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

第1010部分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1010部分

小说: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为皇上派咱们阿哥爷是干嘛来了?杀人?杀谁啊,是杀公主的额娘,还是杀内务府几十年的老大臣,嗯?”毛团儿轻哼一声,抱起手臂来,缓缓道,“咱们阿哥爷才十七岁,未来的日子啊还长着呢,这会子杀人,那是要积怨啊!”

    “所以这会子对于阿哥爷来说,什么嘁嗤咔嚓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人心,人脉。余文仪为人方正,官誉极佳,又是江南汉臣这样的人,是阿哥爷一定要力保的。”

    三宝终究年岁小,还不到时候儿,毛团儿不能再往深里说了。

    他只站在四月天的暖阳里,仰头望向那碧蓝的晴空,浅浅而笑。

    “令主子,皇上的心,您总是最懂的,是不是?”

    颙琰告辞而去时,余文仪已经是一扫病容,不但下了病榻,更是亲自送到府门之外,坚持跪送。

    颙琰自亲自搀扶拦着,含笑轻声温言道,“大人之病,在于心。大人的心事想叫我皇阿玛知晓,只是大人有口难言。我既来过,大人将一腔心事都托付与我,我知道就自然我皇阿玛也都明白了。老大人便从此开释心结,早日康复。”

    颙琰紧紧握了握余文仪的手臂,“老大人,刑部事务一日不能离了老大人。”

    颙琰又调皮眨眨眼,轻声耳语道,“若老大人还称病不出,那刑部的所有堂务,可就更都是兼管刑部部务的大学士们一言之堂喽”

    余文仪心下一震,忙道,“老臣稍后入内重整衣冠,今日便回部办公!”

    颙琰欣慰点头,“辛苦老大人。如此高龄,尚以国为重,不负诸暨故地,亦不负老夫人含辛茹苦之心。”

    颙琰骑马而去,远远地,余文仪一直跪倒在地,久久不肯起身。

    颙琰回圆明园九洲清晏复旨。

    皇帝笑呵呵看着颙琰,只是轻描淡写问,“回来啦?”

    颙琰也不多说,只是笑答,“回皇阿玛,儿子回来了。”

    皇帝点点头,“刚接着信儿,余文仪已是回部办公了。喏,这谢恩和自罪的折子都已经递上来了。朕没批,打算待会儿叫奏事太监直接给送回去便罢。”

    颙琰也含笑道,“皇阿玛的旨意,就是叫儿子去看望余老大人,劝余老大人继续为国效命。既然余老大人已经回部办公,那儿子也算不负皇阿玛旨意了吧?”

    皇帝点点头,“嗯,办得好。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儿啊,小十五你记住喽,还这么办。”

    皇帝说完就像已经忘了这事儿似的,再就不深问了。至于颙琰是怎么跟余文仪说的,以及余文仪之前进内请脉又发生了什么,皇帝一概都跟漠不关心了似的。

    随着颙琰,太医罗衡也进内复旨,带回了余文仪给惇妃开的药方。

    “对惇妃娘娘的胎,余尚书的意见是‘先按漏胎论治,滋补阴血,疏通肝气,再观后效’。方用四物汤,养血疏肝,安之理之。”

    皇帝淡淡点点头,“嗯,准了,用吧。”

    六日后,亦即四月二十八日,陈世官再带罗衡去给惇妃请脉,奏道:“今余文仪所用之药,亦与滋荣助长汤相同,力量仍小,不专,再兼用胎产金丹更好,谨奏。”

    

第2695章 十卷 39 父子之间(5)() 
若此一来,倒将惇妃过月不喜之事,又由太医院承担了过来,依旧由陈世官和罗衡亲自负责。

    余文仪在此事中,更加十足十只是一个过客的身份,参与过,却并未成为主要的拿主意之人。

    这便更凸显了余文仪的刑部尚书的身份——他进内请脉,不是来取代太医们的,他只是来给“断案”,拿出一个结果来的。

    到了五月间,余文仪的经历又被增添了有些戏剧化的一笔——初二日,就在余文仪进内给惇妃请脉的十日之后,端午节来临之前的当儿,皇帝下谕旨,给余文仪和他的妻子以诰命。

    给余文仪的诰命曰:“尔经筵讲官刑部尚书余文仪,秉志宽平,律躬敬慎。典司邦禁,允推折狱之良;克守王章,克佐好生之德。权重轻而议律,泽逮圜扉;谨出入以谳疑,恩流嘉石。式逢庆典,庸奖成劳。兹以覃恩,特授尔阶资政大夫,锡之诰命。”

    给余文仪夫人的诰命曰:“尔刑部尚书余文仪之妻寿氏,克勤懿德式赞郎猷。合志相成,奏公忠之茂绩。同心交儆,树廉正之休声。令轨枚昭,褒章载沛。兹以覃恩,封尔为一品夫人。”

    余文仪是这一年刚刚调任回京,任刑部尚书。这短短几个月之间还来不及做出什么重大功绩,仿佛还称不上皇帝突下的这道诰命。况且此事就发生在余文仪进内请脉的十日之后,此事虽并非外人皆所知,不过知道内情的人,心下自是别一番况味。

    譬如英廉,原本还想威胁余文仪,而余文仪忽得了诰命,英廉的心下岂能不震动,岂敢不小心揣摩一下皇上的心思去。

    到余文仪这儿,但凡给惇妃此事请过脉的,从陈世官、罗衡,到余文仪,竟然都得了皇帝的殊恩去了。这便更加显得惇妃怀胎之事,有些五味俱全了。

    颙琰得了信儿,也是垂眸一笑,倒不多说什么。

    毛团儿见十五阿哥笑了,这颗心总算是放下了。趁着伺候阿哥爷梳头的时候儿,这便笑眯眯在旁说,“奴才想来,余大人的心病,这便能好利索了。老人家在刑部办事,必定更加老当益壮。闲暇时,同乡同僚也必定问候,余大人一定会说到十五阿哥亲去探望之恩”

    颙琰淡淡一笑,“他终究是江浙人士,我额涅祖上、以及庆贵妃额娘的母家,都是那方人士。我便是为此,也理当去看顾于那老人家。”

    “更何况,我是奉皇阿玛的旨意前去。若无皇阿玛的旨意,皇子严禁私自结交外臣,我也没机会去余大人府上与余大人相见。”

    毛团儿含笑点头。

    大清对皇子的管束极严,皇子皇孙每日都要入内上学,成婚之后的也一样,就是要断绝了皇子皇孙与外臣结交的机会去。

    况且此时正是皇长孙绵德因结交外官而被削爵的风口浪尖儿之时——就在去年,绵德刚被削爵;今年二月,三个月前,刚刚给封了个宗室最低的爵位镇国公去,这便是给所有皇子皇孙们一个活生生的“杀过的鸡”去,故此这个节骨眼儿上所有的皇子皇孙全都小心翼翼,绝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故此皇上派哪位皇子去慰问大臣,几乎就是将这口子给开了,将这结交的机会赏给哪位皇子呢。

    这便更显出皇上派十五阿哥前去慰问余文仪此事,乃是圣心独运了。

    毛团儿含笑点头,帮着那按摩处的梳头太监将梳头的家伙都收拾好了,毛团儿又笑眯眯盯着镜子道,“可是奴才却还觉着余大人这诰命有点儿趣味儿呢”

    颙琰轻抚刚刚刮过的头皮,眸子却是从镜子里瞟着毛团儿。

    “谙达又跟我打什么哑谜呢?谙达快说”

    毛团儿含笑躬身道,“皇上给余大人的诰命,是授予余大人‘资政大夫’的阶衔。若奴才没记错的话,‘资政大夫’是正二品的阶衔啊。”

    “可是,皇上封赏给余大人夫人寿氏的,却怎么是‘一品夫人’啊?”

    颙琰一听也是笑了,“好个谙达,素日里还跟我说什么你老了,你这分明还是明睿若此!”

    因大清朝廷官员的妻子,所得的诰命都是跟着丈夫的官职来走的。比如说此时给余文仪的阶衔是二品大夫,那余文仪夫人的阶衔就也应该是二品夫人;余文仪的老母亲之所以被称为“王恭人”,“恭人”就是老夫人所得的诰命,“恭人”就是四品官员夫人的诰命,是与丈夫的品衔相应的。

    可是到了余文仪福气这儿,诰命当中却出了高低之分,反倒是余文仪夫人的阶衔高于丈夫去了!

    颙琰深吸口气,凝望着镜子里的自己。

    他的相貌是与皇阿玛最为相似,可是那眉眼之间,依旧遗传了额涅的模样。

    他望着自己眉眼间那抹熟悉的神情,眼圈儿已是微微红了,“这道诰命,皇阿玛是赏给‘贤妻良母’的。”

    余文仪得了诰命的二十余天后,五月二十八日,余文仪再度入内为惇妃请脉,给此案画下句点。

    “臣,余文仪诊得敦妃娘娘六脉平和,别无病症悖妃之孕,屡用安宫保胎之剂,但经血应时而来。喜形消失,则不敢报喜。”

    “今荣分既应时而至,脉不见娠象,其无喜已经归着,竟可不服汤剂。”

    至此盖棺论定,惇妃月事按月而来,根本就没有过妊娠之实。

    而顺妃那边也一样,都已经论定,没有孩子了。

    至此,后宫花开并蒂,两位年轻妃子皆身怀龙嗣的双喜临门的一场戏,终于随着皇太后的崩逝而永远地落下了帷幕。

    从此,后宫里便再也没有传出过什么遇喜的消息来过。而皇帝虽说年纪不小了,却终究才只是六十多岁的人。康熙爷六十多岁尚能生出允秘来,更何况皇帝比康熙爷年寿更高,身子根基更好,原本也更显年轻——可是皇帝却从此断绝了此念去。

    在婉兮薨逝之后的二十多年的时光里,皇帝更情愿将时光更多放在十五、十七两个儿子的身上。

    因为这是他承诺她的,他独自一个人,履行了二十年。

    

第2696章 十卷 40 平安无事(1)()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皇太后崩逝、后宫最有可能问鼎更高位分的顺妃和惇妃两个皆灰头土脸,以查无实胎的结局落下帷幕后,可是前朝,乃至民间,奏请皇帝再立皇后的呼声依然还不肯止歇。

    也许是因为皇帝太会养生,身子的状态太年轻,故此总有人相信皇帝若再立中宫,一定还能诞育出更多的子嗣,尤其是中宫所出的嫡皇子吧。

    皇帝概不理会,乾隆四十二年的中元节,再度单独命皇十五子颙琰祭孝贤皇后陵。

    中元节的祭祀乃是大祭,皇帝再度单独派颙琰来孝贤皇后陵行礼,其意义已是越发的明显。

    因为“孝贤皇后陵”并不是孝贤皇后自己的陵墓,那是帝陵,只是因为皇帝还在世,故此以位分最高的孝贤皇后来命名;更何况,里面还同时葬着婉兮,以及之前的几位皇贵妃。

    颙琰来祭孝贤皇后陵,便也是来祭自己的母亲了。

    皇子祭陵之事,纵然外人未必知晓,可是宗室王公、内务府大臣们却都是完全明白的。

    英廉的心思,又与宗室王公有所不同。

    宗室王公们担心的是十五阿哥颙琰的一半汉人血统,以及他生母令懿皇贵妃的出身内管领的家世;英廉则极为在意的,是之前余文仪那件事。

    那件事就那么有些模模糊糊地不了了之了,皇上没问任何人的罪,甚至都没给出任何明确的说法——甚至连两位妃位的皇嗣是怎么来的、怎么没的,以及究竟到底有没有这皇嗣的真实存在,全都模棱两可,没给出过任何一个明确的定论。

    这不符合皇上的性子啊。

    英廉在皇上身边已经二十年了,从一个小小的内务府旗下的佐领,做到如今协办大学士、总管内务府大臣的身份,皇上颇为看中他的理财之能,故此他也算皇上的近臣之一。故此皇上什么脾气秉性,他都了解啊。甚或现在和曰噬系哪切┝私猓际撬坏愕愀坛隼吹摹

    皇上一向做事杀伐果断,凡事都要说得明明白白,光明磊落,不想在史书上和民间口碑上落下半点瑕疵去。

    可是这件事,偏偏还是涉及到皇嗣的绝顶大事,而且还是两位皇上却听其模糊,一个说法都不给了。

    按说,若是太医误诊,太医自当问罪,而且是大罪。可是皇上非但不给当值的太医陈世官、罗衡治罪,反倒特恩赏给超过太医院历史的高品衔去;

    按说破天荒叫刑部外臣进内廷来查案,便也总得论出个是非吧?可是余文仪也只是进内开了两个方子,而这方子最后还是被太医给否了,等于白来一趟

    皇上甚至都没亲自问问顺妃和惇妃二人。倒叫英廉之前跟和礁龀耒蚜四敲炊啵肓四敲炊嗵鎼馐偷姆ㄗ樱济挥蒙希追蚜恕

    这些倒也罢了,终究不牵扯他自己的利益去。且惇妃也已经看到了他的孝敬之心,他与和某醪侥康囊丫锏健0此邓南虏桓糜糇淙ァ

    可是英廉以七十岁的年纪,以官场上数十年打拼的经验,他就是察觉到,此事不对劲。

    最大的不对劲,就在于皇上自己什么都不问,却叫了十五阿哥去看望余文仪。

    原本以病告老还乡的余文仪,竟然就被十五阿哥给成功挽留下来了;而且仅仅十天之后,皇上就给了余文仪和余妻以诰命!

    ——十五阿哥是怎么劝的?

    ——余文仪都跟十五阿哥说了什么,十五阿哥又是如何向皇上复旨的?

    ——皇上为何短短十日之后,就给了余文仪和余妻以诰命?

    这些疑问就像一个个炸弹,虽暂时还都没爆炸,却都埋在心里,叫他心中惴惴,难得安生。

    倒是和潘尚吹谷八笆灏⒏绮还歉鍪咚甑陌氪蠛⒆樱攴ㄓ趾慰嘟旁谛纳希靠銮乙运常闶堑蹦炅钴不使箦乖谑朗鄙杏行┙腥说P牡模豢墒侨缃窳钴不使箦疾辉诹耍牡匚蛔匀唤档汀!

    “就算皇上叫他祭孝贤皇后陵,也只是因为令懿皇贵妃新薨的缘故吧。”

    和窒肓讼耄安宦髀攴ǎ锱鑫野』故歉阆蚴话⒏缬垃w一些儿。玛法别忘了,这会子十一阿哥正为舒妃主子服丧呢,皇上下旨叫十一阿哥大祭之后释服,十一阿哥现如今自分不开身来,故此皇上才叫十五阿哥单独祭孝贤皇后陵罢了。”

    一切也仿佛果如和担谖逶滦⑹ハ芑屎笊衽粕y太庙之礼上,十一阿哥永瑆捧皇太后神牌,颙琰则捧孝贤皇后神牌,从低位上来看,果然似乎是永瑆更高于颙琰了去。

    英廉自然也希望如此,只是终究不敢放心。小心观望了皇上有些日子,可是自五月以来,皇上对他的态度并没有半点的改变,依旧还是重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