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1部分

隐世医女-第11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夫人只先把她搂进怀里道:“好孩子,让你哥哥先去摆棋盘,你先把那茶沏来给我喝了。”

    秦念西点头笑道:“这简单,就是滚水洗一遍,然后再加水泡了,就可以喝了”

    明夫人笑道:“看我这馋的,喝了一回竟放不下了。”

    秦念西小脑袋歪着看丫头在边上冲茶,只眨眨眼说:“姨母想喝什么茶没有,这是怜惜做晚辈的一点小心意罢了。”

    明夫人抚了抚她鬓边的一点碎发,放了她去和王三郎下棋。下得半途,杜嬷嬷送了茶叶回来,传了长公主的话,让带着秦念西去老太妃院中。

    明夫人见两人一盘棋下到一半,便对杜嬷嬷道:“不好叫长公主和老太妃久等,嬷嬷在这里等这两个小的把棋下完,我自先过去。”

    正当此时,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过来寻王三郎,秦念西听得声音笑道:“你寻他们下吧,我去给长公主和老太妃请安。”

    那广南王世子吴峥听得说棋,又见秦念西急急走了出来,刚给明夫人见了礼就喊道:“王三,这小丫头哪里会下棋,等本世子来会一会你。”

    待走到棋盘边,见那王三郎正低头要收了那棋子,看了一眼,嘶了一声道:“王三,你这也太过了,和个小姑娘下棋,你也不知道让上几个子,也不怕人家小姑娘输了哭鼻子。”

    王三郎收捡棋子的手顿了顿,脸上竟泛上一丝尴尬的红。

    六皇子在旁瞧着王三郎那神色,眨了眨眼笑道:“三郎,这输的,莫不是你?”

    广南王世子从棋盘看到王三脸上,眉毛耸得老高道:“王三,哈哈哈,王三,你这也太弱了。不过那道衍不是说你棋力不同寻常,怎得和一个小丫头杀成这幅德行。”

    王三郎只低头苦笑,却不想作声,他不是怕被人说下输了小丫头,只不想回应关于那个小丫头的事。

    广南王世子啧啧啧了几声,一边帮着王三收棋,一边满脸兴味道:“王三,今日本世子便来教导教导你,这棋道之事,省得你莫名其妙输给一个小姑娘,脸上臊得慌。”

    世家子弟,皆是琴棋书画都有名师教导,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棋力都不弱。两人和王三郎一个下,一个观战。

    王三郎和秦念西下的时候,想着如果用她那些手段,还有些不好意思,可和吴峥下起来,却没有了那些顾虑,只把这几天的领悟一一用了上去,竟自觉与此一道,境界大增。

    那吴峥和六皇子一个越下越奇,一个越看越奇,三人俱十分专心,连道衍被婆子领了进来都只点了点头没放在心上。

    道衍自己搬了个杌子坐在边上越看越笑,直到分出胜负,直笑出了声:“王三郎好悟性,这才短短数日,这因势利导之法,竟已学得十成十了。”

    “这么皮赖的法子,是和谁学的?小爷不服,再来再来。”吴峥嚷道。

    王三郎却借口身体不适,不肯再下,竟拖了道衍去下。

    广南王世子一直嘟囔着不服气,直到和道衍下了半局,开始疲于应付,才住了声。

    六皇子在边上悄声问王三道:“你那棋路是最近现学的?”

    “也没有,只看别人这样下,觉得挺妙的,便试了一试。”王三含糊道。

    吴峥听得却嚷道:“正人君子哪里会那样下棋,王三你素日清风霁月一般的人,怎能学这种招数?”

    道衍却道:“管他什么招数,只不违背规则,能赢就是好招数。”

    “那不是不择手段吗?”吴峥却道。

    “下棋分胜负,哪招不是手段,怎得你能做局,别人就不能反制?”王三说道。

    吴峥闻言,抬头朝王三郎神秘一笑:“王三你说,这是不是那个小丫头的招数?也只有那样古灵精怪的性子,才能想得这样的招数。”

    王三气急:“世子怎可背后论人,还是个姑娘家。”

    吴峥一时语滞,愣了愣却嘴硬道:“我哪里说了人,我说的是棋。”

    道衍却冷不丁捋着胡须说道:“世子输了!”

    王三郎看着吴峥连输两局,一张脸都有些变色,顿觉心情大好,嘴角微弯。吴峥看六皇子也在边上笑,气得喊起来:“你别笑,你以为你能下得过这老道和王三,不信你来试试。”

    六皇子却摇头道:“自叹不如,就不献丑了。”

    吴峥更是气得咬牙切齿:“感情我是来替你探路的?”

    六皇子依旧一脸笑:“下不赢就生气,你这是什么道理?”转脸又对王三郎说:“三郎莫生气,你和道长下吧,我们只得观战的份。”

    那边秦念西在老太妃院中正指挥着婆子拿红泥小炉煮着牛乳,看着牛乳滚了,又把那牛乳倒进了滚水洗过一边的桂花红茶中,待泡的那牛乳只剩温热,倒了出来,加了一小勺蜂蜜,一一奉到正说着话儿望着她施为的三人面前。

    茶香混着牛乳味儿,还泛着一丝甜,老太妃啜了一口笑了起来:“这丫头心思真是灵巧,这么喝着,还真是爽口。”

    长公主笑道:“看这妮子哄老祖宗,这不就是北边的奶茶嘛!不过喝起来要细腻香甜些,味道好多了就是。”

    明夫人笑道:“反正我没喝过,觉得挺好喝。”

    秦念西笑道:“其实这牛乳对人身子最好了,不过好多人喝不惯,还有些人喝了克化不了。但这么一煮,就又好喝又能克化了。每日清晨喝上一杯,益处很多,只不好多加甜。”

    明夫人问道:“你王家三哥能喝吗?”

    “能啊,王家三哥每日上晌喝上一杯,再吃上一个鸡子,对他的病能有好处。”秦念西笑答。

    “你看这丫头,看医书看得有点魔怔了,都看到吃喝上去了!”长公主笑道。

    “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好多病症就是素日里不好的习惯得上的!”秦念西一本正经道。

    老太妃瞧着她那一脸认真的样儿就忍不住笑:“若是天天有这么个孙女儿在跟前,怕是吃什么喝什么都更有味儿。你们说是也不是?”

    明夫人笑道:“我家倒有个女儿,虽贴心,倒不如这丫头这般有趣。”见得长公主面色有点发沉又转过话题道:“你今日这又是茶又是饮子的,是说我们素日里饮食习惯有问题?”

    秦念西挪到长公主边上挨着她说道:“几位长辈素日里喝茶的法子,确实不太利于脾胃,也过于性凉,若能用这红茶或是那淡淡的白茶替了,却是最好不过。”

 第二十五章 青舅舅

    长公主把秦念西揽进怀里道:“瞧瞧这孩子,你和姨母回北疆吧,姨母舍不得你。”

    “姨母,等阿念回江南西道为母亲守完了孝,一定去北疆看姨母。”秦念西一脸认真地说道。

    长公主一时又红了眼眶,只是把她搂在怀里,那温温热热的一个小人儿,那热直冲进了心里,泛上眼睛里,就落了出来。

    老太妃知她心事,只叹了口气:“你也莫要多思多虑,儿女都是缘分,该来的都会来的。等那太虚老道回了话,便可知道有没有法子了。”

    一时几人沉默着,半晌,明夫人也悠悠叹了口气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家三郎那样的孩子,十个大夫看了十个大夫都说难过双十,那道衍原也看过,只这次倒像突然有了法子,那孩子看着好了不少。长公主莫要灰心,许是机缘没到。”

    老太妃点头道:“正是这个理儿。”

    老太妃一时在观中住着不想回去,长公主本是等着太虚道长的消息,又想多陪陪秦念西,一时几个人就这样在观中住了下来。成日里爬爬山喝喝茶,日子倒也过得逍遥。

    待得张太太满了五七,秦念西盼穿了眼的青舅舅终于来了。

    青舅舅名叫张青川,张氏族里本来就人丁单薄,张青川出生那年正是江南西道水灾那年,父母俱亡,只剩得这根独苗,被张老太爷店铺里的伙计救了,后来就一直被张老太爷抚养长大,等成了年,又一直在他身边侍候,明为族中子侄,实则情同父子。

    张青川在福建路得了消息,一路马不停蹄去了江南西路,张老太爷才从山中出来,就接了秦念西的信儿。

    二人相对无言枯坐了半晌,张青川一掌拍在桌上说道:“叔父,阿念说得对,这些年侄儿蒙叔父不弃,抚养成人,如今,只求叔父过继了侄儿,侄儿好尽快北上,西姐儿一个人在京里,侄儿担心……”

    张老太爷沉默了半晌:“也好,咱们这族反正人丁也不兴旺,就不拘泥哪一宗哪一房的事了。”

    二人又细细商量了一番,急急到官府办了过继文书,张青川带了几个人连夜就往京城赶,每日里沿途换马,只歇上两三个时辰,赶了半个多月,待他在观中见得秦念西时,整个人已经瘦脱了相。

    秦念西见得她心中的青舅舅时,竟趴在他身上哭得不能自己。

    张青川因听京城大掌柜接到城外时就细细禀了,得知秦念西得了长公主等诸人的照顾,又亲眼得见她一切都好,心放下了一半,这时才顾上因张太太的死心如刀绞,只抱着秦念西,和她一起哭了一场。

    还是杜嬷嬷把秦念西从张青川怀里抱了出来,抹着眼泪道:“姑娘,舅爷一路风尘仆仆,还要让他吃点东西,梳洗一番,好好歇一觉,才好去给太太上香。”

    秦念西这才止住了泪,放了张青川去吃饭沐浴休息,只说第二日晨间给母亲上香后再叙话。

    第二日清晨,秦念西带着张青川在母亲灵位前上了香,才慢慢一边说着话儿一边往后边院子里去。

    二人才走得半途,就碰到晨起跑马回来的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秦念西引着张青川给二人行了礼。两人细细打量了张青川一遍,只见这青年身形高大,虽面颊瘦削,却是剑眉星目,双目炯炯有神。若说相由心生,这人倒长了一幅中直之貌。

    六皇子笑道:“张家大郎不必多礼,你刚到得京城,想必事物极多,待得了空,再来叙话。”

    吴峥却对秦念西说:“你这是领你舅舅去给长辈请安?”

    秦念西毕恭毕敬地答道:“回世子爷的话,正是如此。”

    吴峥挑眉道:“唉你这丫头……”

    六皇子却拉了他一把,瞟了张青川一眼:“走了,赶紧洗洗去给长辈请安。”

    说着又对张青川和秦念西笑着点了点头。

    待走得远了,见张青川望着自己一脸疑问:“他们是跟着广南王太妃来的,也住了二十来天了。”

    张青川眉头紧蹙:“是宫里有什么事吗?”

    秦念西一愣,青舅舅前世还真是可惜了,这份敏锐,这份观一叶而知秋的本事,真是令人惊叹。她想了想说道:“应该没大事,我看长公主和老太妃都没有什么异常。再说这事儿如今离咱们远得很,能远着就远着吧。”

    张青川道:“舅舅也是随口一问,西姐儿别担心,舅舅自当知道该如何应对。”

    走了几步,秦念西见四下无人,轻声对张青川问道:“舅舅,这万寿观的书信素常是家里的铺子帮着传递的吗?”

    张青川点头称是。

    “算着日子,近期太虚真人应该有回信,是关于长公主的,若接了信,能不能让我先看看。”

    张青川望着眼前小小的女孩儿满脸认真,只略想了想,说道:“可是可以,只你若有什么打算,不能瞒着舅舅。”

    瞧着老太妃的院子就快到了,秦念西点头道:“等下再与舅舅细说吧,只若长公主问起这事,舅舅别把日子说得太死。”

    张青川到得广南王太妃院中,长公主和明夫人皆在。

    张青川一一请了安,又跪了下去冲着几人磕了三个头,才说道:“西姐儿这一向多亏了三位贵人照顾,我张氏感激不尽,大恩无以为报,若以后有用得上之处,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老太妃道:“快起来,西姐儿是个好孩子,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一切还要等你来了再从长计议。”

    长公主也连忙道:“我素日与你姐姐情同姐妹,这一向竟因我不在京中,让她母女二人遭此大难,你姐姐更是年纪轻轻就去了,我这心中难过得紧,只这秦府家事,我们到底不好多插手,还要等你来了再做计较。”

    明夫人见得他跪下磕头就连忙站起来侧身避过,只神情凝重地说道:“张公子万莫如此说,本是我王家愧对恩人。我家老爷一直在等公子进京,我昨日已送信回家,老爷只怕今日就要来这观中拜会。”

    张青川连忙道:“这怎的使得,相公如今身份特殊,还请夫人快快遣人回城拦住,青川自去拜见便是。”

    明夫人道:“不妨事,我带着三儿在观中养病,老爷来看看也是理所应当。”

    一时间,几个人又把这一向的事情都给张青川讲了一遍,便让他带着秦念西自去说话。

 第二十六章 说梦

    张青川牵着秦念西回得院中,只留了杜嬷嬷和赵嬷嬷在身边侍候。

    杜嬷嬷把先头发生的事情对张青川细细禀了一遍。

    张青川听完,直沉默了半晌,看向秦念西,心里又是酸涩,又是欣慰,竟有些泪光涟涟。

    秦念西拿着帕子帮张青川擦了泪,他才哽咽着开口道:“大半年没见,阿念长大了。”

    “在舅舅和外翁面前,阿念永远是小孩子。若长辈不在身边,阿念自当要长大,不叫长辈操心。”秦念西答道。

    “虽说,虽说长大了是好事,但如果有的选,舅舅只愿你永远不要这样长大。”张青川一脸痛惜。

    秦念西趴进张青川的怀里,用力抱了抱他道:“舅舅,咱们等母亲过了七七,就扶灵回南吧。”

    张青川点点头道:“阿念只管放心,舅舅会安排好的。这京城里,还有什么要安排的,你只管对舅舅说便是。”

    秦念西沉吟了一下,才轻声道:“我阿娘的死,只怕和秦老爷脱不了干系,这一向他在广灵上任,回来带了一个姓翁的师爷,舅舅去查查,看能不能查出些什么来。还有就是,秦老爷那边得时时看着,防着他有什么异动,好早做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