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50部分

我要做明世祖-第50部分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也是英武可用之人,但到底没经历过大仗,所以孤想让你帮忙培养一下他。”

    宋诚是宋家这一代里最有天赋的年轻人,不然也会在祖父战死后迅速的撑起家业,跑到甘肃去任职了。

    今年他的述职期满,从甘肃返回后先是带着祖父衣冠回去南京安葬,才向自己老爹宋杰口中了解了一把近年来的具体动向。

    当知道皇太子聪慧过人,不但练出来了一支让自己老爹啧啧称奇的队伍,还想办法把跟他们家有怨的太上皇给扔去凤阳,给宋瑛这等被坑死的老臣立庙纪念后,宋诚当即表示太子靠得住。

    他要想办法抱住太子的小胖腿。

    因为从朱见济的动向中,宋诚能很轻松的判断出,对方是想要扶持勋贵的,而且橄榄枝已经伸出来很久了。

    宋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不存在什么站队问题,景泰帝显然是要效仿太祖高皇帝,和太子共同一套班子了。

    所以宋诚表态的非常有效率。

    朱见济也很欣赏对方。

    当宋诚提出想要北上,一起出击瓦剌的时候,朱见济也是一口答应。

    勋贵中正好也需要顶梁柱。

    目前只有平江侯陈豫一个人,是顶不起一个庞大集团的。

    文官那边每通过一次科举,就能吸纳新的成员进入,勋贵们繁衍到现在,也长成为庞大的家族,要说能用的人,绝对不少。

    宋诚、陈豫等人只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有能力的将领却无法像这样得到补充,必须通过战争才能培养出来。

    朱见济在六率上花费了这么多心血,也是想要在这三百人中养出来几条大鱼的。

    “你不要多想,我和父皇讨论过了,土木堡大战后,大明名将凋零,的确需要卿家辛苦一些,为我大明重振军威。”

    “父皇已经下令,册封你为南和伯,若是抗击瓦剌有功,世袭罔替封妻荫子也不是妄念。”

    “臣,领命!”

    方瑛被朱见济说动了。

    而且作为一名合格的将领,除了追求军功奖励外,对于统领一支强悍军队也是有期待的。

    三百猛男团的确看得方瑛心痒痒,就是人数少了点。

    好在朱见济又告诉他,自己还有个大宝贝没拿出来。

    “这是?!”

    双手接过一个奇怪的小筒,方瑛疑惑的打量着。

    他发现这筒子前后都有透明琉璃装着,中间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可以伸缩,便好奇的拉长了对上眼睛。

    陡然增大的画面刺激的方瑛眼神一颤,有些心慌。

    “你瞧得太近了,这样哪里看得清楚?”

    朱见济故意等着人在室内拿望远镜耍一回看方瑛笑话,然后才对着他解释道,“此物名为千里镜,是孤遣东宫瓘玉局的人日夜打磨,制造出来的!”

    继瓘玉局的陈老五被小太子看重,特意拉进宫里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后,又有一些年轻敢想的工匠落入了朱见济的魔爪。

    这些人在宫里的小黑屋里天天被逼着学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却因为知识起点太低而陷入了痛苦。

    于是为了找理由逃避学习,陈老五就拉着其他难兄难弟,主动找到朱见济,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灵光一闪,对于如何打磨镜片精度有了个美妙的法子,请求太子给他们放假。

    而他们说的也不是假话。

    比起枯燥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和皇太子亲自教导的荣誉,这些人觉得还是自己动手感觉最棒了。

    反正他们都是百年匠户之家出身,手里头或多或少有些“独门绝技”,玻璃都弄出来了,难不成几人合伙还搞不定“磨玻璃”这事儿?

    考虑到发明家还真不是填鸭教育养出来的,朱见济也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为了不辜负太子厚爱,陈老五他们充分发挥了青年匠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最后弄出来了一个旋转磨机,可以大大缩短玻璃的磨制时间,提高精度。

    等手感上去了,经验丰富的匠人还能直接打磨出特定负数的镜片出来。

    这对朱见济来说是个好消息。

    此时玻璃的产量虽说无法大规模烧制,但弄一些望远镜出来是没问题的,反而在如何打磨上容易遇到阻力。

    毕竟一个力度没把握好,手里的玻璃就废了。

    现在有了专业的磨机,望远镜的产量一下提升了上去。

    朱见济希望这第一批望远镜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方瑛多年征战,自然明白占据视野优势对于战场局势有多大的辅助力量——

    在草木众多的南方也许会受到限制,但和瓦剌对抗的北方,地形多得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

    望远镜这种“我有你没有”的黑科技,必然会为大明方面提供巨大的便利。

    方瑛在习惯了放大的世界后,对着手里的筒子爱不释手。

    随后朱见济还有东西要给他见识一番。

    “这是长臂弓!”

    一名文科生有多能背?

    看看此时的朱见济就知道了。

    在明白燧发枪一时之间无法大规模配给军队之后,朱见济为了提高大明的骑射功夫,又特意“复制”出了后世威名巨大的清弓。

    虽然朱见济很讨厌“我鞑清”,甚至已经计划好了如何把人老祖宗全埋了,勒石大兴安岭,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在骑射方面,少数民族的确比大明擅长。

    比如较之汉族传统的弓箭,清弓的拉力可以做得很大,用来射重箭,威力可以和早期的火药武器抗衡。

    而汉弓则是更注重射程和效率,对敌人的杀伤力就不够用了。

    在连发火枪没登上历史舞台上,朱见济预备先那这种弓箭顶着,两种弓搭配着使用,足够提高军队战斗力了。

    特别是幻想一下,拿清弓去追杀鞑清的老祖宗们,那场面更让朱见济觉得舒爽。

    方瑛也很认可这种新式长弓。

    因为他本人便善于射箭,弓一拉一射,就能感觉出它的有利之处。

    “若是有这些东西配给,那瓦剌有何问题?”

    直接送蒙古人见他们的长生天去!

    方瑛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被朱见济命名的“长弓”,喜不自禁。

    本来想说皇帝和太子刚把自己从南方召回,就又安排了新工作,有些把人当驴使唤的意味。

    但看着人家已经准备了这么多玩意,方瑛又想,有了利器在手,储备人手也足够,那战场大可去得,何必犹豫?

    当技术远超敌军的时候,那打战基本上就是在给自己积攒战功了。

    朱见济表示,自己非常欣赏方瑛这种从战略上藐视敌人的态度。

    这代表着大明开国以来,横扫蒙古追逐漠北的豪放还没有消失。

    大明的将军就应该不把蒙古上放牧的家伙放在眼里!

    “那就拜托南和伯了!”

    朱见济笑的很开心。

    将领有了,人手不缺,中央方面为战争要做的准备,还是屯钱屯粮屯枪。

    而这种事情,

    朱见济是很擅长的。

    我要做明世祖

 第八十九章 织布厂开起来了

    于是时间转到五月底,织布厂那边到处招收织工,总算是把人数凑齐,将工厂开了起来。

    来自直隶各处的女工被聚集在厂房里面,面对着新式的纺织机努力的工作着。

    她们很多都是从贫困家庭里出来的,年纪有大有小,但得到统一的,则是她们手上因为常年织布而出现的茧子。

    没有办法,就算上层的老爷士绅们再怎么强调规矩,想把女人塞到房间里当宠物养,放在底下的社会里,她们仍旧是劳动力。

    而且老爷们喜欢的也只是漂亮女人。

    他们见了街上出来卖货的丑女和老妇,都是绕着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开自己生活的小村子,来到织布厂工作,除了这些女子的家人,并没有太多人关心。

    如果朱见济心黑一点,打算做个资本家的话,他现在就可以去压榨工人,让她们体验一下前世“工业化时代”的血泪经历了。

    毕竟在原来的时空里,为了追求工厂利益,资本家们对着孩子都能敲骨吸髓,何况女人?

    好在朱见济的目标是把大明改变的很好,而不是让这个国家在另一条失控的道路上狂奔成脱肛的野狗。

    他是要为老百姓谋福利的。

    所以织布厂正式开办后,朱见济又腾出自己宝贵的时间,为工厂制订了一系列的流程。

    比如说每天九小时工作制——

    在没有足够娱乐生活的情况下,这些聚集在厂里的女子下了班也不知道做什么,朱见济才把工作时长提高到了这个程度。

    当然,这是包括了中午休息和午饭时间在内的,也禁止了加班这种事情。

    做五休一,工资每月发放,满勤有额外补贴,包吃包住,待遇等同于最先被皇庄笼络过来的农户。

    等到空闲时间,朱见济还安排庄子里人去帮她们送口信回家,以及德云社的过来讲讲相声,让她们不至于过于无聊,失去和外界的交流。

    这对于出身贫寒的女人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虽然她们要去食堂吃大锅饭和睡大通铺,但这是太子免费给的,而且他真的给人发钱和放假!

    想当初皇庄的人去地方上招工,她们家里其实是抱着卖女儿老婆的心态同意进厂的。

    因为家里养不起多余的人口了,而且来招人的是一听口气,就知道是宫里来的。

    既然如此,出去了的肯定哪里会回来?

    于是不少人怀着悲伤或快乐的心情,收了工厂预支的半月工资,把人给交了出去。

    只是没想到,本来应该是无边的苦海,进了厂反而是走进了新时代。

    织工们就像刚刚加入农庄的农人一样,很尽心的工作着,生怕因为某些小问题,让老板给赶出厂子。

    在朱见济没有注意的时候,她们自发的开始了内卷。

    这让小太子非常无语。

    只能说这些打工人的觉悟真的太高了!

    他很欣赏!

    但朱见济还是叮嘱工厂的负责人别让人太亢奋,不然对身体不好。

    随后到了六月份,在飞梭和热爱新生活的女工一起奉献下,织布厂的棉布出产量非常高,大概抵的上正常人家纺织力度的两到三倍。

    而这个效率,还要扣除教导女工们使用飞梭纺机的时间。

    如果她们把熟练度刷上去,效率还能继续涨。

    朱见济对此很满意了。

    他让人把这些布匹放出去售卖,价格没必要像市场上的那么高,降低一些吸引顾客,同时开拓中下层市场——

    在太府寺建立起来后,关于市价的规定也随之出台。

    其中一条,就是在统一市价后,售卖的物品不能高出这个定价的两成,至于你降价如何,那就随便。

    可奇妙的是,由于太府寺的定价通常偏低,所以极大部分商品的正常卖价,都是往着上线涨的。

    江侍郎家里的布匹也一样。

    只有朱见济放出去的那一批布料,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真实低价产品,并且物美价廉。

    织布厂的名声在百姓口中得到普及。

    皇家布业的收入也增长了。

    虽说还没有把之前的投入赚回来,但只要这个势头不被打断,那回本盈利是迟早的事。

    做生意嘛,

    大头收入最后的归宿当然是在老板手里。

    朱见济开厂又不是纯粹的做慈善。

    看着账本,小太子的脸上笑出了花。

    打仗的钱到了年底,就要凑齐了,到时候国库还能留一些存款,让皇家不需要继续自掏腰包去填坑。

    “太子日日辛劳,哪里需要再亲自看这些东西?”

    旁边伺候的成敬为此感慨。

    他虽然一切空空如也,但底子还是读书人,不觉得统治者天天盯着民间不放有什么好处。

    景泰帝却是看的开,“青哥儿以后是要做皇帝的,他是未来的君父,怎么能不去了解百姓的生活呢?”

    “朕就替青哥儿先把福气给享了……”

    景泰帝坐在朱见济特意差人给好爸爸定制的软皮摇椅上,手里翻开了一本经典。

    而旁边的朱见济却是端正坐在办公桌后边,看着奏疏。

    一个宫殿,

    两个世界。

    ——————

    “我也要去边镇打瓦剌!”

    “我就要去!”

    东宫,徐永宁在听说了方瑛的事后,立马找到朱见济,对着他打滚撒泼。

    柳承庆跟张懋在旁边看着,一副不忍直视的模样。

    “你还小……”

    朱见济坐在高凳上,对着徐永宁无奈说道。

    “你说谁呢?”小定国公愤怒起身。

    双方在高度上的差距,朱见济哪里赶得上自己?!

    “我都满十五了,古代十四五岁上战场的多了去了!算虚岁还得再加一岁!”

    “殿下自己才多大就参了政,咱作为你的伴读,哪里能给你丢脸呢?”

    徐永宁舔着脸过去给朱见济揉肩,“殿下,我做梦都想为国从军呢!”

    “胡说,你说梦话明明是在念叨花姑娘和肉包子!”张懋无情的揭露了他。

    徐永宁对其怒目而视,转而继续骚扰朱见济。

    “不行!”

    小太子的拒绝就如他的吨位一般坚定。

    毕竟徐永宁还没有长成,如果在战场上出了一点问题,那定国公府连同南京的魏国公都要闹起来。

    不过他被徐永宁烦的不得了,最后还是给了精力过剩的二哈一个任务。

    “你要是闲的没事,那就替孤去一趟南京。”

    “去那里干嘛?”

    “奉旨出巡,惩奸除恶啊!”

    自打大明迁都北京,南京那边基本上就是“无法无天”的状态——

    皇帝挪窝了,这片地方就是老子最大!

    对于那些南直隶的高官显贵们,朱见济简直可以想象某些人快乐齐天的场景。

    再加上考成法和新商税推广到南直隶,却有人打报告回来,说在那边推行不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