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55部分

隐世医女-第155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简单一点,就是若能把队伍锻造成鹰骑军这样的铁军,这件事便可以商量,若不行,趁早别开口,还不如把银子花在下一代安北军身上。

    其实头日中军大帐议事之后,各营主官也都坐在一起,探讨过此事,也打探过那位在这些威势极浓的将军面前,镇定自若侃侃而谈的君山女医,究竟是个什么来头。

    袁医正综合了各种消息,加上自己眼见为实,给出了最贴近真相的解释:这位女医乃君山药行传人,聪颖过人,有过目不忘之本领。自幼跟在君仙山万寿观太虚真人身边习学,后得张家老祖宗调教,一手针术出神入化……

    因所练针法比较适合女医从小训练,更擅妇人科和哑科,这位女医在君仙山设立了君山女医馆,授业解惑,开门迎诊,所救无数。

    而同样在头日夜里,安北王依照奏折批复,将从安北王府太妃处所缴脏银,统一交于君山药行,一来补偿粮食上的损失,二来用于药资,只是说法上都称作是补偿损失。

    安北王一面拿出补偿银子,一面向张家老祖和秦念西提出,三年内在安北军大营中再训出五十精锐,在君山女医馆免费给军户家中八岁以下童儿行洗筋伐髓术。

    秦念西摇头道:“五十精锐可以,但免费施术不行。强按牛头不喝水,白得来的,往往很难被珍惜。依阿念看法,王爷不如实施征兵奖励,在入营时设置考核,绩优者发放银钱,填补他们在这上头花出去的银子。”

    安北王笑着打趣道:“念丫头这小小年纪,满肚子鬼主意倒是好使得很。”

    两厢达成共识,安北王连夜让参军拟了章程,第二日看完演练之后,众将再次齐聚,开始讨论这份章程。

    众人直直议了大半日,才定了个大概。大致的意思是,安北军以后的发展,要往兵贵精而不贵多的方向发展。从今往后,每年应征入伍的新兵,按三类划分,一类骑兵,二类步兵,三类杂务兵……

    至于洗筋伐髓的事,口风已经放了出去,众主将也都不傻,自然知道如何下去部署。只是那些营中将士多居于祁城的主将便有些郁闷了,祁城顾家打杀了女医,祁城的君山女医馆直接撤馆,回了安远城的事,哪还有人不知道呢?

    北地的风中终于有了一丝暖意时,长公主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一二了。

    这段治病的时光,长公主时常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就是整个人从弱到强,再回到更无力的弱,却有了一种脱胎换骨,浑身轻松的舒适,羸弱一天天消失,整个人慢慢鲜活之后,简直就觉得,仿若重生一般。

    长公主能下地那日,安北王接了军中送来的急报,却也放下了久悬的心,请了张家老祖,一起往营中去了。

    这一趟,还真是突如其来的状况。

    那位旌国失踪的大王子旌旗烈有消息了,但是据说身上的毒已经有些压不住了。

    旌南王世子派了人秘密往边境过来,寻到李参军那里递了话儿,说是大王子殿下失踪那段时日,是秘密去调查了毕彦私开境内银矿之事,并且有了铁证。

    旌南王世子的意思是,希望当初为他疗伤的医家,能往旌南城里走一趟,为大王子殿下驱毒。

    安北王蹙眉问了张家老祖:“那位旌国大王子在君仙山时,也是老先生和念丫头给他治的伤?”

    张家老祖摇了摇头道:“念丫头给他施过针,他当时情形十分复杂,先后中了两种毒,老朽倒并未出手。”

    “那要请老先生和阿念过去旌南,必不是这位大王子的意思,极有可能是这位旌南王世子有些别的什么目的。”安北王分析道。

    张家老祖淡然笑道:“找我们医家的目的,无非就是瞧病,别的还能有什么。反正我们不急,他们那些所谓的证据,到了我们手里,也不一定有用,还得让他们自己用上才行。”

    安北王略思忖了片刻才道:“既如此,咱们便先瞧瞧他们的诚意吧。”

    说完便示意李参军道:“你去和他们说,如今我们这军中,大夫们正忙得很,脱不开身,若要治病,把人送过来就是。”

    隔了大半日,李参军不仅带了话回来,还带了两张纸回来,上头的内容就是和银矿有关的收入账目和送出去的账目。

    李参军躬身抱拳行礼道:“王爷,他们那边的意思是,如今他们大王子殿下病情已经很重了,不好来回走动,若是咱们这边能派上次那两位大夫过去,便可将这些证据交到我们手里。”

    “我跟他们说了,这东西先不论真假,我们反正用不上。那毕彦如今可是你们旌国官员。他们就说让我回来禀告王爷,若是王爷有诚意,派那两位医家过去时,顺便可以派个人过去商量商量,这东西该如何用。”

    安北王看向张家老祖问道:“老先生意下如何?”

    张家老祖一脸无所谓的笑容,慢条斯理喝了口茶才道:“如此,老朽走一趟就是,这回干脆换过一个童儿带带,省得他们胡乱猜测。”

    安北王一脸诧异道:“念丫头那针术,哪还能找到个差不多的?”

    张家老祖反倒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们念丫头可是有徒弟的,她那徒儿,如今勉强也能派上些用场了。”

    瞧着安北王和李参军面面相觑,张家老祖才又继续道:“虽说是个玩笑,但真是念丫头按照她自家练功的法子,教了个男童出来,这事儿老朽来安排,王爷这边要派谁去,是不是也得考虑考虑。”

 231

    瞧着安北王和李参军面面相觑,张家老祖才又继续道:“虽说是个玩笑,但真是念丫头按照她自家练功的法子,教了个男童出来,这事儿老朽来安排,王爷这边要派谁去,是不是也得考虑考虑。”

    张家老祖连夜回了安远城里,从君山医行领了阿升出来,进了长公主府。

    秦念西骤然听说张家老祖要领阿升去磐城,虽说略略有些吃惊,但还是先嘱咐了阿升:“家里把针送过来之后,经过这段时日的历练,如今你这针术,进步很快,遇事别怕,万事听老祖宗的,没把握就直接对老祖宗说,切切不可莽撞行事。”

    阿升忙深揖到底应诺:“姑娘放心,上回姑娘给阿升说的那些,阿升好像已经差不多弄明白了,再说有老祖宗在,姑娘放心便是,阿升定不会给老祖添麻烦的。”

    秦念西看了张家老祖一眼,又转脸笑着问了阿升:“你如今这流影步练得如何了?倒是好久没有考较考较你了。”

    阿升略愣了愣才道:“袁二爷说,比他跑得快多了,大概也能比这天下普通高声快上不少。”

    张家老祖哈哈笑道:“你这丫头莫要吓唬人家,不至于,有老祖宗呢,再说王爷跟前还会派人去,这事情还是他们有求于人,不会有事的。”

    秦念西略想了想才点头道:“倒也是这个道理,应当是阿念想多了。行了,你也先去和你阿娘告个别,安安她的心。”

    二人看着阿升喜滋滋去找自家阿娘了,秦念西才又给老祖宗奉了茶,轻声问道:“旌南那边是不是想要阿念和老祖宗同去?”

    张家老祖点了点头道:“估摸着是那位旌南王世子提出来的,说是旌国那位大王子现身了,还找到了毕彦私挖银矿,和贵族朝臣之间利益输送的证据,还拿了两页账本子过来做凭据。”

    秦念西蹙眉道:“抛这样的饵引我们过去,这不是自曝他们旌南知道我们大云和毕彦有怨?”

    “但是这好像也说明,在对付毕彦这件事情上,或许他们已经动了心,都开始寻求外援了。”张家老祖沉吟道。

    “这是他们旌国内部出了什么事吗?又或者是旌南有什么危机?”秦念西继续问道。

    张家老祖有些迟疑道:“怕不是那位旌南王是真的病重了吧?”

    秦念西眯了眯眼道:“如此说来,极有可能,如今长公主这里,大概还需要月余时间,当能近乎痊愈。”

    张家老祖点头道:“好,放心,老祖宗心里有数,必会把阿升毫发无损带回来的。”

    安北军大营中,各路情报紧急送入中军大帐之中,其中一条最不寻常的,就是旌国国主自去年大雪封路前后,便没有上过朝了,朝中政务一般是由二王子出面,毕彦做主定夺。

    除此之外,那位旌南王似乎还真是病重,并非早先托词。

    安北王急召一众参军和护卫营主将、前军营主将,鹰骑军主将和六皇子共同议事。

    李参军对如今形势做了个大概的解说,安北王这回没有任由他们随意开口,显然已经思虑许久,只沉声道:“此次前往磐城,本王的意思是,明路上,由侯将军和李参军前往,调护卫军一个队相随,看看旌南到底什么情况。”

    “暗地里,六哥儿训的那批精锐,除了在鹰骑军中补位的,其余都带上,再从暗卫中选几个,由陈参军总领,不得轻易暴露身份,只为策应和做些调查。两位大夫,必须好好带回,这是重中之重。”

    六皇子沉吟了许久才道:“王爷……”

    安北王非常坚定地抬手制止了六皇子:“不行,这是绝对不行的。眼前形势暧昧不清,不可自陷于险境。”

    说完这句,安北王也不再给六皇子说话的机会,继续道:“除此之外,前军进入战时状态,鹰骑军在前军后方游移演练,佯装春训,实则准备好随时进攻。众将还有什么疑问没有?”

    众将皆呼没有,六皇子才终于再次找到一个说话的机会:“王叔请听我说完,我如今在营中十分安全,我身边这些护卫,论单人作战能力,可能比新训练出来的那几位要强些,不如……”

    安北王点头同意,从六皇子身边调走一半护卫,跟在侯将军一行身边。军中精锐和暗卫,尽数交到陈冀和手上,即刻出发,潜进磐城。

    陈冀和和李参军素日里配合极多,加上侯将军,三人拿了张磐城地图,很快定好了交接的地方和总体部署。

    第二日一早,张家老祖便带了阿升入了军营,营中已是万事俱备。安北王略打量了阿升几眼,见这小童年纪虽小,倒也练就了一身沉稳气度,心里倒是放心了不少。

    张家老祖一行顶着大日头出发,到了两国边境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旌南王府派来接应的,还是张家老祖已经见过的那位裴将军。

    见得此人,张家老祖心中自是有数,只怕正好印证了心中所想。

    裴将军与李参军十分熟稔,自是由他来做了引荐。裴将军对侯将军自是有所了解,知道这一位素来以智计著称,且是前不久安北军前军中毒的几位将领之一。

    一番寒暄,裴将军虽面上不露声色,但显然对阿升极为好奇,看着他一身道人装扮,状若无意问道:“这位小仙长看上去当是年未满十吧,上回那位小仙长也是年纪极小,看来这君仙山万寿观果然名不虚传,人才辈出,敢问小仙长法号?师承哪位仙长?”

    阿升早得过教导,应对得极为从容:“小道法号宁升,师从道恒法师。”

    裴将军又笑道:“上回那位小仙长,是你师兄?他如今在何处?”

    阿升答得极为自然:“正是,我师兄如今应在安远城中。”

    张家老祖干脆打着哈哈接话道:“将军请放心,老道山门之中,童儿都是自幼学医,这回带出来历练的童儿,都是大差不差的。”

 第232章

    翌日,秦念西刚替长公主诊过脉,就得了禀报,孙大求见。

    秦念西正有些忧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见得孙大,却只见他一脸喜气。

    孙大行了礼,便从怀中掏出几封书信,笑呵呵道:“姑娘,家中有喜事传来,这是今晨急递来的,可惜老祖宗已经去了磐城,不然也会高兴得很。”

    秦念西眨了眨眼,摊开手里三封信,有些弄不明白,为何外翁和舅舅要各写一封家书,还有一封是严冰的。

    打开外翁那封信,反倒是折成两叠,上面那一叠,是外翁写的惦念之辞,还有正月过完,万寿观和君山医馆药行,便遣了十名道长和大夫,携观中道童十二名,从君仙山出发,往北地来了。

    第二叠,是舅舅和舅母手书各半,舅母写的在前,说是送了十位李嬷嬷亲手调教好的丫鬟,也随观中大夫同来。信的末尾,还有一双小小的红色婴儿脚印,那是她新添的表弟,看着那对纹路都清晰的小脚印和尹艾絮絮叨叨的关爱叮嘱,秦念西心里好像莫名有些汩汩水流之声,好似有些什么,融化了……

    舅舅说,君仙山上的书院已经开了,就在万寿观后头,有一大片银杏林子的地方,观中收的第一个学生,竟是王家三郎,康老先生对王三郎喜爱至极,赞他天姿过人,为人谦和诚恳,做学问踏实认真,林林总总,仿似穷尽半生,就为了等这么个弟子。

    看到这里,秦念西的目光忍不住往那小几上扫了一眼,心中忍不住突突了两下,那一封以舅舅的名义递来的书信,怕不是……

    秦念西不着痕迹地拢好信纸,放回信封里,那两封信也不再拆,只笑道:“果然大喜,如今舅舅舅母膝下,一子一女,凑了个大大的好字,孙叔回去,便知会袁大掌柜,在药行放喜钱,好叫大家同乐一回。”

    孙大连忙谢赏应诺,又笑道:“如今咱们山上可热闹了,说是康家和蒋家,都在山上建了别院,康家老太太极喜欢住在咱们山上,过年都不愿回去。还有那书院,说是康老先生出面,从京城和两浙路,请了几位大儒过去,如今这书院门,都快被人踏矮了……”

    “孙叔这是想家了?谁说不是呢,到底还是咱们南边好,一年四季,树木常青,不像这北地,一年有半年是满目萧索的。”秦念西接了这一句,又转了个话头儿道:“孙叔是不是想让阿升回南边去读书?”

    孙大连忙躬身摆手道:“姑娘别误会,小的夫妇二人绝无此意,阿升自己,如今对这医术一道,已经算得上有些痴迷了。若说刚有阿升那会儿,小的夫妇还有些憧憬,如今早就想明白了,跟在姑娘身边,看着咱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