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55部分

隐世医女-第55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嬷嬷也不再多话,只纵身从路边竹子上取了三尺长的一截竹枝下来,原地施展开来。

    秦念西心里觉得自己根本不懂这些,不过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在边上瞧着,没成想,越看眼睛睁得越大,那出剑的姿势,运剑的方法,点刺时用内劲以御之的种种,竟都能找到一丝御玄黄的影子。

    广南王太妃看看那嬷嬷,再看看秦念西,边看边点头,直到那嬷嬷使完剑,才对目瞪口呆的秦念西道:“阿念可是瞧出了什么?”

    秦念西连忙收敛了心神道:“回老祖宗话,这剑法竟和玄黄的用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不知嬷嬷使的这剑法用的是何样的剑?”秦念西又转身问白嬷嬷。

    老太妃看向白嬷嬷,白嬷嬷有些脸红道:“我母亲用的是缠在腰间的软剑,便是根绳索,在她手中也是剑,只我蠢笨,从小儿就被母亲骂,她老人家说我只能使个竹枝,万万莫要在外头丢人。”

    秦念西向白嬷嬷道了谢,又对广南王太妃道:“这剑法倒真是和我练这功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知是否有些渊源,等会子太妃和嬷嬷看看那玄黄针,许就能知道究竟了。”

    说完这个话题,广南王太妃又感慨着许多年没有早起上山练功了,说起小时候练功的许多趣事,还说从前练了功回来,粥都要多喝一碗。又想起南边的生滚粥,说起在京城住的这些年,都逐渐习惯了北边的早膳了。

    秦念西听了直笑道:“这也不难,清风院有个灶上的嬷嬷从前是在南边学的手艺,做得一手极妙的广式点心,不若老太妃去清风院试试,若合口味,阿念便让那嬷嬷去侍候您。”

    广南王太妃直笑道:“你这丫头,到了这江南西路果然自在多了,女孩子就是要这样活着。往后长大了,也要这样,不必谨慎小心太过。”

    秦念西微微苦笑着点头应诺,又说起严冰的事情:“阿念原是看了她,才知道这世间的女子可以活得这样洒脱和有底气的。”

    广南王太妃笑着点头:“倒是个奇女子,如今可好了?”

    秦念西点头道:“我看脉象是没什么问题了,正准备下山呢,但这事儿,还得等她有了喜讯才能作数。”

    广南王太妃道:“你说得我都好奇想看一眼,不若今日带来让我瞧瞧。”

    “老太妃若不嫌弃,不若待会儿去菡萏院瞧瞧,满院子各种花儿争奇斗艳的,这时节正是花团锦簇的时候,好多花儿在北边都没有的。”秦念西笑道。

    “好,都知道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就喜欢看个花儿朵儿的,瞧着也跟着年轻了!”老太妃笑着应下了。说是看花,实际上她心里非常清楚,这是秦念西想让她看看这个刚被她治好的病人,只有她亲眼所见,在长公主那里,才更能让她安心。

 第一百零七章 豁出去了

    老太妃回去洗漱好,过来清风院用了早膳,才请了六皇子过来,和张老太爷以及太虚真人坐在了一处用茶。

    秦念西沏好了茶,见这场面十分正式,便悄然退了下去。

    广南王太妃传达了帝后的谢意,也表达了广南王府的感激之情,让张老太爷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张老太爷却苦笑道:“不过遵祖训而为,怎敢以此居功?”

    太虚真人更是干脆:“哪个患者到观里求医,观里都不会见死不救,殿下和太妃无须多虑,本是我医家本分而已。”

    广南王太妃却看了一眼六皇子,若有所思道:“二位须知,无欲则刚,若……”

    六皇子却忙起身拱手笑道:“外祖母无须多虑,张家和万寿观为澈所做一切,铭感五内,定不会让父皇母后因澈之缘故,有任何芥蒂。但,若是张家大郎愿意相助,澈愿以师礼待之。”

    张老太爷闻言躬身拱手摇头道:“多谢殿下厚爱,这却不是老朽能左右的,殿下须知,大郎未过继之前就不曾有此想法,如今就更不可能了,先祖之意不可违!”

    张老太爷说完直接看向广南王太妃道:“老朽也一把年纪了,若说有何求,如今只一事,希望阿念能平安高兴地长大,往后随她心意好好活着。”

    太虚真人也从旁点头道:“阿若没了,也怪我们太过大意,阿念需得好好长大,无论将来如何,都得顺顺利利的。”

    广南王太妃满脸歉意点头道:“也怪我没照顾周全,阿若在京城,就在我眼皮子底下,谁成想那姓秦的小子竟能如此大胆。只可怜了阿念,娘亲早早没了,有爹等于没爹,二位但请放心,秦家那小子我们广南王府会看好的,再说我看王相爷也不会饶过他,不过是顾及阿念罢了。”

    广南王妃说着顿了顿,又缓缓说道:“阿念那孩子,我极是喜欢,必定不会让她没个好前程。”

    张老太爷却轻声道:“阿念如今还小,一心只在这医道上,往后究竟如何,还是要听凭她自家抉择。”

    广南王太妃微微叹了口气道:“阿若的事,已是前车之鉴,老太爷定要遵守这祖训,焉知……”

    张老太爷只沉默不语,太虚真人却道:“万般皆是命,念丫头可不比寻常女儿家,当是自会有她的缘法……”

    秦念西哪里知道这么一会儿工夫,她的事就被提出来说了一回,只是由赵嬷嬷和沉香等几个丫鬟陪着,出得正院,慢悠悠往厨下去了。

    刚出得正院不远,就看见广南王世子在廊下站着,见得她过来,随即站直了身子,似是在等她。

    秦念西挑了挑眉,只路过的时候屈膝行了一礼,便要径直离去,并不打算和他多说什么。

    哪知广南王世子却是憋了很久,知道六皇子和祖母去了正院,专门站在那里等她的。

    广南王世子面色虽不显,耳朵却是已经红透,只说话都有些不甚流畅:“你等下,我有几句话,你,你听一下。”

    秦念西站住身子,却并不转头,广南王世子也不等他出声,直接对旁边跟着的人道:“你们站远几步,爷和你们姑娘有话说。”

    赵嬷嬷和沉香几个上回就领教了这广南王世子,这下更是一步不肯挪。

    自上次广南王世子指责秦念西不顾男女大防之后,她就没有再单独碰过他的面,更不愿和他多说什么,见他又找到自己,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心里有些不耐,却只面无表情道:“民女得世子爷教导,男女大防至关重要,有话请讲便是。”

    广南王世子一时脸红到了脖子根,但机会难寻,便只咬了咬牙迅速地站近两步,和秦念西站成了一条线,略弯着身子扭头低声说:“我可能马上要去西南,你先和老祖宗一起回京城等我?”

    秦念西眼角的余光,瞟见他红得滴血的耳朵,心中却只觉好笑,又为这少年那份青涩而莽撞的心思动容,可更多的,还是心如止水。于是便像根本没听见一样,直接擦身走了过去。

    广南王世子见秦念西一语不发就走了,便急急追了两步,压低了声音道:“你放心,将来我一定选个温和大度的王妃,再说有爷宠着你,老祖宗又那么喜欢你,除了名分差点,其他都不会差的……”

    那声音虽小,赵嬷嬷紧跟在秦念西身边,却听得一清二楚,一时脸色大变,直气得七窍生烟,正准备开声,却被秦念西拉了拉,见得姑娘一脸平静,赵嬷嬷把那已经涌到了嘴边的怒气压了下去。

    赵嬷嬷和沉香几个,只见得秦念西顿了顿步子,慢慢转过身,抬起头看向广南王世子。

    广南王世子见秦念西突然停步转身,觉得她必然会心动,只觉得高兴不已,又接着说道:“爷可是为了你,破了广南王府的规矩,将来再给你封个侧妃,也不是不可能……”

    广南王世子越说越觉得不对劲,秦念西第一次这般直直看向他,嘴角还挂着一丝笑意,可怎么看怎么像嘲讽。

    她看向那眼神,似笑非笑,仿佛他说了一个什么笑话儿,良久之后,才微微眨了一眨,垂下眼帘,嘴角弯的弧度更大了些,转身走了。

    她明明在笑,可他怎么感觉那么冰凉,有点浸透骨髓的寒意。那眼神看似清澈透底,实则包含了许多许多他看不清读不明的意思,但有一点很明确,那是不屑。

    她那一眼,就那样直直看进他心里,只叫他觉得,浑身冰凉,从内到外,都凉透了。

    他一心想着她,想护着她,不想让她做医女抛头露面,被人品头论足,可她看他,就是那样一个遥不可及的眼神,那么冰凉,让他从外头凉到里头,他就立在那里,看着她慢慢走远,竟一步也不敢再跟。

    赵嬷嬷和沉香几个从来没有见过秦念西那个眼神,竟也觉得身上抖了抖,相互看了看,一句也不敢多说,只跟在她后头,慢慢往前去。

    秦念西虽不屑,但内心却不会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置气,只是想一次断了他的念想,省得他老来纠缠。念头转到年岁上,突然想起自己如今不过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这种话,听了装作不懂,才是最好的法子吧。

    到得灶房外不远,秦念西才停住脚步,仰头看了看赵嬷嬷,赵嬷嬷蹲下身子,听她耳语了几句,连连点头。

    到得午间,广南王太妃和六皇子在清风院留饭,广南王世子都没有过来。六皇子听海丰回了话,心里略沉了沉,面色却不显。广南王太妃心中却大感不妙,递了个眼神给了身边跟着的黄嬷嬷,黄嬷嬷悄然无声退了出去。

    午间歇晌的时候,广南王太妃便得了信儿,呆怔了许久,身边侍候的,都知道老太妃这是怒到了极处,都不敢言语。

    六皇子用过午膳便匆匆回去找吴峥,路上便听海丰说了上晌的事,知道吴峥是去找过了秦念西,又知他连这样的宴席也未到,便知是受了打击。

    六皇子一口闷气闷在心口,越走越急,越走越急,到得吴峥院门口,却突然顿住步子,不知要和他说什么才好。

    难道直接告诉他,他和她,这辈子无缘无分?

    可他们自小儿长大的交情,他难过,他看着也堵得慌。

    可他又觉得,他那样,是亵渎了那个丫头。想骂他一顿,又觉得他已经被拒绝了……

    更深的却是羡慕他有那样的勇气,即使被拒绝了又如何,反正她还小呢,将来会怎样,又有谁会知道?可他又不想把这些话说给他听。

    六皇子在那屋门口顿了许久,又摇了摇头,缓缓转身走了出去,直回了自己院子里,靠在廊下的椅子上发起了呆。

    广南王世子却是连午膳都没有用,只一路失魂落魄回了房,就一头扎在了榻上。

    午膳后,赵嬷嬷就到张老太爷面前禀明了晌间的事,张老太爷听完,一层薄怒涌上心头,只冷哼了一声问道:“阿念说了什么没有?”

    “姑娘当时什么也没说,后头对奴婢说,若是广南王太妃身边有嬷嬷来问,让奴婢照直说便是,又让奴婢来禀了太爷。”赵嬷嬷照实答道。

    张老太爷沉吟着点头道:“好,听你们姑娘的便是!”

    广南王太妃面带寒霜,想了许久,才让人默了默,一挥而就,写了封信。又叫了身边的两个嬷嬷,打包了广南王世子的行礼,直接送他下了山。

    六皇子得了信儿,就要去追广南王世子,却被广南王太妃遣来的嬷嬷一语不发拦回了院中。

    下山之后,两位嬷嬷按照老太妃的吩咐,直接拿着老太妃的亲笔信,送了广南王世子去了西南军中,此时广南王正在西南主持换防。

    广南王世子稀里糊涂被祖母身边的嬷嬷拘着下了山,心知必是上晌的事情老祖宗已经知道了,而且是真的生气了。他素来知道,老祖宗轻易不会动怒,但动气怒来吓人得紧,大气都不敢喘,满心沮丧和不甘地跟着那两个嬷嬷下了山。

    张老太爷刚得知广南王世子已经被送下了山,广南王太妃就到了。

    广南王太妃对着张老太爷深深施了一礼,张老太爷连忙侧身避过。广南王太妃苦笑道:“是我这老婆子无能,没教导好儿孙,多有得罪,还望先生恕罪!”

    张老太爷道:“不过是个半大孩子说的孩子话,老太妃不必自责!”

    老太妃面色十分凝重:“先生也知道,有些话我们不宜过早告诉孩子们,如今就更不好说了。本应当让他自来请罪,但此时却多有不便。老婆子已经让人押着他去了他老子那里,也带了信儿给他老子,让他好生管教。如此这般莽撞轻浮,我广南王府必不会轻纵!”

    “老太妃言重了,多些历练,自然会成长起来。再说这世间,自诩风流才子的,遍地都是,算不得什么大事!”张老太爷脸色虽不太好,但语气却平和。

    “先生如此说,老婆子羞都羞死了,我原是真喜欢阿念这孩子,这会儿,就怕阿念难堪,往后都不和我这老婆子亲近了。”广南王太妃越说越不自在。

    “阿念还是个孩子,我问过她的乳娘了,她好像没太懂是什么意思。”张老太爷摇头道。

    广南王太妃心里默了默,却是叹了口气道:“我去瞧瞧那孩子去,原本今日说好,看看她那玄黄,给她请个师傅,我们南边有个武学世家,使的是软剑,若是合适,我就想法子给她请个师傅来。”

    张老爷子见广南王太妃倒是真心实意,也不好过多再说什么,便遣了人送了老太妃去了秦念西院中。

    可这会儿的秦念西却刚好去了观中,原是胡先生送了些新制出的药材到山上,正要给长公主和王家三公子制新药。

    六皇子得知广南王世子被直接送去了西南军中,虽有些担心,却也没有过多忧虑。毕竟如今西南正在换防,一半是广南军,一半是北边的驻军。换防的时候,虽会有些小打小闹,但总归有广南王坐镇,闹不出什么大事来。他此去如能好好历练一番,倒是好事。

    只是张家旧事,以及这里头错综复杂的关系,到底是跟他说还是不跟他说呢?六皇子沉吟再三,想着外祖母既是专门派了嬷嬷来拦他相送,必是不想让他说出此事。只若他知道了,该会是个怎样的心情和表情,六皇子倒有些好奇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