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19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119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上皇生病,以朱见济的立场来说,不论关不关心,总有民间的碎嘴巴喜欢乱脑补。

    到时候再给双方之间编一段爱恨情仇,妈的放后世都能拍一段悬疑偶像剧了。

    这种糟心的事情,朱见济可不想让它发生在自己身上,还不如装糊涂。

    等到把自己泡的皮肤发白,朱见济才从水桶里站起来,上床睡觉。

    仍旧是上朝、开会,偶尔出宫巡视皇家的各种产业,让自己能够及时了解民情。

    朱见济作为帝王的执政生涯差不多就过完了第二个年头。

    乾圣二年接近尾声了。

    本来还是该照着旧例喊亲王们进京三陪的,但邀请函发过去,很快就被王爷们拒绝了。

    他们可怕了朱见济这皇帝,每次进宫见他都没好事!

    之前的宗室管理变动,算是在宗室头上带了个枷锁,让他们不敢再随便的播种生娃了。

    而且朱见济还号召皇族要“为天下表率”,交税都比一般人多一些,搞的某些咸鱼王爷们对侵占土地都失去了动力。

    真是没想到,到了这地步,他们还能经历一次“削藩”。

    太宗当年把各路亲王从实权削成地方土财主,现在的皇帝让亲王连土财主都难做了。

    果然,

    朱见济自称他被太宗托梦是有根据的!

    但就算王爷们不来做三陪,朱见济也没打算放过他们。

    在阻止了宗室混吃混喝的问题之后,他需要帮助亲戚们树立起良好的三观。

    皇帝在年底就让人去各地宗室家中宣读圣旨,让他们向周王一脉学习,好好读书学点技术,提高皇族整体素养,以求出现人才。

    朱子埅的方剂学堂近些年可是研制出了不少新方子,讲授内容也扩大了范围,眼见要发展成大明“医学院”了。

    在朱见济的示意下,朱子埅还带着人手研究起了“种牛痘”来,企图挑战一下在这个时代无敌多年的天花之症。

    医疗水平的提升,对整个社会都有极大益处。

    为了达到重塑皇族精气神的目的,朱见济转告宗室,以后每年都会对他们安排一次考核,就按着科举的规矩来,一次不过下旨斥责,两次不过就扣除整年禄米,三次不过就给他降低爵位——

    这可不是只降低学渣当事人的爵位,而是以其为首,把他之下的整个支系宗室都降爵一级。

    所以说,读书不好,害人害己。

    这道旨意一到宗室们手里,自然又是一顿哭爹喊娘。

    享福这么多年,谁他娘的读书啊!

    偏偏前几次的折腾已经说明了,宗室根本无法和皇帝掰腕子,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乖乖学习。

    尤其是位于宗室顶端的王爷们,更是在被迫学习后,三天两头便能得到来自他亲戚们的关于成绩问候。

    大家都怕王爷考试不过,连累到自己。

    像奉国将军这等此时位于宗室食物链最低端的,更害怕被降爵。

    因为他们再降低一级,就得被宗人府除名,失去皇族身份了。

    层层相递,宗室们也不免卷了起来。

    这样就算王爷们找借口避免了面圣,朱见济也帮亲戚们过了个好年。

    但不好的事情也是有的。

    张凤这位老臣子咳嗽了快两年,年底的寒风一吹,便离世了。

    速度快的都没有给朱见济探望的时间。

    听说这位老尚书是在跟家人吃完了一顿团圆饭后躺在椅子上休息,之后才被人发现不对劲的。

    “陛下勿忧,家父此前有感天年将至,常与我等感叹,长寿善终者死在冬日是有福气……我父亲无病无灾而去,已然是有赖陛下之福了。”

    “板张行事……果然不同于他人。”

    朱见济接见了披麻戴孝的张凤儿子,听他说完后不免感叹。

    张凤作风一生行事崇尚规矩,不肯跟官场陋习同流合污,所以被人称之为“板张”。

    没想到等到离世,老先生反而特立独行了一回。

    对此,皇帝也只能叹气,给张凤选了个合适的谥号,又赐予其孙恩荫资格,以示哀荣。

    在满天的风雪里,朱见济带着两个妹妹玩了下雪花,陪她们骑了下马,又是一家人凑在一块享受了新年氛围,结束了他统治天下的第二年。

    我要做明世祖

 第198章 乾圣三年

    乾圣朝的第三次开年大朝,于谦称病不起,没有参与进来。

    这让朱见济感到颇为遗憾。

    毕竟于大爷的身影早就成了朝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突然看不到他,也的确让人不怎么适应。

    而且就在前几天,朱见济还听胡安寿报告说,退休了的老胡滢也不行了。

    老臣子一个个都要过去了啊……

    朱见济扫过朝堂上面的各位卿家,心里感叹。

    好在此时他手底下也有不少可用之人,不是全靠着老臣子办事。

    人事更迭,本就是世间固有的道理,太过于留念过去,总想着永不改变,老天爷才不会给你这么大的脸呢!

    “今年正月后,还要继续考成……这两年来国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朕担心有些人就此怠惰了!”

    都察院的都御史王竑和吏部尚书王文立马站出来表示接旨。

    后排的某些大臣听了,心里一寒,知道自己从今天开始就要好好表现,不能把过年放假时期的舒坦轻松带到工作中来,被人抓到把柄。

    都察院的御史们可不是好惹的!

    在朱见济的政策鼓励之下,御史们和六科官员终于发挥了他们应有的监察作用。

    没办法,

    毕竟在现在的绩效考核中,像科道官这种职位,就是查他们检举了几个贪官污吏。

    一被查实弹劾有效,那就能够到手一笔不菲的奖金。

    甚至于贪官被抄家之后,皇帝还会把赃款的一成抽出来跟他们分钱。

    这就意味着,只要抓到一个贪官,御史们一年的生活费差不多就能够得以解决,更别提还有工资了。

    于是这些监察官员开始目光炯炯的盯起跟自己同殿为臣的同事,就连身边的小伙伴都不放过——

    因为朱见济去年规定了,像监察、执法方面的官员,如果也跟着贪官一块堕落,对其进行包庇的话,属于知法犯法,是要罪加一等的。

    皇帝花大价钱养着你们,不是让人来吃空饷的!

    揭发者的奖金也会更加的多。

    这让乾圣朝的言官们更加具有战斗力,个个都把抓同僚当成了正规的致富途径。

    谁让正经做事,还能拿钱获得好名声的机会不多呢?

    看看徐有贞吧,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人在朝臣中的名声不佳,却因为治理黄河有功而被皇帝看重,就连民间都流传起了“徐尚书肉身成坝”的故事。

    如此生前身后名的诱惑,哪个有点理想的士大夫不会心动?

    而且朱见济整治言官的手段也很简单粗暴,让某些就喜欢给皇帝找事以赚声望的家伙完全不敢与之对抗。

    比如说如果有言官敢直接说朱见济的坏话,他就会毫不客气的让锦衣卫把人拖到宫外的菜市场去,敲锣打鼓的摇人,然后当着人潮人海的面,把对方扒了裤子打屁股。

    绝对的羞辱!

    这可是当年杨善钟同才有的待遇,现在算是后继有人了。

    在当着百姓的面露出屁股蛋儿,让后者意识到官老爷也不过肉体凡胎后,言官也很难把自己粉饰成一个“敢于进谏”的直臣。

    特别是某些不信邪的言官在多次挑战朱见济然后享受到被扒裤子的待遇后,不止当事人颜面丢尽,还让喜欢看热闹的北京爷们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能靠着屁股认人,并且对于老爷们的白屁股啧啧称奇,心疼不已。

    要知道,京城这边的“打黄扫非”行动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妓院被关的没几家,好姑娘们也端庄了起来,生怕过于开放而引来铁面执法者,把交易双方都给抓过去。

    所以要想看到非自家婆娘的雪白屁股蛋,又是何其的艰难?

    不管男女,反正能看一眼也是赚了啊!

    如此,言官更不敢对着皇帝开炮了,只能把火力对同僚狂喷。

    这便逼的其他官员私底下都把这群人称之为疯狗,为了点名利就彻底的舔上了皇帝,毫无文人风骨。

    可他们对此也没有办法。

    因为皇帝至上嘛!

    别的情况还两说,但面对手里握着枪杆子的领导,他们是不敢多哔哔的。

    “地方的灾情也要及时报道,不能因为担忧自己的政绩名声而隐瞒……还有贪墨赈灾款项的,更是要重重查处!”

    去年就出现过这种问题,还差点闹出来地方暴动,气的朱见济直接把当事人给砍了,抄家之后,钱财全部用来地方重建,剩下的家属则是流放去东北帮李秉修长城,为大明做最后的贡献。

    “此时天灾频频,不可与往年而语,官员治理地方,也需要多多小心。”

    朱见济说了这些话,然后再听了朝臣的报告,然后一回宫,就有徐永宁迫不及待的凑过来。

    “要打仗了是吗?!”

    很久没有出场的二哈仍旧活力满满。

    除了他终于再次蹦哒在朱见济眼前外,还有他喜当爹的好消息。

    想这家伙自打知晓人事后便风流不断,结果此前都没谁给他生出来过崽子。

    徐永宁比朱见济大了快十岁,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还没当爹,已经算迟了。

    要是徐永宁有问题,那定国公府就得迎来一场争夺继承权的腥风血雨,跟过去的张懋家一样。

    直到去年,他从曲阜带回来的那对姐妹花一前一后的宣布怀孕,这才让府中上下松了口气。

    徐永宁难得空出了时间,陪着两个爱妾安胎生子。

    过完了年也正好陪老婆孩子出了月子,二哈灵魂里的躁动便忍耐不住了。

    “我要去西北!”

    “不管是打鞑靼还是关西那群不听话的傻逼,总得给我一个带兵的机会!”

    “等西北打通了,那可就是传说中的西域了!”

    “安史之乱后咱们基本没去西域运作过了,这隔了千八百年的,总得给我个机会去逛逛!”

    “等我去了西域,陛下你就可以做天可汗了!”

    凭借着跟皇帝一块长大的情谊,徐永宁对着朱见济死缠烂打。

    趴在皇帝脚边的肥猫一见对方竟然敢跟自己抢夺宠爱,立马炸开了一身长毛,然后在朱见济身上疯狂的蹭,企图留下气味宣示主权。

    朱见济被他俩烦得要死。

    伸手捞起大橘充当正月里的暖手工具,朱见济翘着腿给徐永宁翻了个白眼,“你着什么急?”

    “打仗是要时间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还在下雪呢,路上封冻,就算要征派民夫过去运送,他们的过冬衣物要不要出?挨饿受冻干活后朝廷要不要给他们发点薪资?”

    冬天本就是不利于人进行重体力活的时候,要是真搞起来,开销是绝对不会少的。

    “而且冬天一过,雪化成了水,还要落雨,地面泥泞,运送还是很困难的!”

    大明的道路建设还没有普及到各个角落,不少地方还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通道。

    朱见济现在都掏了内帑的钱在修建飞剪船跟新的码头,哪里舍得为了早点开战就去浪费银子?

    “更重要的是,朝廷要打鞑靼,没有问题,可打关西七卫还是要找个理由的!”

    再差的理由也需要,不然就是“师出无名”。

    朱见济让徐永宁不要着急,“你放心,到时候肯定有你领兵的机会!”

    他才不会放弃扶持自己人上位的机会。

    “你趁着机会先回去逗逗娃儿,然后多读几本兵书,顺便把你肚子上的肥肉给朕减掉!”

    朱见济高抬龙爪,狠狠的往徐永宁肚子上一拍。

    力道之大,隔着厚实的衣物也让二哈嗷了一声。

    也不知道是不是跟朱见济待久了,原本丰神俊朗的徐永宁也逐渐长起了肥膘。

    发胖后的面容不复潇洒,让那对孕期中多愁善感的姐妹花都哭了好几回,生怕给肚子里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这也是徐永宁在陪护期间少来朱见济面前的原因之一。

    谁让世人有句名言,叫做“近朱者吃”呢?

    我要做明世祖

 第199章 西域局势

    “我这是为了陛下而胖的呀!”

    徐永宁这话说的理直气壮。

    也许真的是受到能量守恒原则的影响,朱见济在迎来生长痛之后,正式步入青少年的迅速发育期,整个人跟抽苗似的长,之前积累下的肥肉减下去不少,看的杭太后心疼不已。

    反过去看看他的三个小伙伴,因为都比朱见济年岁大,已然结束了人体成长期,随后因为没什么大事情,每天待在自己窝里猫冬,基本都长了一层肉。

    “放屁,就知道胡说。”朱见济对着徐永宁笑骂道,“赶紧滚回去奶孩子吧!”

    徐永宁笑嘻嘻的溜了,还没忘记提醒皇帝,“记得哈,给我留个位子,我要去打仗!”

    朱见济对他翻了个白眼。

    等到正月过去,年味渐渐少了,朝廷针对去年便定下的“西北出兵章程”有了动作。

    先是由朱见济下旨斥责了关西七卫的“不法之举”——

    常年劫掠地方商队,攻击使臣,以至于嘉峪关之外骚乱不止,忠顺王代代都被献祭,导致现在只留一个寡妇当家哈密,忠义王更是直接绝嗣。

    宣宗皇帝曾对他们做出工作批评,被关西七卫置若罔闻,现在都乾圣朝了,仍旧是屡教不改。

    皇帝在圣旨里明确提出,如果这群家伙还不遵守规矩,那就“勿谓言之不预也”!

    圣旨传到关西七卫手里,对方却是不怎么在乎。

    言辞激烈是没错,基本把他们干过的混账事都指出来了。

    但这群人不相信大明会对自己动手。

    自己有像兀良哈三卫一样,反水到鞑靼、瓦剌那边,带着他们攻击大明关隘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