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91部分

隐世医女-第191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也是这么想的,听说康老先生收他做了关门弟子,笑了好几日,也不怕官家笑话,臣当年可是在科举这条路上,蹉跎了小十年。”王相连忙附和道。

    “这孩子苦尽甘来,你们家,尤其是你们家明夫人,那不是该高兴得紧,这还愁什么?”官家温声问道。

    王相爷又叹了口气道:“话是这么说,可这人吧,走一茬儿就得想着眼前的事,从前他身子不好,这些事儿,我们也没敢想,如今好了,我那老妻就寻思着,要给他定门亲事。”

    官家听得王相这说话带拐弯儿的,怔了怔,当即便笑出了声,点着头道:“朕从前还觉着,你们家明夫人颇有些女中豪杰的意思,如今看起来,也和那些内宅妇人一样,得了些闲工夫,便开始寻思起这些事儿,这要是将来中了进士,什么样的好姑娘挑不着,急什么的。”

    王相爷忙躬身道:“臣也是这么劝她的,可她偏偏,哎,牛心左性得很,说是她看中那姑娘明年就要及笄了,怕到时候,那啥。臣反过来想想,臣这老妻跟臣大半辈子夫妻,从来没有这样执拗的时候,可这事儿吧,哎,臣这,哎……”

    官家被王相这一叠连声的叹气都逗笑了:“你们家,不至于吧,这是看上了谁,直接上门去提亲,还有个不允的?”

    王相爷那脸上的苦涩和尴尬,官家走在前头没看着,在旁侧侍候的赵大伴可是看得真真的。

    “官家有所不知,我们家三哥儿那个病,那是胎中带的弱症,虽说是治好了,可也拖到了十几岁了。这弱症,那啥,人伦上……这弱症能治的事儿,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就是现如今,那许多人家儿,也是不信的。”

    官家听得王相爷说得那个艰难,倒是回头看了王相爷一眼,又有些好奇道:“你们家三哥儿也十六七了吧,身边放个把侍妾,不也正常吗?”

    王相爷讪讪道:“臣那老妻那么方正个人,为了小儿,那也……哎,他就是因为这事儿,去的江南西路。”

    官家看着这路都走了大半了,便也不再八卦,只笑道:“行了,你就说,你们家明夫人看中了哪家姑娘,让朕听听,合适不合适。”

    铺垫了小半个时辰,王相终于说了出来:“臣,臣那老妻,相中了张家那小外孙女儿,礼部秦幼衡之女,秦念西。”

    王相爷躬着身子,只能看见官家往前的脚步突然顿住了,连忙也停了步子。

    场面一时很安静,偌大的宫城内,王相爷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这时候,倒是不知道从哪儿刮过来一阵风,官家轻声道:“起风了,回去吧……”

    隐世医女

 第279章

    ,隐世医女

    大殿里灯火通明,却悄无声息。

    官家对着本厚得比有些大户人家,年成总账还厚的折子,正在发呆。

    那是张家药行递上来的折子,多少药材,多少药师,多少医家,从南到北,都在何处调集药材,何处驻扎,何处制药。

    单单岐雍关对素苫的那些药材,比起自己送去君仙山的那点银子,都只多不少。

    这折子,只从张家经王相到他手里,旁人都不知道,王相那样人老成精,满朝上下最通实务的,能不猜出点什么?就便是猜不出,这也能看出来,那张家,不是什么普通的商户人家。

    张家自隐退之后,除乱战时派过医家出山,除此之外,何曾有过一丝声响?他刚继位时,曾去翻过太祖时的秘史,还有太祖留下的遗旨,还曾感慨过,若是有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能辅佐一下自己,总能把这打得满目疮痍的大云朝,重现当年的辉煌。

    可那时,他也不是没遣人去查过张家,得回来的信儿,却是叫他大失所望,难怪中间有几朝,张家根本就是个销声匿迹,张家不要说没什么杰出子弟,就是连人,都不剩几口了,只靠着那些祖传下来的药材行,做些营生,除了银钱上不缺,那别的,也没什么了。

    至于万寿观那些道人,在北边战乱时,就曾入过军中效力,可他那时候连睡觉的时辰都没有,也注意不了那么多。道人们往外游方替人治病的事,他倒是派人跟了一阵子,才发现这万寿观的医术,还有积攒的人心,虽说都是些穷苦人家,最底层的百姓,但也不容小觑。

    有二十多年了吧,有天他得了禀报,说是万寿观现任掌教真人座下大弟子太虚法师,带着弟子在外云游,落脚在京郊那处破道观里,给人瞧病。

    他特别好奇,南边人都说万寿观里的都是神仙,可他们极少往北边儿来,就穿了便装出宫去瞧瞧,这神仙是怎么个当法。

    瞧了半天,那还真不是宫里有些太医说的那样,画张符纸给人煎水吞了,病就好了。别的他也看不懂,就看行的那手针,反正他在宫里,没见哪个太医有那个修为,那有些人来时痛得直哼唧,走时虽说还痛,竟能眉开眼笑了。

    那一天治的那些人,他都让人去跟着了。

    第二天他又去了,还带了两个太医,一个是京城根儿下,太医世家子弟,就是那个说是画符纸的,另一个是从南边儿来的,说是上君仙山求过医书看的。京城那位,看了羞得个面红耳赤,南边儿来的那位,就差没跪地上行弟子礼。

    过了五六天,第一天那些病家的情况,都递了上来,说是好全了能下地干活儿的,有十之七八,下剩的,也比从前好了许多,就是有个得了岩症的,也能用的下去稀粥了……

    他拿了那折子,和颜悦色问了太医院那几位圣手,只问得个个面红耳赤。

    他又去了京城外那处破道观,外头人越来越多,可那残了半截的山墙上,却挂上了三日后要往别处云游的告示,百姓们有求告不要走的,也有日夜就蹲在那里的……

    他也没进去,只是绕进城里,往医馆药行看了一圈,心里起了些心思。

    太虚法师南回那日,官家在往南边去的官道上,等了许久,才见到他们几个道人,跑得飞快,形容有些狼狈,后头还跟着百姓。

    跑得那么狼狈的时候,太虚见了他,还是愣了愣,然后才正了衣冠,走到他跟前,拱手行了道礼:“贫道道衍,多谢官家相送。”

    再后来,他把他唯一的妹妹,送去了君仙山万寿观治病,再后来,万寿观在京城建了观……

    可他们张家,依旧那么悄无声息,若不是张家那唯一的女儿,死在京城,死在翁家和那个眼盲心瞎的秦幼衡手里,张家恐怕,还是不会往前走一步,往朝里伸一回手。

    可他们一伸手,就让六哥儿借了力,把翁家那样可能危害江山社稷的大蛀虫连根拔起。他刚知道的时候,也有些心惊,这怕不是自己看走了眼?太祖的遗旨他记得清清楚楚,他张家从前那样行事,肯定也有祖先留下来的遗训家规,但那是个什么意思?

    他冷眼瞧了许久,张家姿态却极低,几百万银子,就为了他们家没了的那个女儿,就为了把她一点骨血,带回南边儿去。还帮着六哥儿把湘楚的旱灾水患,治了个清楚明白,如若不然,这时候,照那差不多空空如也的国库,他敢想北边的战事?

    再后来,六哥儿被围杀,若不是那个张家姑娘留下的那点骨血,天赋异禀,学会了前朝郑氏医女的玄黄针法,六哥儿就是个死字。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可得了六哥儿生死不明的信儿那天,他才知道,就是在皇家,做爹的也是人,也会疼,更何况,那是从吴皇后身上落下来的肉,吴家,是那么好欺负的?

    那两个听人挑唆的兔崽子,以为除掉了六哥儿,就能得了这位子,可这里头一环套这一环的局,最终的目的是谁不一定,可若是六哥儿真没了,即便他活着的时候,吴家能被压制住,可一旦他死了,云家和吴家,必定两败俱伤,到时候,自家打不打不知道,反正北边是一定会打过来的。

    官家愣着神,由从前想到现在,由南想到北,北边若是没有如今的安稳局面,长公主要是没有治好病,诞下后嗣,只怕还不等南边儿乱,北边就得先乱了套。那几年,他提着心吊着胆,四处派人寻医家,可心里其实也无望得很。

    还是广南王太妃因为六哥儿的事,去了君仙山,捎了信儿回来,说还是那个给六哥儿治伤的小丫头,许能解长公主之毒,北地之尴尬,他才稍微放下了些心。

    那倒是个知轻重的,老太妃说她在君仙山,寒来暑往,风霜雨雪,日日不断,拼命精进技艺,只求将来北去,能一举解了长公主之毒。

 第280章

    即使外面有风,大殿内的灯火依旧一丝儿也不敢闪,可那折子上的字迹,却总是在半明半暗之间。

    官家眨眨有些酸涩的眼,那几年,他虽说翘首期盼,他的妹妹,这大云朝的长公主,不,确切的说,是安北王府的王妃,能有治愈得子的一天,可若说他背地里没有半分别的打算,那也不符合一个君王,尤其是盼着天下太平的君王,该做的事。

    可就是那小丫头去北地之前,不仅帮着揭了个盖儿,把那毕彦老贼的罪行,摊在了明面上,把那后头错综复杂,从前漏掉的,没有显出来的网,直接摧枯拉朽一般,连根拔了出来,乱了那老贼的阵脚。

    就这样,还能折腾出个君山女医馆,老祖宗和六哥儿把她那些打算,和背后的深意,写成密信送到他跟前时,他看着那封信,激动得一夜不曾合眼。

    那一夜,那封信,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竟觉着,那上头每个字他都认识,可就是凑到一起,他不敢认了。

    他隐隐记得,那一夜,他的眼睛,也像今天这样,干得发涩。

    他最敬重老太妃,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老太妃眼界格局之大,有时候让他自愧不如,便是今时今日,老太妃从前那些设想,也是让他不敢想的。

    可老太妃到底是一员武将,就是眼界格局再高再大,没个能把她的想法落到实处的人,也是只能空留一声叹息。

    老太妃那样看重那个小丫头,就是从那些根本出发,这偌大的帝国,多少年了,打打停停,荒地无数,却没有人。没有人,说什么都是多的,可为什么没有人?是不敢生吗?

    可赋税都从人丁税改成田地税了,轻徭薄赋,寻常人家无三子不征兵,连军户之家都是独丁不入伍,人口虽说涨了点,可依旧是缺徭役、缺兵丁,不仅如此,粮食依旧那么紧张,国库依旧那么空,生怕有个灾啊荒的。

    偶尔,他也有些明白,为啥从前总是战乱了,太穷了,恨不得去抢一点来,顺便转移一下目光。

    可越乱越穷,越穷越乱,有很长的年数,他做着一国之君,心里口里却日日都是苦的。

    他其实最喜欢笑傲沙场的感觉,可这些年,他早看明白了,不是不敢打,而是打不起,就连毕彦那样明目张胆的挑衅和冒犯,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先回头看看国库和粮仓,咬牙忍几年再说。

    还好,这几年没白忍,那丫头那一整套,一环扣一环的法子,硬生生把帝国最紧要的广南和安北两军,战力提高了多少,前儿收的军报说,两倍以上,单兵战力提高多少,无法估量,这就说明,即便大战一场之后,这南北两军,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精锐力量。

    提高战力的事儿,先前他还不信,这样的事,就那么一说,谁能信,谁能拿整个大营给一个小丫头开玩笑,可那位老太妃就敢,也难怪南边儿从来都是稳稳当当的,那些人也信,就让那些医女去折腾。

    这前后不过几年?五年,差不多吧,南边已经从被动到主动,到自己能配合着来了,北边儿还只能包着,藏着。但是安北辰这些年越发求稳了,竟悄无声息,和六哥儿打着配合,最大程度地用上了君仙山的助力,训了两个军阵,防着北边那些暗流和旌南军。

    这一切就那样在悄无声息间发生改变,这是多少能人志士,根本想不到也不敢想的,多少银钱也买不来的。

    这算是张家在伸手辅助他吗?他们张家,从前是那样隐退的,没想到的是,如今竟是因为这样一个小丫头,以这样默然无声的方式,伸出了手,展示了他张家的实力。

    她就一个小丫头,靠着老太妃的扶助,张家倾巢而出的支援,才几年功夫,就做到这个地步。这样的天才,多少年才能出一个?

    这是太祖高瞻远瞩留下那道遗旨,他老人家一直在护佑着云氏江山,才造就了如今这样一个,新的盛世开端的局面。

    这话都不敢随便往外说,说出去谁敢相信,谁不觊觎?王家,这是起了妄心?

    官家自己跟自己摇着头,不大可能,他们家,单薄成那样,头几年连买点老山参的银子都凑不齐全,还得靠着实心办差得些赏赐,这是这些年,才略微好些。

    饭才刚吃饱的人,哪有心思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再说他家明夫人和三个哥儿,都是敞敞亮亮的,他接触不多,可听吴皇后说,这满京城,老太妃看得上,愿意在一起说话的妇人,可数不着几个,那明夫人,老太妃还经常叫到府里去说话儿。

    吴皇后说,那位明夫人是个眼明心亮的,娶进来的两房儿媳妇,都是她亲自挑的,都是懂事明理,相夫教子的好手。他们府上,就是明夫人明显偏疼些病弱的三哥儿,头上那两对兄嫂,都没有一句怨言,这得多不容易。

    明夫人不知深浅,相中那个小丫头,王相公倒是知道,可有些话,他只怕都不敢说,他又是个惧内的,这两厢往拢一凑,哪能不着急上火。

    可这好像也不对,王相那样的人精,若是没得了张家点头,敢到自己跟前求这个旨意?如若是单纯的议亲,这好像也不对,张家着什么急要点这个头,那正主儿和能说了算的张家老祖宗,还在北边呢!

    这莫不是那小丫头在北边遇见什么事儿了吧?

    外头已经更深露重,官家正蹙着眉,想到那小丫头去了北边之后的事儿,赵大伴儿看着就对着本折子枯坐了一夜的官家,轻手轻脚走过来,生怕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