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56部分

隐世医女-第156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家里这些人和事,小的们只觉得,这世上有成之道,绝不仅仅在读书一途。”

    秦念西点了点头道:“没有关系的孙叔,阿升的路,让他自己选就好,他若愿意读书进学,咱们这趟回去,便送他去书院,他若是喜欢学医,回去再跟在法师们身边习学几年,应当也能得成。至于你们那些投身契,其实我让杜嬷嬷收了来,就烧掉了……”

    听得这话,孙大反倒有些着急了,干脆掀了前襟跪了下去:“姑娘今日是怎么了?是不是小的们做错了什么事?还是有些什么别的原因,怎的……”

    秦念西连忙抬手道:“孙叔快起来快起来,我没有别的意思,可能就是想家了,又突然觉得阿升长大了,就……这些话,我以后不提,不提就是。”

    紫藤站在一边,早就忍不住了,上前两步搀了孙大起身又道:“孙管事快起来,我们姑娘就是这两日想的有点多,加之昨日见得阿升跟在老祖宗身边,应对极好,感慨了半夜,说是阿升长大了……”

    为了避免不自在,秦念西干脆岔开了话题:“孙叔再带个信儿给袁大,让他往南边接应一下,早见上面早点把这里的情况传递过去,另外,最好是能加快些脚程,如今营里已经急要用人了。”

    孙大连忙拱手道:“这一点袁大掌柜也想到了,今儿一大早,已经让袁大去了。”

    “孙叔觉得,那位袁大掌柜是个什么意思?”秦念西突然问道。

    孙大呵呵笑道:“姑娘真是,袁大掌柜其实是个极有见地的,小的近些日子跟在他身边,获益良多。不过是他自觉如今已经老了,想把膝下两个哥儿送到姑娘手底下当差,估摸着,也有些想落叶归根的意思。”

    秦念西有些无奈道:“倒是情有可原,只这事儿,哪里是我能做得了主的?这也是太高看我了吧。”

    “姑娘可能有所不知,他们好像也是得了老太爷和大爷的示下,说是这几年,反正姑娘和老祖宗在北边,若是有犹豫不决要拿主意的事儿,都听姑娘和老祖宗的就是。可老祖宗那里,姑娘也知道,最不耐烦这些俗务,他们揣测着,这就是要让姑娘管事了……”孙大笑着解释道。

    秦念西窒了窒,才弄明白这里头的缘由,只禁不住有些无奈:“孙叔你说,我哪管得了这些事儿啊,外翁和舅舅这是,啧啧……”

    孙大摇头道:“姑娘不必自谦,最近这些事儿,姑娘都处置得极好。姑娘可能有所不知,祁城那一回,医女们可都吓坏了,照她们从前的经历,这都是绝对过不去的坎儿,眼看人心都不稳了。”

    “姑娘不仅亲去了祁城,还借了圣旨庇护,为医女们讨了个公道,更借此让君山女医馆真正在这北地立住了,如今谁往女医馆看诊,不得客客气气的。大家可都看在眼里,刻在心里了。”

    “还有,昨日里,王爷派了身边的小厮,带着袁大掌柜去交割银钱,可把袁大掌柜吓坏了,袁大掌柜说,那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还有朝廷赔银子给商家的,也是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虽说还要添上些药材什么的,也不见得多出多少,但这到底说明,咱们底气足啊,这底气可都是从姑娘和老祖宗身上来的。”

 第233章

    送走孙大,秦念西先遣了韵嬷嬷,往大营里走一趟,把南边的医家要往安远城过来的消息,送到王爷跟前。有了这些大夫,安北军里的事儿,就可以尽快动起来,赶在春夏两个最好的季节,可以做多少事儿。

    长公主正在屋里慢慢走动,见得秦念西微弯着嘴角从外头进来,面上带着一股子喜气,便笑着问道:“有什么好事,快说给姨母听听,让姨母也跟着高兴高兴。”

    秦念西上前搀了长公主往软塌上坐下,“姨母真是眼明心亮,才刚管事的送了信来,有一批大夫要过来北地,如今这安远城里,别的都好,就是人手实在不够,女医馆那边已经排队排到下个月了。”

    荣尚宫端了水上来,笑着接话道:“这里头还有个笑话儿,昨儿三夫人遣了嬷嬷过来说,已经有人走门子走到她那里了,听说还是从祁城过来的。”

    长公主有些诧异道:“这是让嬷嬷来递话儿了?”

    荣尚宫摇头道:“没有,三夫人当场就给拒了,说是脸没那么大,人家医女出的可是皇差,当初在祁城的时候,被可着劲儿为难,怎么没站出来替人家说句话……”

    长公主略愣了愣才道:“这怕不是来走门子的,反倒是来探话儿的,念丫头怎么想的?这批大夫一来,必然会有人往王爷那处递折子,要重开祁城的女医馆,现在还能以人少搪塞过去,到时候怎么说?”

    秦念西眨着眼睛道:“姨母,阿念若是名医女,经历了那样满眼是血的惨剧,只怕早就被吓破了胆,怎么可能还会去祁城。医家治病本就有忌讳,一不治不信之人,二是心里忐忑不治。”

    长公主失笑道:“你这丫头这是变着法儿在说服姨母呢。你放心,姨母必是站在你这边的,到时候姨母会跟王爷好好说的。”

    秦念西微微摇头道:“姨母,您不要把这事儿揽在身上,您还在养病呢,直管安心养病就是。这世间万事,总逃不脱情理法三字,这件事,于情于理于法,咱们君山女医馆可都没犯着。”

    荣尚宫也跟着点头道:“奴婢也觉着咱们姑娘说得对,王妃,您就好好养病。这就是人心不满足,从前没有的时候也没事,后来得而复失又觉得少了点什么,就这么找上来探话儿的,也未必是真心实意,咱们不犯着搭理。”

    “这话又说回来,如今时日尚短,若是将来安远这处真看出不同来了,那才是巨大的心理落差。既如此,奴婢便知道怎么去回三夫人这话儿了。”荣尚宫又添了一句。

    秦念西倒不想再说这事了,只笑道:“姨母这身子一日比一日见好,等哪日外头没风了,姨母可以出去晒晒日头,这太阳光最是扶正祛邪了。”

    ……

    到得下晌,晓月轩的东厢里,静谧安然,秦念西展开严冰那封书信,信上说了两浙路善堂扩建的事,又说了些花草茶的订单仅两浙路一地,就是上百万两银子的流水,信的末尾,竟也有一双小脚丫,说是添了个姐儿,头前那个哥儿天天守着妹妹,高兴得不行……

    另外那封信,秦念西拿在手里呆怔了许久,才慢慢拆了封口,才一展开,那一笔明显带着馆阁体痕迹的行楷,就那么熟悉又陌生地摊在眼前。

    只看了个称呼,秦念西便只觉面上有些灼热。

    阿念吾医……

    北地路遥,山长水远,不知是否安好。

    这信上的言语之风,一点都不像他前世里写的那些文章和诗词,反倒好似很熟悉,自己从前写给明夫人的信,大约用的就是这么直白的言辞。

    他说是在京城万寿观养病那段时日,充分见识了君山女医们的本事,心中无限感慨,只觉早先因为身子不康健,浪费了许多光阴,过完夏天,就觉得通体舒泰,有使不完的气力,和长辈商议过后,明夫人便和他一路南下。

    他见到了许多她曾在信中提到的美景,虽说不像春日那么生机勃勃,满眼是绿,是烂漫花朵,但秋日的五颜六色也是极美的。

    坐船南下时,那一条大江上,果真是让人心生天高云阔之苍茫感,直感慨亲眼得见和从书中看来的,到底不一样。

    他们先到浔阳祭祖,再到君仙山当面拜谢张老太爷和太虚真人,得青川叔父引荐,拜到康老先生名下,在君山书院读书。

    他说康老先生最喜欢和他下棋,和他下棋的兴趣远高于跟他说学问,他用的就是她当初和他下棋的那方法,他不用因势利导这个词,他用的是打蛇随棍上。

    他说他每日在山上散步时,都能看见万寿观里熙熙攘攘,君山女医馆门口天落了黑,还有病家在排队。他作为一个曾经觉得必死的病人,每每看见这些,就能感觉到这个地方多么令人心生敬佩,而她,治好他的大夫,做的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他说这信送出来的时候,山里腊梅已经开过,茶花花期很长,葱绿夹着嫩黄的迎春极其打眼,好像南方的春天已经来了。光阴似箭,他不会浪费每一寸光阴,会早日找到他该在的位置,不负她相救之恩。

    最末尾,他说他每日远远望着那片竹林,那林子上如今有许多道童在练功,他能想象出她当初在那里练功的情形,但竹海林深,却找不见她的行踪,只能寄竹叶两片,慰藉她思乡之情……

    秦念西从信封里掏出那两片已经有些略略泛黄的竹叶,不知为什么,只一瞬间便潸然泪下。

    那些上一世,他想去而不能成行的地方,都会在今生留下足迹吧,他能去江南读书,能去坐船渡江,能去这世上每个他想去的地方,看到他曾在绝望中憧憬的风景。

    他还能拜在当世大儒门下读书,能日日和除她之外的人下棋,他字里行间每一个地方,好像都有自己的影子,他说他能想象她当初在那片竹林上练功的情形,而他站在远处眺望那片竹林的模样,却仿佛就在自己眼前。

    塞北江南,果然好像很遥远,透过那两片竹叶,她觉得,她好像是想家了……

 第234章

    磐城,张家老祖和阿升进王府别院的第十日,旌南王世子终于现身。

    因为今日,旌国大王子已经清醒过来,浑身扩散的毒尽数排尽,张家老祖向裴将军告辞。

    旌南王世子设宴,款待大云诸人。

    侯将军一脸淡定,李参军面有怒色,张家老祖一如既往笑容满面。

    裴将军敬陪末座,看向张家老祖身边的那张空桌,面色阴晴不定。

    旌南王世子于主桌上举杯:“近日军务繁忙,旌哲烈多有怠慢,还请诸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多多海涵,吾以薄酒一杯,向诸位请罪,还请满饮,吾先干为敬。”

    旌哲烈仰首饮尽杯中酒,再看着席上几人举杯饮了酒,才状作无意问道:“小仙长医术超群,怎的连顿谢宴都不愿出席?”

    张家老祖不疾不徐道:“我那童儿醉心医术,不喜此等场合,还望世子爷海涵。”

    旌哲烈一幅善解人意的模样,笑容极其温和,点着头道:“可以理解,仙长们医术如此高超,大约跟这样静心自律有很大的关系。”

    说完这句,旌哲烈当即便转了个话题道:“不知大殿下如今情形如何?”

    “通体毒已驱尽,往后饮食规律,少近女色,过些时日,便能恢复如常。”张家老祖照实答道。

    “如此说来,大殿下这病,还离不开大夫啊!”旌哲烈笑得一脸无害。

    张家老祖点头道:“世子爷如此说也没有错,可要是照这么说,这人生在世,哪个人都离不开大夫,不过大夫只能治病,不能治命。老道相信,你们偌大王府,大夫总还是有的。”

    裴将军一脸气愤站起来道:“你……”

    旌南王世子一个眼神递过去,裴将军到嘴边的那句不识抬举迅速降了调,人也坐了下去。

    李参军倒是面有愠色道:“你们再三恳求我们请仙长过来治病,如今仙长说已经治好了,你们今日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旌南王世子笑道:“李参军不要着急,贵国援手之谊,我旌哲烈铭记在心。不过是问问病情,仙长怎么说,我们便怎么听就是。”

    说着又转头看向侯将军道:“侯将军一直没动筷,是我们这菜不合口味吗?既然如此,来,给侯将军加道菜。”

    侯将军看着眼前桌上两本册子,一封书信,转过头直直看了旌南王世子一眼,旌南王世子做了个请的姿势,侯将军粗粗将那两本册子翻了翻,再看了那封信,只在不动声色抬头问道:“世子爷需要什么?”

    “吾,要的是时间。”旌哲烈面上笑容不变。

    侯将军颔首道:“殿下既已拿出诚意,不妨直言。”

    “侯将军果然痛快,其一,吾要尽快送大王子殿下回到宫中;其二,吾这里,还有个病人,需要仙长诊治,否则,单凭吾如今之力,只怕很难支撑。”旌南王世子说到这里,面色倒是带了几分凝重。

    侯将军眯了眯眼道:“世子爷何故认为,我们王爷会答应相帮?”

    旌南王世子摇头轻笑道:“这是相帮吗?这好像是你我两国共同之利吧。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大云如今正是战平二十余年后,国力最为强盛之时,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祸国殃民之徒,你们都不下国书要人,派大军压境,无非就是求个平衡。”

    “我旌国苦寒之地,不但国力不强,还能勉力帮贵国抵御北边游牧。贵国东有大海、西有高岭,这都是天然屏障,只要经营好南北两军,基本没有战事。”

    “贵国此时正好休养生息,开荒种粮、繁衍后代、纳选良才、繁荣商道、充实国库,若是按照这样的国策不出岔子,再过数年,我们这些周边小国,有谁,能与贵国一争高下?”

    “而眼下这个岔子,就是这位贵国罪人,我朝国师。他在贵国行的那些事,想必,在贵国上下,都还是个秘闻吧?”

    “不管侯将军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若是我旌国改姓了毕,我旌南王府是屹立不倒又或是被夷为平地,依照毕彦对你大云的仇恨,我旌国与你大云这一战,只怕难以避免,说不得,他还会外引游牧,煽动南边战乱,你大云这些年的苦心经营,就真的固若金汤吗?”

    不过一息之后,侯将军便道:“世子爷好见识,好口才,好谋略。侯某不过一介武将,此来只为护卫我朝仙师。侯某想斗胆问一句,世子爷送贵国大王子殿下回宫,是想怎么个送法?世子爷想要我朝仙师所治之人,又是怎么个治法?”

    旌南王世子和侯将军对视良久之后,突然伸出两根手指道:“两年,给我两年,届时定然将毕彦此贼交给贵国。”

    侯将军突然笑道:“两年后呢?”

    “两年后,旌南边境,全线开放与大云通商。”旌南王世子答得极为爽快。

    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