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204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204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想而知,对于唯一的亲生血脉,郭登会如何疼爱,甚至还想请求皇帝收回成命,别让她去当那狗屁的荣王妃了。

    去了海外,以他这般的年纪,还能见到闺女一面吗?

    在说完了一些场面话后,郭登便忍不住对女儿嘱托起来,让她注意照顾好自己,荣王是个不着调的,她既然当了女主人就把家里的权柄都收拢到手里,以免朱见清以身份压人,让郭氏受了委屈……

    郭氏含着眼泪应话。

    父女俩抱头痛哭。

    等到松开,郭氏也嘱咐起了父亲,“郭嵩虽是父亲养子,可对父亲并不孝顺……父亲年纪大了,又是国家功臣,何必受那人磨搓?不如再去选个宗族里的后生,过继过来孝敬自己。”

    还是那个道理——

    没有儿子,皇帝都得受欺负,何况郭登这老将军?

    在郭氏出生之前,郭登对于自己能不能生孩子已经绝望了,便把自己兄长的儿子郭嵩过继到了名下,期望着这人能在他死后,给郭登打幡摔盆,扶着棺材哭两声,也就满足了。

    毕竟他已经功成名就,受封定襄伯,别的不缺,就缺了个后继者。

    能解决这个烦恼,那让郭嵩继承爵位也可以。

    只是没想到,郭嵩却是个绝对的白眼狼,根本不管自己从亲爹的庶子,变成能继承养父爵位的“嫡长子”,是何等跨越,郭登对他又是怎样的疼爱和看重。

    以前看着郭登风光无限,他还能装出一副孝顺模样,可是在朱见济上位强化了对官僚的控制,以及各种清查兼并之时,郭登不幸中奖,成为了被处理的对象——

    郭登乃是大明开国大将武定侯郭英之后,家族繁衍到如今,已经是极为庞大,而且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等到郭登成了定襄伯,深受先帝中宗信任,郭家便有了两个足以夸耀的爵位,走路都是带风的,还被城管抓到过好几次家族子弟在京城里飙车跑马,造成了不利影响。

    上不正,下便要理所当然的歪掉。

    郭家人顶着朱见济的三令五申,还偷偷的兼并土地,瞧着做纺织生意赚钱,又开了黑工厂,不仅压榨劳工,还借助自家在边地的人脉关系,在草原上掠夺大批牛羊,吃的满嘴流油。

    郭嵩也参与了进去。

    被查出来之后,皇帝自然大怒。

    当然了,对郭登这位于国有功,很大程度上也只是被家族拖累的老将军,朱见济是想着网开一面,轻轻放过的。

    但郭登自有武者的傲气,请求皇帝按照规矩处置。

    要说起来,他这么干,还是有点心思在的。

    自古新君即位,面对朝廷里大多是先帝老臣的情况,总得做掉几个,给自己的势力腾出位子来。

    只是朱见济从小就跟在他爹屁股后面干活,父子俩基本共用一套行政班子,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不是很大。

    可小问题也是问题。

    郭登觉得以乾圣天子的性格,面对倚仗自己年老有功就肆意妄为的某些人,是不会容忍太久的。

    武定侯郭家这些年来就出了郭登这位名将,其余的功绩寻常,肯定是要败落的。

    所以怎么在家族扯后腿的情况下,保住自己这一脉的富贵呢?

    当然是对着皇帝表忠心,同时展示一下自己的气节,好为了后代铺路啦!

    以朱见济执政以来的作风,很容易看出这位天子是个务实耿直的。

    朱见济并不喜欢跟别人打哑迷,更讨厌别人跟他打哑迷。

    但凡有文官敢当着他的面扯什么无用的“圣人之言”,在虚头巴脑的小事上浪费皇帝的宝贵时间,基本都会被拖出去打屁股,然后通报批评,不给人做脸面。

    遇上郭家的事儿发了,郭登立马就想好了要如何应对。

    “如果陛下因为臣有功而放过臣一家的罪过,那落在其他人眼里,又该如何?”

    朱见济对这位老臣的话极为动容,最后还是拉着郭登的手,让他受点委屈,先去甘肃那边吹吹风。

    当然,召回肯定会召回的。

    他俩不过是利用这件事,来敲打一下某些放飞起来的勋贵罢了。

    主谋的武定侯一家被重重罚款,几个重要人士被流放,手下的产业被收为国有或者拍卖给了别人,多余钱财发给受害者作为补偿……

    一套流程走下来,除了个爵位在头上,郭家算是败了。

    这么一搞,原本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郭家对爵位长达近百年的争夺,也没人愿意干了。

    郭英嫡长子早逝,按照道理是该让其子顺位继承的,可后面仁宗娶了次子的同胞妹妹为妃,还甚是宠爱,便点了小舅子承爵,由此引起了两房之间长达四代的争执。

    现在倒好,朱见济直接从根源解决了他们的矛盾。

    一个带不来好处的名头,谁想要啊!

    只有郭登得了皇帝暗示,趁机把自己的定襄伯跟武定侯做了切割,安心的被“流放”甘肃。

    等以后被召回京城,他就可以凭借这件事获得的好印象,向皇帝举荐郭嵩为官了。

    他想得很美,

    结果郭嵩并不领情。

    在他看来,这老不死的东西都还没把爵位传给自己呢,就拖着自家来了甘肃这垃圾地方受苦,完全可以不用再跟他装好脸了。

    郭嵩果断的跟养父摊了牌,暴露白眼狼的本性,克扣郭登衣食,让郭登的妾室要靠缝纫补贴家用……在甘肃待了一年,硬是用各种手段磨搓的郭登几乎丧命。

    老头子哪里想到自己这养子是如此人物?当即悔恨的捶桌大骂,也不想着什么给孩子惊喜了,只等回了京城,再看郭嵩的表演变脸艺术。

 第341章 闲谈

    等回到了京城这个龙盘虎踞,锦衣卫遍地走的地方,家丑总会外扬。

    侯府郭家的热闹才落幕,伯府郭家就成了新的乐子。

    把郭登召回京城养老后,朱见济都听说了这件事,下旨把郭嵩狠狠斥责的一番,还问郭登需不需要自己帮忙,把世子换掉。

    郭嵩完全没想到这发展,只当老头子在坑他,名声坏了后也不装了,把定襄伯府闹得天翻地覆,恨不得早点气死郭登,自己立马上位。

    反正郭登没儿子,现在再过继,不能保证会不会是新的郭嵩,也养不出感情的。

    郭嵩的儿子郭参是在郭登膝下长大的,还挺得爷爷的疼爱。

    这两者,郭登没有请旨废除他的世子身份,以及郭嵩能够坚持自我的主要原因。

    郭氏把一切看在眼里,深恨郭嵩对自己老父亲的无耻。

    “我儿就要远行海外了,还记着我这无能老朽”

    郭登老泪纵横,只是让郭氏别多虑,“你放心,为父已经在考虑这事了,如今只等多活几年,熬到海外藩王三年一回京朝见之期,再和我的乖女见一面。”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郭嵩和郭登已经从养父子变成了仇人,如果没有外来因素,估计也就忍下来了。

    可现在天子垂恩,支持他在郭家再选一个过继,女儿还远嫁海外,三年才能回来一次。

    如果一直放任郭嵩折腾,郭登自己指不定哪天就被气死了,死前都见不到亲生血脉。

    自打女儿成为荣王妃后,郭登都找了好几个善于养生的大夫进院供养,就想着久活一点,能跟郭氏多见几次。

    他不能再让郭嵩来折他的寿了!

    拖拖拉拉,二王最后终于离京,各奔前程。

    跟随而去,协助王国建立发展的大量人才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都要前往天津港乘船。

    送完了两个弟弟,朱见济又不免关心起两个妹妹。

    如此大事,京城里的显赫之家肯定都得派出人来参加见证。

    固安固怀也都跟着丈夫出来了。

    朱见济以舅舅的身份,抱了下英国公的二公子,重的让他感觉回到了自己小时候。

    这肉感是实心的。

    “小孩子真好玩,一个个长得跟猪一样。”

    固怀在边上也逗弄外甥,在见证了朱佑栎和张铭之后,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闻言,朱见济也忍不住了,“佐安比你还要晚些日子成婚,现在她都生了,我跟你皇嫂也要生第二个了怎么你和王华还没消息?”

    “他不行吗?”

    固怀嫁了人之后就理所应当的胳膊肘往外拐了,哪里听得这种话?

    别人可以不行,

    但王华必须行!

    “我和他才成婚多久?可不急着生孩子呢!要趁着年轻多多玩乐,以后有得是机会!”

    “而且他才从太学毕业,又和我约好了要周游天下,才没空做那事儿呢”

    在朱见济对国家高等人才严格的要求下,王华就算是驸马,也不能刚入太学,就直接毕业了。

    他得安稳的读完那三年,把东西都过了关,才可以出仕。

    所以王华直到今年,才结束了学业。

    而且皇帝爱护家人,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亲自扶养,更让身边的其他皇族养成了良好风气。

    像张懋固安一家,也是常把孩子带在身边的,没跟别人似的,生了孩子就把娃娃扔给奶妈子伺候,连口母乳都不喂,等孩子大了就让他用孝道来顺从自己。

    如果王华和固怀生了崽,后者肯定也是要他帮着管下孩子的。

    要是生的早,王华就得抱着儿子一块去参加毕业典礼了。

    朱见济被这对夫妻给气着了。

    他可就等着王华毕业好好重用人才呢。

    乾圣十年,不管王华是从太学毕业还是参加今年的科举,他都能够顺利出仕,结果人家下乡完毕,套着一层被晒黑了的皮,拿了太学的第一名后,竟然没去吏部报道。

    已经想好妹夫该去哪儿被自己压榨的朱见济听闻这事,直接派人去把王华给抓到了宫里,问他究竟是脑子进了水,还是半夜中了邪。

    皇帝对固怀驸马的看重,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日常生活里,还有不少跑过去和王华套近乎的

    现在好了,你放朱见济鸽子?

    “盛世之下,人才辈出,陛下何必局限于臣一人?”

    因为成了驸马,太学毕业后也有等同于进士的功名,所以王华已经可以自称“臣”了。

    王驸马表示,天下人才有很多,眼下朝中老臣也能让皇帝继续压榨,自己二十来岁,正是趁着年轻多多积累的时候,没必要早早的步入仕途。

    “天下这么大,臣也想和固怀去看看当然也会替陛下去视察民情,以宣扬朝廷恩德!”

    “安西都督府设立了几年,当年如何,眼下又是如何,陛下不想知道吗?天南海北,风光无限,也该有人去欣赏欣赏。”

    王华在游学的时候,就对地方民俗和风貌产生了很大兴趣,等入了太学,见识到了诸多留学生和那副著名的世界地图,更加好奇世界的模样了。

    当初大明收复西域的消息传到王华所在的郡学,就使得那片苍茫大漠,成了王华意图前往的目标。

    重点是他的确年轻,又有了足够的名望和才学,别人一辈子都有可能考不上举人,但对王华而言,当官是根本不愁的。

    有这个资本在这里,他完全可以去潇洒几年。

    “而且臣和公主驯养了几年的肥鸽子,已经可以从臣的老家余姚顺利飞回北京,正好去试试它能不能东西定向飞行。”

    王华在袖子里掏掏,又摸出来一张纸呈交给朱见济。

    “这是臣为了防备飞鸽传书消息泄露而编造的一些隐语暗号,今日交给陛下,还望我大明蒸蒸日上,万世不朽!”

    “你这个家伙!”

    朱见济摊开纸一看,发现上面一半是自己认不得的奇怪符号,或者是完全不想干的奇怪字词,于是又假装无事发生的合上了,指着王华就笑骂一通。

    然后,他就把王华放出宫,让他野生去了。

    乾圣天子又不是什么心胸狭窄的人,一定要别人全身心的给自己奉献才高兴。

    再说了,王华也不是说不想当官做事,就是希望能多去地方了解实情开拓眼界,以后更好的为皇帝服务。

    朱见济没有理由反对他。

    “你们可真能给我找麻烦!”

    王华这煮熟的鸭子半路飞了,固怀这个妹妹还晚婚晚育,让宫里的汪氏可着急的要死。

    皇后王氏前年才生孩子,那是朱见济提前说明过,保证双方身体都没有问题,在男方明确有皇位需要继承的情况下,才没人说闲话的。

    固怀要是一直没动静,王华可是有条件去纳妾的!

    “成婚之前要我惦记,现在生孩子也要我惦记,宫里的几位太后都把我当什么了?”

    放下手里的胖外甥,朱见济继续埋怨,“我看她们与其让我催你们,不如直接给你们请一个送子观音过去,大家都高兴。”

    固怀娇憨的撇嘴。

    王华是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跟固怀还是自由恋爱谈上的朋友,婚后小日子当然没有消磨掉娇惯长大的公主身上的灵动之气。

    “那等两年吧,两年以后肯定有好消息给哥哥!”

    反正她得先和王华围着大明玩一圈再生。

    可不能在这途中多出来一个意外的累赘!

    朱见济懒得再跟这小两口说了,回宫之后继续开会。

    上次关于吕宋金矿的事情,已经传话给了内阁的诸位大臣,正该让他们为了国库出谋划策。

    邱浚满面红光的走进了渊阁。

    金矿虽说还没有开挖,但在他看来,已然是大明的囊中之物。

    一想到以后会有源源不断的金子涌入大明,真是让人激动难耐呢!

 第342章 大明不搞奴隶制

    “朝廷只需要派遣一些人手过去,充做监工、官员等等,至于劳力,大可从附近抓一些蛮人来做。”

    “吕宋岛上不行,还有附近的岛屿……荣王如今就藩,想来也是忧愁王国周边蛮夷土人的,朝廷既然为其宗主,自然要替荣国解决些烦恼。”

    反正是关起门来开临时会议,起居注的史官都还没有过来,邱浚放话当然也是毫不客气的。

    不过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