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291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291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鷕eads;。

    股东们倒也不是急着赚这个项目的钱,目前“琼联发”已经在进行或是准备进行的项目有十多个,最快的在年底前就能见到收益,相对而言收益并不算快的房地产其实没有多少人看好,甚至有不少股东仍然在怀疑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但随着三亚地区的整体开发,股东们也意识到这一地区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逐步开始有了在本地置产的意愿,租地建房那是肯定不行的,要建那就得在自己的地皮上建,但这又与海汉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相冲突。

    执委会为此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由建设部和“琼联发”联合开发房产项目,这样一来,股东们和富商们就可以用购置房产的形式来获得土地所有权——你不能单买土地,但你可以买下土地上的商业地产以获得土地的所有权,这也算是一种政策上的变通。当然了,执委会和建设部会在购房合同中明确土地的使用‘性’质,并且土地所有权不可随意转让,购房者也不用指望能用这种变通的方法买下几十亩地然后自行搞开发。

    八月初,就在民团跨海攻打南越会安的那段时期,建设部在三亚新城临‘春’河畔推出了第一个针对外籍人士发售的商业地产“三亚‘花’园”。这个房产项目的主体分为别墅区和‘花’园洋房两个部分,购房者都可以获得海汉执委会认可的产权,包括相应地皮的所有权在内。

    ‘花’园洋房为三层建筑,每层四户,每栋共十二户。除了没有电力供应,其他的热水、卫浴、内部装修都一应俱全,并配备了本地出产的玻璃窗户,其居住条件几乎与穿越众的福利房一致,而且户型还要大上好几倍。当然相应的价格也不便宜,每一户的价格从一千五百两起步,根据楼层和朝向的不同还有所差异。这种房子主要的销售对象便是罗升东、魏平以及一些常驻三亚地区的外来客商,满足他们想要‘花’费不太多的金钱在这里购置一处房产的意愿。这个价格要是放在两年前,足以把罗升东魏平之流给直接吓跑,因为连崖城都没有到达这个价位的房产,何况还只是没有独立院落的楼房而已。即便是放在广州,这笔钱也足够买下一处品相不错的小院落了。如果当时有人以这样的价格叫卖这种不伦不类的房产,肯定大家都会认为他是疯了。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能在海汉人的地盘上以这样的价格买下一处房产,虽然价格稍显昂贵,却仍然有相当多的人表现出了购买的意图。海商在胜利港买一船海汉商品,拉回大陆卖掉,所得的盈利就已经够在这里买下一套房产了。罗升东目前已经是琼州岛生意做得最大的盐贩子,一千五百两银子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大数目了。如果不是崖城的老丈人拼命反对,他甚至有‘花’大价钱直接在这里买下一栋别墅的念头。

第三百六十章 房地产的经济账() 
“小心小心!你们慢点,慢点!”

    詹贵一脸紧张地喝斥着正在抬着建材进入施工现场的几个工人,唯恐他们手滑将系在扁担中间的东西掉下来——那是一面由六十四块平板玻璃镶嵌而成的落地式玻璃窗,将会被安装在他所购买的别墅中。 。访问:。 。这种玩意儿并非大量生产的外销货,而是货真价实的手工定制品,就算詹贵财大气粗,对此也不免有些紧张。

    虽然目前碍于生产技术所限,还没法做出面积较大的平板玻璃,但就算是这种由小块平板玻璃镶嵌而成的玻璃‘门’窗,那也是有价无市的贵重器物。詹贵在驻广办的银行办事处见到这东西之后就决定要在自己的房子里装上几扇,如今也总算是得偿所愿了。尽管建设部在别墅项目上提供了堪称完备的服务,号称购房者完全可以“拎包入住”,不过‘花’了巨款买房的詹贵始终放心不下,这段时间也不亲自跟船出海跑生意了,几乎天天都亲自来工地盯着修建的进程,唯恐过程***了什么纰漏。

    “詹老板,你这玻璃窗真是好生气派,令人羡慕啊!”

    詹贵闻声回过头来,一见是熟人,连忙拱手招呼道:“罗大人,魏大人,在下这点家产,怎敢在两位大人面前炫耀reads;!”

    “詹老板,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堂堂‘琼联发’的大股东,何必太过谦虚?”罗升东不等詹贵再辩解,便又说道:“我看别家的房子似乎并无这玻璃窗,难道是詹老板自行购入的?这房子价格卖得如此之贵,不会连扇窗户都不装吧?”

    詹贵应道:“两位大人有所不知,这别墅里有不少地方都是可以自选式样来订制的,‘门’窗只是其中之一,这屋内的洁具、地板、家具,屋外的‘花’木、外墙、庭院,皆可在建设部提供的资料中自行选择,只是需要另行收费而已。若是不愿自选,那就默认使用最基本的款式,但在下认为远不及这订制的好看,故加钱选了这等高级货‘色’。”

    詹贵介绍的时候,也不免有些自傲。海汉人在三亚新城搞的这个地产项目价格极贵,占地不到一亩的独栋别墅,售价竟然高达8000两银子。这种价位的房产就算是在广州、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也不多见,能有这个财力的人一般也不太可能跑到这孤悬海外的琼州岛一角来购置房产,单以价格而论,建设部这个定价可谓是相当的***道。

    不过海汉人修的这个房子也的确是独一无二,詹贵虽然走南闯北多年,也没有在其他地方见到过像海汉人这么善于营造房屋的专业人员。虽然这房子外表看起来方方正正的,缺乏中式建筑的灵动之气,但功能设置却相当完备,客厅卧室厨房厕所一应俱全。采用了全砖石结构,屋内没有传统的梁柱,有了更大的使用空间,采光透气方面的考量也十分细致,远非传统建筑可比。

    詹贵买的这栋别墅上下两层,虽然面积远不及他在别的地方购买的居所,但由于内部结构规划得当,他和两房妻妾连同孩子住进去却丝毫不会显得拥挤。不过‘花’钱在这里购房,居住只是一个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不乏以此来得到执委会另眼相看的目的。

    随着三亚开发进程的展开,每一个“琼联发”的股东都在逐步意识到他们所参与的这个经济实体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目前在三亚地区,直接或者间接为“琼联发”工作的人口,加起来已经过万,数千人每天奋战在胜利港以西的新开发区,以惊人的效率将码头、城区和农场不断地扩大,这样的规模化地区开发是这些富商们以前从未见过,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的场景。

    股东们从最初抱着投钱试水,维系与海汉业务关系的想法,逐步开始向着主动参与的态度转变。这些在商场上打滚多年的老油条们不会看不出,海汉人的这些开发计划所具备的巨大经济前景,早一点参与,就能多一份收益。至于最初对“琼联发”是否能够实现纸面上那些天方夜谭的疑虑,现在也已经被海汉人在三亚开发中的作为抹得一干二净——在琼州南部这片地方,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没人能妨碍到海汉人要做的事,也没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够威胁到海汉人的利益,投资商们实在已经找不到任何担心的理由了。

    而投资商们也慢慢意识到,海汉执委会和商务部对于外来商人的待遇其实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像“福瑞丰”李家这种已经全身心贴上去的商人,无疑是最能得到执委会的信任,而李家因此而获得的利益也是各路商家中最为丰厚的,他们不但能在第一时间就代理了几乎所有的海汉新品,独家获得某些市面上根本难得一见的稀缺货,甚至还能让海汉人以军事援助的形势,协助李家庄搞了一支堪称两广地区战斗力最强的武装民团,甚至出兵跨海解救李家庄的危局,这足以让众多投资商‘艳’羡不已了。

    当然发生李家庄的战事也让投资商们意识到,只要被海汉当作了自己人,那么他们所能提供的安全保障力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大明官方——数千流寇围攻李家庄的时候,出兵前去解决战斗的并不是仅仅四十里之遥的广州守军,而是‘花’了数天时间乘船跨海而来的海汉民团。至于说李家为了请民团出兵‘私’底下‘花’了多少银子,这事倒是没什么外人知道,但即便知道也不会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毕竟当时的状况连家产都要没了,还心疼银子干嘛?

    哪怕不为别的目的,就为自家落难时能够有一个靠得住的后援,‘交’好海汉也是相当实用的一件事。而要获得海汉执委会的充分信任,除了经济贸易上的往来合作之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莫过于在本地置产安家,以表明自己乐于长期合作的意愿。这样做的可并非詹贵一人,各家各户都有选派家族中的青少年到胜利港入学,一方面是指望今后能学到海汉人所掌握的那些神奇的生产技术,另一方也是有质押子侄的意味在里面。

    罗升东看着正处于工程收尾阶段的别墅,不无羡慕道:“詹老板,你即是购房者,又是那个……那个……”

    罗升东一时想不起来,倒是魏平在旁边提示道:“开发商。”

    “对对对,开发商……那你买这房子,应该会有很大的折扣吧?”罗升东接着问道。

    詹贵应道:“房价方面没什么折扣,不过像玻璃落地窗之类的选装配件,只要是‘琼联发’的股东就可以享受折扣,倒是要比自行定做的价格低了不少reads;。”

    魏平不以为然道:“选装的部分也加不了几个钱吧?”

    “那也不尽然。”詹贵摇摇头,扳着手指解释道:“在下把五扇落地窗从木雕换成玻璃,就作价八百元;原配的白瓷马桶全换了新出的青‘花’瓷型号,加了五百元;地板从水磨石换成大理石,加了四百元;屋里的家具从普通的松木、杉木,换了从安南运回来的紫檀和黄‘花’梨……”

    詹贵一番细数下来,罗升东和魏平都是听得脸上变‘色’。他们自认这一年下来也积攒了一些家产,但跟人家一比,这差距仍然太大。光是买了别墅之后再加钱选购的配套设施,价值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所购买的‘花’园洋房了。亏得罗升东还想过咬牙买别墅,现在看来要承担后续的费用,真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詹贵讲完自己的改造方案之后,意犹未尽地说道:“这些东西当然也不是一定要换,但这八千的房子都买了,自然想着要尽善尽美,这东一笔,西一笔的,不知不觉就‘花’出去了。”

    归根结底这还是面子问题,这个“三亚‘花’园”里住的全是富商权贵,可以说都是不差钱的主,免不了会有互相攀比的行为。别家有的,自家也一定要有,而自家想要有独一份的,那当然就只能‘花’钱订制更好的配套设施。

    待詹贵心满意足地进房督促工人安装玻璃落地窗去了,罗升东才叹道:“当初施总说修房子出售能赚大钱的时候,在下还不怎么相信,如今亲眼看到,才知施总所言不虚。”

    罗升东跟着海汉人做生意已经有一年多了,经济头脑比起以前有了极大的进步,听了詹贵这番讲解之后,自然而然地就算起了经济账。

    他与魏平所购买的‘花’园洋房,一期工程就有十栋之多,以每栋十二户计算,每户起价一千五,这十栋楼如果卖完,那差不多就是二十万左右的收入。而别墅目前只推出了二十户,据说已经被各路富商抢购一空,这也差不多有二十万上下的销售额,加起来至少就是四十来万。而修建“三亚‘花’园”的这块地的面积不过百亩,以前全是无主荒地,就算有人要买,价值也绝对不会超过千两,如果有人说这块地能卖出几十万的天价,罗升东一定会认为他的脑子坏掉了。

    然而海汉人在这百亩荒地上‘花’几个月时间盖了房子,做了几场房产推介会,就把这块原本不值钱的地皮卖出了四十万元的高价,简直堪称暴利reads;。即便是除去建设的成本,利润也必定相当丰厚,毕竟所有的建材、人工,都是出自执委会下属的建设部,费用远低于市场行情。罗升东自认就算帮着海汉人卖一辈子的盐,恐怕也攒不下四十万的财富,这赚钱本领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一点。

    罗升东说出自己的计算之后,魏平却摇头道:“罗兄此言差矣,不说这穷奢极侈的别墅,就说你我买下这‘花’园洋房,放眼整个崖州,又有多少富户买得起且舍得‘花’这个钱?在此购房者,十之七八都是外地来的客商,看似卖得极好,但终究求购者有限,若是建得多了,必定便会有销售不出去的空置房屋。本地的民众收入虽然不错,但海汉人出售给高级劳工的安居房不过两百元一户,大概也不会有归化民来买这高价房子。依小弟之见,这三亚‘花’园固然来钱够快,却并非长久生意。”

    罗升东想了想,也不禁点头承认了魏平的话有些道理:“除非有大量的外来富商源源不断地来自定居,不然这高价房的确会难以为继。不过就算只给归化民盖安居房,那也是一笔不小的生意,听说归化民已经超过四千户了,这些人不同外来客商,迟早都会在这里买房的,虽说安居房便宜,但也架不住量大,何况执委会还在一直不停从外面引入移民。”

    “这才月初,到港的移民就已经有将近两千人了……最近几个月从广东来了不少移民,听说是执委会找了李家出面在各个州县招募流民,广州官府也很支持。”魏平分享了自己所掌握的情报。

    罗升东应道:“李家现在在广东的名声好得很啊,放粮赈灾,救济难民,把官府最担心的流民组织起来往琼州岛送,简直就是在帮广州府的大人们排忧解难,也就难怪能得到官府的认可了。”

    罗升东最近也接触了一些新移民,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被李家派驻广东各处的赈灾机构招募而来。这些人在近几年的自然灾害中破产成为流民,如果不是有人组织救济,他们的出路要嘛是倒毙路边,要嘛就是成为祸害一方的流寇。在这种陷入生存危机的窘迫状况下,有人告诉他们只要来琼州岛做工,便能提供包括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