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85部分

扶明录-第285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却不知多铎眼见他在阵中肆虐如入无人之地,早已气的七孔冒火发誓要把他放火上烤乳猪呢……

    再说多尔衮眼见明军如饿狼扑食杀除城外,转眼间掌控主动,把清军连连逼退,局面瞬间对己方极为不利,匆忙间下山想要亲自压阵。

    又见明军竟有多达两万余骑兵杀出,这么大的骑兵兵力实在太出他意料,震惊之余便想着把豪格的人马调来助战,却被范文程阻止“山中尚且不知明军几何,此时正是紧要关头,若让那支人马冲出后果更是不堪”。

    多尔衮只得作罢,纵马下山提了五千亲兵绕道西山脚直奔正南杀了过去,此时清军败势已显,步兵四下溃逃冲散了骑兵阵脚,明军骑兵顺势冲杀过来,阿济格匆忙迎战根本挡不住,半柱香功夫不到已然被明军冲的阵脚不稳,几近崩盘。

    而东南三顺王的援军又被吴三桂死死顶住,寸步难行,西山脚下尚有明军的神机营两千步兵,这些步兵实在太过奸诈,成群列队射击,你追他退,你退他进,反正就是不跟骑兵正面过招,但若真有不长眼的步兵靠近,他们也上去练练手。

    就是这样两千人在战全外围袭扰,捡漏竟然拖住了清军骑兵三分之一的兵力。

    多尔衮纵观全局看的真切,恨的咬牙,首当其冲就想干掉这些火枪手,但又惧山上的火炮不得不强忍怒火,先干掉骑兵阵中的那支明军再说。

    那支打着宫字旗的明军到底什么来头,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号,更没见过如此骁勇不怕死的明军,多尔衮很有兴趣看看他们是怎么死的。

    两军混战已久,从原本的宁远城正西打着打着就偏了,加上又被溃军冲击此时主战场已在宁远西南方向,紧临铁马山脚,而且还有越大越往南的趋势。

    三顺王没想到眼前这个名气不大的吴三桂竟如此凶悍,亲率亲兵勇战他们三人联手,先破亲兵防护层,单骑挑三将。

    已多年未曾亲自下场厮杀的三顺王眼见他如此凶悍,却也激发了内心潜伏已久的战意,毕竟三人当年也是从小卒一步步厮杀上来的,都是狠茬子。

    哪知刚一交手,尚可喜便被其一刀砍下马,幸而身披重甲,但也惊得一身冷汗,此人竟如此勇猛。

    吴三桂正欲一刀了结尚可喜,孔有德和耿仲明联手来救,一枪一槊左右刺来,逼的吴三桂回刀自救,打马避开,一个回马横扫,正中耿仲明的坐骑,战马受痛长嘶乱跳,竟把耿仲明摔到地上。

    “清军主将已死!三顺王完蛋了!”吴三桂大呼,挥刀朝孔有德杀去!

    几乎半盏茶功夫不到,三顺王被他干掉俩,不是他们无用,毕竟已是四十岁的人了,体力不再巅峰,多年养尊处优极少亲自上阵厮杀,再者吴三桂的马战是真的猛!

    孔有德见其凶悍如此,哪敢硬敌,三人都不是对手,要我单挑?打马便逃,亲兵拼死涌来护驾,可惜救得他一命,却救不得大势。

    清军本就战意不足,匆忙迎战已是落了下风,此时闻明军大呼三顺王完蛋了,心中一慌举目望去,果然没见尚可喜和耿仲明的身影,唯一可见的孔有德却正在慌忙逃命。

    一见如此,哪里还有心再战,拔腿就逃,反观明军更是如虎添翼,成百数千人奋勇厮杀同时齐呼“三顺王毙命,清军大败”声闻数里,听的清军胆颤心寒。

    三顺王来的快,败的也快,唯一遗憾的是尚可喜及耿仲明还是被亲兵救走了,这惹得吴三桂相当不服气,在后边紧追,誓要干掉一个!

    多尔衮尚未到达战场时候,便见东南方向三顺王的溃败如退潮四下逃窜,心中便暗道一声不好。

    兵败如传染病一样,像是由空气传染那般迅速,本就岌岌可危硬撑的阿济格部,闻南边明军大呼清军败了,一看三顺王溃逃,便知大势已去,溃败转眼间就蔓延到了跟前,清军已然无心恋战,开始败退。

    要命的时西山不能退,东边也不能退,只能往南逃往北逃。

    往南逃的还好,往北逃的正好挡住多尔衮的来路!!!

    兵败如山倒,岂是人力可为!

    多尔衮面若死灰,知败局已定,眼下只能尽力减少损失还有就是拔掉阵中那面旗帜!

    然而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溃兵,他根本过不去,只能眼睁睁看着那面宫字旗在阵中纵横,正恨得牙痒痒时,隐约间突闻得多铎被杀……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那面原本迎风招展的厢白旗竟然已经倒下不见了!

    这……多尔衮心中剧痛,多铎可是他的最忠实党羽啊,也是亲兄弟,竟然就这么战死了???

    不可能,多尔衮发疯一样令亲兵杀过去,硬生生的要从溃兵中杀出一条血路,他要碾碎那面宫字旗!

    奈何溃军如潮,岂是人力可为,他过不去!

    …………………………………………………………………………………………………………………………

    书友们记得投票支持,感谢。

    。

第498章 大局已定() 
    多铎,人称刽子手乃大清国第一战将,从军数十年战功赫赫,有勇有谋,论武力虽不及满清第一勇士鳌拜那般霸道,但也是数一数二,有万人敌之勇。

    大清国第一战将跟随摄政王准备入侵大明,谁知尚未入关便在这弹丸边城接连撞的头破血流,心中积恨已至极点,眼见清军溃散更是气急败坏,发誓要干掉阵中那支明军。

    阿巴泰中伏时说有一支重甲骑兵,他出兵中后所中途步兵遭袭也说有是重甲骑兵,昨日袭击大营时也是这支人马,可眼下从山中突袭乱其后阵的又是这支重甲骑兵!

    妈的,里里外外都是这支重甲骑兵搞鬼,多铎怎能不恨,即便此时清军已经开始溃败,他依旧不要命的率亲兵攻击这支明军,誓要连根拔起,杀光一个不剩下。

    万人敌?敌的过屠元么?

    何况还有屠夫小太监,俩人联手关二爷都不敢吹这牛逼,更何况旁边还有个不光脸红而且杀到眼红的河南关二爷呢。

    “屠元砍旗!”常宇和陈王廷双战多铎,一刀砍他于马下,同时间一声怒吼,多铎的那杆帅旗被屠元一刀砍断,连同扛旗那人的手!

    主将落马,帅旗折断,崩溃中的清军一溃再溃,溃不成军。

    清军全面溃败,仓皇逃窜,如潮水般朝南北两边退去,明军军心大振,奋勇追杀,宁远城中唐通率步兵出城杀敌,明军已开始全线反击。

    常宇心中大撼,被他斩下马的那个极有可能是多铎的情将终于还是被救走了,其亲兵拼死护卫,而他以及麾下重甲骑兵经过这许久拼杀早已是人疲马乏,全靠一口士气一股斗志支持都现在。

    面的退潮般的败兵涌来,多尔衮无力乏天,他想杀敌但根本过不去,还险些被冲散,但却不能眼珠子的看着溃兵卷来,因为后方就是答应,若是不能及时建立防线,明军顺势杀到大营,那后果极为惨重,甚至可以称为大清的灭顶之灾,因为眼下的兵马,粮草,辎重,几乎是大清国的所有!

    意识都这个严重问题后,多尔衮和范文程立刻令亲军拦截溃军,组织防线而在正南大批清军正在溃逃已至宁远河南岸,其中包括三顺王的人马。

    常宇的重甲骑兵已经和城中明军骑兵汇合,联手往被追杀清军溃兵,而吴三桂往南追杀,唐通率步兵在宁远城周边捡漏。

    北边是清军大营,若能杀过去,则一劳永逸,多尔衮必然惨败归朝,常宇看出这个死穴后,令明军勇追,一定要破其大营。

    这让那些北逃的清军暗暗后悔,为何往这边跑了,往南跑该多好啊!

    往南跑真的好么?

    三顺王原本也是这么想的,逃至于宁远河南岸时还企图建立个方向缓冲一下败势,然则吴三桂追兵如风,不等其防线城里,便已率追兵过河,一阵冲杀,三顺王不得不继续难逃。

    哪知未逃二里地,突闻正南杀声起,心中大惊,举目望去,数千骑兵狂奔而来,地动山摇气势如虹,顿时脸色惨白,这又是从哪来的明军!

    突如其来的一支人马堵住退路让清军如坠冰窖,便连吴三桂也是一惊,什么鬼,谁的人?

    待依稀看清那支人马时,顿时松了口气,又暗暗佩服小太监简直神人啊,莫非早预料清军溃败在此伏兵,只是他什么时候联系到李岩的,李岩又是何时到的。

    没错,来的是李岩的五千骑兵。

    李岩奉常宇密令,兵分两路北上,一路走小路深入敌后潜伏,一路骑兵走官道北上,从清晨出发,轻装快马一路疾驰,按照原计划傍晚前赶到便可,只是李岩有心表现,下令急行军,一百七八十里地两个多时辰就到。

    眼瞅着距离宁远城还有十来里时,前方探马来报,宁远城外明清大军正在激战,李岩立刻变了颜色,小太监口信是让他伏兵待命的,根本没提清军攻城这茬,他在犹豫要不要参战。

    这时探子又报,清军已是不支,极有可能要溃败,李岩咬牙,下令参战,队伍急行,正好堵住了清军后路和吴三桂来个前后夹击。

    所以说,吴三桂还真的高看了小太监,常宇调李岩的人马过来,本是想打个小伏击,根本没曾想李岩适逢其会,又捡了个漏!

    李岩心中那叫一个开心啊,简直天大的运气,刚到地头就迎头痛击落水狗,简直没有比捡功最让人值得开心的事情了。

    原本一路急行军略显疲惫的将士,面对一颗颗五两银子,哪里还知道累,双眼冒光饿狼似的扑了过去。

    这可把三顺王吓尿了,急调头往东逃窜。

    还有一直在正北壕沟处组织防线防止明军攻破大营的多尔衮遥望正南,见明军又来援兵,心下无比震动甚至有了一丝惊恐,这特么的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还有对方竟然料敌先机能提前伏兵?

    太恐怖了,一股寒意从足底沿着血脉至头顶,透心凉!

    清军南线溃败如流,堵也堵不住,北线在多尔衮的亲自压阵指挥下,终于在壕沟处硬生生的建立一道防线,堪堪顶住了明军的追杀。

    毕竟明军鏖战多时,兵疲马乏,毕竟这边壕沟纵横,不宜骑兵冲锋,极大缓冲了明军追杀节奏,给多尔衮赢的一些时间组织防线。

    以壕沟为界,常宇下令停止攻击,明清两军对峙,将士皆得以短暂休整,南边追杀也已近尾声,吴三桂和李岩合兵一处,正在收兵。

    唐通率万余步兵把城池周边清理一空后,便开始收缴战利品往城中运,大量的兵器,盔甲弓箭等物收入囊中,当然最抢手的还是人头。

    多尔衮目眦尽裂,咬牙切齿的看着明军在城外战场收割清军头颅,仰天垂泪,却无可奈何,正南方,三顺王的人马溃不成军,身边虽有数万人马,但战意早无,个个垂头丧气,面若死灰,而隔着壕沟阵的数里外就是明军的数万铁骑虎视眈眈,杀气腾腾,此时反攻无疑是以卵击石。

    明军已控制大局,但常宇若想再扩大局面往北踏出一步也是有心无力,毕竟兵力不如清军,且杀伐多时,将士体力早已透支,仅靠一股士气难以支撑一波攻击了,硬攻的话,徒增伤亡,得不偿失!

    常宇率兵和多尔衮对峙,彼此是会也奈何不了谁,倒是吴三桂和唐通及李岩三人在战场上咧着嘴捡便宜,什么兵甲,战马,火炮,人头一骨碌全往城里弄。

    和明军对峙的并非只有多尔衮的人马,黑凤山脚下豪格也在和吴中大眼瞪小眼在谷口吹鼻子瞪眼。

    先前双方打出火气,不留余地的真干起来,一个以绝对兵力优势堵住谷口,一个以绝对地势优势占据山谷,一个往外冲,一个往里堵,方寸之地,血流成河,硬拼一炷香功夫谁也奈何不得谁。

    撞的头疼的两人逐渐恢复理智,而恰在这时突见有很多清兵涌来,吴中乍一看以为是援兵,正待退入山谷避其锋,随即发现这些清兵狼狈不堪便狂笑不已,狗鞑子,你们败了!

    豪格脸色极为复杂,他何尝看不出来这些清兵是溃逃至此,多尔衮竟然没干过那小太监,多尔衮终是没干过那小太监。

    论心情复杂,此时无人可比他!

    “狗鞑子,可敢入山一战?”吴中在谷中叫嚣挑衅。

    豪格脸色铁青不语,鳌拜怒喝道:“明狗,可敢出谷一战!”

    “战尼奶奶个熊”吴中一声喝骂,下令麾下退回山内。

    豪格咬咬呀,留一支人马在此,便领大军回营。

    要票票,书友们请透出宝贵的一票!

    

第499章 不一样的明军() 
和常宇对峙中的多尔衮往西边豪格的人马缓缓而来,心中五味杂陈,有些尴尬又有些难堪。

    他令豪格监视黑凤山,一来是调开他,这样攻宁远城的功劳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二来攻城时山中明军定然拼死出援,一旦从那边出来了,便可借题发挥定他的罪!

    然则现实打脸太快,太痛!

    清军三面围城,却被明军杀的屁滚尿流,但凡参战的将领无一人据敌有功,皆狼狈败退,反倒是豪格奋勇阻击山中明军,几番恶斗应是把明军的援兵堵住,寸步未出。

    如此算来,账下诸将反倒以他有功,且功劳不小。毕竟若是让明军从黑凤山杀出直奔西北清军大营来个前后夹击,那后果真的是灭顶之灾!

    你说气人不气人!

    五味杂陈的还有一人,常宇!

    横刀立马阵前,望着数里外壕沟阵那端的清军,心中略显遗憾,若能趁势杀过去攻入其大营,不光多尔衮此番入关计划泡汤,甚至有可能造成清廷夺权内斗,从而保大明边关数年安定,让他有能抽手好好平内乱。

    可终是有心无力,以此时的兵力战力加上所有的谋略打到这份上已是极限,回首四望,麾下明军杀意滔天,威风凛凛,实则他知道这些将士现在全凭一口气支撑,说是外强中干也不过为。

    多尔衮没有一举破城,他也没有一举破敌营,只恐接下来还有几场厮杀,清军今儿算是正儿八经的撞破了头,但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