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60部分

隐世医女-第60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家老太太就着那酸笋汤,又用了一碗面……

    那边广南王府别院上房里,六皇子正陪着广南王太妃用膳。

    广南王太妃吃着那紫苏杨梅,又想起秦念西来,便笑着道:“念丫头不在,到底冷清些。”

    六皇子听了直挑眉,往常是秦念西一个人陪着老太妃用膳,今日也是他一个人陪着用膳,都是一个人,怎么自己陪就冷清了,难道那丫头陪着老太妃用膳的时候,还能玩什么花样儿不成?

    六皇子想到此处,连赔不是道:“是孙儿不对,孙儿太沉闷了,老祖宗想怎的热闹,只管吩咐便是。”

    老太妃顿了顿道:“哪有什么对不对的,外祖母怕是老了,那丫头原也是食不言寝不语,家教极好,可我就是习惯她在旁边,给我张罗吃这个吃那个。”

    六皇子一边心里想着,那个丫头在的时候,每天把膳食安排得妥妥帖帖,自己哪有那个本事,但还是接话道:“老祖宗想吃什么,孙儿给您张罗。”

    老太妃摆摆手道:“外祖母就那么一说,你吃你的。早间听那丫头说要去给那个童儿施针,这会子没消息,当是好消息。”

    “太虚真人去把了脉,说是好得很。”六皇子连忙答道。

    老太妃又道:“今日我让人去瞧了那刘家姐儿,也恢复得挺好。那小姑娘这医术,还真是,有点出人意料。”

    六皇子神色间带着些许思索,轻声道:“孙儿先也想不明白,就细观察打听了一下。一来是天赋确实好,据说是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二来这机缘也好,还有两位顶尖的师傅教导,加上这观中各色患者也确实多。”

    广南王太妃笑着点头道:“我瞧着,念丫头回了这山里,倒有些如鱼得水之感。你这几日功练得如何了?既是要在这山中韬光养晦,你就好好把功练好。你瞧这回,再多人保你,还得你自己有自保之力不是。”

    “老祖宗说的是,后头来的那两位师傅严苛得很,老祖宗放心,澈儿必不会再让自己身处险境。”六皇子立即恭敬答道。

    广南王太妃见六皇子答得郑重,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又问道:“听说今日张家大郎也回来了,好像还是和张家来的那些客人一起回家的,张家来的是什么客?”

    六皇子放下筷子细细答道:“说是庐陵康家,就是康老先生家,还有蒋家,蒋家大郎应是来接妻子归家的,就是那个住在菡萏院的病人。”

    老太妃点头道:“嗯,那严家丫头还不错,对念丫头也好。我瞧着应是大安了,气色好得很,要是这一两年再能怀上孩子,你姑母便有希望了。那康家来的是谁?”

    “康家大郎是陪着母亲和妹妹还有外甥女儿来的。康家女儿嫁进了两浙路尹家,尹家是两浙路数得着的商家。只此时上山是为的什么,孙儿就不清楚了,还得再看看。”六皇子细细解释了一番。

    “嗯,你这样很好,知道往细处留心,才能确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身边先前那几个都殉了职,家人可安抚好了?如今人得用吗?”广南王太妃语带欣慰。

    “老祖宗放心,那都是打小儿跟孙儿在一处长大的手足,孙儿定会妥善安排。如今身边这些人,也是他们调教的,虽没他们那么老到,但经此生死旦夕,也都历练出来了。”

    老太妃见六皇子说起这些,心情颇为沉重,只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手,似又想起别的什么。

    广南王太妃把话题又绕回清风院,若有所思问道:“那尹家女儿出嫁不曾?”

    “应是不曾,这嫁不嫁的有什么……”说着顿住又接着道:“莫不是张家大郎要成亲了?”六皇子突然兴奋地笑道。

    “你这孩子,没看出来,还是个喜欢瞧热闹的。外祖母只这么一想,哪里就真是那么回事了?再说,这时候最多也就是相看,洞房花烛,人生大事,哪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张家这样底蕴深沉面上不显的,找个当家主母,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本来我瞧着严家那丫头倒不错,只可惜了……”广南王太妃感叹道。

    六皇子一时觉得好笑,外祖母有时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话传到清风院,人家可如何自处,忙岔开话题道:“外祖母,这可是大事。张家大郎多好的人啊,可一定要娶个贤妻,您老人家眼明心亮,不妨去给他掌掌眼,张家也没个女主人不是。”

    “怎的没有女主人,阿念聪明得很,我瞧着,这姑娘上得山来,必是送来给阿念瞧的,也顺道儿来瞧瞧阿念,张家大郎对阿念,那可真是难得,若是阿念喜欢,我瞧不瞧有什么要紧的。”广南王太妃继续道。

    “就是这个话,老祖宗一定要替阿念瞧瞧不是,这往后,阿念在张家还要生活许多年呢,若是碰到个不好的舅母,那不是更苦得紧。”六皇子继续撺掇。

    广南王太妃撅撅嘴道:“哪儿就那么容易让她受苦了,多可人疼的孩子,若她舅母待她不好,我可不答应。

    想了想又道:“算了,我还是去瞧瞧吧,别真的遇上个不着调的。”

    六皇子却一脸兴奋道:“孙儿也好久没见着张家大郎了,不若下晌干脆也过去瞧瞧。”

    “你可别多事,你这么大点,怎的就喜欢瞧热闹?不过也是,这山上清净,你又没个说话的人。你去就去吧,可别给人家搅和了。”广南王太妃嘱咐道。

    “孙儿省得,孙儿怎是那不知轻重的!再者说,孙儿也想侧面打听打听那康老先生,若是能再见见那康家长子,就再好不过了。”六皇子忙点头答道。

    “这念丫头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怎的也不来说一声,她不说,我这么大把年纪,也不好插手不是。”广南王太妃继续念叨。

    六皇子听得这话,就差没有笑出声,转眼心里又有些发酸,老祖宗这是年纪大了,返老还童了吗?往常她一向端肃得很,母后都敬畏得紧。

    六皇子想着又笑道:“瞧老祖宗说的,这么大的事,她必定会让老祖宗帮着看看的,不过上晌太过匆忙,还没来得及。再说老祖宗身份尊贵,等闲的人,她也怕扰了您清净不是。”

    广南王太妃点头道:“是这话,那丫头就是心里头太清楚了,所以更可人怜惜,你说她和老祖宗还有什么不能说的,闲人不闲人的,我这老婆子如今才是闲人一个,一个闲人,管点闲事正正好。”

    “老祖宗说得哪里话,这哪是闲事,这是张家大郎人生大事,也事关阿念往后的日子过得好不好,老祖宗正该管,不然姑母若问起来,您老人家也不好回答不是。”六皇子忙又给老人家找台阶。

    旁边站着的嬷嬷们瞧着这一老一小一问一答,倒是自然流畅得紧,却都只忍住笑。

    好不容易用完午膳,六皇子告退出来的时候,悄悄儿对老祖宗身边的黄嬷嬷使了个眼色。

    六皇子沿着回廊走了一段,在转角的亭子处等了不到半刻钟,黄嬷嬷便出来了。

    黄嬷嬷跟了老祖宗一辈子,自是最知道她老人家心意,也知道六皇子必是有差遣。

    “嬷嬷下晌去找下秦家姑娘,就说老祖宗晌午一个人用膳冷清得很,都没吃下饭。”六皇子吩咐道。

    黄嬷嬷略迟疑后点头应诺,便又急急退了回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热闹

    到得下晌,秦念西正要去观中请道云时,黄嬷嬷来了。

    秦念西还以为是老太妃有什么要紧事吩咐,听得黄嬷嬷说老太妃午膳进得不好,细细问了几句,便放下心来,微笑着对黄嬷嬷道:“老人家怕不就是喜欢个热闹,山中冷清,正好清风院来了几位女客,阿念过会子便过去相请,若老太妃不嫌弃,便一起热闹一下。”

    黄嬷嬷见这姑娘果然一下子就明白了,便笑着答道:“姑娘放心,太妃最是亲切不过。”

    秦念西笑着送了黄嬷嬷,又去了观中看了看还在熟睡的阿升,才去请了道云过来。

    一番寒暄过后,道云给康家老太太细细诊过脉才问道:“恕贫道冒昧,老人家早年生产时是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康太太有些犹疑不定,以为秦念西一路上已经介绍过,尹艾望了秦念西一眼,见秦念西微微摇头,便知她竟什么也没有说,心下了然,这是不想左右法师的判断。

    尹艾上前答道:“好叫法师知晓,早前秦姑娘诊过,外祖母月子里曾遭遇父丧,又染过风寒。”

    道云听得此处,便转头问道:“既是念丫头已诊过,何故还要贫道再诊,阿念是心中有甚疑虑吗?便说来听听。”

    见秦念西点头细细讲了一遍,道云摇头对康家老太太道:“极是对症,这病还得念丫头用针才是,比汤药来得更快。”

    见康家老太太和康太太一脸犹豫,便又安慰道:“对付这种沉疴隐疾,念丫头之针灸手段,足以让贫道等天下医家汗颜,老太太尽管放心,她既说能治,便不会打诳语。”

    道云法师医术精湛,在天下医家中,也是数不出两只手巴掌的人物,康家自是知道,见他如此说,康家老太太点头笑道:“多谢法师指点,原是我们妇道人家,见识浅薄,还请秦家姑娘勿要放在心上。”

    道云笑笑道:“无碍,念丫头心大得很,并不在意这些小节,施主配合治疗便是,如此,贫道便先行告退了。”

    说着又扭头对秦念西道:“既是家中有客,明日再来观中看诊吧。那小童有师弟替你看着,放心便是。”

    秦念西屈膝点头致谢,道云便也不再多言语,只转身退了出去。

    上院里,张老太爷正叫了张青川来。张青川见父亲面色凝重,便不自觉地躬身听吩咐。

    张老太爷沉声道:“去西北边的享堂先生递了个信来,说是旌国大王子旌旗烈中了毒,旌国不知从何处探听到,六皇子在万寿观驱毒的事情,旌国君王已经向今上递了密信求援,国师毕彦已经护送大王子上路,来万寿观驱毒。”

    张青川听得心中一沉:“莫不是百草杀?”

    张老太爷点点头道:“正是。旌国主弱臣强,君王对国师言听计从,大王子旌旗烈年十五,是国师选定的下一任国主人选,据说聪明天成,自小儿师从国师,国师门下弟子皆愿辅佐。”

    张青川沉吟道:“如此看来,果真如阿念所说,这下毒之人是要乱了天下,好起纷争啊!”

    “眼前看来,的确如此,只如今天下太平,时机并不太好,此时动手,却是为何?”张老太爷有些忧心忡忡。

    张青川想的却是秦念西,有些犹疑说道:“那旌国国师经天纬地之才,阿念可如何藏得住?”

    张老太爷却是微微叹了口气:“该来的,如何挡得住?”

    “广南王太妃和六皇子如今可知情?”张青川又问道。

    “如今旌国与云国邦交友好,天下才得共享太平,今上必会将此事托付于广南王太妃,于大局着想,阿念定要出手,方能解此死局。怕是过不得几日,广南王太妃和六皇子便能得了信儿。”张老太爷轻声道。

    张青川眉头紧蹙:“如今这情势,若是念丫头显了山水,只怕就是极其危险了。”

    张家父子忧心忡忡之时,秦念西正在给广南王太妃诊平安脉。

    广南王太妃笑着埋怨身边的嬷嬷道:“不过是午膳少用了一点子饭,也值当如此大惊小怪。”

    “原是阿念的不是,这脉就该天天诊,是阿念躲懒,老太妃宽恕则个。”秦念西笑道。

    “姑娘不知,您就是我们太妃下饭的良方,我们太妃一天不见您便想得紧,这饭也不香,菜也无味。”黄嬷嬷笑着打趣道。

    “人家好好一个漂亮姐儿,被你们硬生生说成了下饭菜,阿念可别听她们胡说。”老太妃嗔道。

    “是老奴不会说话,姑娘万莫见怪。”众人陪着老太妃斗了会儿闷子,才退了下去,留了秦念西陪着老太妃说话儿。秦念西陪着老太妃东扯西拉,从阿升说到杨梅,又从杨梅说到家里来了客,才郑重说起张青川的婚事。

    “你这丫头,如此大事,怎的不先来知会一声?虽是你舅舅的亲事,却与你关系重大,怎可掉以轻心。”广南王太妃嗔怪道。

    “老太妃教训得是,只阿念想着,舅舅此回必是满意的,只他满意,阿念便满意了,舅舅过得,心里苦得很。”秦念西一时有些眼睛发热。

    “你替你舅舅想,你舅舅何尝不是替你想,这是你让严家丫头寻的人,他自是会高看一眼。再说这人嫁进来,便是你张家的当家主母,怎能不慎重?”

    “是阿念想左了,若老太妃不嫌弃,便帮着瞧瞧,您老人家心明眼亮,必会看出个好坏。”

    广南王太妃摇头笑道:“这婚姻大事,哪是好坏不好坏的事,那叫合适,要合适才成。”

    秦念西忙道:“可不是这话儿说得,阿念哪懂这些,家中也没个长辈教导这些,老太妃纡尊降贵,晚间便到清风院用膳如何?”

    “结亲是大半辈子的事,哪是一顿饭就看得明白的,你细细把那姑娘的事给我讲讲,我听听看看。哦,对了,六哥儿说想你舅舅想得紧,你让人去给你舅舅传个话儿。”

    “晌间没来得及,舅舅现下应去给殿下请安了。”秦念西忙答道,说着又把尹艾的事慢慢给老太妃讲了一遍。

    两人直说了半个时辰,老太妃只听得眉开眼笑,点头道:“如此看,那姑娘倒是个有气魄有见识的,心胸也大气,让我老婆子再看看人,若配得上,这媒人我来做了。”

    秦念西听了心里直蹦跶,忙笑着答道:“老太妃身份尊贵,可使不得,再说这做媒人的事也辛苦,可不敢劳动您老人家。”

    广南王太妃心知张家素来低调,便也笑着摇头道:“也是,我这一把年纪了,见了热闹事忍不住就要掺和,你外翁肯定有安排,我只帮着看看就成。”

    到得晚间,清风院上院里,花厅和正厅各摆了一席,分别招待男女宾客。

    康家老太太和女儿外孙女知道广南王太妃要来用晚膳,不由自主地紧张。

    她们上山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