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50部分

隐世医女-第150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人家那女医,两个人活生生出去的,回来时,俱是满头满脸的血,便是连衣服,都叫血染得变了色。更过分的是,一个死了一个重伤,这都是城里百姓亲眼得见的。

    任你说破了天,医女总是被你们这些权贵逼着去出的诊,总不是人家医女杀了你家女儿,即便是没救活,天底下医家难道都是能活死人医白骨的吗?凭什么你家的女儿死了,就得人家医女陪葬?这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一日演变下来,这事儿就争执得相当厉害了。

    事情的焦点就在于,这医女坚决不出诊的规矩,究竟合理不合理。

    占据了道德至高点的就说,任凭你是医女还是医婆,你只要沾了个医字,你就必须有求必应,大夫出诊天经地义,医者父母心,怎的你一个医女难道了不起了?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了菩萨,要让人供起来?

    反唇相讥的大有人在。这一出诊,就一死一伤,人家才刚咽气,你还不闭嘴?就不怕遭报应?关键是你怎么有脸说?不是叫你去送死是吧?再者说了,这妇人和孩子的病,最是特殊不过,人家不出诊,自我保护是一方面,更多还是不想搀和进别人内宅里的事情。

    这规矩就是定的好,你要治病就上人家医馆里去啊,你自家要治病,还要端着架子,多出钱怎么了,多出钱了不起啊?人家还就是活菩萨,施医赠药的,不是菩萨谁这么好心肠。

    再者说了,人家不出诊,也是为了我们这些没钱的老百姓考虑的,若是出得起银子就出诊,那贫苦老百姓的病谁来看?难道我们这些人的命就不是命吗?

    可这些女医若是早点给那个产妇看了,说不定正了胎位,人家就能把孩子好好生下来呢?可怜见的,一尸两命啊。

    你这不就更没理了吗?人家是不是早很多天就说过了,不出诊,胎位不正赶紧来想办法,你自家不来,不就是觉得人家说的也不一定对吗?你请了那么多医婆稳婆的,恨不得把全祁城有名的都扣在家里了,不也还是没用吗?人家说了,人家是医女,不是医婆也不是稳婆,不擅长接生,你非要混做一谈。

    医女说她们的规矩是不出诊,这简直不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儿吗?这只怕是全天下出得最远的诊了,硬生生从江南西路出到了这北地,还出诊到了长公主府上。然后你再来跟我们平民百姓说你们医女不出诊?

    那是长公主啊,长公主生了病,人家从江南西路到安远城来出诊,那是奉了圣旨,圣旨知道吗?这世上还有什么能大国圣旨?你有本事请道圣旨来,让医女天南海北走大半年给你出个诊?

    呵呵,我就不信,圣旨派来的医女就有那么厉害,能把长公主的病治好了,还能让她诞下麟儿,那圣旨派来的就不是医女,而是真菩萨了。

    ……

    ……

    侯将军听着小厮说起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坊间争执,只一脸苦笑,只听得这事儿越扯越远,最后竟扯到了长公主和圣旨上头时,眉头渐渐蹙起。

    这后头有没有什么,谁又能说得清楚?那位安北王太妃,才刚刚从神坛跌落到了泥坑里,她那个神坛下各怀鬼胎的,可从来不在少数,即便这回清洗得如此厉害,谁又能保证没有漏网之鱼呢?

    更关键的是,那位冉老将军,是最早曾提议过,请安北王自立的人。

    侯将军意识到事态有些严重,干脆急匆匆出了门,连晚膳都没用,只交代了一句回营去一趟,便匆匆往安北军大营去了。

    星河漫天时,侯将军进了中军大帐,安北王笑眯眯看向侯将军道:“怎的速度这么快?就有喜讯了?”

    侯将军一身的便装,颇有些不自在地抚了抚头上被吹得有些散乱的头发,才看着站在一旁的长秋拱手道:“秋爷,晚饭还没吃呢?有没有什么私藏?不拘馒头包子的,再给碗茶就好。”

    安北王和长秋闻言,满心打趣的兴味,顿时就落了下去。

    长秋去拿吃食,安北王抬了抬下巴道:“你坐下说吧,是出了什么事?”

    侯将军也不多讲究,一边撩了袍子坐下,一边沉声道:“爷,祁城的君山女医馆出了点事儿,后头又搅得有点复杂,末将弄不清楚这后头深浅,想着如今这时候倒是挺敏感的,还是应该多加小心才是。”

    “嗯,你向来虑事周全,有话直说便是。”安北王点头道。

    侯将军把这两日祁城里发生的事情细细向安北王禀了一遍,见得他们王爷那眉头越蹙越紧,侯将军这心,也跟着提得有些高,再到后来,王爷已经面沉如水。

    侯将军连忙又找补了一句:“王爷,末将是听说,听说哈,给末将驱毒的那位姑娘,便是君山医女,她们都是有真本事的医家,若是因为咱们北地这些那什么,被裹挟着出了问题,那是咱们北地的损失。”

    “长冬,你去,让林允山过来一趟,顺道儿,请六爷过来一趟。”安北王这语气,这连名带姓的称呼,侯将军便知道,这是王爷真的已经气结。

    片刻之后,林将军便来了,看得侯将军也在,正一脸的笑想开句玩笑,却突然瞧见王爷那脸,好像是最可怕的那种快要阴出了水,却只叫人丝毫看不出来,这就是种感觉,十几二十年相伴左右才能有的感觉。

    安北王也不等林将军发话,干脆直接问道:“让你家五哥儿回去学律法和军法,可经得起考较?”

    林将军听得这话,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这秋后算账,来得好像有点突然啊。连忙躬身长揖道:“回王爷话,拙荆应是专门替他请了先生,但这会子经不经得起考较的,末将确实心里没底。”

    “你去,当日那几个,那是几个?”

    “回王爷话,八个,看热闹的八个,加上犯事的顾家三哥儿,一共九个。”

    “好,九个,你去,这九个,怎么送回去的,你给我怎么请到营里来,就说先前嘱咐过了,让回家习学律法和军法,到了查验的时候,若是不过关的,便要好好说道说道了。”安北王挥了手道。

    紧接着,安北王又看向刚把一个馒头三口两块吃完的侯将军道:“你先回去,让长秋带几个人和你一起去祁城,本王倒想看看,他们到底想闹什么?想翻出多大的花。”

    六皇子如今已经和那帮新选出来的精锐,处得极其融洽,突然这时候被王爷叫来,本以为只是随意聊天,却未曾想到,竟是出了这么大的事。

    这些日子,这些从君山来的大夫,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城里,都已经展示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给个交代是必然的,只是这个交代怎么给,安北王还有一丝踌躇。

 第224章

    六皇子作为一个旁观者,最是清楚这君山女医培养一个医女,到底要经过怎样的臻选和锤炼了,若一定要拿什么做比,只怕是跟培养一个良将,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安北王听了六皇子的描述之后才道:“本王知道,这世上,良将和良医素来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念丫头肯定不太好受,如今你姑母身子又不好,这许多事,都是不让她过问的,如今我这身份,又极不方便,不知六哥儿可愿意跑一趟?”

    “另外,如今这营里那几位的调治,应该也过了最要紧的时候,六哥儿干脆请了张家老祖一起,往安远城走一趟。你一来就忙于军务,你姑母那处,也该去见见了,这回家去她都埋怨我了,说是跟抓壮丁一般用你。”

    六皇子忙抱拳道:“姑母老拿我当小孩子看,这回也是赶巧了,如此,澈这便请了张家老祖,往安远城去了。”

    安北王点点头道:“按理,张老先生远来是客,我应当亲自相陪的,只是如今这当口,营里不能放松,便只有请六哥儿代劳了。”

    “回城以后,若是要做什么,人手上头,外头有长春,长公主府里有李公公和几位尚宫,长公主府的护卫首领应该是你堂兄吧?安北王府里,还有位三夫人,是个极明事理的。另外,我会让护卫营的人,在安远城外听令。”

    “安远城里的安抚使郑大人,六哥儿肯定也了解过,至于祁城那边的鞠府尹,这样的事儿,最好还是不要难为他了。”

    六皇子听得心下越来越惊讶,听这位异性王叔的意思,是要把这事儿交到自己手上?既然这样,只怕就不单单是失了位医女的事了,这事儿前头后头是不是还有些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只怕还得仔细捋一遍才是。

    两个帐篷拦出的夹角里,张家老祖正半躺在一张半新不旧的竹椅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天上的星空,见得六皇子突然找来,笑着站了起来:“怎的这会子找来了?”

    六皇子抱拳道:“祁城出了些事,有位医女被害身亡,所幸侯将军和袁医正家的曲太太及时赶到,才救下了另一位医女,王爷让我们去安远城看看。”

    张家老祖怔了怔才道:“是因什么事被害的?”

    六皇子沉声道:“说是因为出诊不出诊的,后来那产妇一尸两命,被迁怒了,具体细情,澈如今也不得而知,但是应当没那么简单。”

    张家老祖点头道:“既如此,这便动身吧。但是若按老朽的意思,不若还请殿下去安远,老朽去祁城,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六皇子略想了想才道:“如此也好,只阿念那里,怕是正盼着老先生……”

    张家老祖似笑非笑看了六皇子一眼才道:“这样的事,她们立这样的规矩之前,就该想到的……”

    袁医正最近日日守着张家老祖,只差一把年纪,不太好改换师门,加之这位老祖宗虽然看上去好说话,为人却是洒脱得很,听说竟然没收过徒弟?

    这倒是叫袁医正和这营里的军医们意外得不行,可想想也对,这样的人,能入他眼的人,只怕就极少,再者说,人家那家传绝学,传不传的,后头一堆弟子呢,也不指靠他传承师门。

    远的不说,就这回为了替营里的将士们治顽疾的,还有给那些青年精锐用药施针的,从君山药行,致和医馆调来帮忙的大夫和药师,哪个都是能举一反三的,张家老祖略点拨一两句,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人家教的,都是那样的人。

    关键是,自己好像都听不太懂,有时都怀疑,自己这几十年,也是学过医了?

    袁医正本来是想,无论如何,和这位老祖宗把关系搞好,若是能把自己膝下的哥儿,送一个到君仙山去习学个几年,他们老袁家,好赖也算是往后也不必脸红害臊,是真的能医道传家了。

    说大点,这不也是给这安北军培养更好的军医嘛。这要实在不行,送两个聪明好学点的徒弟,到那致和医馆习学一二,那也是可以的呀。要说吧,原也是自己眼拙,总觉得不过就是个医馆嘛,呵呵,这回被打的脸,简直是丢到祖师爷那里去了,若是自己这些人得用,哪里还用得上往外头调人?

    袁医正这如意算盘打得极精,却突然听说这位张老先生要走了,一张脸顿时垮成了苦瓜,一脸沮丧道:“老先生,这营里,这营里,如今,怎么离得开您?”

    张家老祖却突然抱拳作揖,只吓得袁医正怔了怔才连忙跳到一边,张家老祖笑道:“这一礼,原是请袁大人代为转达的,多谢你家里的太太,救了我们女医馆里的医女一命。”

    袁医正更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张家老祖又道:“这营里的事,如今有道云主持,袁大人无须担心。等下个阶段要换药的时候,想必老朽已经回来了。”

    袁医正听得这句,总算是提到嗓子眼上的一颗心,又放了下来。

    片刻之后,星空夜幕之下,安北军大营里,出来了几路人马,往岔路分开,或南或北,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中。

    这时候,累了一天的秦念西,总算是可以喘了口气。

    一大早在城门外接到从祁城回来的医女时,看到她们眼中露出的惊恐之色,秦念西极其少见地自己都感觉到,心头的血,都飞快冲上了头顶。再看到那口黑色的薄棺,眼睛不可抑制就红了。

    韦医女是或趴或坐回来的,人在发热,伤都在后背,钱医女说是如今已是青紫一片,还被打伤了脏腑,因为走得急,路上不方便,只喂了两粒还魂丹,暂时稳住了病情。

    秦念西跟着众人回了君山药行,大门一关,此时四下再无外人,袁二直愣愣跪在了地上,一脸沮丧道:“是小的无用,自请去祁城,担了这个差使,却丢了医女的性命,还请姑娘责罚。”

    秦念西抬手道:“你先起来,责罚不责罚的,后头再说,等我安顿好医女们,你再来仔细把这事儿说来听听。”

 第225章

    秦念西先给韦医女开了方子,说是用了方子,下晌再过来看看情形,要不要用针。又安慰了医女们几句,劝着各人都去歇了,只留了两个女徒守着韦医女。

    这才有空见了急得团团转的袁二,听他把事情来龙去脉细说了一遍,到末了他又道:“把医女们从祁城全部带回来这事儿,原是小的当时见得二位医女一死一伤,满头满脸满身的血,一时失了分寸做的决定,可那个场景,小的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凭什么,咱们医家治病,什么时候还要赔命了?”

    秦念西心下有些怆然道:“医家治病赔命的事儿,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是咱们没见过而已,你已经处理得很好了,无须过分自责,那样的时候,你还能有那样的急智,也算是难能可贵了,韦医女的命能保证,你也算立了功,至于那位侯将军那里,改日我再专程登门致谢吧。”

    袁二一脸愕然道:“姑娘知道那位侯将军为何会来相助?”

    秦念西点了点头道:“我们从南边来的时候,先入了军营里,给这位侯将军治过伤,还顺手给他治了病。”

    “你如今把人都带回来了也好,虽说会被人诟病,但说到底,还是能先把这祁城的情势,看得再清楚些,若是……咱们这女医馆,放弃祁城,就安远和隽城,也不是不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