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647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647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舞』。

    诚如李太白诗言:“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比起后世单纯药物成瘾,时下乃幻境成瘾。本质上同为愉悦精神。然最大不同,时下全无负罪感。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上至帝王,下至黎庶,四百年两汉,除王学门徒,无一幸免。

    胡旋赏心悦目,飞天心驰神往。

    曲终人散,仙踪难觅。余音绕梁,余韵流风。

    何苗长吁短叹,眼界大开。

    何后再窥。见蓟王屏气凝神,不为所动。一时百味陈杂。蓟王看似客随主便,来而不拒。然自入园那一刻起,便从未放松警惕。

    之所以如此防备。只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又谓“吃一堑而长一智”。蓟王自与何后相见,金水质玉、霞楼撤梯,濯龙同舟,千里投怀。先取财,再渡种。往后,恐也只剩索命一途。

    如何能不,避恐不及。

    物极其用。话说,太后亦将自身优势,用到极致。若不入宫,乃去修仙。能证大道否?

    后世所谓宫斗,实不值一提。既无实用性,又无想象力。且看何后,是何等翻云覆雨。

    一提“离间计”,便会想着百般诋毁,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不妨再看李肃间吕布。闭口不提蓟王二字,只论私交,不谈公事。若非贾诩点醒,吕布蒙在鼓里,犹不自知。

    防不胜防。

    当如何破?

    三看蓟王留白间韩遂。终归博采众长,乃至学以致用,更至学而无用。

    智者当面,莫起心机。谨防将计就计。

    世上无不散之筵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蓟王称不胜酒力,起身告辞。

    太后欣然罢筵。命长乐太仆赵忠,并车骑将军何苗,恭送蓟王。

    直到车驾出洛阳上西门,刘备这才悄然松了口气。

    何氏依偎在夫君身侧,一路无言。

    再入函园,直升三足踆乌船宫。置身水上堡垒,刘备终得心安。与美人沐浴安寝,一夜雨疏风骤。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天明酒醒,神清气爽。尺树寸泓,别无异常。

    披衣下榻,自去沐浴更衣。

    又过一关。

    不及用完早膳,右丞贾诩来报,大秦使团今日抵京。

    罗马皇后,奥古斯塔,鲁琪拉,在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黑夜女王英妮娜的陪同下,携西域罗马使团,浩浩荡荡,抵达洛阳。

    大秦皇后,亲自到访。大汉四百年,绝无仅有。

    话说。八方来仪,万邦来朝。彰显泱泱大国,煌煌天汉,乃历代帝王,梦寐以求。

    历代明主,亦无可免俗。恰逢大乱初平,人心不稳之时。域外强国大秦皇后,亲自到访。可想而知,朝堂内外是何等欢欣鼓舞。洛阳百姓,与有荣焉。

    恐鸿胪寺,疏于防范。少帝与蓟王商议后,遂下诏命。将大秦皇后一行,迎入函园客堡安居。

    累日来,太傅杨彪,寻章摘句。为少帝梳理书载大秦: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

    “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十里。胜兵约有百万,常与安息相御。”

    “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⒅斓ぁ⑶啾獭4探鹇菩澹山鹇屏Y、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又能刺金缕绣及积锦缕罽(jì)。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安息、身毒人与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邻国使到者,辄廪以金钱。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商客往来皆赍三岁粮,是以至者稀少。”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可叹甘英功亏一篑。”少帝悠悠回神,心向往之。

    杨彪笑道:“出使大秦,乃我大汉雄心。前有张骞、后有班超。两汉以来,英杰辈出。终有一日,西极之地,当见汉使持节。”

    “蓟王,志在千里。大汉十三州,已难舒其志。”少帝叹道。

    杨彪言道:“陛下当勤勉。以待他日,蓟王远赴万里,长展鲲鹏之志时。护江山社稷以周全。令王上无后顾之忧。”

    此言意味深长。少帝心领神会:“朕,当谨记。”

    换言之。蓟王志不在,逆篡帝位。

 1。88 大国之基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翻成白话,便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蓟王高瞻远瞩,胸怀广大。又如何会困守,区区百里京畿。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莺歌燕舞,酒池肉林,穷奢极侈,荒淫无度,乃至碌碌为为,老死榻上。

    太傅杨彪又言道:“臣亦听闻,蓟王欲仿效西域,另立岭南、漠北、东瀛,三大都护府。于内,拱卫汉土。于外,驯化蛮夷。”

    略作思量,少帝欣然点头:“蓟王开疆辟土,只为名著青史乎?”

    杨彪却答曰:“臣闻上古时,周初封诸侯,称八百国。春秋时,剩百七十国。战国时,仅余七国。待秦灭六国,楚汉相争,天下并为大汉十三州。已传前后四百年。当作何解?”

    少帝言道:“分久必合。”

    杨彪轻轻颔首:“一统诸夏,乃大势所趋。”

    少帝幡然醒悟,“‘闻道上童谚:麒麟见,乱世终’。蓟王,欲纳天下乎。”

    “蓟王曾言,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居汉民。”杨彪言道:“四大都护府,乃为藩屏。沟通华夏与徼外蛮夷。若成,大汉江山永固,后世无忧矣。”杨彪徐徐善诱。既为帝师,当不可越俎代庖。只引经据典,阐明内中缘由,个中道理。答案,当由少帝自行领悟。

    “太傅之意,朕已尽知。”少帝自有所悟:“先帝封蓟王,辅汉大将军。乃远见之举。”

    “陛下明见。”杨彪笑道。

    太傅金玉良言,令少帝茅塞顿开。蓟王既志在四方,不欲困守于内。对少帝而言,乃是极大之利好。必欣然许之,安心做『守成之君』。

    按后世划分,一朝始终,历代君王分为:开朝之君、中兴之君、守成之君、乱亡之君。

    单就功业而言。开朝之君如高祖,居首。中兴之君如光武,居次。守成之君如文、景,再次。乱亡之君非桓、灵莫属,居末。少帝不敢与文、景相比。然能励志超越桓、灵,亦足可称道。

    野心常与身位成正比。今,汉室式微,能坐稳江山,实属不易。马瘦毛长,英雄气短。哪有环顾宇内之心。君不见,先前黄巾逆乱,天下板荡。朝臣竟欲自断一臂,弃陇右半壁江山。

    俗语谓,富不过三代。蓟王当世雄主,不敢争锋。然身后三百余子,可有一人,能比肩乎。

    只需守住祖宗基业,当可徐徐图之。故闻蓟王志在四海,少帝焉能不喜。凡有所请,必有所应。予取予求,怀之以柔。此乃,羁縻之策也。

    少帝憨于外而精于内。大汉得其主也。

    待授业毕。杨彪恭送少帝回后殿,遂出宫回府。

    “拜见太傅。”与左中郎将吕布殿前相遇。

    “见过左中郎将。”杨彪含笑回礼。

    “大秦使者先到,百官皆去相迎。太傅同去否。”吕布笑问。

    “大秦皇后一行,自有大鸿胪接待。”杨彪答道:“陛下课业为重,无暇他顾。”

    “太傅珍重。”吕布这便别过。徐徐直身,目送杨彪车驾出宫门。吕布自去偏殿,与小黄门安絜相见。话说,自那夜二人偶遇,碌碌饥肠,同享一席佳肴。一回生,二回熟。到如今无话不谈,相交莫逆。能在深宫之中,得一知己。于自幼生于边郡,骤登高位,孤身留京,身无所依的吕布而言。真乃,生平之幸事也。

    “何事如此急迫。”得小黄门传语,吕布急忙赶来相见。

    “老父知我与左中郎将相识,欲请往家中一叙。”安絜目露忐忑。

    “我道是何事。且回禀伯父,吕布自当如约而至。”吕布笑答。

    “好。”安絜便松了口气,又问道:“几时得空。”

    “后日休沐。便择此日如何?”吕布言道。

    “一言为定。”安絜展颜一笑。溢彩流光。

    吕布瞬间失神。急忙侧目。忽心生忐忑,莫非我亦有断袖之癖?

    待回神,安絜已远去。

    旁人视为禁中之地。安絜却往来自如,游刃有余。吕布亦不禁生疑。究竟是何许人也。能往来帝王之家,如入无人之境。三日后,谜底自当揭晓。

    二崤城,九坂坞,客堡。

    客堡内建诸客舍、另有蕃邸、国宾馆、大使馆等,诸多建筑。乃是集居、贸、外事于一身的繁华城邑。九坂坞堡,便是九座城邑。

    客堡横竖一里,居于九坂最西。城内高楼鳞次,招牌栉比。外罩琉璃,内燃灯。日落西山,华灯初上,招牌璀璨。放眼望去,灯明字亮。整个山头,夜放豪光。

    “北雁南归,紫气东来。”先前,没鹿回单于入京朝拜,居于“雁归馆”。西域使团千余众,则入“紫墀馆”。取乐府诗“灵正丹帷,月肃紫墀”之句。

    “馆,客舍也。”

    前后楼馆,左右附楼,连以垣墙飞阁。居中亭台楼阁,碧水环流。分,通铺、雅室、精舍、贵宾阁。一馆之大,足可容纳数千客旅。上至馆中主事,下到仆从婢女。便是好妇酒保,庖厨佣工,皆喜笑颜开,殷勤备至。怎一个宾至如归了得。

    天梯直升,雅室对列。房门错开,窗明几净。再入大平座,居高远眺皑皑京华,素裹银装。便是自称见多识广,原罗马贵族,亦啧啧称奇。

    王室贵族,不出意外。然寻常人等,能居于此,当真闻所未闻。

    丝路听闻,蓟国兴二十等爵,国内新生爵民。本以为,类罗马公民。不料二十等爵,竟适用于全体国民。凡编户齐民,便可积功至相应民爵。甚至为候,亦不是梦。虽说“非功不侯”,“非刘不王”。能不另行设限,广予齐民,进身之阶。古往今来,闻所未闻。

    士、农、工、商,卒,大量进爵。与齐民上下勠力,为大国之基。

    于是乎,在齐民与列候、封君之间,产生新阶层。以取代尾大不掉,大发国难财的遍地宗贼。辅以“分户不析产”之《圩田制》。最大程度的分散了宗族聚力,消灭宗族乡党之害。

    试想,家中诸子长成,皆可迁往新城,自立门户。相聚少则百里,多则千里。如何能聚成宗族。蓟人包罗万种,又如何能凑成乡党。

    山顶国宾馆。

    听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并黑夜女王英妮娜,将道听途说,娓娓道来。

    罗马皇后,奥古斯塔鲁琪拉,一声长叹:“此人可怕。”

 1。89 薰莸异器

    “皇后何有此言。”阿奇丽娅难掩惊讶。

    “自东来大汉。见你日日苦读汉人经典。尤其历史,知之甚祥。何不说说‘武王伐纣’。”鲁琪拉答非所问。

    “这有何难。”阿奇丽娅娓娓道来。

    鲁琪拉频频点头。待阿奇丽娅,将长篇史诗,滔滔说完。忽笑问:“决胜于何处。”

    “自是牧野之战。”此亦难不倒圣火祭司。

    “牧野,战况如何。”鲁琪拉再问。

    “武王身先士卒,奴隶临阵倒戈。”阿奇丽娅脱口而出:“兵败如山倒。”

    “蓟王若大军压境,可比武王伐纣吗?”鲁琪拉语透深意。

    阿奇丽娅恍然大悟:“皇后乃喻,西征罗马。”

    “正是。”鲁琪拉言道:“罗马军队,虽无奴兵。然后方劳作,后勤输送,帝国上下,方方面面,皆充斥大量奴隶。仅罗马城中,奴隶便有数十万众。而被贵霜、安息贩卖到绿洲的罗马人奴隶,皆被释放为自由民。蓟国二十等爵,虽未在绿洲实施。然依我所料,绿洲大兴民爵,不过是时间早晚。绿洲种种神奇,宛如置身天国。遥远绿洲及绿洲主人之名,早已随商队,传遍丝路沿线各国。若得知绿洲主人兴兵西征,所有奴隶皆可除枷锁,免奴役。户户得田一顷,宅一座。你说,罗马有多少胜算。”

    “若能御敌于国境之外。相持日久,蓟王劳师远征,难以补给,必然败退。然若被突破阿拉比亚边墙防线,长驱直入。边界行省,阿拉比亚(Arabia  Petraea),会最先倒戈。蓟王得此地立足,推行绿洲律法,释放奴隶为平民,就地圩田募兵。后续人马,源源不断赶来。若能整编十万大军,罗马亡国在即。”阿奇丽娅深看鲁琪拉一眼:“然而,释放奴隶,分割田产,势必造成原有罗马贵族不满。抵抗组织会令蓟王疲于奔命,四面扑火。拖慢甚至拖垮,整个西征战役。可是,如果绿洲主人,与皇后结盟。以皇后的名义西征。并释放善意,适当维护罗马人的权益。抵抗便会大大削弱。不仅边界行省,帝国之中,原本效忠皇后的各省总督,各军团长,执政官,元老院……甚至,不等兵临城下,城内或已有人刺死另一名凯撒。”

    “老实说,你是不是预想了很久。”鲁琪拉笑问。

    “无时无刻。每时每刻。”阿奇丽娅大方承认:“鲁琪拉。其实这段日子以来,我也一直在想,罗马究竟需不需要奴隶。没有了奴隶,罗马会不会更强大。又或者,会一日崩塌。”

    “没有人能预见未来。即便是你,阿奇丽娅。”鲁琪拉眸中深意,复杂难明。

    “其实,皇后也没有想好。不是吗?”阿奇丽娅睿智一笑。

    “赛里斯人,将大汉,分成前汉和后汉。只因前汉末年,有王莽篡位,令国祚中断。如果罗马也有类似遭遇,我们还能复兴吗?”结束谈话前,鲁琪拉忽问。

    “当然。”阿奇丽娅眸中,熠熠生辉。

    “好的,阿奇丽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