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咸鱼格格靠运气躺赢(清穿) >

第75部分

咸鱼格格靠运气躺赢(清穿)-第75部分

小说: 咸鱼格格靠运气躺赢(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只猛兽,却是他的亲身母亲。胤禛眼眶酸涩,他转身离开,没有回头。

    十四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康熙驾崩,德妃病重不起,他出京不到一年的功夫,一切都已经大变样。

    他回去永和宫,在德妃病床前母子俩抱头痛哭之后,两人嘀嘀咕咕又说了许久。

    在景山跪拜康熙的灵柩时,十四见到胤禛也在,只远远叩头,并不上前参拜。

    旁边的侍卫见到之后,觉得他这样实在不像话,上前拉着他低声劝道:“十四爷,皇上就在前面,你还是上去给皇上磕个头吧。”

    十四用力甩开侍卫的手臂,大声斥骂道:“狗东西,爷的事你也管得到。要是爷有失礼之处,且由皇上随便责罚,哪由得你这只狗来多嘴!”

    胤禛听到动静看过去,见到十四神色扭曲,他嘴角浮起嘲讽的笑容,不禁又想起了德妃,两人还真是亲生母子。

    十三心里叹气,忙上前拉着十四,皱眉道:“十四,你且冷静些,在汗阿玛灵前吵来吵去,成何体统。”

    十四冷哼一声,“好你个十三哥,不对,现在要叫你怡亲王爷了。关这么多年看来也不是没有好处,以前是光头阿哥又如何,一出来就成了亲王,弟弟就是拍马也追不上你啊!”

    十三又气又难过,他怔怔看着十四,十几年未见,大家都早已不是当年的兄弟。

    他自觉没有什么对不起十四之处,以前也总是处处让着他,两人也曾经亲密无间过。

    他失势落魄的这些年,除了胤禛与云瑶,从没有见十四来看过他,哪怕一句问候都没有。

    十三心中难过至极,他这才明白,为什么胤禛对自己说,对德妃的行为一点都不失望,甚至早在预料之中。

    胤禛只怕是早已看透,德妃与十四一样,都是只顾着自己的人,一样性情凉薄。

    十四本就有天大的委屈,又在气头上,说话也不过脑子,只管口不择言乱发泄一气。

    他见十三神色不大好,再仔细看去,原本神采飞扬样样出色的十三,佝偻着身体,鬓边已经白发丛生,苍老又憔悴,半点都找不到当年的影子。

    十四鼻子发酸,他再也看不下去,猛地转过头大步离开了。

    雍正元年五月,德妃薨逝于永和宫。

    初秋的江南,秋老虎虽然还有些热,但已不像夏天时,晒得人都能脱一层皮。

    十三站在小桥上,眼前是阡陌交错的田野,青瓦白墙掩映其中,屋顶炊烟袅袅。再举目远眺,成片成片绿得醉人的茶山印入眼帘,采茶的人在中间忙碌穿梭采摘着秋茶。

    他深深吸了口气,钻进鼻尖的,不知道是荷塘里荷叶莲子的气息,还是周围炒茶传出来的茶香。

    前面,迎上来了一个看上去略微有些熟悉的人影,十三定睛看去,半晌后迟疑着道:“魏珠?”

    魏珠笑着抱拳请安,“正是奴才,奴才见过王爷。”

    十三与魏珠也十几年未见,见他也已经老了,眼角皱纹横生,只精神极好,脸笑成了一朵花。

    “奴才远远就见到了有人前来,先前我们还在猜是不是来收茶的茶商。奴才便赶上来看看,没曾想是王爷,王爷这边请。”

    魏珠侧身让过十三,亲自在前面领路:“王爷前来怎么也不递个消息,也正好你赶得巧,若是晚上一两天,就得扑一个空。”

    十三心里一愣,说道:“此次我也是得了皇上吩咐,不得声张,所以就没有先打声招呼。怎么,你们要去哪里?”

    魏珠笑道:“每年收过秋茶之后,大家都会出门,先去看钱塘潮,然后去普陀山拜拜菩萨,在海边住上几晚,吃吃海鲜什么的。

    这两天正好秋茶采摘炒完,只等着茶商来收走就了事,主子也还在山上。”

    他抬手指向茶山:“那里,往山下走来的那一行人就是他们了。”

    十三眼睛已经不大好,顺着魏珠的手指看去,看得到几个人走下山,并不能认清谁是谁。他们到了庄子门口,恰与云瑶一行人遇上。

    云瑶头上戴着斗笠,脸颊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一双眼睛清亮如昔,见到他怔楞了片刻,随即露出了个大大的笑容,福了福身轻快地道:“原来是王爷,好久不见了啊。”

    十三看着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云瑶,心里感慨万千。他并不敢受云瑶的礼,忙侧身让开了,微微躬身,那句问候的话梗在喉边,好半天才说道:“好久不见。”

    “五花,你别乱跑。”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姑娘笑着跑上前,追着一只往前窜过去的肥猫。

    她见到有生人前来,忙规规矩矩站在了云瑶身边,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他,然后福了福身见礼。

    十三看着秀气知礼的小姑娘,眼眶蓦地湿润了起来。云瑶见状,拉过小姑娘说道:“小树,这是你阿玛怡亲王爷。”

    小树又再次福身见礼,清脆地说道:“小树见过阿玛。”

    十三凝视着她半晌,见到她缺了的门牙,回想起当然跟在胤禛身后,在庄子里混吃混喝那些缺牙的时光。

    他心里百感交集,只连声哽咽着说道:“好好好,小树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小树抿着嘴垂头低笑,云瑶拉着她,笑着道:“咱们别光顾着在外面说话,快进去坐坐吧。”

    十三跟着云瑶走进院子,浓浓的茶香味立刻扑面而来。左手边院子里搭起来的棚子下,几个妇人坐在锅边,双手忙个不停,茶叶也顺着她们手上动作上下翻飞。

    妇人们见到他来,并未好奇打量,也只是随意看了一眼,又忙着低头做事。

    正屋宽敞,里面的案几上摆着各种形状的花瓶,里面插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只肥猫躺在一只白狗身上,狗与猫正在呼呼大睡。

    听到动静白狗翻身立起来,把肥猫掀了下去,肥猫拱了拱身子,抬起爪子舔了舔,慢慢踱着步子离开了。

    白狗伸着脖子正要冲十三吼叫,云瑶低声呵斥一声,它呜咽一下又缩了回去,乖巧地趴在了地上。小树走上前蹲在它身边,它立刻在地上打了个滚,尾巴摇得飞快。

    小树摸了摸它的脑袋,说道:“小白跟我来,咱们出去玩。”

    白狗立刻站起来跟在了小树身后,她福了福身说道:“阿玛,婶婶,我带小白出去玩了。”

    云瑶摆摆手道:“先让姚姑姑帮你换身干爽的衣裳再出去玩。”

    小树乖乖随着送茶水进来的姚姑姑走了出去,十三悄悄抹了抹眼角,挤出个笑容道:“多谢你,这些年你把她养得很好。”

    云瑶笑着道:“我也得谢谢你,把小树送到了我身边。这些年有她陪着,生活又得了很多快乐。

    王爷请喝茶,虽然不是明前,但是秋茶也不错,都是自己茶山里出的,要是喝着还喜欢,等你回京城的时候带些回去。”

    十三低头吃了一口茶,这些年他生活几近清贫,已经吃不出来明前明后,只觉得绿茶清香,连着喝了好几口。

    他放下茶碗赞道:“不错,听皇上说你买了茶山,每年都会送一些茶叶回京城。皇上从来都舍不得给别人尝,都留着自己吃,连我也难得喝到一杯。”

    云瑶忍不住笑,直言道:“给皇上的茶也只是普通寻常的绿茶,明前茶也得看天气,收成不多的时候自己吃都不够。

    比如今年清明前雨水多,采来的茶很少,给皇上送去的是明后的茶叶。不过皇上有贡茶,自然不会在意我这点进贡的了。”

    十三也被她逗笑了,说道:“皇上吃了出来,不过他说了,肯定是今年雨水多,你的茶山收成不好,还担心你赚不到银子,亏了本呢。”

    云瑶知道十三忙得不可开交,可不是来跟她说茶叶收成的事。她笑着道:“皇上日理万机,倒让他操心了。”

    十三迟疑了一会,终是坦白说道:“现在皇上的确忙得焦头烂额。汗阿玛与太后娘娘前后脚离去,朝中争议颇多。

    尤其是十四与八哥,两人一直不让人消停。唉,皇上每天几乎没有睡觉的功夫,人都累得已经不成形。

    除了我之外,皇上也没有个能说话的人,所以才差了我来,说要想接你回京城去。”

    云瑶放下茶碗,微微笑了起来,干脆直白地拒绝:“我不回去。王爷,你别令我为难,也别让我回去为难皇上。”

    十三想起临行前,胤禛脸上的期盼,以及忐忑。他也问过,若是她不愿意回去,他该如何做。

    胤禛沉默之后,拿出信交给他:“她不愿意回来,朕哪敢为难她。这些只是朕的痴心妄想,想着万一有那么一丝可能,朕就不会放弃。”

    十三叹息着,拿出信封放到她面前,说道:“皇上说,他要习惯做孤家寡人,也知道你会拒绝,让我把这封信交给你。”

    云瑶每次接到胤禛的信,几乎都与书一样厚,这次也不例外。她笑着拿起信,颔首道:“多谢王爷。王爷路途辛苦,先去歇息一会,等到中午吃饭时再叫你,吃完后我带你去茶山转转。”

    魏珠进来领着十三去客院歇息,云瑶回去自己的院子,将信拆开大体看了一遍。

    胤禛事无巨细写了他登基以来遇到的事,尤其是对德妃与十四的困惑,她看后也只能长长叹息。

    德妃能升为四妃之一,在云瑶看来,真的是因为肚皮争气能生,与她的脑子半点都搭不上边。

    十四被养成了今天的性情,与亲兄弟形同陌路,康熙若是要负大部分责任,德妃也功不可没。

    就是云瑶再不懂朝政,也知道十四从未上阵打过仗,年纪轻轻却被指为大将军,作为一军主帅奔赴青海,简直有如儿戏。打仗可不是只是中锋陷阵,重中之重还是后方的粮草。

    不是胤禛念着他是亲兄弟,还有不忍白白牺牲大清将士,青海地形险要,甘肃与四川等地进青海的路线,就是在她以后的世界仍然是天堑。

    加之青海天气又变化无常,只要让年羹尧在后方粮草上动点手脚,十四就得长眠在青海那片土地上。哪里还能回到京城来与廉亲王上蹿下跳,处处给胤禛找麻烦。

    德妃真有脑子,真想要护着十四,只有好好活着,她在世时还能压住胤禛一些,她却偏偏选择了以死抗争。

    云瑶觉得她不仅仅是蠢,已经蠢到了一定地步。在康熙后宫能活下来长居高位,一是她太蠢,其他人都不稀得动她;二是其他人也聪明不到哪里去。

    比如宜妃,不知道她哪里来的底气,为了给老九出气,见胤禛时居然还趾高气昂,居然借口身体不好,让人用软塌抬着去面圣。

    胤禛信中写得很好笑,他说以前在庄子上见到云瑶吃杀猪汤,猪被捆来杀时,也是那样抬着的。见到宜妃时,他又回想起了以前在庄子上的快活日子。

    信上出现了一个墨团,胤禛在后面解释,是不小心滴了墨水上去,绝不是因为其他,让她一定不要多想。

    云瑶看着后面跟着的我字,抬了抬眉。估计他称朕习惯了,习惯性写上了朕字,觉得不妥又忙涂抹了,此地无银三百两解释了一堆。

    “我如今才深刻得知什么叫孤家寡人,每每回到养心殿,周围都冷冷清清。虽天气炎热,仍觉着心底发凉。思念成疾,痴盼你能出现在身边,却惟有在梦中时,能见你一面,醒来更怅然涕下。”

    云瑶看完,将信用火折子点了,扔在了香炉里。

    小树进了屋,闻到纸张烧起来的味道,小鼻子不由得皱了皱。云瑶笑着对她招招手,“换过衣衫啦?”

    “换过了。”小树乖巧依偎在云瑶怀里,随后说道:“婶婶,你要回京去吗?”

    云瑶理了理她的发丝,温声问道:“小树想不想回京?”

    小树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想回去。不过若是婶婶回去,我也跟着你回去。”

    云瑶从没有隐瞒过小树的身世,自从她开始懂事起,云瑶就将她父母的事慢慢告诉了她。小树也能理解一些,不过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听着,并不多问。

    云瑶笑着问道:“那里有没有想你阿玛额涅?”

    小树这次沉默得久了些,说道:“见到阿玛时,我没有多开心,也没有不开心。我知道阿玛与额涅都有自己的难处,可是我见着阿玛只是觉得陌生,我都不认识他。

    婶婶,能与你在一起,还有姚姑姑嬷嬷他们,我觉着这样才是我最最开心的日子。”

    云瑶搂了搂她,亲昵地道:“你别担心,咱们不回,过两天咱们还得出门呢。你快去看看厨房里做好饭没有,吃完饭好早点打发你阿玛回京,咱们出去痛痛快快玩一圈!”

 第71章 番外三

    “混帐东西!”胤禛将手中的茶碗掷向跪着的弘时; 他犹觉得不解气,顺手抓起砚台又砸了过去。

    十三大骇,手忙脚乱拉了一把弘时; 砚台擦着他脸颊飞过,墨汁泼了他一脸。

    弘时手一抬; 挣脱开十三,仍旧梗着脖子哭道:“汗阿玛,朝野之上议论纷纷,皆言八叔九叔十四叔冤枉; 只因汗阿玛排斥异己!

    儿臣不过与弘旺他们交好,仰慕八叔文采,儿臣何错之有!汗阿玛宠幸弘历弘昼; 不过是想借机惩罚儿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胤禛心中剧痛,他冷冷看着弘时,一字一顿道:“既然你如此仰慕他; 以后朕就没有你这个儿子!滚出去!”

    弘时一抹脸,爬起身跑了出去。

    十三追了两步见追不上; 停下脚步回转身,叹了口气劝道:“皇上,弘时他被有心人教唆; 一时想左了,皇上可不能让不安好心之人得逞啊。”

    胤禛脸色铁青,手下奋笔疾书,说道:“你无需多说; 朕自小看他看到大; 早就将他的秉性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他本是坚定之人; 又怎会受人挑拨。”

    他写好旨意,十三接过来一看,神色大变,手一抖几乎没有把圣旨掉在地上。

    “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廷,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去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

    十三眼睛都红了,胤禛只有三个儿子,如今他旨意一下,等于绝了断绝了弘时的生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