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223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223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堂罢了。”

    “国库里的钱,都是取之于民的,自然也要用之于民。”

    “大人顾及不了太多,难不成几个小孩子,朝廷就不能帮扶帮扶?”

    什么叫做倒贴钱给人办学堂没收益?

    朝廷执政,能跟做生意一样,还讲究获利多少?

    后面对自己不理解的国家财政支出,朱佑栎也不傻傻的去

    现在被他爹告诉了“公平”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朱佑栎又想起了这件事。

    “是的是的,你说得对!”朱见济继续鼓励儿子。

    说完这些国事,皇帝又关心起了太子的日常。

    “你姑姑姑父今年进京了,到时候为父把他家那位云中君接进宫,给你当个玩伴。”

    “你比王云要大三四岁,记得不要欺负人,知道吗?”

 第371章 王云(上)

    在孩子长到活蹦乱跳的四岁,一直带着老婆游山玩水的王华也终于愿意来到京城,加入仕途。

    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他跟固怀已经把绍兴的山水欣赏得差不多了,加上以前的脚步经历,勉强算能把大明朝斜着穿了一遍,花花世界已经看久了,才能收心做做正事。

    由于他本就是太学毕业生,本身便有名望在身,所以有资格不参加今年的科举便直接去吏部报道。

    但王华没有同意。

    “我此前入郡学读书,本是因为在科举之上考运艰难。”

    “如今我有娇妻幼子在旁辅佐,自觉时来运转……说不得要去科举考场上走一遭,与天下贤才拼上一拼。”

    虽然如今当年王华所说,乾圣天子在刻意扶持官方学校,扩大太学的录取率后,科举制的确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天下的人和事,到底是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

    哪里方便他们获利,自然就更加吸引人。

    不过科举出身高贵一点的观念根深蒂固,十来年,乾圣朝的科举至今也不过举办了六次,还是有不少学子倾向于考科举试试自己水平的。

    毕竟科举即便落榜了,只要还能登上副榜,就可以获得太学的就读资格。

    前后都还算有可能。

    所以对那些喜欢挑战自我,跟天下英才拼刺刀的天才来说,科举还是要考一考的。

    王华自然也不例外。

    “今年谢迁也要过来参考,我倒是要跟他在考场之上,见见真章!”

    谢迁也是余姚那边著名的神童,从小读书比不上王华的过目不忘,但却长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引经据典起来能把人说的哑口无言。

    长大后参与科考,也没遇到王华那么倒霉的事儿,考了几次都凄惨落榜,虽有挫折,但还算有惊无险,今年过完了年,就乘船先行一步来到了北京,预备会试。

    而他和王华之间,也不过三岁之差。

    所以两人从小也算听着对方名声长大的,王华和谢迁还碰过面,交流过学问。

    “那个谢迁也是个能干之人,你是大明驸马,要是有人要求避嫌,只怕你得被强行刷下来,低他一头呢!”

    固怀在一边抱着安静的儿子笑道。

    王华没有在意这个,“外人眼里的排名而已,我何必过于在意?只是科举乃人生大事,陛下出题,都不重诗词歌赋,只重国家策论,故而下笔书文,于国家大事上辩论,才见得双方水准如何!”

    只拿一两句圣人的老话和景致做文章诗歌,那赢了不算啥。

    要比,就比谁在国政之上的看法独到,更得圣心!

    固怀肯定是支持丈夫的,“好!”

    “你去比!等出了金榜跨马游街,我就带着大宝一起给你扔花庆贺!”

    “你说对不对啊,大宝?”

    固怀笑眯眯的捏了把儿子的小脸。

    王云小朋友出生后就不怎么爱说话,一岁之前哼哼都少,要是以普通高门大户养孩子的方法,估计大人得怀疑这小子是个先天性的哑巴。

    谁让一些豪门父母都不会自己奶孩子的?

    固怀才不会这样。

    王华到底是个男人,外出办事的时候多,等他出去了,固怀作为母亲,陪孩子玩的时间不少。

    在亲娘的不断蹂躏下,王云还是被调教的会叫唤两声了。

    就是小孩惜字如金,话还是不肯多说。

    “不要总宠着他,以后他是要当门立户的大丈夫,哪能溺爱?”

    当了爹之后,王华自己玩自己的,但对儿子却极为双标。

    他是个快乐的游子,也是个严厉的父亲。

    但他每次板起脸教训儿子,总会被老婆给打断。

    “你自己都到处飞了,还要大宝乖乖听话?”

    固怀一瞪眼,“以身作则知不知道?”

    “啊,我跟他怎么能一样呢?”

    “这有什么不一样的?”

    除了满口乳牙,王家父子在零件上还有差别吗?

    “哼,我今天和姐姐约好了去她那边,才不和你多逗嘴!”

    固怀拉着儿子的手,带着他出门坐车,去了英国公府。

    张懋打完安南以后,在复设的大明交趾布政司做了几个月的临时长官,带着大军对那边的反抗力量进行了清扫,在保证没人敢突然探头后,才率军回归。

    之后交趾之地又有黎家人举旗叛乱,朱见济震怒之下,又让张懋去了一趟进行“军管”。

    这一次,他铁了心让英国公在那边多待几年,把交趾控制的差不多了才将之调回。

    固安不愿意跟丈夫分居两地太久,于是也打包东西跟着去了交趾,夫妻两也是今年才勉强回归本土。

    在交趾杀了那么久,现在张懋的名声,跟他老子在交趾的倒是差不多。

    姐妹两多年不见,都很热情。

    固安让外甥跟自己的几个孩子一块玩闹,结果发现小外甥好像不太热情,过于沉默安静的表现也让固安担心起妹妹是不是生了个哑巴。

    “他就是天生这样啦!”

    “可我家大宝成天吃吃喝喝,活泼得抓都抓不住。”

    固安担忧之下,建议妹妹要不要去找京城里有名的仝寅大师看个相——

    在奔七十的年纪,仝寅这名摸骨算命的瞎子还在为了皇帝战战兢兢的打工,并且成为了神棍界此时的传奇人物。

    而且越是年老,搞算命就越吃香。

    所以上了六十岁后,仝寅也摆起了谱,不再亲自去别人府上,而是让有求于自己的人主动上门拜访。

    这么一搞,反而更吸引达官显贵们了。

    “可他不是瞎子吗?”

    在发现儿子不爱说话的最初,王家人都很担心王云的情况。

    毕竟带着异象出生,在老王家着实是头一遭。

    为了让王云不再沉默,王华他娘还到处寻找高人,企图给孙子开光。

    在这样的过程里,已经功成名就多年的仝寅自然会被他们打听到。

    从绍兴出发来北京之前,王华父母就忍不住让儿媳走关系让仝寅给孙子看一看。

    “君子不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吗?”面对公婆嘱托,固怀忍不住跟丈夫吐槽。

    “都是小事……有用的时候信一信也无妨的。”

    王华当时很淡定的回道。

    回想起这一点,固怀只能感叹这可真是祖传的双标。

    希望自家大宝长大了不跟他爹他爷一样。

    “那我抽空就去拜访一下大师吧。”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而且她的皇帝哥哥在召见她和王华之时,提到过有意把大宝招进宫里给太子当伴读,一直玩沉默,的确不能够承担这样的重任。

    心随意动,便有行为。

    第二天,趁着王华为了备考而闭门读书的功夫,固怀又带着王云来到了仝寅家里。

 第372章 王云(下)

    “娘,来这里干嘛?”

    面对着陌生的大门,王云到底才四岁不到,忍耐不住的问起了固怀。

    “给你看相呢!”固怀直接告诉儿子。

    于是知道了来意的王云再次闭上嘴巴,安静如鸡的让他娘领着进了门。

    不过等他见到仝寅那双混沌无光的眼睛时,又忍不住抬头对他娘发出疑惑光线——

    这么一个瞎老头,你说带我来看相?

    他怎么看?

    用鸡眼看吗?

    固怀倒是满脸淡定,跟仝寅介绍起了儿子的情况。

    ……

    “基本就是这么一些了。”

    公主缓缓把事儿说了出来,仝寅听得直摸胡子,时不时配合的倒吸一口凉气,让说故事的固怀充满了自豪感。

    原来自己也有说书的天赋!

    只有王云在旁边一直顶着问号,神色复杂的看着仝寅的捧哏。

    “原来是天生异象之人,那老夫就不得不出手了!”

    仝寅说了这句,当即将手一伸。

    没有任何人指引,直接朝向王云所在的方位,就要摸上小孩的脸蛋。

    结果王云也当即一闪,躲过了仝寅的触碰。

    “呵呵,小朋友真活泼啊!”

    仝寅大师淡定的一笑,随后继续伸手。

    然后王云继续躲闪,上跳下蹲,完全不给自己被人玷污的机会。

    仝寅越是难触碰,心里对这小孩就越是啧啧称奇。

    以他天生青光眼加白内障的眼力看来,面前这小孩的确有些不凡色彩。

    不过人脸摸多了,仝寅也非常淡定。

    大明朝那么多人呢,出来几个特殊人物,那很正常。

    就是明明不爱说话,怎么身手这么灵活?

    忙的老头出了一身汗,也没能碰到王云的衣角。

    王云小朋友站在高高的桌子上,仍旧对着他亲娘发出疑惑的目光。

    固怀对此,只能努力把儿子抱下来摁在怀里,让大师摸了摸脸。

    “这!”

    仝寅本来还想装装高深,说两句玄妙之语来为自己刚刚的表现挽回形象,结果等真摸到王云面相时,不由得脸色大变。

    固怀也跟着吓了一跳,“如何?”

    “此子之相,不是我现在能说的。”

    仝寅把王云的眉骨鼻子都捏了一把,揉捏够了后,才收回手沉声说道,“只能说他前途不可方物啊……”

    “你们家取得名字不好,已经说破了来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要是有机会,还是替他改个名字为好。”

    “啊?”固怀一听到改名字,心疼的抱住儿子。

    什么事儿啊,严重到让人改名的地步?

    仝寅只是摇头,随后就要送客,不愿意再多说两句了。

    之后老头子回去窝在躺椅上砸吧嘴,觉得自己能摸到王云这样的面相可真是厉害。

    不过最有福气的,还是摸了把当今天子的龙脸……

    就是真龙下凡实在是深不可测,有那样的运气也没摸出来个所以然了。

    仝寅对此,其实挺失落的。

    好在今天赶上来个王云,让仝寅又弥补了一下遗憾。

    皇帝的面相他摸不出来,别人的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不肯让大师摸你一下呢?”

    出了仝寅家的大门,固怀对着儿子问道。

    小朋友沉静着一张脸不说话,于是固怀又对他动手动脚,把儿子的脸扯了扯,才逼得王云吐出来一个字,

    “丑!”

    固怀听了皱眉,“怎么可以这么说老人家呢?”

    “这种话你以后不要当着人家的面说,自己在心里想想,或者私底下说就好了。”

    “咱们不能以貌取人的!”

    王云听了也跟着皱起小眉头,不知道他娘到底让他怎么样。

    ……

    “那位大师竟然这么说?”

    回到家后,正赶上王华读书累了在院子里遛弯,听老婆转述完事情经过后,也不由得沉思起来。

    儿子如果去宫里给太子当伴读,那通往前方光明的道路,已经铺设好了,就看小孩子自己怎么走了。

    君不见,乾圣皇帝的三个伴读,现在都是什么身份。

    可如果儿子一直不愿意多说话,活泼不起来,也很难在太子皇帝面前表现自己啊……

    “那还是改个名字吧。”

    略微思索一下,王华就做了决定。

    反正大明朝没有身份证制度,改名字还是很简单的。

    等到王华进入考场的那天,无所事事的固怀响应朱见济的号召,带着儿子入宫见了下亲戚。

    此前为了减少王华身上的风头,固怀一直没有进宫和朱见济见面。

    毕竟要是她进宫了,后面王华考的再好,也容易被人说成皇帝提前给他透了题。

    即便水平和名声早就打出去了,可总有些人是红眼病终身患者的。

    “要改名字?”

    “那改成什么样?”

    听到妹妹把自己这几年的经历简单说了一遍后,朱见济注意到了其中封建迷信的一点。

    但人家父母已经决定好了,他也不便多管,只是随口一问。

    “之前我还打趣说你家小子是云中君呢,现在估计不能这么叫了。”

    王云的名字跟他奶奶做的那个梦,很容易让朱见济给他取这么个外号。

    可等名字一换,也不知道能不能继续打趣外甥。

    固怀吃着糕点,看着儿子和太子在旁边互相对视,双双无语的场面,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很慎重的大名。”

    “余姚王家世代研究《礼记》,我和相公商量了一下,就打算用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字来给孩子取名。”

    她和王华现在就生了一个,那是为了趁着年轻没稳定下来多玩玩。

    等王华走入仕途,不能再四处游山玩水了,这崽子数量就能多起来了。

    “王仁吗?”

    朱见济听到这里,觉得这的确不是啥很严肃的名字,甚至还觉得非常路人化。

    “不对,这名字太普通了!”固怀摇头否认。

    “我和相公决定在这两个字里再加一个,就添个‘守’字,合称守仁、守义……”

    “王守仁?听起来顺耳多了。”

    朱见济轻轻点头,脑子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是附和着妹妹的话。

    不过等他想起来“王守仁”究竟是何等人物时,大明皇帝突然就被自己口水咽住了,不停的咳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