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20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20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马作价几何?”声音似有耳熟。

    刘备循声一看,可不正是那胡商!

    “不卖。”刘备笑着执礼。

    “虽目盲,却可配种。”胡商一语中的:“所诞必是良驹。小友若得空闲,不妨来我帐中一叙。”

    “好。”刘备点了点头。对这个胡商的身份,刘备也很好奇。出手便是二十金,知道被骗仍要再买。不知今日,又想作何计较。

    辞别了公孙瓒和苏双,刘备牵马来到胡商营地。

    通报后,一貌美胡姬领着刘备进入帐内。

    胡商盘坐毯上,冲刘备伸手笑道:“坐。”

    “谢座。”刘备也学着他的模样,盘坐下来。

    “听闻你又造出一奇物?”胡商颇有耳目。

    “然也。”已经公之于众的东西,刘备没有掩藏的必要。

    “上次你买牛皮,便是为造此物?”

    “也对。”

    “能否买一张与我。”胡商还是想做生意。

    “可也。”刘备笑道:“此垫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万钱,中品三千,下品千钱。你要几品?”

    “极品。”胡商笑道:“需按我心意,定做一张。”

    刘备心中一动:“你且道来。”

    胡商笑道:“无它,垫面需用紫貂皮。”

    “做不了。”刘备哪里去给他找紫貂。

    “贵客尚黑,颇识皮裘。若非紫貂,何以称极?”胡商摊手道。果然,他背后还有位大金主。想必那两盒果冻,也是背后金主所买。且居苦寒之地,否则也无需在寝垫外,蒙上毛皮保暖。

    刘备忽然想到了自家的金胆黑熊皮:“熊皮可否?”

    “且说说看。”胡商果然意动。

    刘备便将三叔熊当日的状况,细细道来。

    听完刘备的描述,胡商欣然点头:“金胆黑熊可也!”

    “你愿出价几何?”刘备笑问。

    “也二十金可否?”

    刘备断然摇头:“金胆巨熊,毛发无伤,世间罕有。非百金不易。”少于一百个金饼,不会交易。

    “若果如你所说,便是百金又何妨?”胡商果然豪爽。

    “那就说定了?”来一趟马市,又赚百金。修建庄园坞堡的钱,有了。

    真,天助我也。

 1。42 刘备四友

    “定了,定了。”胡商与刘备三击掌。

    百金可不是小数目。

    一金万钱。百金就是百万钱。百万钱能买个一百石的御史。若是打对折的名士,能换个两百石的县丞当当!

    而且,若是在马市兑换,百金能兑一百五十万。

    这胡商,是不是也太有钱!

    也是,良马一匹值二十万。百金也不过是五匹马的价钱啊。

    刘备想了想道:“可否再与我些牛皮?”

    “有何不可。”胡商甚是豪爽。只是,你这张作价百金的床垫,究竟要送谁?

    出了胡商营地,刘备又去寻苏双。

    公孙瓒也在侧。苏双正指着市中一匹高头大马,向他低声道来。公孙瓒不时点头。显然是看中了这匹母马。

    “苏双,瓒公子。”刘备牵马而来,不等近身就先行问候。这是好意提醒。两人间不想为外人知的话,便可就此打住。

    “刘备,你来的正好。”公孙瓒以手指马,笑问:“这匹母马如何?据那胡商说,乃是乌桓马与大宛马杂生。”

    刘备细看之后,笑道:“瓒公子,大宛马虽善冲刺疾行,耐力却差。若想游骑四方,此马不妥。”

    “怎样!”苏双拍手笑道:“可如我说!”

    “果真如此。”公孙瓒苦笑摇头:“想我今日注定无所获。”

    不等刘备开解,这便又放声笑道:“也罢。走,我请你去吃酒。”

    “不可,不可。”刘备急忙摆手。少爷我才七岁好吗。去拉苏双,苏双也推脱不去。无奈,公孙瓒只得舍下二人,却寻那些个狐朋狗友。

    等公孙瓒走远,刘备笑道:“苏双,不如去我家?”

    “这样啊”苏双最熟悉的就是马市。似乎只要一想到要离开马市,就会心生紧张。

    刘备笑着眨了眨眼:“大黄产子,你岂能不去?”

    “那,好吧!”苏双终于下定决心。

    “来!”刘备这便扶他上马,牵着缰绳出来马市。

    正与几个好友说笑的公孙瓒,无意间回头。正看见刘备牵马,载苏双离去的一幕。

    “嘿,刘备!”

    苏双和刘备,年纪相仿,两人说说笑笑,没觉有何不妥。然而在公孙瓒看来,刘备牵马步行,苏双反端坐马背,就是大大的不妥。他自觉也能与苏双打趣说笑,却绝不会为他牵马。

    无它,身份不同。

    这个时代,良贱总归是有别。

    这也是他对刘备另眼相看的原因。

    出了城门,刘备翻身上马,快马加鞭,飞驰而去。

    苏双虽善马,却从未骑马。眼前景色飞掠,耳边风响,一时头昏眼花,不禁大呼小叫。

    惹得路上行人纷纷侧目。刘备不禁大笑。这便放慢马步,一路小跑着返回了楼桑村。

    “哇”不等下马,苏双就被刘备家的住宅惊呆。

    “这都是你家?”黑乎乎的手指,在空中画了个偌大的圈。

    “都是。”刘备笑着把他扶下马背:“走,去见阿母。”

    不由分说,刘备拉着他入了院中。青駹马颈上铜铃在门前一停,阿母便知刘备回家。

    起身迎至廊下。

    公孙氏走过来,帮他卸下缰绳马鞍。刘备拍了拍马背,青駹马一路小跑着奔向后院槽头。

    “阿母,这是苏双。”刘备笑着引荐。

    “见过夫人。”苏双急忙行礼。

    “你就是苏双?我儿时常提起。”母亲含笑点头。

    “我与刘备在马市相遇。”苏双见刘备母亲并未有一丝一毫的反感,这便送了口气:“相识一年有余。”

    “进来说话。”母亲含笑邀请。

    “好。”苏双脱了草鞋才发觉不妥。脚实在是太脏了。

    “无妨,我去为你打盆水来。”刘备也发现了。这便去井栏打了筒清水,为他濯足。

    洗好脚,用麻布拭干。这便赤足入堂,跟着刘备在麻垫上跪坐下来。

    公孙氏捧上香茗和鲜果,陪坐在母亲身侧。

    苏双是第一次做客。对眼前的一切都觉得新奇。且都年少,也没有许多的顾忌。母亲又慈善,让苏双越发感觉自在。喝着香茗,吃着鲜果,与刘备有一句每一句的闲聊,开心都在脸上。

    吃完,喝完,刘备拉着他去后院看黄骠马。

    起身前,苏双还不忘向母亲和公孙氏行礼。

    “小弟此友,真纯可爱。”公孙氏笑道。

    “能广交友,而不拘一格。我就放心了。”母亲笑着端起香茗。

    想着刘备的那些个朋友,公孙氏不禁笑道:“士农工商,样样齐备。”

    母亲亦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四民月令的四民,便是指此四类。

    可不是么。经商的耿雍,世家的崔钧,善马的苏双,远赴洛阳的牵招,还有在家埋头苦读的张小胖。

    看着苏双留下的一排脚印,母亲已知其双足尺寸:“不如给他做双青丝履。”

    “好。”公孙氏笑着点头。这便取来针线,与母亲忙碌起来。

    母亲是大家闺秀。虽不善操持家务,女红却一顶一的好。即便生活窘迫,一日三餐需典当度日,可刘备身上衣服却从来一丝不苟。

    当下的普通人,不能穿彩色的衣服。服装不可染,须是织物本色。唯一能穿上身的颜色,就是青色。所以青巾、青衫、青丝履,都是寻常人家的着装。

    后院马厩。

    看过黄骠马和小马驹后,苏双顿时笑开了花。

    “刘备,此必是良驹!”

    “我说是白牺,你看对不对?”刘备笑问。

    “这谁能知晓。你说是就是。”苏双笑答。

    “听说马驹长大,毛色会变。不知此马会不会也变成了别的毛色。”刘备有些担心。

    “多半不会。”苏双先是摇头,跟着又说道:“毛色其实并不重要。古代有九方皋相马的故事。是不是良马,他从来不看毛色的。”

    “也对。”刘备欣然点头。

    苏双看完马驹,又走到黄骠马身旁,细细察看生产时留下的创口的愈合情况。确定无碍,才和刘备出了马厩。两人又登上望楼,凭栏远眺。刘备指着清溪口的百余亩水田,把陷石开荒的事说与他听。听到要紧处,苏双不禁眉飞色舞,真心为刘备赶到高兴。眉宇间发自肺腑的赤诚,做不得半分假。

    刘备有指着村中草庐说,要让刘氏宗族都能建起重堂高阁。

    苏双问,何为重堂高阁。刘备说重堂就是重楼,高阁也是指高楼。拍了拍栏杆道,就像这座望楼一般高。

    苏双吃惊的张大嘴巴。环视着村中一座座低矮的草庐,想着都变成高楼会是何等的景象。

    刘备说,以后也搬来楼桑村跟他同住。

    苏双问,是真的吗?

    刘备拍着胸脯说,当然真。

 1。43 楼桑特产

    母亲烧好了洗澡水,便让公孙氏来唤。

    苏双这才恋恋不舍的下了楼去。

    关于洗澡,秦时已有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的礼仪。礼记内则中说:“五日则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潘请;足垢,汤请洗。”潘是指淘米水,有一定的去污作用。汤,则是指热水。

    东汉汉官仪上又载:“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也就是说,官员每五天给假一天,可以回家休息沐浴,称为休沐。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五天工作制的历史非常悠久。

    除了洗浴,还有药浴。刘备和张小胖都曾洗过。

    刘备家建有单独的浴室。四面有帘遮掩,当中置木浴盆。盆下有草席,席上有麻毯,用来吸水。麻毯遇骄阳揭去洗净晾干,还能复用。

    苏双经常下河洗澡。

    河水清澈,夏日在河中洗澡和家中沐浴,没有多大的差别。之所以脚脏,那是苏双整日混迹马市的原因。身上并不脏。这个时代,洗浴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真没什么大不了。

    两人初次相见时,苏双比刘备略高。今已稍矮一头。刘备去年的衣服,苏双都可以穿。母亲找出来,打成包裹,准备让苏双明日带走。

    刘备家的鲜果和糕饼,苏双怎么也吃不够。刘备家姐总是不停的端过来。好像永远吃不完一样。

    依着惯例,朋友来访,母亲就会安排住在前堂。将三寸多厚的麻垫直接铺在地板上,不要太舒服。天热了直接拖到廊下,披星而眠。刘备家没有蚊蝇,这让苏双很奇怪。

    刘备指着放在垫前的博山炉说,里面放了驱蚊蝇的香草。

    没有香炉的人家,会把蒿草、艾草编成草绳,湿润后点燃。散出的烟气也能驱蚊。

    只不过,驱蚊火绳不如刘备家的香炉来的高雅。

    当然,沿床榻支起防蚊的帐幔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广植在庭院中的花草,亦有驱虫效果。

    反正,总归是有办法。

    苏双睡得极沉。日上三竿,才悠悠醒来。

    刘备端来洗脸水和早餐。苏双草草的抹了把脸,陪刘备把早餐吃完,便急着要回马市。

    公孙氏套好马具,递上包裹,送两人上马离去。

    苏双死活不让刘备送他入市中。刘备便扶他下马,又把母亲置备的包裹递与他。目送苏双走进马市,这才打马离开,返回家中。

    正如赛马对骑士的唯一要求就是,体重越轻越好,重了反倒会增加马匹的负担一样。刘备现在的体重,对青駹马来说,实在是太轻松。滚鞍下马风险太大。刘备都是等马站稳,才踩着三阶马镫,翻身下地。

    好在家中两匹都是一等一的良马,性情温顺,颇通人性。没出过危险的状况。

    新麦入仓,母亲说去年的稻谷要不要卖掉一些。不然等新稻收割,仓中无法囤放。

    卖粮?

    与其卖掉,不如扩建仓房。

    母亲笑问,若明年又无处安放,该当如何?刘备说那就再扩建。

    如此年复一年,仓房可有尽头。

    刘备叹了口气,那就卖吧。

    谷一石两百二十钱。

    家中有谷千石。母亲说可买一半。得钱十万余。换来十枚马蹄金饼,和铜钱一万余。

    设身处地,刘备方知良田百亩是何等的富裕!

    不行,仓楼一定要建。

    “六月可菑麦田。六日可收葵,可作曲酒曲。”

    收割完毕的麦田,本该这个时间进行初耕,将田中残余麦秸耕断。因要改种水田,族人正大修陂渠堤坝,初耕便往后延。刘备家雇佣的宗人正忙着稻田管水,除草,施肥。宗人说稻田见红鲤,乃吉兆。本想着捉出来烤着吃掉的刘备,只好讪讪打住。

    酿酒,貌似太复杂。刘备所知不多。这也不是他兴趣所在。

    趁着空闲,刘备要把和胡商约定的金胆黑熊皮垫做出来。

    找来老工匠和几位手艺最好的匠人,取出那张毛发根根竖起犹泛凶光的黑熊皮。刘备将心中所想,向众人细细道来。

    按他的想法,要做一张能铺满整张熊皮的大床垫。

    熊头要虎踞垫尾正中。躺上去,仿佛骑熊胯下。刘备的想法,来自那些喜欢把一整张虎皮铺在座椅下的山贼王们。脚踩虎皮脑袋,大口喝酒,大秤分金,不要太粗鄙。

    老工匠建议,先把熊皮缝在蜀锦,然后再裹在麻垫之外。

    至于要不要把底下的麻垫也做成熊皮的形状,刘备想想还是算了。

    楼桑女红第一,正是母亲。先由老工匠用打针粗线,把熊皮固定。再由母亲用绣花针密密缝合,绣在了蜀锦上。等绣工完成,这边用上好的苎麻丝和上等牛胶压制的床垫,也制备完毕。

    两相合并,一张霸气十足又软硬适中的金胆黑熊极品锦垫,便制造完毕。为了突出它百金的高价,刘备还用了崔烈手书铭的定做织锦。

    以往麻垫都是单人。和当下草席的尺寸相仿。而给胡商定做的这张床垫,却比后世的双人床还要宽大。确是称的上极。

    族人的牛车都放不下,只能把顶棚拆掉,竖着拉到了马市。

    同来的宗人,合力抬进胡商营地。不过百余步,就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