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1110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1110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一些棘手问题。

    不过曾晓文并不会抱怨在陈一鑫手下需要承担一些脏活累活,他很清楚这名年轻的高级军官在海汉军中的地位有多高,能够成为陈一鑫的亲信并替他处理麻烦,这本来就是极大的信任。而陈一鑫个人的前途,也自然而然与他的仕途捆绑在了一起,为上司做事的同时,也是在给他自己争取更多的晋升资本。

    曾晓文没有急于去移民营把陈一鑫叫出来说事,他知道陈一鑫的命令也没那么急迫。他先将时间用于完成手头的其他工作,直到接近中午饭点,他才不急不慢地出发了。

    移民营中并没有食堂,移民的一日两餐都是在马家庄做好了送过去。这边有一个规模颇大的食堂,不但要向移民营供应伙食,本地的驻军和其他海汉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也都是在这里解决。到了中午饭点,刘尚应该也会到这里来用餐,当然如果他今天还是选择在马博家里解决三顿饭,那曾晓文大概就需要重新考虑对刘尚的观感了。

    事实上马博还真打算邀刘尚回到家中共进午餐,不过这次刘尚婉拒了他的请求。一方面是刘尚已经察觉到马博在管理移民营的工作中可能存在着某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可与其走得太近;另一方面他也不想给外界一种自己刚到马家庄,便与马博同穿一条裤子的错觉。说实话他现在其实已经有那么一点后悔,不应该随便答应了马博住到他的家中,如今想要再搬出来还不太好找借口。而刘尚如今能做的,便是与马博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减少工作之外的私人接触。

    此时食堂内的人还不多,刘尚用托盘端了饭菜,找了一张空桌刚坐下来,对面的座位便跟着坐下了一人。刘尚看了一眼,对面的男子三十来岁,相貌平常,穿着陆军的灰色军服。

    那人坐下之后便主动出声招呼道:“刘干事,我们之前见过一面。”

    刘尚记忆力本来就极好,这时候已经认出了对方的身份,点点头道:“前天在芝罘岛的酒宴上见过,记得你是陈首长身边的人,还没请教?”

    “在下曾晓文,是陈首长的秘书。”对面那人自我介绍道。

    “哦,原来是曾秘书,失敬失敬。在下昨天才从芝罘岛调过来,以后还请曾秘书多多关照!”刘尚在海汉待了已经有半年,当然很清楚秘书是个什么性质的职务。他也留意到食堂里的空位并不止自己这一桌,对方显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坐到自己的对面,而是带着某种目的。

    山东驻军与安全部之间的合作一向比较顺畅,军方这帮人与郝万清的私交也还不错,但这并不代表这两个阵营就会向对方完全敞开心胸。在调查情报泄露这件事情上,陈一鑫有自己的打算,也不希望刘尚的出现打乱了现有的部署。虽然这个人选是他点名要过来的,但当他通过某些渠道知道昨天马博从中午到晚上一直在家中宴请新来的宣传官,就觉得有必要让秘书曾晓文出面去跟刘尚打个招呼。

    之所以打招呼的对象是刘尚而不是马博,是因为陈一鑫对移民营的状况并非一无所知。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做出一些打草惊蛇的举动,所以甚至没打算把刘尚叫到自己办公室来面授机宜,而是将与其接触的差事交给了自己的秘书。虽说这样拐弯抹角的做法并不符合军方的行事风格,甚至有可能会引起刘尚的误会,但陈一鑫信任曾晓文的办事能力,他知道自己这个属下一定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妥当。

    曾晓文对于这样的工作其实并不陌生,为上司解决难题本来就是他的专长,如今的职称虽然由师爷换成了秘书,阵营从大明换作了海汉,但工作性质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以前他多是在衙门里替上司出出主意,极少会在外抛头露面,但现在他身为陈一鑫的秘书,却必须要不时代上司出面去解决一些棘手问题。

    不过曾晓文并不会抱怨在陈一鑫手下需要承担一些脏活累活,他很清楚这名年轻的高级军官在海汉军中的地位有多高,能够成为陈一鑫的亲信并替他处理麻烦,这本来就是极大的信任。而陈一鑫个人的前途,也自然而然与他的仕途捆绑在了一起,为上司做事的同时,也是在给他自己争取更多的晋升资本。

    曾晓文没有急于去移民营把陈一鑫叫出来说事,他知道陈一鑫的命令也没那么急迫。他先将时间用于完成手头的其他工作,直到接近中午饭点,他才不急不慢地出发了。

    移民营中并没有食堂,移民的一日两餐都是在马家庄做好了送过去。这边有一个规模颇大的食堂,不但要向移民营供应伙食,本地的驻军和其他海汉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也都是在这里解决。到了中午饭点,刘尚应该也会到这里来用餐,当然如果他今天还是选择在马博家里解决三顿饭,那曾晓文大概就需要重新考虑对刘尚的观感了。

    事实上马博还真打算邀刘尚回到家中共进午餐,不过这次刘尚婉拒了他的请求。一方面是刘尚已经察觉到马博在管理移民营的工作中可能存在着某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可与其走得太近;另一方面他也不想给外界一种自己刚到马家庄,便与马博同穿一条裤子的错觉。说实话他现在其实已经有那么一点后悔,不应该随便答应了马博住到他的家中,如今想要再搬出来还不太好找借口。而刘尚如今能做的,便是与马博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减少工作之外的私人接触。

    此时食堂内的人还不多,刘尚用托盘端了饭菜,找了一张空桌刚坐下来,对面的座位便跟着坐下了一人。刘尚看了一眼,对面的男子三十来岁,相貌平常,穿着陆军的灰色军服。

    那人坐下之后便主动出声招呼道:“刘干事,我们之前见过一面。”

    刘尚记忆力本来就极好,这时候已经认出了对方的身份,点点头道:“前天在芝罘岛的酒宴上见过,记得你是陈首长身边的人,还没请教?”

    “在下曾晓文,是陈首长的秘书。”对面那人自我介绍道。

    “哦,原来是曾秘书,失敬失敬。在下昨天才从芝罘岛调过来,以后还请曾秘书多多关照!”

    (本章完)

第1390章 难以掩盖() 
    早在海汉统一海南岛之前,军方便已经在海外开辟了殖民地,开启了海汉向外扩张控制区的历史。而这类占领区在开发早期往往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体系,也没有足够多的专业官员来接手,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军方先行代管,到一定时期之后再逐步与行业部门和专职机构进行交接——便如山东占领区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工作交接一样。

    毕竟军方的专业领域不是治理地方,这样的安排当然会存在很多弊端,但唯有如此才能在快速对外扩张的同时实现对占领区的基本治理和开发,所以这套做法也被一直沿用下来,逐渐成为了海汉对外扩张过程中一种默认的方案。而军方在此过程中也逐步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对于治理海外殖民地也有了比较成熟的操作,并且从中获得了极为丰厚的收益。

    毫不夸张地说,推动军方不断向外实施军事扩张的动力,除了海汉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军方高层的个人抱负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但又对外界秘而不宣的原因,便是军方从这些军事控制区内不断获取的丰厚收益。经济、人员,以及控制区本身的战略位置等等,这些因素给军方带来的后续好处甚至远远大过了占领土地本身的意义。海汉军能够在短短八年时间里迅速成为南海及东北亚地区战斗力最强的武装,可不单单只是依靠执委会每年批给国防部和军工部门的那些军费预算。

    当然了,这说不上是什么阴谋,执委会对于军方的手段并非一无所知,包括那些惯于跟军方唱反调的高官们也都很清楚这样的状况。只是出于发展形势的需要,这个国家不得不使用这套方案来对海外控制区进行管理,虽然看起来不是那么合理,但在现阶段来说却的的确确是得到执委会认可的合法行为。

    不过这样的做法不会永远一成不变地执行下去,随着海汉国的正式成立,各方面的制度都在逐步完善,干部培训体系能够为这个国家的各个部门提供的人力资源也在日渐增加。海外控制区缺乏专业官员的状况正在慢慢好转,即便是距离三亚万里之遥的海外殖民地,执委会也希望能尽早将其纳入到中央的统一管控之下,所以会更快地派出专业干部团队去接管当地政务。而这种转变给军方带来的影响,大概就是各地的军管期会较之以前大大缩短,从地方上所能获得的直接收益也将随之缩减。

    这是大势所趋,军方也并不打算要去对抗执委会制定的政策,但起码要尽力保住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利益。为了不让胜利堡那边找到更多的借口来削减军方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度,国防部所能采取的措施便是要让这些处于军方控制下的地区尽可能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对海汉这样一个领土散布于广袤海洋中的特殊国家来说,海外殖民地的稳定便是统治牢固的最好表现,至于具体是军方还是专业部门在管理这些地方,那倒是其次了。

    陈一鑫在山东局势稳定之后会被分配了管理民政的任务,一部分原因也是军方要借此向执委会表明态度——对于地方上的政务管理,军方还是很上心的,还特地安排了专职官员来负责这个领域的工作。

    只要地方上没有出现大的混乱,包括陈一鑫在内的高级将领们并不会在政务上倾注太多的热情,毕竟海汉军方的注意力已经由山东向北转移到了辽东,山东占领区的职能也开始朝后勤基地和中转港的方向发生转变。如果不是最近这几个月接连爆出了安全方面的问题,陈一鑫也不会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已经与北上干部团队开始交接的移民事务上来。

    陈一鑫并不在乎移民营里那帮人能玩出什么花样,这里是海汉控制下的地区,只要他一声令下,移民营里的所有人,包括管理他们的马博等人在内,一天之内就会被打包出海,然后送到遥远到他们连想都想象不出的南海去做苦力。但如果这么简单粗暴地处理此事,必然会给安全部留下“封锁消息”的口实,也会让民政部质疑军方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陈一鑫只能谨慎地选择等待,等一个更合理的时机再动手收网。而在此期间他不希望有人干扰到自己的部署,所以才会让秘书曾晓文出面去跟新来的宣传官打个招呼。至于刘尚的个人命运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意志而有所改变,陈一鑫根本就没有花费丝毫的精力去考虑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如同他不会在乎马博的死活一样,在军方利益和海汉国家利益面前,这些人的命运其实与蝼蚁差不多,硬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可能仅仅只是所处阵营不同罢了。

    刘尚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他虽然意识到了曾晓文对自己的告诫之意,但理解的方向却似乎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点偏差。

    “天下乌鸦一般黑啊!海汉的衙门里也少不了这些龌龊事!”刘尚慢慢享用着午餐,脸上却是浮现出了一丝嘲讽的微笑。他本身就是大明公门出身,自然能想到马家庄这种地方必然会充斥着种种见不得光的灰色交易,有海汉的官员牵扯其中,也是在所难免的状况。只是没想到自己一个不管事的文官,才来到这里不过两天时间,便先后受到了两拨人的拉拢与告诫。

    刘尚趁着吃饭的时间慢慢捋了一下自己掌握的线索,他基本可以确定马博这个人不太干净,否则也不会在第一天就想法设法地使出手段要收买自己,而且手段还显得挺粗糙。至于曾晓文这个人,刘尚实在有点看不懂,他最初以为对方是在警告自己不要跟马博作对,但想想又觉得不对,这事似乎没那么简单。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早在海汉统一海南岛之前,军方便已经在海外开辟了殖民地,开启了海汉向外扩张控制区的历史。而这类占领区在开发早期往往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体系,也没有足够多的专业官员来接手,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军方先行代管,到一定时期之后再逐步与行业部门和专职机构进行交接——便如山东占领区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工作交接一样。

    毕竟军方的专业领域不是治理地方,这样的安排当然会存在很多弊端,但唯有如此才能在快速对外扩张的同时实现对占领区的基本治理和开发,所以这套做法也被一直沿用下来,逐渐成为了海汉对外扩张过程中一种默认的方案。而军方在此过程中也逐步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对于治理海外殖民地也有了比较成熟的操作,并且从中获得了极为丰厚的收益。

    毫不夸张地说,推动军方不断向外实施军事扩张的动力,除了海汉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军方高层的个人抱负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但又对外界秘而不宣的原因,便是军方从这些军事控制区内不断获取的丰厚收益。经济、人员,以及控制区本身的战略位置等等,这些因素给军方带来的后续好处甚至远远大过了占领土地本身的意义。海汉军能够在短短八年时间里迅速成为南海及东北亚地区战斗力最强的武装,可不单单只是依靠执委会每年批给国防部和军工部门的那些军费预算。

    当然了,这说不上是什么阴谋,执委会对于军方的手段并非一无所知,包括那些惯于跟军方唱反调的高官们也都很清楚这样的状况。只是出于发展形势的需要,这个国家不得不使用这套方案来对海外控制区进行管理,虽然看起来不是那么合理,但在现阶段来说却的的确确是得到执委会认可的合法行为。

    不过这样的做法不会永远一成不变地执行下去,随着海汉国的正式成立,各方面的制度都在逐步完善,干部培训体系能够为这个国家的各个部门提供的人力资源也在日渐增加。海外控制区缺乏专业官员的状况正在慢慢好转,即便是距离三亚万里之遥的海外殖民地,执委会也希望能尽早将其纳入到中央的统一管控之下,所以会更快地派出专业干部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