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45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45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每次哇派的两个护法,张懋和柳承庆拿着他给的小本子过来问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朱见济只能笑而不语,让他们自己去琢磨。

    毕竟聪慧过人的太子殿下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万有引力会存在。

    现在好了,一向把东西交给别人琢磨,自己负责拈花微笑的小太子终于迎来了除飞梭以外的大突破——

    就在朱见济慰问皇庄农户的时候,朝阳门那边安排的宫人驾着七十迈的马车过来,兴奋的告诉太子,有人烧制出来了透明的玻璃。

    今天是个好日子!

    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双喜临门的快乐让朱见济当即坐车飞奔而来,心情是无比的自由自在。

    可惜的是,当朱见济忍着炉场的高温来到这里时候,却失望的被人告诉,由于玻璃制造技术才刚刚起步,目前还无法做到大规模的量产,所以小太子利用玻璃横扫中上层市场的梦想暂时破灭了。

    谁让朱见济当初拿出来的配方就只记录了烧玻璃所需要的材料,连炉温要达到多少度都没有说明,一切都只能靠匠户们发挥“俺寻思”这个伟大的能力,独自摸索。

    现在顶多实现了祛除晶体中的杂质,让本来半透明的琉璃变得清清白白,纯洁到什么都透了。

    “罢了……”

    “赚钱有飞梭卖布也够了,做人不能太苛求事事如意。”

    难得遇到挫折的朱见济短暂的失落一阵后,又迅速打起了精神。

    正如他自我安慰说的话,

    他是堂堂太子,还真没必要靠着玻璃去发财,收点税杀几头年猪不就有钱了?

    经济固然重要,但思想是不能腐朽变质的。

    于是朱见济在问了下玻璃目前的产量后,又跟匠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千里镜?”

    “这是什么东西?”

    太子话里说“凹凹凸凸”的,这又是啥玩意儿?

    某些思想龌龊的糙汉匠户往自己裤裆地方瞄了一眼,发现凸是可以的,但凹有问题。

    这里是干重体力活的地方,自然没有女人,要找凹进去的,估计只能找人击剑了。

    幸好人的想法并不想通,不然马冲刚刚因为主人被他爹教坏了而担忧了一回,又要担忧第二回了。

    朱见济还在努力的向琢磨出玻璃做法的那个匠户描述望远镜的样子。

    “所以用薄厚不同的几块玻璃排在一块,可以看清楚千里之外的东西?”

    陈匠户觉得这说法有点神奇,摸着脑袋憨笑。

    他挺喜欢琢磨奇怪东西的,就是他爹不肯让儿子瞎弄,毕竟只要往烧制的物品里加一丁点杂质,整个都要被毁掉。

    要不是他这回发誓要弄出玻璃,拿到太子公布的巨额赏金,他爹也要阻拦儿子“玩物丧志”的。

    朱见济对这个肯开动脑筋的手艺人很满意,也笑道,“别不当回事,只要真做出了千里镜,算上研制玻璃的功劳,孤一定得给你封个爵爷!”

    “这怎么使得?!”

    没等朱见济口嗨完,旁边硬凑过来的管事却是脸色大变,自顾自的出声,“大明开国以来,就没有匠户封爵授官的事啊!”

    “还请太子三思!”

    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就是匠户永远就是匠户,祖祖辈辈都得干到死的行业,他们给皇家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哪里配得上太子爷的这话?

    那憨厚匠人起先也挺自豪自己搞定了小太子一直强调的玻璃,腰板挺得老直了,跟农庄那边的老头老太太姿态完全不一样。

    结果这对话一出,也是吓得蒙头就跪,自述“小人弄玻璃出来,就是贪图太子赏银,绝对不敢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能烧制出无色琉璃是侥幸,万万不可坏了太祖规矩。”马冲也劝说起来。

    手里把玩着新问世的圆润玻璃球,朱见济没有说话。

    又是祖宗成法,

    天底下的人什么时候能够明白,

    老祖宗说的话,只能让他的子孙后代来解释,外姓人捧着当真理就是在玩火?

    好在这边都是自己的小宠物,朱见济舍不得口出恶言,把人怼到恨不得跳进火炬来证明清白的地步。

    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忽略了周边人的劝谏,对着那姓陈的青年匠户一指,“你现在的确配不上封爵……”

    马冲等人松了口气。

    “可你脑子不错,能想问题,跟孤回东宫一块读书,以后有好处等着你!”

    光有玻璃还是不够的,

    怎么把玻璃打磨到需要的厚度也是个问题,所以朱见济打算让这个看上去还能培养的匠户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光学”。

    虽然朱见济物理数学实践起来都不太行,但理论知识足够,教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匠户绝对够了。

    他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手艺人,

    也需要会琢磨,能动手的科学家。

    研究小院里的人到底是老者居多,以他们的能力,做马车跟纺车是足够的,可探讨什么化学配比、试验反应就比较困难了。

    遇到了陈老五这种有探索精神并且家传烧瓷的野生人才,太子殿下才不会放过。

    力排众议,为了扭转世人对匠户的印象,朱见济强行把人带回东宫搞课外补习去了。

    人肯定还会出来,毕竟手活要有实际操作才能精进,不多尝试几次把理论转为现实,挂档都能有人把档给掰断进医院了的。

    “孤听说元朝曾经设立过一个管理宫廷器皿制造的瓘玉局,以后东宫也要有个类似的机构……陈老五,你想给东宫当官吗?”

    回宫路上,朱见济撩开车帘,对着只配步行跟随太子的陈匠户说道。

    陈老五激动的说不出话,疯狂点头。

    他之前在家里一直被他爹嫌弃喜欢瞎琢磨,成天不干正事。

    误打误撞的弄出来皇太子重金悬赏的玻璃后,感觉一切都跟做梦似的。

    他也能在太子手底下当官?

    陈老五扯了扯身上破旧脏乱的破麻衣,灵魂都被刺激的在呐喊了。

    话本里说发财后穿新衣服回家叫什么来着?

    锦衣还乡?

    牛哇牛哇,

    没想到我陈老五也有成话本主角的一天!

    只是他现在有多高兴,等后面扫盲的时候就会有多痛苦。

    初中物理正等着他呢。

    而朱见济那边,却是又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面,默默写下了“移风易俗”这几个字。

    不把匠户的地位提高一些,或者不拿出重金刺激,这些被杂七杂八制度限制死了的手艺人根本不会去主动研究新东西。

    四轮马车是,

    飞梭是,

    玻璃也是……

    孙家人贡献了一个孙太后就能从小吏举家飞升成实权厚禄的皇亲,顺便用自家的智商污染了皇室基因,朱见济为了给大明追求一个美好的未来,难道还拿不出几个爵位给那些大发明家?

    搞笑!

    朱见济把小本本收好,又提上了腰带。

    他,可以改变大明!

    这是源于先辈的力量,谁也无法阻挡!

    时代在召唤他!

    我要做明世祖

 第八十章 调任李贤

    于是为了响应时代的召唤,等到第二天,朱见济就摸着玻璃球,召见了李贤。

    成功入阁的李贤显得意气风发,人看着都年轻了好几岁。

    而内阁中的其他人也明白,他和王文是被太子拉进来搭伙的,所以对李贤也颇为看重,陈循更试图把李贤拉到自己这边,跟着一块对抗高谷。

    但李贤并不理会。

    他很明白自己应该依靠谁,听谁的指挥。

    李贤很稳妥的做着自己应该干的工作,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妥妥的太子党。

    反正景泰帝自己就是最大的太子党,对于臣子向着儿子靠拢的行为,他根本就不在乎。

    或者说好爸爸也没那个知识水平去意识到问题。

    来到咸阳宫,李贤本以为太子殿下会亲切的问他入阁后的感受,结果朱见济一开口,就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

    “孤打算奏请父皇,把你调任为工部侍郎,掌管军器局的火器制造,如何?”

    “臣何德何能……”

    李贤不知道太子把自己拉进内阁,又把自己从六部之首的吏部扔去垫底的工部督造火器是何深意。

    这是在打压最近有点飘起来的自己?

    可他工作态度明明还是很认真的啊!

    李贤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却是委屈上了。

    作为一名走科举路子出身的官员,李贤是清贵的,是高洁的,是和工部那些灰头土脸干工程的同僚不一样的。

    他此前的工作场所,也都是在兵部、户部和吏部之间打转,担任的还都是实权官职,何曾想过会有一天被安排去工部?

    朱见济却是猜到了李贤的想法,对他耐心的解释道,“卿家不必思虑过多,你的本事孤是知道的!”

    “要不是孤相信卿家,也不至于提前把你叫来这里嘱咐两句了。”

    李贤听完稍稍放心,但还是无法理解太子突然调动他岗位的意图。

    这地位落差真的太大了!

    “卿家在景泰二年上疏,陈述火器之利……孤看了甚为满意。”

    “孤想让你负责督造一种新火器的研发,以便于对抗蒙古诸部!”

    朱见济将自己的目标说了出来,同时一把握住李贤的手,传递给他来自领导的力量。

    “这段日子,孤已经在想办法凑齐出击瓦剌的军需银钱,明年开春之时,必然要派兵出塞,追亡逐北,一扫土木堡之耻!”

    “大明骑兵之力不及蒙古,所以想要顺顺利利的打个胜仗,必然离不开火器。”

    而大明此前积攒的火铳等热武器,极大部分都跟着朱见济他大伯一块给瓦剌送温暖去了。

    想到这里朱见济就恨得牙痒痒。

    这时候的生产力也就那样儿了,好不容易攒下来的装备却全给土木帝爆给了瓦剌,只能说也先太师喜从天降,不仅收获一个叫门天子,还把大明几十年的丰厚家底给捞走了大半。

    搞得朱见济参政之后就专门找来工部尚书石璞,让他努力恢复军队的火铳储备,为大明与瓦剌新的作战打好基础。

    如今军器局那边略有恢复,朱见济打算趁着他们热火朝天的制造火铳之时,让他们研发一下燧发枪。

    以朱见济浅薄的理工科知识,早就放弃了短短几十年内带领大明疯狂攀登科技树,直接征服星辰大海的想法,但该蹦哒还是要蹦哒的。

    人有病都得走两步,

    他一个会背不少理论知识的文科生怎么就不能支愣一把呢?!

    于是朱见济盯上了燧发枪。

    毕竟这种火器的制造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要是说造啥王八盖子火箭筒的,朱见济把小肚腩揉没了都没有办法。

    可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

    烧玻璃的本质和烧开水没啥两样,做起来可谓天差地别。

    朱见济需要一个人才来帮他盯着这个项目,早早的帮少数民族同胞走入歌舞升平的新时代。

    而曾经强调过朝廷应该发展火力的李贤,看上去就很不错。

    “把这件事办好了,孤能给你比吏部尚书更好的位子!”

    朱见济大嘴一张,就对李贤开出了空头支票。

    这世上还有哪个法定职位比吏部尚书高?

    小太子是不知道“天官”指代什么吗?

    李贤很想吐槽,

    但想想,至今为止小太子对人开出来的支票起码都实现了。

    考成法推出来的时候,说给都察院的御史们发奖金就发奖金,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说要把钟同、杨善宣扬成“朝臣榜样”,他们也的确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了狗屎,让人避之不及。

    他现在入阁,不也是小太子和自己说好的?

    “……臣,领命!”

    李贤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在小太子期待的目光下,终于点了头。

    其实他不同意也没办法,领导都钦定你了,哪里能拒绝?

    敢说请太子另选高明的话,朱见济下一秒就能让哇派二护法把李贤拖下去续了。

    更何况李贤只是最佳人选,不代表没他就不行了!

    你说他一个吏部侍郎,怎么就调动到工部去了呢?

    走出咸阳宫,李贤看着头上湛蓝的天空,还是有些茫然。

    不过燧发枪……

    听起来蛮厉害的样子。

    有女官从李贤身边走过,手上捧着一大叠账本,疲惫的脸上透着欣慰的笑。

    李贤知道这是东宫有名的“五朵金花”之一。

    小太子培养出的会计早在跟随王竑他们南下赈灾的时候就打出名号了。

    现在户部推行商税,跟东宫会计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合作,在亲眼见证了后者的算账能力后,更给这些人加大了宣传。

    而五朵金花作为最初培养出来的人才,此时也升级成了会计们的小领导,主要负责帮太子打理皇庄企业,把事情管的井井有条。

    唯一的不妙之处,就是任用女性做事的小太子受了点风言风语,被守旧的士大夫担忧和宫女走的近,容易让太子“长于妇人之手”。

    对此,景泰帝非常疑惑——

    他还没死呢,

    每天跟着儿子散步讨论文学的,

    为什么会有脑袋里涂了颜色的家伙提出这样的问题?

    父子俩都把这种言论当个笑话,仍旧让女官们为东宫集团的事业发光发热。

    李贤看着金花矫健有力的背景走远,将账本呈送给太子检查,目光深远。

    钱都管上了,

    那距离摸着权力的门槛,还有多远?

    ————————

    “近日的确是辛苦你们了!”

    四月底,在压榨着东宫所有的会计到处踩点收商税,还让他们统计直隶地带的物价情况后,朱见济终于给手下的计算机们放了个短假。

    他到底没有走上老朱同志甩着鞭子催人加班的道路。

    将近一个月都在为了给国库创收这件事奔波,会计们的神色都是掩饰不住的憔悴,脸颊上养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