    似是回应他的质疑,山坡上的赵虎就说道:“狐狸看不见鸡毛,怎么能往陷坑里跳呢”

    当鬼子将所谓的“地雷”拉出来,不过是铁帽、水缸时,引起了观众的痛快笑声。

    除了这种情节反差的效果外,还有鬼子引爆“地雷”前躲在石头后面的脸上神情,眉头一皱眼睛躲闪的样子,表情让人感觉到好笑。

    随着影片中赵家庄民兵的见状大笑,刘一笔也和观众一道笑出声来,同时他还在观察底下观众的反应。

    坐在旁边不远处的几个年轻人已经认真的盯着屏幕,眼神已经预示着他们的注意力进入了这部抗战剧故事中。

    笑声从这一刻开始开始,就时不时的响起。

    侧面迂回的龟田小队长带着队伍,伪警察狗狗祟祟在前面探路的样子,自带一股让人好笑的感觉。

    当山风吹来,龟田头上三角军帽垂下来的布条迎风招展时,明明是紧张激烈的山间追逐,但这一刻,画面过于喜感,观众席又是忍俊不禁的笑了。

    尤其是龟田双手作出一副钳形攻势的样子,边做动作边说道,“土八路的,你的这,我的这,明白?”

    而伪警察点头哈腰的“明白!明白!”时,这段硬核对话,让观众席笑声响成了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