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十三皇子 >

第194部分

十三皇子-第194部分

小说: 十三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大家都明白,巨远光和郭龙在这个时候着急的把他们叫来,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所以,这些官员来到杨县之后,都很有默契的选择了低调的策略。除了熟人相见,必要的打个招呼之外,没有人聚在一起聊天,也没有人相互打探,叫他们过来的目的。

    杨县县衙有一个平时议事的大厅,巨远光和郭龙早已让人在这里不,布置了足够的桌椅。

    第二天早上,所有来了杨县的官员都来到这个议事厅,准备听一听巨远光和郭龙这两个吴王最信任的下属,要说些什么?

    见所有该到的人都到了,巨远光轻咳一声,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

    在杨云的封地,巨远光基本属于二号人物,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信很高。所以看到他的动作,大家都很给面子,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讨论,转头看着巨远光,看他究竟要说些什么?

    “各位,西京城中这几日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见众人都在认真的听着自己说话,巨远光十分满意,他便将西京中发生的这些消息,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在场众人。

    巨远光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听在大家的耳朵里却犹如晴天霹。

    “什么?朝廷居然要抓吴王殿下,那我们还客气什么,干脆反了。”有人马上站起来,挥着手臂大声喊道。

    “朝廷中有些人真是不长眼,吴王殿下这样一个,随时替老百姓着想的人,他们居然要把他抓起来,还要杀他。真是太让人生气了,我们得给他们一些点颜色,让他看看,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这事情会不会有误会,陛下怎么会后他的兄弟和侄儿下手。”

    在场的官员议论纷纷,大家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最危险的时候,也往往是最容易获得功劳的时候。

    所以这时候,大家都在努力的思考,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好办法,能够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件事情。

    看着在场众人议论纷纷,郭龙和巨远光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也不轻松,一边要看看大家都是什么表情,一边认真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不仅这样,他们还派出人站在众官员的不远处,仔细的记录这些人的一言一行。

    “诸位,大家安静下来,今日我们把大家聚在这里,就是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这个时候我们究竟该怎么做?”见大家都到齐了,郭龙站起来对众人大声喊道。

    “这还有什么说的?我对这个皇帝早有意见了,什么也不用说了,我们现在抓紧时间招募士兵,然后加紧训练。他不来招惹我们便罢了,他若来招惹我们,就让他们看看,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第一个站起来的是朱晨安,他和郭龙一样,忠心的是杨云,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皇帝。

    “对,既然他们不讲兄弟情义,我们也用不着顾忌那么多了,反正我心中只有一个效忠的对象,那就是我的少主。”

    这一次说话的是铁峰,他才从西京城来到杨云的封地,见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是这里的老百姓却总是把幸福挂在脸上,可以看得出,他们已经真心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园。

    “要不干脆让吴王殿下在这里建个国家,他自己当皇帝,说不定这样一来,楚国和涪国,都还要拉拢我们。”这时又有一个官员大声说道。

    有了这几个人发言,整个场面马上热闹起来,大多数官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都表示支持杨云,干脆趁这个时候独立。

    郭龙和巨远光没有说话,因为这时候他们敏锐的发现,仍然还有一些官员意思没有说话,或者在表态的时候十分勉强。

 第三百零九章 当机立断

    在了解众人的态度之后,巨远光和郭龙也分别代表封地的文武官员表达了态度。

    封地是杨云带着大家发展起来的,老百姓和官员们在这里都能够生活的很开心,是靠吴王杨云带着大家努力奋斗换来的。

    在这最危险的时刻,文武官员们都应该团结一心,保证封地的稳定,至于封地以后怎么发展,由吴王杨云回来再做定夺。

    继巨远光和郭龙这两个封地的文武官员之首发言之后,池丽也站出来表达了态度。

    她很坚决地表示,封地是吴王杨云的封地,所有官员和百姓既然生活在这里,就必须以忠于杨云为第一目标。

    随着这三人的先后发言,整个调子就定了下来,让封地所有的官员,快速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等待杨云回归。

    而一部分态度临摹两可的官员,则由郭龙和巨远光亲自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紧接着,巨远光、郭龙和池力很快上达成共识,将支持杨云态度不坚决的官员送出封地。

    为了感谢这些被送出封地的官员,为封地做出的贡献,也给他们发了一笔不菲遣散费。

    正如巨远光和郭龙想象的一样,这件事情很快在封地的老百姓中传开了,结果老百姓们的反应比官员们的反应激烈多了。

    老百姓们可不在乎谁当皇帝,他们只知道自己是依靠什么人吃饱穿暖的。这些年来,封地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所以,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封地的老百姓们议论纷纷,几乎全部表达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他们是封地的百姓,是杨云的子民,所以他们坚决支持杨云的决定。

    甚至还有老百姓跑到各地官衙,还有位于吴县的吴王府,表示要和吴王共同进退,保护自己的家园。

    杨云还没有回到封地,作为王妃的池丽就是封地的主人,看到百姓们这一态度之后,池丽非常感动,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保护封地老百姓们的利益。

    再说杨云等人,队伍化整为零之后,杨云身边只带了姚侠、赤木儿和七八个士兵。他们扮着老百姓的模样,以最快的速度向封地的方向赶去。

    在西京城通往杨云封地的方向,好些地方都张贴了,抓捕杨云等人的布告。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不让各地的官员们为难。杨云尽量避开各大城镇,选择偏僻的小路,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多走了许多路。

    所以,当杨云回到封地的时候,已经是四五十天后的事情了,当杨云的身影出现在杨县城外的时候,许多见到他的封地百姓都立即高兴起来。

    吴王回到封地的消息,很快传到杨县城中,城中许多老百姓都放下手中的事情。涌到城门口来迎接杨云,这么多年来,大家对于这一位,真心想帮助老百姓发展的年轻王爷由衷的拥待。

    这段时间来,巨远光和郭龙都亲自在杨县坐镇,他们要守住杨县这封地的门户。

    池丽也一直待在杨县,虽然对杨云的安危十分牵挂,但她表面上做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因为池丽知道,杨云不在封地,自己就是封地的主心骨,若是自己乱了阵脚,那手下的官员们也会十分慌乱的。

    “王妃,我们下去迎接吴王殿下吧!”柳月觉得很奇怪,听说杨云回到封地,池丽脸上马上挂满了笑容,然后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飞快的向杨献城门的方向奔去。

    到了城门附近之后,池丽却没走向城门口,而是带上柳月,爬上了高高的城楼,站在城楼上,远远地看着杨云走向城门,正和城门口的百姓和官员们打着招呼。

    “不用啦,我们回去吧!”听到柳月的话,池丽脸上带着笑容,转身往回走去。

    “您不是一直在想着吴王殿下,怎么现在不去见上一面?”柳月有些奇怪问道。

    “他这么久没有见他的一众兄弟,一定还有许多事情要谈,这时候我们就不打扰他了。回去给他准备一些醒酒汤,估计他们今晚上又要喝个不醉不归。”池丽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情。

    看着热情似火地站在杨县城门口等候自己百姓,还有巨远光和郭龙等封地的大小官员,面带笑容来迎接自己的时候。

    杨云的十分开心,刚刚告别了自己的亲兄弟,但是在杨云心中,这里的许多人才是他真正的兄弟。在西京城的几月里,他无时无刻不怀念着,封地这一帮如同亲人一样的属下,一起畅饮的感觉。

    杨云举目四望,见封地的一切都十分正常,他一下子放心下来,看来封地的官员和百姓,在关键时刻还是坚决地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回到杨县,杨云与等在城门口迎接自己的官员和百姓,一一打完招呼之后,不顾身体的疲劳,来到了杨县县衙。

    封地的主要官员们,也没有回去,都跟在杨云身后,因为他们知道,在现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杨云回来之后,一定要了解封地目前的情况,并商讨应该采取的策略。

    众官员的猜测是对的,杨云回到杨县县衙之后,马上召集封地的主要官员,一起到县衙大厅议事。

    听到巨远光和郭龙在自己回来之前,已经把封地的官员进行了一次清理。对于没有坚决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官员,已经离送出境。

    杨云感觉十分欣慰,看来自己选择巨远光和郭龙俩作为封地文武官员的领头人,是明智的。

    紧接着,一些官员又向杨去汇报,在杨云回到封地之前,他们派出了大量人手,化妆成普通百姓,了解到的老百姓的动向。

    封地三县的老百姓,这几年来,他们看着疯地的飞速发展,他们深知,这一切变化都是吴王杨云给他们带来的。

    所以封底三县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旗帜鲜明的支持杨云,特别是吴县的百姓,他们的态度尤为坚决,许多老百姓都表示,要是朝廷发兵要进攻封地,他们会誓死守卫自己的家园。

    当然,在封地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所以,在封地中,肯定有一些人对杨云和封地众官员充满怨气,比如杨县杨氏家族中,那一些以前家族长老和族老们。

    不过,让杨云高兴的事,封地的官员们早已考虑到这种情况。

    在消息传到杨云封地之后,封地的官员们已经清理出一些,持不满态度的人,要么将他们送出封地去,要么进行严密的监视,防止他们串联和伺机搞破坏。

    接下来,就是讨论封地如何应对,朝廷下旨抓捕杨云命令一事。

    封地的许多官员都认为,既然朝廷已经撕破了脸,封地三县干脆反了,由杨云直接称帝,反正这几年来,封地一直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但是有一些官员也认为,还是不应该操之过急,其他王爷的封地一定会有些动作,倒不如静观其变。

    对于这一件事情,杨云在回来的路上,早就想清楚了。

    就算事情发展到现在这地步,杨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独立起来,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大涪的一分子。

    这个时候,杨云的头脑十分清醒,这个时候如果和朝廷对立,对自己和大涪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以楚国为首的周边国家,一定会乐于见到这件事情。

    甚至,现在这事闹到这种地步,身后很可能有周边国家,有人在推波逐浪,就等着大涪乱作一团,所以一定不能做出自相残杀的事情。

    事情如果闹得无法收拾,最受苦的。还是封地的老百姓,杨云早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怎么也不愿意将他们拖入血腥的战争之中。

    所以,杨云趁封地的主要官员们都在这里,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听到杨云的话,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许多老成持重的人。都在心中,暗暗的点了点头,不争一时之气,做长久的打算,这才是目前封地最合理的选择。

    杨云的意见很快得到大家的支持,于是大家很快地行动起来了。

    杨云很快写了几封信,分别是送给几位王爷,还有身在西京城的新皇杨献的。

    几封信其实都是一个主题,就是希望看在大家都是杨家子弟的份上,大家都后退一步,化干戈为玉帛。

    在给杨献的信中,杨云还再次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自己没有反对杨献的任何意思,同时对皇位也没有任何兴趣,只是想轻轻松松的在自己的封地上,过平淡的日子。

    也不知道这几封信能否收到什么效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杨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为了预防万一,杨云还下令,让封底的所有官员,加大招募新兵的力度,并且要进行强化训练,争取让这些新兵最快速度,达到可以上战场的地步。

    此外,杨云还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杨县的城墙加高加厚,改良了城头的大型投石机,还制作了大量的强弩,布置在墙头各处。

    有了这一些设施,封地的防御能力增强了许多,这时候,杨云有自信,就算再来十万八万的大涪士兵,也可以勉强的将他们挡住。

 第三百一十章 五王出兵

    在西京城中,有一座很大的府邸,这个府邸看起来很气派,可以想象这府邸中住的人,显然是非富即贵。

    此时,这个府邸中正有三人在喝茶聊天,显然,他们此时心情都很好,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

    “现在好了,听说几位王爷已经在封地招兵买马,看来他们双方就要动手了,我们多年来的夙愿终于有机会成功了。”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喝了一口茶有些得意的说道。

    “哈哈,这一次这计谋用的好,终于使得陛下下旨捉拿几位王爷,而我们也成功让几位王爷相信,陛下已经决定要把他们都杀掉,吓得他们都逃离了西京城。”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也笑着说道。

    “是啊!这样一来,他们双方便没有了缓和的机会,他们打得越热闹,对我们就越有利。”年纪较大的那人又笑着说道。

    “可是,让他们兄弟间自相残杀,我们是不是做的有些过了。”旁边一个华服中年人,有些犹豫的说道。

    “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没有一点非常的手段,怎么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那中年文士接口说道。

    “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帮你登上大涪皇帝的宝座,瞧你这畏首畏尾的样子,哪有九五之尊的样子。”年龄较大的那个人,看着华服中年人,有些不悦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