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61部分

隐世医女-第61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家老太太和女儿外孙女知道广南王太妃要来用晚膳,不由自主地紧张。

    她们上山前也不知道广南王太妃在,更不知这天下数得着的尊贵人儿竟会到清风院同她们一道儿用膳。严冰笑着拉了尹艾的手道:“莫紧张,老太妃待人极亲切,主要是极喜欢念丫头,往常都是念丫头陪着她用膳的。”

    尹艾听得这话,心中便知这晚膳的由来了,点头道:“多谢姐姐,还请姐姐放心。”

    严冰见尹艾听懂了,便笑道:“如此,咱们便早些过去吧,念丫头要去迎太妃,派了我来接你们,还请谅解一二。”

    尹艾听了心中一热,只紧了紧严冰的手道:“姐姐放心,阿念的好,我心中都有数的。”

    “要不怎么说那丫头可人疼得紧。妹妹是个明白人,姐姐才起的这心思。日子长了,便更能体会到了。还有句话,六皇子也在山上,极是推崇张家大郎,晚间说不得也会到。你快去伺候老太太换身衣裳,我在廊下喝杯茶。”严冰拍拍尹艾的手道。

    尹艾知道,这是给她和长辈说话的机会,忙点头自去了。

    康家老太太见尹艾进来,便道:“艾姐儿,这顿饭只怕有些蹊跷,莫不是为了来相看你的?”

    见尹艾点头,康太太焦急地问道:“张家大郎的婚事,怎的会劳动广南王府?”

    尹艾顾不上答母亲的话,只对外祖母说:“您赶紧遣了嬷嬷去知会舅舅一声,六皇子也在山上,应是与张家大郎十分亲近,晚间说不得也会到。”

    康老太太听得此处,更是惊得一身冷汗,忙遣了身边最得用的嬷嬷去报信儿。

    尹艾这才边帮着康老太太换衣裳边道:“外祖母莫慌,照严家姐姐说的意思,应是不放心秦家姑娘,那位老祖宗应是极喜欢秦家姑娘。咱们多想也无用,便只照规矩行事便是。”

    “前头严家丫头带信儿来的时候,我就叫人去京城找你两个舅舅问过了,没听说和京中那些显贵人家有什么牵扯。你阿爹说张家瞧得上咱们家,是你的福分。你祖父祖母都说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张家这样的人家儿,张家大郎那样的品性,是你的福分。可这怎么到这山上,这事儿倒复杂了。”康太太犹疑道。

    “也没什么复杂不复杂的,就是这话儿,亲家老太爷老太太说得对,这事儿要是成了,我瞧着,就是艾姐儿的福分。说到底,就一件事,秦家姑娘,你要放在心尖子上,要比张家人待她更好,要当你的儿女疼。”康家老太太愣怔了半晌,系好最后一个扣子,笃定道。

    “外祖母放心,孙女儿瞧着,那秦家姑娘可不是惹人疼嘛!严家姐姐疼她,那也是疼到了心尖子上,严家姐姐你们还不知道吗?骨子里再正派良善不过。”

    康太太点头道:“不管如何,阿娘总是相信,严家丫头不会害你。你一进门就是当家主母,只要一门心思好好过日子,凭你这聪明,日子差不了。”

    康家老太太却摇头道:“话虽如此,但你需得记住,这当家不当家的,你万事紧着那秦家姑娘为先才是正经。嫁去别家都是上要侍奉公婆,下要照顾子侄弟妹,张家却是简单多了。想嫁进张家的姑娘只怕挤破了这山门,你这是沾了严家丫头的光,才得了这福分,切莫不当回事。好了,你们都赶紧去换身衣裳,艾姐儿让严家丫头帮你看着梳梳妆,不讲珠光宝气,重个眼缘不是。”

    严冰见尹艾拉着她挑衣服,便知她们都弄明白了这其中的深意,只笑着帮她挑了身银红色纱裙,配了套不怎么起眼却也精致大方的细碎金刚钻镶的红宝首饰。康家老太太看了直点头道:“还是严家丫头想得周到,人上了年纪,都喜欢个鲜亮喜庆,又不喜欢事事出挑的,艾丫头这身简单大方,也看得出花了心思,咱们这便走吧。”

    张青川下晌到广南王别院给六皇子请过安,陪着他说了些外头的事,又跟着六皇子去给广南王太妃请了安。

    广南王太妃仔细瞧了张青川几眼,才笑着道:“大郎这是人逢喜事,倒比从前精神了许多。”

    张青川略有些羞赧躬身答道:“晚辈何喜之有,老太妃说笑了。”

    广南王太妃也不继续追问,只笑着望了秦念西一眼。秦念西立即会意,上前搀着老太妃的手道:“您老人家有所不知,今日阿念倒是与那尹家姨母碰了两次面,统共没说上十句话,性子怕是沉闷了些,舅舅许是不太满意。”

    “许是今日初与阿念相见,没有机会说话,阿念勿要多想。”张青川有些急急地解释道,说着说着看着众人嘴角不自觉挂上的笑,才又讪讪起来。

    “听说你和他们是一路上山的,看来这一路上已经熟悉到相谈甚欢了?”老太妃打趣道。

    六皇子看张青川一张脸直涨得通红,只笑着上前解围道:“老祖宗,这闷不闷的,您一会儿自己见了不就知道了,咱们还是早些过去清风院吧。”

    秦念西却笑着望了舅舅一眼,对老太妃道:“日头还没下山,外头还有些暑热,咱们稍微等等再走吧。”

    几人愣了愣,俱是明白了秦念西的用意,便又说说笑笑了小半个时辰,才慢慢往清风院过去。

    初夏晚风吹过,山中四处飘散着不知名的花草香味,菡萏初绽,被晚霞映得绿意更深的荷叶上,几粒水珠在微风中滚来滚去,静谧而美好。

    一行人沿着荷塘走在湖边用木头搭出的回廊上,六皇子偶然侧过头看了看眼前的美景,无论是景,还是景里面那个小小的人,亦或是人在景中,竟是出奇地相合,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这样的黄昏,让人不自觉心情愉悦起来。

    清风院中诸人早得了信儿,迎到了院外,一番行礼问安之后,总算分好男女宾客入了席。

    广南王太妃召了秦念西坐在自己下手,又笑着让了康家老太太和康太太坐下,才对在一旁站着的严冰和尹艾道:“你们也都坐下用膳吧,别拘着。”

    严冰看了一眼站在自己旁边的尹艾,笑着对老太妃道:“老太妃也让我们做晚辈的尽一回孝心,能得服侍您老人家用膳,是我们姐妹的荣幸。”

    “你们远来是客,客人都站着,可叫阿念怎的用好膳,都是好孩子,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广南王太妃道。

    “阿念还小,原也该当我们照顾着。”尹艾见得严冰望了自己一眼,只不疾不徐笑盈盈说道。

    “好了好了,就成全你们一番心意,若不然,今日这席就难得开了。”广南王太妃点了点头,又接着道:“既如此,今日也让我享享尹家丫头的福,严家丫头在这院子里也住了不少日子,帮着招待招待客人。”

    严冰和尹艾忙福了福各站好了位置。秦念西笑着对老太妃道:“今日阿念让他们做了一道紫苏酸汤鱼,那汤鲜得紧,老太妃可要先用一碗。”

    尹艾第一回见广南王太妃,正不知她的喜好,听得秦念西如此说,便知她是在提点自己,忙盛了鱼汤端到广南王太妃面前。

    广南王太妃尝了口鱼汤点点头道:“念丫头弄的这些个新奇吃法儿味道好得紧,你们都尝尝,也给阿念盛一碗来。”

    秦念西见老太妃心情不错,席间也热闹,便笑道:“前些日子这山里的樱桃丰收,阿念让他们酿了些酒,味儿清甜,长辈们少用些应是极好的。”

    广南王太妃笑道:“看看这丫头,我这是沾了贵客的光,日常在一处用膳,也没见她说起有这酒,只给我用些浊米酒。”

    “老太妃莫怪,阿念最近忙得紧,这酒还是杜嬷嬷今日送了来让我尝的,下晌我已经帮阿念做主,送了两桶过去。”严冰忙屈膝答道。

    “不过是句玩笑儿,哪当得你这丫头如此认真,”广南王太妃顿了顿又接着道:“我们阿念可不是忙得紧,又没个贴心的长辈照顾,严家丫头做得好,快把酒倒上,我难得遇上个年纪差不多的,今日定要和康家老太太好好喝上一杯。”

    “那可不成,这酒虽然度数低,也当不得多,康家祖母身子不舒坦,只能饮三五杯。”秦念西笑道。

    “好好好,三五杯就是……”

    老太妃喜欢饮酒,尤其是甜酒,秦念西好不容易说服了她少饮,又暗暗提点着尹艾给老太妃和自己布菜,加上严冰从旁活跃气氛,总算宾主尽欢。

    那边席上,听得老太妃这厢已经开席,才开始宴饮。六皇子端了酒盅,陪着众人轻啜了一口,眉头微闪,竟是甜酒,咽下去有一股樱桃的清香,知道必是侍候的小厮得了招呼,脑子里不知怎的,却是闪过秦念西低眉微笑的模样。

    席间,康家长子见六皇子对张老太爷敬重有加,与张家大郎更是十分亲近,心中暗自不解,从未听父亲和弟弟们提起张家与朝廷有和牵扯,眼前这景象却不知为何。却也不敢多问,只是说些不痛不痒的旧事,直说到江南西路耕读传家之风极为兴盛。

    六皇子才对着康大老爷举杯道:“我原一直在京里不觉得,如今出来才知,一家子里供出个进士十分不易,康老先生学问大家,康家更是出了两位一甲进士,实属难得。认真论起来,正是因为有了康大老爷这般,愿意顶门立户的兄长,朝廷才得更多英才。”

    康家长子忙躬身举杯道:“不敢当殿下谬赞,不过是在下愚钝,读书上没有天赋,只能尽力扶助兄弟。”

    “可见江南西道英才辈出是有道理的,知取舍,知进退,是门大学问,一家子里人人想出人头地,只读圣贤之书,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说养不活妻子儿女,就连自己都养不活,还不愿接受现实的读书人,天下该有多少。耕读传家,耕读二字,果真大有学问。”六皇子感叹道。

    “父亲常教导我们,江南西路富庶不及两浙路,发达不及沿江沿海,土地肥沃不及湘楚路,往来便利不及中原,唯有勤恳务实才得兴旺。”康大老爷忙答道。

    “这像是你父亲说过话,你父亲一生教书育人,随口一说,便是至理名言。”张老太爷笑道。

    康大老爷忙拱手道:“父亲常把张家叔父挂在嘴边,十分怀念当年和您一起外出游历的时光,若不是有弟子在身边,这趟无论如何也要同来。家母的病,劳您和真人费心了。”

    真人只埋头吃那素包子,听得说起自己,忙道:“听我那徒弟说了,你母亲的病,有念丫头在,应是无妨,无须过多担心。”

    “康兄无须多虑,内子病情相信你也该有耳闻,便是世侄女治好的。因她年纪尚幼,又是女孩儿家,内子不让我多言,还请多担待。”蒋峰达得了严冰的嘱咐,不得对外人提起秦念西替她治病的事,更不知六皇子竟已知道此事,此时见真人提起,连忙帮着安抚康大老爷。

    话间意思十分明了,康家大老爷一听便明,见席间众人俱都了然于心,竟连六皇子都无一分惊讶的模样。又想起前阵子听到的一丝儿风声,六皇子身负重伤,在这山中疗伤,既是他都默认秦念西手段高超,说不得也曾得过医治,便立即拱手道:“多谢真人和蒋家大郎指点,既如此,在下也放心了。”

    夜风习习,久违热闹的清风院月上中天时,才散了席,各自回去安歇。

    六皇子伴着广南王太妃趁着夜风,散着步,祖孙俩心情都极好。六皇子见外祖母面带笑意,便问道:“那尹家姑娘可算是过了老祖宗这关。”

    “瞧你这意思,还替她捏把汗,外祖母挑剔的紧是吧?”广南王太妃笑着打趣道。

    “是孙儿说错话了,孙儿是瞧着您老人家喜爱秦家姑娘,怕她受苦。”六皇子忙解释道。

    “认真说起来,如今阿念也吃不了什么苦。若是真碰到让张家大郎两难的人,他们自在豫章城生活便是,阿念在这一处还是挺自在。只阿念孤单得紧,有个疼她的舅母,岂不更好。”广南王太妃感叹道。

    “孙儿瞧张家大郎的意思,是要挑个秦家姑娘喜欢的人。”

    “阿念可不会这么想,她只想让他舅舅挑个自己合心意的。所以才难得啊,哎,可惜了……”

    六皇子知道外祖母的意思,心中猛地一顿,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沉默了下去。

    广南王太妃突然从六皇子这沉默中感觉到了一丝什么,心里却是五味杂陈,竟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只又叹了口气,想说些什么,又咽了回去,转移了话题道:“我瞧着那姑娘,身上有一股子说不出的让人暖心的味儿,人也聪明,是个有成算的,这样的女孩儿,倒挺适合做张家媳妇。”

    严冰帮着送了康家三位女眷回院子,到了院门口,严冰捏了捏尹艾的手悄声道:“明日我就得下山了,咱们姐妹好久没有在一处了,今夜你和我一起歇息如何?”

    康太太在旁边听得这话,正巴不得女儿多了解些张家,或者说是秦念西的事情,立即接话道:“艾姐儿去和冰姐儿做个伴儿吧,我和你外婆这就歇了。”

    严冰忙屈膝致谢:“多谢长辈成全,几年没见妹妹,晚辈可是想得紧。”

    康家老太太笑道:“艾姐儿一到家,就说要找时候去看你,知道你在山上治病,又是失望又是担心,这都瘦了不少。”

    尹艾撅了撅嘴笑道:“是外祖母疼惜孙女儿,这不是见着冰姐姐了,艾姐儿马上就把肉长回去。”

    严冰笑着捏了捏尹艾的手,对着康家母女打趣道:“叫晚辈说啊,这会子这样正好,省得长出多余的肉来,那喜服穿上不好看。老祖宗,您说冰姐儿说的是不是?”

    尹艾直羞得满脸通红甩开严冰的手,康家老太太却笑道:“还是冰丫头说得对,你们姐妹俩快去吧,再说下去,我老婆子可舍不得放你们走了。”

    见得女儿和严冰高高兴兴去了,康太太心情极好。康家老太太望着眼角也长出皱纹的女儿,嘴角挂着的那抹轻松愉悦的微笑,捏了捏她的手道:“可见姻缘这东西,看的还是缘分,你这块心病,算是断了根了。”

    康太太倒似一幅松了口气的表情:“可不是这话儿说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