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2部分

隐世医女-第2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藤额头上一团青紫,必是在灵前磕的,秦念西用手指轻触那伤:“紫藤姐姐,让沉香给你上点药吧,母亲肯定希望我们大家都好好儿的!”

    一时间,满无人都抑制不住想起温婉可亲的张太太,暗自抹泪,紫藤语不成声:“是,姑娘,往后,我们就都指着姑娘活了,姑娘,你要好起来!”

    秦念西默了默,从赵嬷嬷怀里坐起身,郑重地看着所有人施礼:“好,我会尽快好起来!”

    众人大惊,齐齐跪在床前,不肯受她的礼。她们哪里知道,秦念西拜的不是今生,而是前世,前世她们因为她,因为她的愚蠢,因为她的不管不顾而不得善终。

    赵嬷嬷抱着秦念西躺回床上,众人擦干眼泪,紫藤才对杜嬷嬷说:“刚刚平安总管说安北王妃已经出了宫,算时辰,您这会儿过去,估计刚刚好,平安总管说他在花园左边的角门等您,老爷和姨娘院子里的灯已经息了。”

    杜嬷嬷临走还要怒一次:“姑娘病着,太太没了,老爷一次也不来看,连派个人来问问都不来,哪有这样当爹的!”

    “嬷嬷,现在这样,他不闻不问不是更好?我不过是他得到外翁家财的工具罢了!”秦念西沉声说道。其实在她心里,她没有父亲,从来没有父亲。

    父亲高中二甲三十一名之后和母亲完婚,考上庶吉士在六部观政,之后外放广灵县令时,母亲刚刚诊出身孕,父亲只身赴任。

    赴任七个月后,母亲接到派去伺候的婆子送了信回来,称父亲买了犯官之女柳姨娘为妾,母亲动了胎气,早产生出秦念西。

    母亲为她取名念西,想念故乡,想念父亲,想念江南西路的点点滴滴。而父亲对她叫什么名字完全不在意,甚至都没有正经喊过一回她的名字。

    后来若干年,秦念西才明白,母亲的这些想念里,也许还有很多悔恨的成分吧。当年母亲不听外翁的话,执意借陪公主回京的借口,实际上是为了陪着心上人秦幼衡上京赴考。

    直到六岁,秦念西才见到父亲。

    父亲回来后,母亲脸上的笑容再也不见了。

    不知道母亲最后的那晚,是如何度过的?是明知有诈却内心悲凉绝望,还是真的一无所知被瞒天过海呢?

    其实,秦念西更希望是后面一种,毕竟绝望赴死的滋味她尝过,简直如同万蛆跗骨,还不若难得糊涂,一杯酒,悠悠睡去,倒是种解脱。

    那些细节在后来漫长的三十年时光中,早已经模糊得面目全非,再醒来就是如今这个样子。

    秦念西望着帐顶,一片白色,长夜漫漫,脑袋昏昏沉沉,却了无睡意,窗外蛙鸣声,雨声清晰地传入耳中,直到清晨的鸟鸣声叫响了宅院,杜嬷嬷进来时。

    安北王妃过府吊唁时,才卯时,摆的是公主銮驾。

    灵堂里守夜的婆子还在清扫屋舍,随行的两位尚宫和一位公公直接让管事带着进了芳菲苑,秦幼衡和柳姨娘正在厅堂中郎情妻意吃着一碗燕窝粥。

    只穿了一身银红色中衣的柳姨娘尖叫着要逃回房中,却被两位尚宫立时按住不得动弹。

    秦幼衡面庞黑如锅底,却认得眼前来的是中贵人,只得笑里藏刀:“不知中贵人何意?”

    李公公眼皮都不眨一下:“秦大人,长公主听闻张氏仙去,痛不欲生,通宵流泪不止,天刚亮就过府吊唁,秦大人不该速速前去接驾吗?”

    两位尚宫揪着柳姨娘就走,中贵人跟在身后,秦幼衡边走边喊:“我这贱妾尚未梳妆,怕惊扰了公主……”

    李公公头也不回,只话锋如刀:“咱家也活了三十几年,尚未见过主母新丧,这样打扮的贱妾,有什么话,秦大人上长公主跟前分说吧!”

    灵堂里棺木黑沉,摆在正中,长公主扑在棺上喃喃细语:“彤娘,我的彤娘,咱们说好了,你要等我回来看你,看咱们的希姐儿,你骗了我。这八年,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你却早早就走了,我……”声音竟越来越低,只剩下凄然低回的哭声。

    杜嬷嬷跪在棺侧,眼睛早就哭得又红又肿,嘴里细细念道:“太太,长公主来看你了,你放心,咱们姑娘定会好好儿的……”

 第四章 追忆

    两位尚宫半推半扭着挣扎不休的柳姨娘到得灵堂时,满屋悲声。

    李公公和两位尚宫俱是当年陪伴长公主远赴江南西路的随侍,对秦家太太张若彤自是也很熟悉,此时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两位尚宫更是把柳姨娘往灵前一按,让她跪了个结实。

    两位尚宫把长公主从棺上扶起来,一边轻声劝慰,一边用帕子细细给长公主整理了仪容,李公公上前将内院所见轻声禀报给了长公主,长公主脸上神色逐渐由哀转怒。

    秦幼衡上前见礼,长公主眼风都没有扫他,只看着灵前的柳姨娘,长公主脸色开始发青,沉声道:“叫灵堂的管事婆子过来回话。”音虽低,威势却十足。

    一个婆子从旁边跪着移到公主近前,低低回到:“回长公主殿下,奴婢在。”

    长公主看向身边的荣尚宫:“嬷嬷,你问她。”荣尚宫轻声低头领命。

    “现在灵前跪的这个,是你们府上的吗?”

    “正是我们府上柳姨娘!”

    “你管着灵堂,竟能允许这样的打扮来给你们太太哭灵?”

    “长公主明鉴,柳姨娘她从不曾来为太太哭灵。”

    秦幼衡面沉如水,大声呵斥:“你这婆子,胡言乱语,给我拉下去重责二十大板!”

    长公主眼风扫过李公公,李公公立即冷冷对秦幼衡说道:“长公主正在问话,秦大人稍安勿躁!”

    柳姨娘开始还强作镇定,此时已经是趴跪在灵前瑟瑟发抖。

    荣尚宫继续问着眼前的婆子:“这几日你都在灵前?”

    “是,奴婢一直都在,无论日夜,从不敢擅离!”

    “灵堂进来每一个人你都知道?”

    “不仅奴婢知晓,而且都有记录。来客门房的管事会有详细记录,内院外院各自有记录,什么时刻,内院外院各处何人值守,何人守灵,何人举哀,是否按时当值,都清清楚楚!请允奴婢拿册子来供查。”

    荣尚宫细细翻过册子,轻声对身边的胡尚宫叹到:“彤娘理家之能,只可惜明珠暗投了!”

    长公主将册子递给李公公,李公公拿着册子翻看了几眼,正要发话,只见一个丫头急急奔进灵堂,跪下就喊:“姑娘,姑娘醒了!”

    来人正是沉香,一屋的婆子丫鬟都抬头看向她,杜嬷嬷待要起身,一个趔趄差点扑倒在公主脚边,长公主扶起杜嬷嬷:“嬷嬷别急,快带我去看看!”说着转头看向荣尚宫:“你守在这里,这大胆贱婢让她跪好!”

    又看了一眼李公公,见他点头,扶着杜嬷嬷就进了内院。

    秦念西终于见到了大长公主、安北王妃云若水。

    前世时,母亲过世后有段时间,她曾不停听人提起这位长公主,却一直无缘得见,因为,大概就是六年后,安北王妃死在北疆,终生无所出。

    安北王安北辰对长公主情深似海,王妃多年未孕,安北王也从不纳妾。长公主死后三年,安北辰郁郁而终。

    此后北疆一片大乱,战乱纷纷,民不聊生。

    今上早年在北边军中历练,和安北将军府独子安北辰结下异性兄弟。后来二人齐心协力,一内一外,以八年时光荡平北疆蛮族,让连年饱受战乱的北疆人民过上了太平日子。

    今上也因这份大功劳在三位皇子中脱颖而出,登上帝位。

    今上登基之后,不顾群臣反对,为安北辰封王,并将一直不太安稳的西军交由安北王府统一辖制,统称安北军。

    朝中反对声一片,折子都是用箩筐抬的,为安抚群臣,今上将唯一胞妹云若水赐婚安北辰,并在赐婚旨意中附加一道圣旨,若安北王无嫡子,安北王爵位收回,朝廷将另派将领执掌安北军。

    安北辰去世以后,北疆大乱拉开帷幕,过了近二十年太平日子的北疆人民再次饱受战火侵袭,六皇子奉命平息北乱,却死于暗杀,之后南边乱起,今上病重,皇子争位,朝廷乱象一片,再也无暇北顾。

    至于安北王究竟因何而亡,民间的流言是否真切,穷困潦倒,饱受战火摧残的灾民并不知晓,也许还有什么人别有用心地引导,让他们把一腔怒火发泄到安北王妃身上,甚至毁其坟墓泄愤……

    后来秦念西隐居江南西路山中时,曾在万寿观中看过长公主幼时医案。长公主因宫廷争斗,出生时即身体孱弱,宫中太医久治不愈。

    直到长公主六岁时,江南西路万寿观太虚真人派座下大弟子道衍法师执掌京郊万寿观。

    经道衍法师诊出公主乃胎中带毒。

    道衍法师虽诊出病症,却无力治疗。

    为彻底躲避内廷争斗,当时的皇贵妃,当今太后托姑母广南王太妃带长公主前往江南西路万寿观,请太虚真人为长公主驱毒。

    秦念西外翁家与万寿观渊源颇深,张家在万寿观左近有一座很大的别院。张若彤从那时就成为了长公主山中岁月唯一的玩伴。

    当长公主出现在秦念西面前时,她竟只能怔怔然望着面前的那个人。

    长公主坐在床前,看着面前那小小的一个人儿,黑闪闪的大眼睛只怔怔看着她,长公主伸手抚摸她的眉眼,喃喃地说:“这双眼,这双眼长得和彤娘一模一样……”

    “你就是我的公主姨母吗?”秦念西童音呐呐。

    “是,我就是你姨母!好孩子!”长公主声音发颤。

    “我娘说,你是天底下长得最好看的女子,我娘还说只要阿念乖乖的,公主姨母也会喜欢我,我娘说要带我回江南西道摘清风院里的樱桃吃,她说公主姨母最喜欢吃那里的樱桃,我娘,我娘她……”说着说着,秦念西竟泣不成声。

    看着哭成一团的小小的人儿,满屋子一片啜泣,长公主把她搂进怀里,流着泪细细抚摸着那女童柔软的后背。

    心,却想起从前彤娘的一颦一笑,一嗔一喜……

    不过短短几年时间,那样美好的女孩儿,就此和她天人永隔,再也无法相见,长公主直抱着秦念西,哭了个肝肠寸断。

 第五章 左右为难

    屋里的气氛十分沉郁,一时悲声不断。

    良久之后,细细的童音才又响起来:“这回是我不乖,我不该馋嘴吃了柳姨娘的糕点,不该在园子里淘气和丫头们捉迷藏。”

    秦念西就是躲在后院湖边的假山里,却因吃了柳姨娘的糕晕迷了,被柳姨娘推进了水里。落水的动静惊动了满院子找她的丫鬟婆子,才把她救了起来。

    秦念西细细想过这个局,谋的其实是母亲,而不是她。只有母亲心神失守的时候,府里才会乱起来,府里乱了,他们才有机可乘。

    “我以后一定会乖乖的,公主姨母,你还会喜欢我吗?”

    长公主连声安慰:“喜欢,阿念要记住,以后不淘气了,好吗?”

    良久,屋子里的人才止住泪,丫头们打了热水进来,伺候长公主和秦念西净了面。长公主才对杜嬷嬷说道:“嬷嬷,我想了许久,越想越恨这秦幼衡,这回要治他的罪也不是不行的,最少能让他罢了官。”

    杜嬷嬷正要说话,秦念西却先抢着说道:“不要,不要罢老爷的官,罢了官,他就只能天天在家里,以后还会娶继母进门,我不要别人给我当娘!”

    长公主满脸讶然地看着秦念西,理儿就是这个理儿,但彤娘难道就这样白白没了,略想了想才道:“那我带你去北疆?”

    “公主姨母,我昏迷的时候,后来有几天,我娘天天托梦给我,让我回江南西路,我娘对我说了好多好多。我想回江南西路,和外翁在一起,我想去公主姨母和娘住过的那个清风院!”秦念西想了一夜,觉得母亲托梦这个借口,似乎很不错。

    秦念西要回江南西路,要回那君仙山下,要回清风院,要去万寿观。她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在那里潜心研究她上辈子已经学了十几年的医术和制药的方法,尽管她已烂熟于胸。

    不然她用什么借口去为长公主治不孕之症?不然她又如何找到法子,为她前世那亡夫送去一线生机?

    或许还有更多别的事要去做,只有离开这如同牢笼般的京城后院,才能海阔天空。

    一位关系着北疆稳定,一位关系着国之忠臣良相,只要他们好好儿的,这天下是不是就能继续太平下去,她的清风院,还有那万寿观,是不是就能免于战乱,不会让她自己一把火烧掉,她也不会就那样死在烈火之中了。

    长公主听说张若彤托梦,愣了很久方才叹了口气:“既不想让你父亲管你,不如留着那个贱婢,这样你父亲续娶之后,让他们自己斗去不是更好?”

    “可是,她害死了我母亲,我不想让母亲死不瞑目!”小小童声却是那样决然。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长公主也觉得颇为苦恼:“那你父亲那里怎么办,你告诉姨母,姨母帮你。”

    “母亲在梦里说姨母有姨母的难,让我有事找外翁,外翁会有办法的!”

    长公主心头一热:“你母亲就是这样,什么时候都是先替别人想。”说着也只得垂下眼帘长叹一声:“罢了,先发落了那个贱婢吧!”

    “姨母,还有一事,母亲在家停灵十日便要移去京郊万寿观,我想借机去万寿观让道衍法师帮我驱毒,我身上一直软绵绵的,不知道是不是柳姨娘那块糕的原因。而且我一旦在家中,老爷还没有走,我不想看见他,他害死了我娘。”

    “杜嬷嬷说你怀疑你娘的死因有问题?如果真有问题,是不是就可以把你父亲治罪?”长公主有些疑惑地说道。

    “没有用,老爷必会推到柳姨娘身上,他也必不会亲自下毒,更不会有什么实证在柳姨娘手上。老爷好歹也是二甲进士出身,不会那么蠢的!”

    长公主只觉浑身无力,也只得悠悠叹了口气:“哎,你爹心术不正,聪明的不是地方,你娘真是被他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