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86部分

扶明录-第286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没有一举破城,他也没有一举破敌营,只恐接下来还有几场厮杀,清军今儿算是正儿八经的撞破了头,但距离让多尔衮死心还差点火候,除非把他送到黄河边,方才见效。

    对峙很快结束,所获甚丰的吴三桂入城鸣金,常宇下令收兵,慢慢退回城内,而他偕同李岩部竟然光明正大的在清军眼皮底下入了西山。

    眼见明军撤回城内,清军终是松了口气,多尔衮突觉心口一闷,一头栽下马,四下皆惊。

    明军收兵,大军回城,小股入山,李岩的五千骑兵随常宇入山,此时山中兵力已近万,若人马齐入洞则有不足。

    这一战明军可谓打了一击漂亮的翻身仗,在岌岌可危之际,在清军垂手可得之际,出乎意料突然以骑兵杀出,一股扰起后阵,一股正面屠杀步兵,转眼之间翻手覆雨,扭转了战局,加上李岩的适逢其会,彻底把清军击溃。

    所获甚丰,但代价也不小,宫字营和黑豹营属于重甲骑兵,防护力高,但即便如此依然损失半百人马,更是人人带伤,吴中的黑狼营虽也是家丁出身骁勇异常,也损失数十,心疼的吴中两眼发红,至于神机营的火枪兵,以为人所不齿的捡漏战术得以保全,损失最少,但常宇推测吴三桂的人马定然损失惨重!

    时已至午后,伤兵入洞痛苦呻吟声不绝,陈王廷等人强忍疲惫在给士兵包扎伤口,家丁早已经准备好午饭,疲惫自己的士兵开始吃饭休整。

    常宇在洞外的一块岩石旁边不停的呕吐,他从未想过有一天看到人头会恶心如此,将士马鞍上系着人头,山洞中堆着人头,好像到处都是血淋漓的人头……突然间他就觉得很反胃,不是矫情,顿时觉得自己成了魔鬼,再也控制不住的吐了出来,甚至吐到只剩黄水。

    山中有伏兵已非秘密,经过这数天的折腾,多尔衮必然咬牙切齿欲除而后快,所以山中工事必须要尽快完善,以应对不测,以常宇推断,数日内清军必定攻山。便在山前山后皆布兵置炮同时分派轮值,这样也可缓解山洞空间不足的压力。

    布置完当天色已近傍晚,几乎一夜一日未休的将士早已力疲在洞中躺了一地,常宇也是疲惫至极,可是躺了一会转辗反侧难以入眠,便起身走到洞外,却见李岩站在洞口旁一棵树下盯着远处发呆,见到他赶忙见礼“督主大人”

    常宇轻轻摆了摆手,随手拽了一根干草叼在嘴里,目光也望向山外,宁远城外尸体遍野,狼藉一片,清军竟然没有来清理战场。

    遥望东北清军大营,依稀可见人头攒动,在壕沟处尚有列阵之兵,看来防范心不小,纵观他处已不见溃军身影,估摸着烂摊子也是收拾的差不多了。

    “督主,卑职刚才和胡公公聊了会,言山中粮草仅够七天可用,只恐……”李岩脸色变得凝重。

    清军到达宁远之前,成语伏兵山中曾携带一批粮草,后八达通商会又运粮草送至关外,一部分存大部分存中后所,一部分存送至宁远城中,同时也给山中补充些许,以当时兵力来说足够半月只一月。

    但一下多了李岩部五千人马,口粮最多撑得过七天。

    “足以!”常宇冷笑,一指东北清军大营“本督七日内必退敌!”

    李岩面色凝重“只恐未必如此轻松……”他不是不相信常宇,而是深知清军实力,先前他捡漏乘胜杀敌,算是第二次和清军交手了,但已摸出深浅,若正儿八经的野战,清军骑兵实力真的是恐怖!

    常宇转身看着他轻笑“李将军,在太原时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又有所谓的民心也就是炮灰无数,可是他撑了多久?”

    李岩表情一滞,随即苦笑不语。

    常宇又道“当时本督不过匆匆上任,临危受命,一无兵二无钱三无粮四无军心,可眼下本督有兵有粮,清军虽是凶悍,但本督士气如虹,便凭此一点,就能退敌!”

    李岩点头认同,没错,有时候士气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眼下这个关外边城的明军士气达到了空前的高涨,不论是为了赏银还是了抱负或是为了出一股怨气,他们的杀敌之心空前少有!

    这一点就连清军都明确的感受到了,明军不一样了,记忆中的大明军队不是这样子的,他们只会闻风而逃,一战击溃。

    却没想到这次被明军打的狼狈不堪,出兵时的那股豪情壮志现在看来脸都被打肿了,入关掠劫,放马中原……可笑的是关还没入呢,就被揍的鼻青脸肿像个猪头!

    ………………………………………………………………………………………………………………………………

    喜欢的书友请多多支持,才有动力码字,多谢!

    。

第500章 萧然死() 
“从头到尾就是个圈套,就是个圈套……本王中计了”请军大营帅帐内,多尔衮脸色惨白躺在榻上,双手颤抖指着帐顶咬牙切齿怒吼。

    先前一个怒火攻心,让其晕死摔落马下,随侍赶忙送至大营,一番推拿诊治终于醒来,张口就大骂吴三桂小人卑鄙,此时原本很多想不通的困惑已昭然若揭!

    先前吴三桂乞师,言高第造反,又言贼军逼近京城……但突然袭击阿巴泰的先锋让他大是不解,一直不明白这对他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在答案已经十分明确了,一切的一切全是圈套,小小边城能出现五六万甚至更多的兵马,且早已经伏兵山中,这不光说明人家设了圈套等自己上钩,且至少准备三月有余!

    毕竟调集兵马,粮草运输,构建工事,商定战术等等均非一日可成,什么高第造反,贼军围京,全特么的是烟雾弹,明廷定是一早得知他有入关计划,便开始盘算此事,在此设了个圈套,引自己上钩。

    明廷竟然早在三月之前就开始算计自己!

    这个局布的好大,明廷竟然出了这等人物,是谁,吴三桂么?

    这后起之秀果真有两把刷子,可比他爹牛逼多了。

    多尔衮觉得他什么都猜透了,都明白了,可是除了明军的确在算计他外,其他都差之千里,幕后下这盘棋的是一个他此时尚且不知名字的太监,至于设置这个圈套更没有三月之久,说出来他恐怕都不相信,一切不过十日之内匆忙搞定。

    当然他推断也没错,按照正常步骤调兵运粮请示朝廷乱七八糟的没有个两三月搞不定,可是小太监不一样的,粮食自己弄,兵自己调,连银子都花自己的,至于设圈套算计他更是临时起意,到了宁远后发觉不对后,慌忙去诱他过来,同时调兵遣将布置各种手段埋伏,等其入彀。

    这其中详细多尔衮自是不知,他关心的是亡羊补牢为时晚不晚!

    明军城防,兵力以及战术都出乎自己意料,自从到了地界后连连碰壁,刚才更是被撞的头破血流,甚至险些翻盘,现在想想还是一身冷汗,若是被明军顺势杀到大营,当真是灭顶之灾!

    偷鸡不成蚀把米,此番攻城可谓损失惨重,步兵至少伤亡五千以上,骑兵千余,三顺王中两人受伤,多铎收重伤至今未醒,至于其他军备更是不计其数。

    但若就此拔营离去,那也是万万不能,宁远城必须打下,打不下也必须入关,否则班师回朝如何交代,再者北地此时虽苦寒,可大明境内已是草长莺飞,土肥水沃正是牧马抢劫的好时机啊。

    于公于私,都不能轻易班师回朝更不能放过宁远城,只是要换一下战术了,要小心应战,不能总被明军牵着鼻子打。

    “明军狡猾,自吾大军临界从未正面迎战,诡计尽出,偷袭埋伏各种下作手段层出不穷,当然兵不厌诈也在情理之中,但从这里也可看出他们的弱点,那就是不敢和咱们正面为敌,不管是躲在城中的还是山里的都是如此!”范文程低声皱眉道。

    “范老是想把他们引出正面应战?”多尔衮摇摇头“只恐徒劳,他们自知弱点,又岂可示于人前!”

    “我倒觉得明军也不尽然那般无用”阿济格插口道“先前那支数百人的重甲骑兵就是狠角色,以数百人硬撼我数万铁骑,被围困近两炷香竟然无恙,且十五弟便是被其中一小将所伤,另一将领更是悍勇,威猛不下鳌拜”。

    阿济格心有余悸,众人也都想起了这茬,脸色皆现凝重之色。

    “那支骑兵打宫字旗,重甲异于寻常人马,到底是什么来头?”多尔衮皱眉。

    “难不成和明廷内宫有什么关系?”范文程异想天开,诸人皆感觉匪夷所思不可能,只有豪格心中暗叹真的是太监!

    吴三桂在西山伏兵上万,极大程度牵制了攻城的清军,先前溃败便是预估不足,应付不及,被其钻了空子,以至造成无可挽回的失败。

    眼下若想再次攻城,那必选拔掉这颗钉子,到底看看他是什么来头。

    多尔衮同诸将在大营商议战略,而在宁远城内确实另一番光景,简单一句话,举城狂欢!

    数日之前,伏击阿巴泰的余欢未尽,转眼之间又是一场大获全胜,这对久屈清军淫威之下的明军来说,简直就是扬眉吐气,一雪耻辱!

    当然最开心的还是吴三桂和唐通,此番一战二人注定名扬天下,要知道明军不管对内对外多少年没打过胜仗,何况多清作战天下瞩目,以关外小小边城硬抗多尔衮十余万大军,这是何等的威风!

    便是当年洪承畴,孙传庭等大佬也未曾有过这等成就。

    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一战先守后攻,虽大捷而归,却也损失惨重,连死带伤多达五千余!

    然则相比这一场大捷,一切都值得!

    至少吴三桂和唐通是这么认为的,即便伤亡再大一倍都能接受,领兵之将哪有心慈的,恐怕京城龙椅上的那位更甚,若能击退清军,即便宁远城将士全部战死他也觉得值!

    宁远城中军民狂欢,但却不是无度,伤员已入营救治,百姓自发清理残垣断壁,轮值士兵上城搬运军备重置防守。

    吴三桂和唐通在总兵府商议接下来如何应对,推测清军是否会拔营离开。

    最终两人一致认为清军不会轻易离去,今日虽然溃败,但不至于伤筋动骨,接下来会有更凶猛的进攻,而且极有可能会先对西山内的小太监下手,真正的暴风雨才刚刚来临。

    宁远城中乱做一团,本就是弹丸之地一下挤进来那么多的援兵和难民瞬间变得拥挤不堪,此时又遭清军火炮蹂躏,城中到处狼藉一片,百姓一边清理一边庆祝大捷,比肩接踵可谓熙攘不绝。

    拥挤混乱的人群中,有一拨人很特殊,宁远城中锦衣卫的大头目萧然带着十余手下化妆成普通百姓游荡其中。

    宁远城虽小,但却是大明此时在关外唯一的一座城池,清廷自是觊觎不已,时刻惦记着,暗里遣了不少奸细在内,此时正值战时,奸细极有可能趁机作乱,所以锄奸之事任何守城主将都不敢掉以轻心,当年袁承焕都是挨家挨户搜捕,吴三桂有样学样,他派兵明里搜查,萧然率人暗里缉拿。

    锦衣卫里人才辈出,各有手段,有的精通刺杀,有的精通追踪,比如萧然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凡一个人被他过了眼,不只长相便是连身材体型甚至走路姿态他都能了然于心,段时间绝不会忘记。

    而眼下他就突然发现了一个异常,人群中有一个中年女子身影看上去特别的熟悉,如所料不差这个体态昨天应该属于一个佝偻老头。

    此人必有嫌疑,不是奸细便是那个他心心念的人……刺杀常宇的刺客。

    相对搜捕奸细,萧然更执着抓到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刺客,原因很简单,东厂和锦衣卫的老大被刺杀,麾下哪个不想捉到那个刺客立功。

    眼见那人疑点重重,萧然给手下使了个眼色,然后若无其事的跟上,那人好似感觉到有人跟踪急匆匆往人群里挤,眼见就要消失在人群中,萧然快步跟上。

    麾下紧随其后,拐过一个巷子见萧然靠在墙角不动,急急走去,“老大……”突然一声惊呼,见萧然脖子已被利刃割断,正在咕咕冒血,死而不倒,可见对方刀快!

    。

第501章 暂休() 
宁远城内军民狂欢,但却不敢掉以轻心,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胜利虽然值得开心,但却是暂时的,清军一日不去,家园则一日不安。

    吴三桂正调遣军民轮番上城运送军备,跳水泼墙重新修复防护甲,冰城对付炮弹和登城梯是极好的办法。

    夕阳已下山,暮色沉沉之际西山中有火光点点,城外有数股清军人马在清理战场,其实是收集战死士兵的尸体,至于军备早被明军弄走了,甚至连火炮都捡了二十余门。

    清军的帅帐中还在争论,多尔衮麾下诸将分为两派争的脸红脖子粗,一派坚持主攻宁远城,认为攻西山没有任何意义,西山只是山,打下来后还是座山,他们的目标不是攻山而是攻城,打宁远城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为何要浪费兵力去做这无谓之事。

    而另一派则认为,西山中伏兵是心头刺,若不拔掉根本无法全力攻城,且那支重甲骑兵战力惊人,绝非一般人马,乃明军精锐,其主帅必然非同小可,若是入山擒杀,或者宁远城不攻自破!最不济攻入山后,少了那根刺也可全力破城了。

    两派争论不休,吐沫横飞,且各有理有据,让多尔衮头大,一时难以决策,侧目看了范文程一眼,见其眉头紧皱,应是也在犹豫不决。

    突然间有种很不对劲的感觉,怎么豪格又哑巴了,举目一扫,见其又躲在旮旯角不言不语,心中甚是奇怪,这货最近很不对劲啊,于是一条眉头“豪格,你怎么看?”

    豪格暗叹,还是躲不过了,轻咳一声“何不依旧老法子”。

    他说的老法子,就是这边把明军堵在山里,那边正常攻城。

    话一落音,帐内诸将目光皆齐聚他身上,甚是不善,豪格又叹,看来得罪人了。

    西山秘洞上的岩石下,被炮弹击中的暗哨又修好了,常宇和李岩令人坐在里边望着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