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94部分

隐世医女-第194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夫人怔了怔,再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了吴皇后一眼,只见她依旧那般似笑非笑看着自己,明夫人只恨不好娘娘面前失仪态,不然还真想给自己掐一下。

    吴皇后瞧着明夫人那呆怔怔的模样,又笑道:“夫人不是夜里愁得睡不着吗?这么大的事,交到夫人手上操持,累都能累到沾了枕头就睡得香吧。”

    明夫人这才回过神,一下从椅子上起来,又立即跪了下去,有些语无伦次道:“臣妾,臣妾谢娘娘恩典!”

    吴皇后伸了伸手,示意严尚宫把那装了旨意的匣子交到明夫人手上,又笑道:“夫人回家就得对相爷说,本宫就是体恤夫人这片拳拳爱子之心,加上看重夫人这份睿智明理,才放心把念丫头交到你们府上的。”

    “本来呢,这样的大好事,是应当按照礼制,敲锣打鼓,到你们府上宣旨的,可如今北边大事未定,这一嚷嚷地满天下都知道,就难免多生事端。”

    明夫人捧着那匣子,虽说也知道是个什么内容,却也只恨不得立时打开瞧瞧,但仍旧没忘了磕头谢恩。

    吴皇后抬手道:“夫人平身吧,本宫还有几句话想说,夫人先坐下,咱们再说话。”

    明夫人这才起身,坐回了椅子上。

    吴皇后看了看明夫人激动得仍旧还泛着红的眼圈儿,直把明夫人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吴皇后才笑道:“这也是缘分,一来呢,是你们家,和念丫头外家有缘,念丫头又是在外家长大的,孩子交到夫人手上,老太妃应当能放心。”

    “再则,也是我们老太妃和念丫头有缘,老太妃在京城这么些年,可这满京城,能入了她老人家眼里的孩子,可还真是少之又少,老太妃疼念丫头,不怕夫人笑话,只叫我们这些做晚辈的,都瞧着眼热。”

    “照理说,念丫头这亲事,一定是要老太妃点了头,才能作数的,但是你们两家既是相互都中意,你们府上,又是一等一干净的去处,阿念归于你们家,想必老太妃也不会有异议。”

    “有两样事,虽说夫人最是明理,可本宫还是要多余嘱咐一遍。念丫头这孩子,虽说如今有了大造化,但到底自小儿没了阿娘,可怜见的,往后到了夫人手上,还望夫人多体恤爱护一二。”

    “第二点,才刚那折子,夫人也看了,想必心里也有数,这孩子也是有个大志向的,她对她娘家舅舅说,将来想把这女医馆,开枝散叶,开遍有君山医馆的地方。这一点的重要性,就不用本宫再多说了,只往后成了亲,你们家三郎,可能就得多吃些苦了,夫人也要跟着多了些思念牵挂之情……”

    明夫人用力眨了眨眼,想把眼底那丝热意憋回去,却还是不经意之间,滑下了一滴,连忙拿了帕子按住,才有些哽咽道:“娘娘放心,念丫头那样的孩子,只有让臣妾打心底里疼爱的,没有别的,她归于臣妾府上,是王家之幸,更是三哥儿的福缘,孩子们要做大事,做这样积功德的大事,臣妾这个做阿娘的,断没有拦着的道理。”

    “这会子,臣妾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多的,娘娘只管瞧着,臣妾定不会让念丫头在家中受半点委屈。”

    吴皇后笑着打趣道:“夫人若是让阿念受了委屈,将来要找夫人说理的,可是广南王府老太妃。行了,不打趣夫人了,只那位秦大人,这旨意一旦下到他手上,你们家相爷可就要多担待些了。”

    明夫人连忙点头笑道:“娘娘放心,这点子小事,他应当能理会得。”

    吴皇后点头道:“那本宫就放心了,再就是这婚期的事儿,大约眼面前也没个定数,总要等到北边的事儿了了,念丫头才得回转,你们两家要坐到一处商量好,把这些细情都准备好,到时候念丫头回来了,再热热闹闹把喜事办了。”

    “还有就是才刚夫人说的在京城周边招募成手医女的事儿,夫人可能还是要亲自往女医馆和万寿观跑一趟,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那善堂的地,明儿自会有京兆尹衙门的人,来找夫人说话,夫人若是不方便,让你们家二哥儿帮着张罗张罗。”

    明夫人连连点头道:“娘娘放心就是,臣妾一定尽快把这台子搭起来。”

 第286章

    明夫人捂着那匣子,仿佛发着光,散着暖人热气的匣子,到宫门外上了大车,就一个姿势,动都没动地回了府,径直入了王相公的书房,再一个姿势,挪都没挪,望眼欲穿,等到天落了黑,才把王相公盼了回来。

    虽说自打官家召了张青川入宫奏对,王相公心里就差不多有数了,可到底那旨意没有下来之前,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这一下,终于才是真正地放了心。

    王相公小心翼翼打开匣子看过旨意,再小心翼翼放了回去,才跺了跺脚道:“总算不负所托,总算了了这桩心事!”

    说完又看向明夫人,怔了怔,才长揖下去,轻声道:“还请夫人受为夫一礼,若没有夫人,此事,断不能如此顺利。”

    明夫人嘴角噙着笑,倒是端端正正受了王相公那一礼,听他说完,才起身搀了他道:“老爷,是不是该请张家大爷过府一叙了?他可比咱们,更悬心呢!”

    王相公连忙点头,又喊了候在外头一直惴惴不安的王家二爷进来道:“二哥儿,你亲自走一趟,去请张家大爷过来,还有,现在不是时候,明儿一早,你备好香烛,阿爹上朝之前,要奉旨意入祖堂!”

    王曦见得阿爹阿娘皆是一脸喜气盈盈的笑,他知道他们家规矩大,不该问的不问,可管他怎的,他瞧出来了,这是好事,不仅是好事,还是大大的好事,连忙一叠连声地诶诶诶着,就出了门。

    明夫人深吸了口气,站起身拂了拂衣襟道:“趁这会子,老爷给三哥儿写封信吧,臣妾去换身衣裳,给张家舅爷置办几个下酒菜,好叫老爷和舅爷痛快喝杯喜酒。”

    王相公连忙点头道:“是是是,夫人说的是,夫人快去,为夫这就给三哥儿写信,这就写。”

    第二日天未明,王家和张家,几路信使出了京城,袁二北归,孙大南回。

    与此同时,宫里也一南一北送出了两封密信。

    广南王太妃接了那封信,只久久没有言语,然后才是一声喟然长叹:“老白,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闹得念丫头这亲事,就这样委委屈屈地定了下来,哎……”

    白嬷嬷一脸愕然道:“这是北边儿出了什么事儿?阿芙来信,一个字也没提,都只说挺好的啊。”

    广南王太妃摇了摇头道:“这事儿,要说,是当年老身太过急切了,阿芙在念丫头身边,虽说能叫老身放心些,可老身这一头儿连着两家,念丫头有误会也正常,这样的事儿,她还真未必会让阿芙知道。”

    白嬷嬷脑子转了转,总算转回了主题:“阿念这是说给了哪家儿?”

    广南王太妃又叹了口气道:“王家,王家三哥儿。”

    白嬷嬷一时只惊得眼珠子差点没从眼眶里瞪出来:“老祖宗,这,这怕不是弄错了,阿念那样好的女儿家,怎的,怎的……”

    广南王太妃轻声道:“是官家属意,让娘娘下的懿旨,两家都愿意。”

    广南王太妃说到这里,又长长叹了口气,再捶了捶胸口,白嬷嬷见状,立即去拿了清心丸,再倒了温水过来,服侍着广南王太妃服了下去。

    白嬷嬷见得广南王太妃稍微好了些,才轻声道:“老祖宗,您老人家既是那么喜爱念丫头,为何不把她留在身边?虽说,虽说在外人看来,这身份地步儿上差着些,可念丫头在长公主面前也极得宠爱,要个义女的名分,那也……”

    广南王太妃无奈叹了口气道:“人这一辈子,就是身份再显赫,也不是所有好事都凭你一个人挑的。念丫头若是进了广南王府,就算只是单纯地结亲,只怕官家也要寝食难安了,这南边,是咱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总不能因为我老婆子这点喜爱,要闹得广南军四分五裂,被打散换防到别处去……”

    白嬷嬷有些讶然道:“张家,不至于让官家忌惮至此吧?”

    广南王太妃叹了口气道:“原先可能还好些,如今北边这场事上,张家可谓是倾巢而出,别的不提,单说这药材一项,张家这份能为,就是个不可估量,更何况如今广南军中情势你也见过了,为君上者,岂能不有所忌惮?”

    白嬷嬷眨了眨眼,原来自家老祖宗并不是没想过这事儿,而且还想得极深,深到连后果都想过了。

    “不怕老祖宗笑话,若是年轻个十几二十年的,奴婢也想找那医女帮着调治调治,看看调治好了,能不能也跟着上了战场,杀他个把两个敌军首领,尝尝军功的滋味儿……”白嬷嬷见得话题越来越沉重,忍不住拐个弯儿拿自己打了个趣儿,老祖宗可不能多郁闷。

    广南王太妃被白嬷嬷逗得噗嗤笑出了声,也跟着打趣道:“你现在也能让她们帮忙调治调治,就是调治好了免得阴天下雨这里那里疼,夜里好睡个觉……”

    白嬷嬷立即点头附和道:“那是那是,那婷姐儿给配的花茶,奴婢日日都没忘了喝,日日神清气爽,夜里一觉到天明。”

    倒是广南王太妃笑着笑着,笑容又淡了下来,微微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六哥儿知道了,会是个什么反应,这事儿,只怕他才是最难受的那个。”

    白嬷嬷倒是有些不以为然道:“不会吧,六爷那样的厉害,这连奴婢都明白的事儿,他怎么会看不破?”

    广南王太妃又笑了:“你明白什么了,说来听听,说是言之有理,也算你没白姓了这个白。”

    白嬷嬷见得广南王太妃又笑了,当即就跟耍宝一样道:“不管六爷什么心思,反正念丫头是不可能想着入宫的,她那个性子,天天想的都是医啊药的,再多点儿功夫,宁可做点吃得,念丫头心里想的,就只有自由自在四个字,可宫里,哈,别的啥都有,就这四个字没有,咱们姑娘,可是算好的了……”

    广南王太妃见得白嬷嬷从秦念西说到娘娘,也没阻止她,是啊,宫里岂止是不自由,只怕官家考虑的还更深更多……

    隐世医女

 第287章

    所谓明君圣主,必然所图甚大。

    太祖之后,多少朝代更迭,张家都没有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出山,当然,张家也未必有遁入方外那位老祖宗那样的后人。

    这些年,也不知道是因为念丫头阿娘的死,还是因为有念丫头这样的年少惊才,反正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张家终于往前站了一步。

    可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若是官家硬要把念丫头留在宫里,无异于明晃晃把张家拉入局中,可张家是有祖训的,到时候,只怕是个谁都料不清楚,却又能想见的几败俱伤之局面。

    官家要的是太平盛世,张家是否如这回一般全力辅佐,是将来盛世最重要的基石,而念丫头的态度和身份,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张家的决策。

    官家断不会拿一门看上去拉进了,实则却推远了的亲事,去影响这个基石。

    这门亲事,虽说是迫不得已,却也是张家主动想结的一门亲事,至少,张家上下,都极其信任王家,不然,也不会在这样的时候,把这么大的事,托付到王家手里。

    王家还有位眼明心亮,心性豁达的明夫人,大约这也是张家相中王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余的,大约还有很多原因,比如,王家在京城根底单薄,即便在浔阳,那场大水之后,族中子嗣也几近凋零。王相精明能干,极得官家青睐,当然也是对官家、对朝廷,最为尽心尽力的相爷,官家心里想什么,王相公能推个八九不离十。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家三郎从前病了十几年,如今好了,王家人却更能体会病家的苦……

    南边的冬日,依旧是一件单衫便能舒舒服服过去,广南王太妃在竹影婆娑之下,饮着茶出着神,白嬷嬷见得老太妃陷入沉思,早就住了声。

    老太妃想过那许多,倒是突然笑着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丝欣然:“才刚老身细琢磨了一下,张家这位老祖宗,眼光还是好得很,念丫头归于王家,当算是最合适不过的一门亲事。”

    “将来,念丫头顶着秦姓,归于王家,这样的身份,把君山女医馆建起来,无非也就是借了些力,这样的力,张家愿意出,说到底,张家这个隐,并不是万事皆休,实际上,他们想的都是普通百姓,是把更多心思,用在解百姓疾苦上。”

    白嬷嬷连忙点头道:“那可是真的,平日里不觉着什么,如今朝廷这些税赋策略,只要不是懒汉,吃喝穿都穷不了一家人,可要是一家子出了个病人,那就是要么等死,要么勒紧裤腰带治病,弄不好再背一身债……”

    老太妃沉默了许久,才叹了口气道:“如今看起来,无论是他云家,还是我们吴家,在张家面前,都是落了下乘的。”

    白嬷嬷被自家老太妃说得有些愣怔,好半天才道:“老祖宗,奴婢见识浅,可也觉得这话不能这么说,奴婢也看不到什么从前往后,只看眼面前。

    官家是位明君,想尽法子叫百姓能吃上饭,穿上衣;咱们家这么多儿郎,用血和命,护一方平安,叫老百姓能放心耕田养桑;张家保百姓身康体健,保大云人口越来越多。”

    “这是各自有各自的权责,不能说谁落了下乘,奴婢明白老祖宗的意思,张家不求官,也不求封侯拜相,可关键是,那普通百姓瞧个病,一看,大夫竟是个大官儿,那手都不知道该怎么伸吧,所以张家和万寿观才会定了让道人游方的规矩,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广南王太妃哈哈笑出了声:“老白,你饮了人家婷姐儿那么多花茶,这手上功夫没见涨,可这嘴皮子上的功夫,那比从前可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儿啊,你说得对,那普通百姓,别说见了大官儿,便是见了个御医,都恨不得纳头便拜,心如鼓锤,诊脉都诊不真实……”

    白嬷嬷连忙跟着点头笑道:“奴婢不能白饮了婷姐儿那些花茶,不管涨点啥,总得涨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